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预防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斌;郑青平;罗展雄;李旌;周媛媛;李中华;王磊黎;贺婵娟;石丰榕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预防鼻咽癌(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鼻咽癌患者(Ⅱ期5例,Ⅲ期32例,Ⅳa期1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两组全程均给予调强放射治疗,放疗周期6周,对照组同时采用顺铂单药化疗,每7d为一周期,化疗周期为5~6周期;试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同期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口腔喷雾和颈部皮肤涂抹凝胶)进行治疗.以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评价两组近期疗效,并采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基本相当(P>0.05);两组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致死的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基本相当,均以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肝功异常为主;两组患者均发生Ⅰ级以上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试验组中Ⅱ级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42.31%和11.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83%和4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3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同期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可以有效降低放化疗所致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和颈部急性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思密达局部喷洒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治效果观察

    作者:吕化真;隋振忠;郑芳霞;康珍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常见并发症,防治困难.2007年1月~2009年2月,我们在3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过程中采用局部喷洒思密达的方法防治口腔黏膜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36例观察

    作者:丛秋梅;刘厚强;褚秀凤

    2006年2月~2008年6月,我院应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配合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徐明英;吕传爱;侯庆珍;梁欣;王岭梅;薛洪范;刘学萍

    口腔黏膜内面衬以未角化的复层扁平鳞状上皮,这些上皮更新速度快,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因此在用放射治疗口腔、鼻咽等部位的肿瘤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或轻或重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这种反应往往产生强烈的疼痛,影响病人进食,妨碍口腔清洁,或成为感染入口,并影响病人说话,给病人造成很大痛苦,甚至被迫终止治疗,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做好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对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 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研究

    作者:杨令云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为观察组,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作为对照组,6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咽疼痛程度和口腔黏膜分级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口咽疼痛分级1级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3级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口咽因疼痛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周后,口腔黏膜分级1级患者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3~4级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多糖针联合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及疼痛程度.

  • 局部低温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研究

    作者:顾月;刘延锦

    目的:探讨局部低温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局部低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黏膜炎程度、口腔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第3、4、5周末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第4、5、6、7周末口腔黏膜炎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口干、咽痛和味觉改变等症状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局部低温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放疗患者中,可明显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程度,提高口腔舒适度。

  • 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体会

    作者:徐芳芳

    目的:探讨与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016年间行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自患者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状开始行相关抗炎及脱水治疗,观察组自放疗开始即行口腔护理,并在放疗7次(累计剂量达14Gy)左右时予表皮生长因子喷涂口腔黏膜处,3次/日,至放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的例数及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反应的例数明显减少,且严重程度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放射治疗开始时早期、规范行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口腔黏膜不良放射性反应发生,并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放疗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 沙参麦冬汤加减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临床观察

    作者:王萍

    目的 观察沙参麦冬汤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非角化性鳞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于放疗第3天开始服用沙参麦冬汤;对照组含漱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结果 治疗组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时间晚于对照组(P<0.05),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程度也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防治鼻咽癌放化疗后口腔黏膜损伤有效.

  • 滋阴解毒汤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尊敬;陈典

    目的 观察滋阴解毒汤对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患者共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治疗组18例,治疗组自放疗之日起采用滋阴解毒汤含漱口服,对照组则用常规西医对症处理,直到放疗结束.观察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重度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57 1%,治疗组重度放射性口腔粘膜炎发生率为11 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放射性口腔炎的总有效率为77.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P<0.05).口腔黏膜炎发生的时间治疗组明显迟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滋阴解毒汤含漱并口服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几率,推迟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作者:刘志娟;邓署芳;何丽煌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86例头颈部肿瘤接受放疗并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观察组采用复方漱口液含漱后5 min将rhEGF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治疗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口腔黏膜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均P<0.01).结论 rhEGF联合复方漱口液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可促进创面愈合,显效快,疗效显著,减少患者的痛苦.

  • 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防治放射性口咽黏膜炎

    作者:邢华英;唐媛媛;李丹明;裴忠玲

    目的 探讨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科鼻咽癌放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与综合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中药组(25例)给予全疗程益气养阴解毒合剂含漱后吞服,综合组(17例)给予全疗程益气养阴解毒合剂与抗氧化食物治疗.疗程结束观察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程度、口腔疼痛情况、口腔pH值异常发生率和真菌感染率.结果 疗程结束后,三组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较轻;三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干预主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P<0.05,综合组VAS评分低;三组口腔pH值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125);三组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氧化食物联合中药能有效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黏膜损伤,维持口腔正常pH值,改善口腔真菌感染状况,对口腔疼痛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自制漱口液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作者:周宜斌;吴国清;龚伟

    目的:观察自制漱口液漱口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喷涂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6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自制漱口液漱口后,将稀释后的G-CSF喷涂于口腔溃疡创面,对照组使用复方替硝唑漱口液漱口,qid,分别于三餐后和睡前使用,两周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漱口液漱口联合G-CSF喷涂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好,且配制简单,值得推广.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

    作者:姜照林;薛云;陈美

    总结了10例下咽癌放疗后并发Ⅲ度以上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经验,包括心理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指导、疼痛护理、感染护理、口腔功能锻炼。认为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放射性口腔黏膜的损伤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苦丁茶冰块含服预防夏季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金萍;万诗燕;洪鹰

    目的 探讨苦丁茶冰块含服预防夏季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夏季进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苦丁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苦丁茶组在此基础上,从放疗开始,患者每次放疗后立即含化苦丁茶冰块,时间约3~5 min.记录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放疗第3、第4、第5周,两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相同放射治疗剂量及化疗方案条件下,苦丁茶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 夏季放疗后立即含化苦丁茶冰块可以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集束化循证护理

    作者:张凤玲;刘美;陈凤菊;曾铁英

    目的:形成一种集束化的临床护理路径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方法建立循证护理专家团队,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JBI、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关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护理干预的相关文献,并进行评价、整理和归类,制定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循证护理实践路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应用于临床实践。将2014年12月—2015年6月运用循证护理实践路径的42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作为干预组,2014年5—11月未纳入循证实践流程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症状。结果干预组患者在体质量下降、症状持续时间、口腔疼痛、口腔干燥、进食困扰、睡眠受损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改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而集束化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与整体性,将一系列循证证据应用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整体照护,提高了患者症状管理的有效性,改善了患者的舒适度。

  • 短波紫外线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作者:樊利妮;张净;王亚丽;杨茹;李涛;杨苗苗

    目的:探讨短波紫外线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本科室70例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致口腔黏膜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短波紫外线口腔内照射,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采用银尔通漱口液含漱,每日3次。3d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短波紫外线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效果优于采用银尔通漱口液含漱。

  • 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在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作者:赵舜珍;杨翠芹;杨艳珍;李健芳;崔秋霞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1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放射治疗与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漱口正确执行率和两组患者在放疗至30 Gy和放疗结束时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例数.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漱口正确执行率分别为91.4%和55.6%;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30 Gy时Ⅰ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2.8%和28%,Ⅱ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0%和2.7%.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放疗结束时Ⅰ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23%和47%,Ⅱ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11%和28%,Ⅲ级口腔炎发生率分别为0%和5.5%;干预组患者在放疗至30 Gy(x2-9.882,P=0.004)和放疗结束时(x2=15.99,P=0.001)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处方联合患者记录册干预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医嘱执行力,从而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程度,降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 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损组织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

    作者:李春阳;陈小华;陶小安;夏娟;程斌

    [目的]检测大鼠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形成过程中病损局部组织内细胞因子,探讨其动态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获取接受单次30 Gy x线照射后5 d、8 d、14 d的大鼠口腔黏膜组织,采用抗体芯片技术检测19种细胞因子;荧光定量PCR检测8种炎性相关因子的mRNA水平;ELISA定量检测IL-1α、IFN-γ、TIMP-1.[结果]抗体芯片技术检测到,照射后Frac、IL-4、IL-6、IL-10、TNF-α 5种细胞因子水平下降;IL-1β、LIX、VEGF、β-NGF 4种细胞因子照射前后水平无明显差异;照射后水平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2、GM-CGF、Leptin、MCP-1和MIP-3α 5种细胞因子,上升幅度≥2倍的有CINC-3、INF-γ、IL-1α和TIMP-1 4种细胞因子.Real-time PCR检测到抗凋亡相关基因Bcl-2,以及IL-6、TNF-α、VEGF及IL-1β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而促凋亡相关基因Bax、中性粒细胞局部募集相关基因CINC和TLR-9表达上升.IL-1α、IFN-γ、TIMP-1的ELISA检测结果与前两种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大鼠抗体芯片和荧光定量PER、ELISA检测结果互相佐证了病损组织内的细胞因子在口腔黏膜炎发生、发展、演进中呈现分泌受阻和表达增加的动态变化并发挥调控作用.

  •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的动态水平

    作者:吕丹妮;李容林;杨光伟;李春阳

    [目的]检测头颈癌放疗患者不同时期循环内皮细胞(CEC)及循环内皮祖细胞(CE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头颈部癌放疗确诊患者24例,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流式细胞法检测放疗前(0 Gy)、放疗早期(20 Gy)、放疗中期(40 Gy)和放疗末期(60 Gy)外周血中CEC和CEP的水平,同时观察患者RTOM病损情况,获得口腔黏膜炎指数(OMI)和疼痛评分(NRS).[结果]头颈癌放疗患者CEC的数量在放疗后各期与放疗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C与OMI(r=0.719,P<0.05)和NRS呈统计学正相关关系(r=0.628,P<0.05);其中RTOM严重(OMI>2)患者组的CEC在放疗后各期均较RTOM轻微患者(OMI≤2)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EP的数量在放疗早期较放疗前减少,至末期又逐渐增长(P<0.05);其中在放疗末期RTOM严重患者组与轻微RTOM患者组CE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与RTOM的发展密切相关,可能是RTOM重要的始发和促进因素.CEC可能是判断RTOM严重程度的早期非侵袭性指标.CEP则为防治RTOM的新靶标.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圣林;刘春丽;黄跃雁;张冠男;王淑萍;王兴艳;郝玉静;李青山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10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仅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从放疗开始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和自制中药,至患者口腔黏膜损伤恢复正常.采用连续放疗,每次1.82~2.18 Gy,每日1次,每周5次,放疗总剂量DT=60~71.96 Gy,放疗方式为三维适形放疗或者调强放疗.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晚、恢复时间短,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重度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分别为观察组60.4%、对照组9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放疗时间分别为(48.61±3.57)d和(57.21±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中药能明显减轻发生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的症状,保证了放疗按时完成,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106 条记录 4/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