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分析

    作者:苏艳;韩渝萍;赵红玉;吕雁;王秋利

    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之一,是影响儿童视觉发育常见的疾病,它危害儿童的视力和立体视觉,但若能早期治疗则可能恢复正常视力和重建立体视功能.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89例152眼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 基于3D 快门眼镜的立体视锐度测量方法

    作者:陈洋;孙莹;杨良;吴凡;姜喜超;刘姝;金晗;吴荒

    立体视觉是双眼协同工作的高级功能,作用是精确判断物体距眼的距离。立体视觉越好,精细判断距离的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发觉距离上的细微差别。对于汽车驾驶、精密仪器操作、航空航海等职业,良好的立体视觉是出色完成工作的重要条件。评估立体视觉采用的是立体视锐度(stereoacu-ity),单位常用角秒(arcsec,”),其大小是通过测量双眼所能觉察的小视差(disparity)来确定,视差的阈值越小,表明立体视锐度越好。测量立体视锐度的传统设备是 Howard-Dolman立体视力测定仪(Howard-Dolman apparatus)[1],但此方法繁琐,不适合常规应用。常用的测量方式是基于偏振光镜片的立体图检测和基于红绿(或蓝)滤色片的随机点立体视检查[2,3]。这两种方法的测量方式简单,但存在测量精度差、易出现误差、测量范围有限等问题。本项目采用3D 快门眼镜分离双眼,利用计算机程序设置存在不同视差的视标图像,测定能感知立体影像的阈值,即测量出立体视锐度。与常规技术想比,测量精度高、误差小、范围广、测量方式更为灵活。

  • 哈尔滨市部分学生立体视觉的调查及分析

    作者:王柏翎

    立体视觉是人对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感知能力,是人类社会在长期进化中获得的一项特有的高级视觉功能.生物学把患有双眼视觉功能障碍、立体感缺失称之为立体盲.

  • 立体视觉中的牵挂现象及其神经机制

    作者:朱宪铎;张国;冯旻;汪亮;杨仲乐

    目的:探讨立体视觉中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之间的牵挂机制.方法:选择该校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的硕士研究生10名作为受试者,刺激呈现在校准过的SD2320W三维液晶显示器上.①一对具有清晰边沿的立方体,以及一对移除连接Y节点三条线后余下的立方体轮廓和Y节点所组成的图形,考察两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情况;②三对连接Y的点的三条线是不连续的立方体,呈现一种逐渐变短的趋势,分别观察各组图形融合后,Y节点的深度变化.结果:①在实验1中,被试知觉到上面立方体的Y节点是突出来的,保证了一个完好的立方体结构,而下面立方体轮廓中的Y节点是凹进去的,离被试远.②在实验2中,被试知觉到随着连接Y节点的三条线逐渐变短,Y节点的深度逐渐增加,以至后完全陷了进去.结论:体视刺激的某些信息,当在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上发生了双重定义,且描述的深度信息不一致,便会产生视觉上的牵挂现象.

  • 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比较

    作者:林媛;邱路路;吴香莲

    目的:探讨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的疗效;方法:对进行弱视治疗的患者分成两个组,遮盖组完成或间断遮盖优势眼,阿托品组每月或隔日滴1%阿托品水于优势眼,4周复查视力、注视性质、立体视觉.结果:遮盖法与阿托品散瞳法治疗弱视疗效无差异.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弱视有显著疗效.

  • 机动车驾驶员视觉功能与道路交通安全

    作者:赵辉;尹志勇;王正国

    现行的交通法规对驾驶员的视觉功能有特殊要求,但其标准有待规范.本文对关系到安全驾驶的视觉功能如视力、视野、立体视觉、色觉、视觉适应等因素从原理、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一些相关措施方面加以讨论.后指出,我们对汽车驾驶员的视觉功能要求应该做进一步的划分达到有针对性地约束其驾驶行为.

  • 人脸皱纹三维测量与量化系统

    作者:蔡国超;于云雷;曹熠伟;黄朔;周平

    人脸皱纹的三维测量与量化在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实现了对人脸皱纹的三维测量与量化。首先,该系统采用基于结构光的立体视觉测量方法,完成了系统标定、对应点匹配与三维反求,实现了人脸皱纹的三维测量。其次,该系统将皱纹视为叠加在人脸光滑轮廓上的噪声,采用三维噪声提取与形态学处理方法,实现了人脸皱纹的量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系统可以实现对人脸皱纹的准确测量与客观量化评价,且具有非接触、高精度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基于PC平台的三维立体医学可视化系统

    作者:朱鹏;唐慧;林毅兴;鲍旭东

    利用图形硬件的可编程性,实现了一套基于PC平台的高质量实时三维立体医学可视化系统,并在兼顾高质量和实时交互的前提下,将Phong模型体绘制光照、分类、非多边形等值面绘制及立体视觉等功能集成于系统之中.这套医学影像可视化系统已经在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得到应用,提高了外科诊断和手术计划的精确度.

  • 医学图像中的立体视觉

    作者:张惠;罗立民;舒华忠;於文雪;李松毅;王轶文

    立体视觉就是在同一场景处分别绘制对应于左右双眼的不同图像,以达到产生深度立体信息的目的.从立体视觉的显示方式与原理的角度分析使用立体视觉的方法,并从图形系统的多层结构角度,分别对于每层提出相应的实现方法.后将其集成到三维医学图像处理系统中,应用于三维医学模型的显示.

  • Haidinger刷治疗中心注视性弱视疗效观察

    作者:胡爱清;刘树玉;许鸣;周文凡;赵明丹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很多患者由于不能及早发现和诊治,从而失去较好的视力和立体视觉,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我科从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接受治疗的228例(376眼)患者中发现,Haidinger刷在治疗弱视中具有显著的疗效,报告如下.

  • 两种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的比较研究

    作者:汤坚岑;张忆;蔡季平

    目的 比较双眼植入ReSTOR+3 D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与ReSTOR+4 D球面MIOL后的术后视功能.方法 收集18例(36眼)植入ReSTOR+3 D MIOL(SN6AD1),15例(30眼)植入ReSTOR+4 D MIOL(SA6OD3)的病例.术后第2眼为标准,随访1年.检测两组患者的远、中、近视力及近立体视锐度,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裸眼及佳远视力、近矫正视力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SN6AD1组患者的中距离视力(60 cm)好于植入SA60D3组患者(P<0.05).焦深曲线提示,SN6AD1组患者40~70 cm的中距离视力优于SA6OD3组,而SA6OD3的28 cm近视力优于SN6AD1组,两组裸眼近立体视锐度及矫正近视力后的立体视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不同近附加度数的ReSTOR MIOL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远、近视力及近立体视锐度;低度数附加的ReSTOR MIOL具有更为理想的全程视力,尤其在中距离视力上表现良好.

  • 临床基本治愈弱视儿童近立体视的研究

    作者:廖瑞端;朱文珲;陈咏冲;贾惠丽;林先轩;周建华

    目的研究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的弱视儿童近视功能状况.方法用Frisby法、颜氏图法和Titmus立体图检查法对100例正常儿童和150例治疗后的弱视患儿进行近立体视锐度的测定.结果近立体视锐度在治疗后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9与小于0.9的弱视儿童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正常儿童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临床基本治愈弱视患儿虽然治疗后中心视力已经正常,但未必能同步建立起正常的双眼视功能,所以治疗后视力1.0并不等于弱视已治愈,仍需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

  • 随机点光栅板的立体视觉检测分析与应用评估

    作者:吴微微;彭秀军

    目的:应用随机点光栅板对正常人进行立体视觉检测分析。方法选取150名双眼视力正常、无眼疾的成人作为受试者,应用随机点光栅板、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Titmus立体视检查图作为对照,检查受试者的立体视锐度,比较3种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3种方法检测所得立体视觉正常者(立体视锐度≤60″)所占百分比分别为:随机点光栅板95.3%,数字化立体视觉检查图(颜氏图)94.0%,Titmus 96.7%,3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机点光栅板是在直观的自然状态下检测立体视锐度,无需佩戴红蓝分视眼镜,使用快捷方便,结果准确可靠,对正常人群及相关职业的筛选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510名驾驶员立体视觉情况分析

    作者:孙从喜

    三维立体视觉是人的一种高级视功能,是眼科检查不可缺少的项目.人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感知能力,是人在几十万年长期进化中获得的一种特有的双眼高级视觉功能.

  • 视力正常不等于视觉功能健全

    作者:董万国

    人们对视觉功能的了解,往往仅局限在视力上,只要视力好(国际标准视力表1.0以上或对数视力表5.0以上),就认为眼睛不会有问题.这样的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会延迟某些眼病的诊治时机.健全的视觉功能应包括:光觉、形觉、视野、色觉和立体视觉.

  • 儿童弱视的家庭治疗

    作者:童梅玲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不仅造成了视力低下而且还会影响到儿童双眼视觉的正常发育,导致孩子立体视觉的丧失.因此,孩子一旦确诊为弱视,家长都非常着急,恨不得马上就能够治好.家长这种着急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急于求成,弱视就很难治愈.

  • 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胡晶晶;孙建宁

    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斜视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时间因素,为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一次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球正位的6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分别用同视机行立体视功能检查.结果:67例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前均无立体视,术后3个月有29例获得立体视觉,功能治愈率43.28%,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卡方检验发现发病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时年龄与术后立体视觉的恢复密切相关.术后两周、1个月、3个月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斜视的发病年龄、病程、接受手术时年龄与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密切相关,而术后近期随访时间与术后立体视的恢复无关;早期矫正眼位有利于获得立体视觉,达到功能性治愈.

  • 弱视,及早治疗好处好

    作者:金姬

    弱视是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远视力低于0.9.造成弱视的病因主要包括斜视、眼形觉剥夺、屈光参差以及高度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治疗弱视的终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单眼视力,而是恢复双眼视觉,建立正常的立体视觉.弱视患病率较高,约3%~4%.我国约有3亿儿童,估计弱视儿童在1000万以上.

  • 弱视治疗过程中视差和立体视觉恢复的初步观察

    作者:傅涛;苏庆;郗平;卢炜;王丽丽

    目的 分析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觉康复过程中远立体视觉、近零视差、非交叉视差和交叉视差的恢复情况.方法 前瞻性连续病例研究.收集4~12岁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58例,分别于初诊、治疗1、3、6个月时进行检影验光检测患儿佳矫正视力,同时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近零视差立体视锐度、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立体感知度,采用同视机Ⅲ级功能定性图片检测患儿远立体视觉.应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在弱视患儿视力提高的过程中,对于具有较好的基础视力和治疗过程中视力恢复较好的患者,立体视锐度恢复较好[近零视差与基础视力的回归方程是Y=-0.92X+3.13(F=9.203,P<0.01);近零视差与终末视力的回归方程是Y=-0.81 X+3.23 (F=9.886,P<0.01);同视机远立体视觉的恢复早于随机点近立体视觉;近立体视觉中,近零视差首先恢复,交叉视差随之,非交叉视差后恢复.并且这种恢复规律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更为明显.结论 在弱视患儿视觉康复过程中,随着患儿视力的提高,远立体视觉、近零视差、交叉视差和非交叉视差顺次恢复.

  •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立体视觉中枢区激活的fMRI研究

    作者:杨磊;燕振国;马强华;叶建军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评价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在规范弱视训练后,立体觉映射的脑皮层功能区的恢复情况.方法 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择1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初诊患儿,行任务态组块式(Blocks)设计的fMRI实验,在弱视治疗后1周、2周及4周时复查BOLD-fMRI.采用基于Matlab 7.12.0.635的SPM8软件包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随机效应法分别获得各组脑皮层激活的矩阵数据,利用假设驱动法对各治疗阶段结果进行自身前后配对t 检验,获得治疗前后各组视皮层激活的差异数据.立体图像为计算机生成的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通过配戴红蓝眼镜观察立体视图像,当识别立体视图像后迅速点按反馈键.结果 弱视训练至4周时,左侧枕叶(BA18)、枕中回(BA19)、边缘叶(BA19)及右侧枕叶舌回(BA17)和双侧顶上小叶(BA7)激活范围不同程度扩大,与治疗前的平均激活强度差异t值分别是1.636、1.902、1.727、1.350与1.777(P<0.01),但增进幅度偏小,且与随机点立体视图的恢复不平行.结论 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觉映射的脑皮层功能损害严重、短期恢复困难.

201 条记录 6/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