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例前庭功能紊乱患者的神经源性前庭诱发电位

    作者:宋宇锋;邱平;卫小春;王培生

    本文观察3例前庭功能紊乱患者,其神经源性前庭诱发电位不正常,但听觉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报告提示神经源性前庭诱发电位在前庭病理中具有特异性.

  • 应用mCTSIB评价眩晕患者姿势平衡

    作者:刘波;孔维佳;赖嫦芹

    目的:应用站立海绵垫干扰直立人体本体觉,探讨该方法的临床检查测试--感觉整合和平衡的临床改良测试(mCTSIB)在眩晕患者姿势平衡评价中的意义.方法:对62例前庭末梢病变和44例前庭中枢病变患者进行mCTSIB.共进行4种条件下的测试,T1:睁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2:闭眼站立于坚硬平板;T3:睁眼站立于海绵垫;T4:闭眼站立于海绵垫.每种条件下睁眼和闳眼各站立30 s,记录测试中身体倾倒情况,比较患者的mCTSIB和视频眼震图仪(VNG)结果.结果:在前庭末梢病变患者中,mCTSIB的异常率是45.16%(28/62),与VNG的一致率为67.74%(42/62);在前庭中枢病变患者中,mCTSIB的异常率是27.27%(12/44),与VNG的一致率为81.82%(36/44);在所有患者中,mCTSIB的异常率是37.74%(40/106),与VNG的一致率为73.58%(78/106).以倾倒为参数分析其在前庭末梢和前庭中枢病变患者中出现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05,P>0.05).结论:mCTSIB简便易行,虽不能作为鉴别前庭末梢和前庭中枢病变的方法,但适宜于眩晕患者应用感觉信息维持平衡能力的初步评价.

  • 动态姿势图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道宫;樊兆民;于刚;王海波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图在外周性眩晕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60例外周性眩晕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先行Synapsys(SPS)静动态平衡仪检查,然后运用视频眼震电图进行冷热试验.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静态姿势图评定选取姿势图面积(SSKG)作为评定参数,动态姿势图评定选取感觉结构测试(SOT)结果作为评定参数.冷热试验选择一侧功能减低值进行评定.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作动态姿势图检查作为对照.结果:外周性眩晕160例,动态姿势图SOT检查异常144例,占90.0%;冷热试验异常110例,占68.8%;静态姿势图SSKG异常76例,占47.5%.经统计学分析,动态姿势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冷热试验及静态姿势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例正常对照的动态姿势图SOT检查结果仅1例(5.0%)异常,外周性眩晕患者动态姿势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例患者中,共有40例(25.0%)冷热试验结果正常者,动态姿势图检查可发现异常结果.结论:动态姿势图检查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对平衡功能的评价更全面,可检出冷热试验检查结果正常的外周性眩晕患者平衡系统的功能障碍.

  • 摇头刺激对健康青年人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波;孔维佳;赖嫦芹;吴媛媛;冷杨名

    目的:定量分析健康青年人摇头后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初步探讨摇头刺激对人体前庭脊髓反射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健康青年人进行静止头位和摇头后的静态姿势描记,计有4种测试条件:①头部直立,睁眼(T1);②头部直立,闭眼(T2);③摇头后,睁眼(T3);④摇头后,睁眼(T4),每种测试条件均静态直立30 s.摇头的方法为:头部向下倾30°,以左右方向30°做水平面摇头20 s,频率2 Hz.摇头结束后,头置于正中水平位,分别记录睁眼和闭眼的姿势稳定性.静态姿势描记仪记录不同测试条件下身体直立时足底压力中心晃动的平均速度(sway velocity,SV)为研究参数.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未在摇头后发生倾倒.①分析摇头刺激对姿势平衡的影响:睁眼时摇头前后,即T3与T1比较SV增加了(4.60±6.36)%;而闭眼时摇头前后,即T4与T2比较SV增加了(8.86±8.27)%,这两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9,P<0.01).②分析视觉在静态和动态头位下维持平衡中的作用:静止头位下,T2与T1比较SV增加了(9.83±5.10)%;摇头后,即T4与T3比较SV增加了(14.05±6.89)%,增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1).结论:摇头刺激可干扰前庭觉信息传人,影响健康人体的前庭脊髓反射功能,导致静态姿势平衡功能降低,且当视觉同时受到干扰时对姿势平衡的影响更为显著.人体为维持摇头后直立平衡,存在对感觉信息的重新整合机制.

  • 应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分析正常人姿势平衡中的感觉整合作用

    作者:刘波;孔维佳;邹宇

    目的:探讨正常人直立于坚硬平板和海绵垫时,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在维持姿势平衡中的整合作用.方法:106名正常人分别站立于坚硬平板和海绵垫上,每种站立在平面条件下,睁眼和闭眼各站立30 s.分别记录不同感觉干扰条件下足底压力中心平均晃动速度(SV),作为姿势稳定性的参数,并定量分析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在维持姿势平衡中的整合作用.结果:①在视觉或(和)本体觉受到干扰时,SV均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当本体觉未被干扰及被干扰时,视觉条件的变化引起SV增加程度分别是(12.12±6.19)%和(30.58±9.69)%;当视觉条件未被干扰及被干扰时,本体觉变化导致的SV增加程度分别是(18.31±6.56)%和(36.25±8.90)%;而当视觉和本体觉同时受到干扰时,SV增加程度是(46.21±8.67)%;③在姿势平衡中起作用较大的是前庭觉,其次是本体觉和视觉,三者呈非线性关系.结论:利用海绵垫干扰本体觉,结合姿势描记可以记录不同感觉条件下姿势稳定性,并可定量分析视觉、本体觉和前庭觉在姿势平衡中的整合作用;人体维持平衡过程中,应用3种外周感觉的姿势策略差异较大;当1种或2种外周感觉信息被干扰时,中枢神经系统为维持姿势稳定,存在复杂的感觉整合机制.

  • 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α1D亚型在小鼠听力平衡及心脏起搏传导中的意义

    作者:褚汉启;周小琴;宋海涛;崔永华;熊浩;周良强

    目的:培育L型电压门控钙通道(LTCCs)α1D亚型的基因突变纯合子(α1D-/-)小鼠、杂合子(α1D+/-)小鼠及野生型(α1D+/+)小鼠模型,并利用这3种不同基因型小鼠研究α1D通道亚基在内耳听觉平衡功能及心脏起博传导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同窝生不同基因型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听觉脑干反应(ABR)和耳蜗内电位(EP)检测技术和心电图(ECG)检测技术,检测和观察各基因型小鼠听觉功能、EP及ECG的PP间期和PR间期.利用游泳实验和滚桶实验检测各个基因型小鼠的平衡功能.结果:α1D+/+小鼠的听力正常,ABR的短声(Click)阈值为(34.8±5.7)dB SPL;EP均值为(105.3±3.1)mV.α1D+/-小鼠听力低于同窝α1D+/+小鼠,ABR的短声阈值为(54.4±12.4)dB SPL,α1D+/-小鼠的EP为(75.8±9.9)mV,其平衡功能正常.α1D-/-小鼠呈现全聋,ABR在100 dB无反应100 dB SPL,其EP值为(48.6±19.3)mY;α1D-/-小鼠表现出听觉功能丧失但其平衡功能正常.心电图检测显示α1D+/+小鼠心律正常;α1D+/-小鼠和α1D-/-小鼠显示出心动过缓、RR间期延长;α1D-/-小鼠的心率慢.α1D+/-小鼠出现窦性心动过缓(RR间期:146±1.4 ms),与α1D+/+小鼠的相比较[(117±0.4)ms]其RR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D-/-小鼠和α1D+/-小鼠有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和PR间期均延长.α1D-/-小鼠的PR间期延长[(53±0.5)ms],与α1D+/+小鼠的(PR间期:38±0.3 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1D-/-小鼠的RR间期[(244±2.9)ms]延长,与α1D+/-小鼠[(146±1.4)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TCCsα1D亚型是维持内耳听觉生理的关键钙通道,α1D通道亚型的缺失或功能受限均可导致影响听觉生理功能.但α1D亚基的缺失不影响小鼠的平衡功能,表明α1D亚基在前庭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有限.LTCCsα1D亚型在心脏起博传导系统中也具重要生理作用.

  • 儿童立位姿态平衡发展过程的研究

    作者:汪敏;马芙蓉

    目的 研究健康儿童立位姿态平衡功能发展成熟过程以及视觉系统在儿童姿态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对214名4~15岁儿童按年龄分为12组,采用ST-939人体重心平衡仪,对各组分别行立位姿态平衡功能测试,以20例20岁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重点观察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的重心移动速度(open velocity,OV和closed velocity,CV).结果 OV和CV随年龄增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8岁以前儿童闭睁眼重心移动速度差值与成年人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姿态稳定性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趋于成熟,年幼儿童可能以一种与成年人不同的方式利用视觉系统来维持姿态的稳定性,8岁以后类似于成年人的姿态平衡开始出现.

    关键词: 姿态 平衡 儿童 视觉
  • 静态姿势描记法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尔贵;王锦玲;赵萍;吴子明;王辉;杨月珍

    目的对144例前庭周围性疾病患者进行静态姿势描记法检测动摇图形、轨迹及参数.方法对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伴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迷路震荡、前庭药物中毒和前庭神经元炎等144例患者在睁、闭眼状态站立进行平衡功能检查.结果梅尼埃病急性期和间歇期患者动摇图类型以求心型和中间型为多数,外周面积较小;1/3间歇期患者单位面积轨迹长超过正常范围.前庭周围性疾病患者若Romberg率超过正常范围,当睁眼时这些患者中的大部分外周面积在正常范围.BPPV患者静态姿势描记法各参数在正常范围.结论梅尼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前庭代偿能力,前庭周围性疾病者睁眼时外周面积正常,此特点有助于前庭周围性疾病的诊断.

  • 健康青年定量平衡分析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关静子;刘博;刘鋋;段金萍

    目的 对健康青年进行平衡功能定量测试,获得静态/动态姿势图参数的正常值范围,探讨受试者个体因素对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Synapsys(SPS)静动态平衡仪对50名健康青年进行稳定极限试验、睁眼/闭眼静态平衡试验、睁眼/闭眼前后向动态平衡试验、睁眼/闭眼左右向动态平衡试验.结果 得到了健康青年静态/动态姿势图各参数、稳定极限范围、Romberg商数、感觉结构组成等参数的95%参考值范围;受试者身高、体重差异对一些平衡测试参数有一定影响,特别是与极限稳定范围呈高度正相关;性别差异会影响稳定极限范围、动态平衡参数、感觉结构组成等测试结果.结论 静动态平衡仪测试可定量评测人体平衡功能,临床中应根据不同个体特征参照正常值范围.

  • 活髓牙牙根纵裂致病诱因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戴丽霞

    目的:通过对活髓牙牙根纵裂致病诱因的多因素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活髓牙根裂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门诊牙根纵裂患者277例,患牙309颗,通过问卷调查可能的不良习惯,并检查患者牙体、牙周、牙合面形态、磨耗程度、牙牙合关系和X线表现以及相对应的对侧同名牙的相关情况.结果:牙根纵裂患根的牙周组织破坏明显大于无纵裂牙根,根纵裂处牙周袋深,患牙牙合面中度到重度磨耗,出现非工作尖高陡,工作尖磨平,深牙合面凹及远中边缘嵴低平等改变,存在牙合干扰和(或)牙合创伤易感因素.活髓牙牙根纵裂患牙中磨牙发生多.结论:因牙合面形态改变而致的过大牙合力与异常方向的牙合力可能是活髓牙牙根纵裂发生的重要条件.

  • 卡介苗对哮喘患者血Th1/Th2平衡和IgE的影响

    作者:

    目的:探讨口服卡介苗(BCG)对哮喘患者外周血Th1/Th2平衡、嗜酸性粒细胞(EOS)和IgE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CG 口服(50mg/支),100mg用5%碳酸氢钠溶液250ml稀释后饭前口服,每周1次,共16周.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Ig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并进行肺功能的测定.并以同期入选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4、IgE水平和EOS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

  • 浅谈藏医理论中的健康

    作者:格知加

    藏医学认为机体的三因未乱,且三者处在动态平衡即指机体健康.但是三因与七基质、三秽物之间有种依存关系,极易受其影响.七基质和三秽物随食物性质和摄取量而有变化,为适应该变化机体形成一种自身的调节系统来维持三因的动态平衡,通过健康来阐释机体的这种平衡和证候.

  • 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

    作者:韩晓云

    在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数量超过1000万亿,其种类繁多,有500~1000个不同的种类。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在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处于平衡状态,与人体之间互利共存。人类肠道为细菌提供生长的空间与繁殖所需要的营养,而肠道菌群则为人类提供生长因子,如大肠杆菌可合成人体无法合成但又必须需要的 VK,同时能促进人胃肠道免疫功能的发育,可谓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微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据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肥胖、糖尿病、肝病、肠炎等。因此如何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对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影响肠道菌群平衡的因素进行阐述。

  • 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平衡变化的探讨

    作者:乐香珠;温小梅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调节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数量,探讨RA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变化的特点.方法 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的Treg细胞和CD4+IL-17+的Th17细胞数量,并计算Treg/Th17比值.同时检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低于健康对照(P<0.001),Th17细胞高于健康对照(P=0.002),Treg/Th17比值低于健康对照(P<0.001).结论 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值减低,提示Treg/Th17细胞失衡在RA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浅谈武术运动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

    作者:王吉全

    武术讲究从人的整体出发,侧重于身体内外兼修,从内到外,循序渐进地进行,达到意行合一的境界.因此,练习武术能使人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武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种拳术的套路,这些套路可以锻炼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力量、平衡、耐力等.武术还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有助于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调养气息、改善人体机能,起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作用.练习武术具有设备简单、安全系数高、难度不大、老少皆宜等优势,非常适合全民健身,应该成为我国人民强身健体的首选项目.

  • 平衡与健康

    作者:赵志强

    何谓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 产褥期妇女膳食结构的平衡搭配

    作者:杜正莲

    产褥期的母体变化很大,在做好卫生的同时,应注意饮食结构的平衡搭配,起始以进食流质或者清淡半流质,以后进食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多食蛋白质、热量丰富的食物,以补充能量,帮助产妇恢复正常体力.

    关键词: 产褥期 妇女 膳食 平衡
  • 生命在于平衡

    作者:孙达武

    文章从中医的阴阳学说、天人相应观和养生学等方面阐述了生命在于平衡的机理.

    关键词: 生命 平衡 养生
  • 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瑞兰;李蓉;龙云淑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其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后2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和下肢FM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2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成正相关.结论 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下肢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进展

    作者:吕云霄

    婴幼儿血管瘤是起源于血管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 ,Ecs)的良性肿瘤.在白种人新生儿中发病率高达10%,而在亚洲和非洲家庭中发病率相对较低[1-2].婴幼儿血管瘤通常出现在出生后早期(1~2周),整个病程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及凋亡之间平衡改变的过程.多数婴幼儿血管瘤可以自行消退,但20%的血管瘤因其显著的生长性,或者侵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威胁婴幼儿的生命而需要临床解决[3-4].目前临床上对婴幼儿血管瘤的诊治已有初步了解,但尚缺乏系统的阐述.本文就婴幼儿血管瘤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634 条记录 26/32 页 « 12...23242526272829...313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