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影响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PCI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陈强;李明亮

    目的 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效果的危险因素,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行PCI治疗的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使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果 260例患者中有187例治疗后有效(有效组),73例治疗无效(无效组).两组患者的性别、支架安装个数、入院时肌酐、NT-proBN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年龄≥65岁、病程≥5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胸前导联病理性Q波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均是影响心力衰竭型冠心病PCI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5、病程≥5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胸前导联病理性Q波是影响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患者PCI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

  • 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海峰;蒋煜文;白文伟;光雪峰

    目的 分析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PW-DTI)所测二尖瓣环收缩期平均位移峰值速度(sa)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组33例和未行PCI组19例,PCI组于PCI术前5 d及术后5 d、3/rB、6个月随访,非PCI组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2 d及术后6个月随访;均行PW-DTI及常规超声检查,观察sa的变化情况.PCI组据射血分数(EF)分成两个亚组:EF≥50%亚组和EF 30%~50%亚组;亚组间进行术前、术后比较;分别分析不同心脏功能患者Sa的变化情况.结果 6个月后,PCI组平均Sa明显增高(P<0.001).平均Sa与EF存在相关性(术前r=0.705,术后r=0.770,均P<0.0001).结论 Sa可作为评价冠心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袁玉红

    目的:探讨PCI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选择320例行PCI术患者,针对其并发症及潜在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通过对行PCI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时掌握病情并进行有效护理,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能够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系数,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结论:对PCI术后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加强术后护理,有效提高护士观察护理能力,能够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使得PCI术成功率得以大大提高,取得医患满意的社会效益.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心脏康复现状及进展

    作者:马云飞;王洪娟;王俊峰;刘全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当中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明显增加[1].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AMI患者得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这也使得AMI患者PCI术后相应的心脏康复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当中所占得比重也显著增加了.

  • Irisin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研究

    作者:巨敏;王蕊;张君毅;朱迪;刘毅;陶凌

    目的:探讨血清Irisin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西京医院心内科因AMI行急诊PCI治疗的169例患者的临床及冠脉影像学资料.根据TIMI血流分级,将病人分为两组,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Irisin水平,根据Irisin水平分为低Irisin组和高Irisin组,分析Irisin与无复流发生的关系.结果:①169例患者发生无复流40例,无复流发生率为23.6%(40/169);②无复流组与正常血流组相比,血清Irisin水平显著降低(4766± 1725 ng/mLvs 8125±2904 ng/mL,P<0.05);③急性心梗发生后,血浆Irisin水平逐渐升高,3小时内组Irisin水平显著低于24小时后组(4050± 1739 ng/mL vs8358± 3042 ng/mL,P<0.05),且3小时内组无复流显著高于24小时后组(71.42% vs 12.9%,P<0.05);④低Irisin组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高Irisin组(58.1% vs 11.9%,P<0.05);⑤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Irisin是急诊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的保护因素(OR:0.861,95%CI:0.793-0.909,P<0.05).结论:低水平的血清Irisin能有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且Irisin能明显改善PCI术后无复流.

  • AMI患者血浆MMP-9水平与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关系及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紫东;张志;付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的关系及对心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96例STEMI急诊PCI治疗成功的患者,按介入治疗术中有无发生无复流(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 TIMI 2级)分为正常血流组(68例)和无复流组(28例),另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分别于入院时、术后24 h及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MMP-9水平.2周做心脏超声,比较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随访6个月,记录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无复流组和正常血流组术前血浆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无复流组各时点血浆MMP-9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P均<0.05).术后2周做心脏超声,无复流组LVEDd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LVEF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主要MACE的发生情况:无复流组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P<0.01).血浆MMP-9与LVEDd呈正相关(r=0.68,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1).结论.AMI患者急诊PCI术前血浆MMP-9水平增高与介入术中无复流发生有关,提示心功能不良、预后差.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PCI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建军;牟华明;庞小华;米庆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egmentelevation myocar dialinfarction,STEMI)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就诊的STEMI择期行PCI术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两组术前均给予抗凝、抑制心室重构及抗心肌缺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前7天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比较PCI术前及术后12周时两组氨基酸N端脑钠肽(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T)、超声心动图数据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MACE).结果 术后12周时两组的6MWT及正常心脏舒张功能的比例较手术前明显增加,观察组的6MWT、正常舒张功能的比例、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T-proBNP、hs-CRP及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行择期PCI术患者术前7d口服瑞舒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其炎性指标,明显改善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且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危险因素与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伟

    目的 探讨PROCAM积分表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效果,并进行危险分层分析以了解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3-01 ~ 2013-06在我院心内科成功行PCI术的8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PCI术前24 h收集相关资料,记录术后2年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841例研究对象中共732例患者顺利完成PCI术后2年的随访,有效随访率为87.04%.PCI术后2年共196例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8%,其中心源性死亡5例(0.68%),充血性心力衰竭12例(1.64%),心绞痛复发116例(15.85%),非致命性再次心肌梗死8例(1.09%),严重心律失常17例(2.32%),再次血运重建38例(5.19%).与术前相比,PCI患者术后2年心脏不良事件风险分层处于低危组、中危组患者的人数显著增加(P< 0.05),而极高危组和高危组患者人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于行PCI的冠心病患者,应重视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定量评估,有助于预测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 急诊PCI术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保留患者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徐家梁;刘明;何志松;程绪杰;蒋廷波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及其预测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13-01 ~ 2015-04接受急诊PCI术治疗的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AMI患者413例,根据冠状动脉再通后是否出现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和非心力衰竭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来判断预测效果.结果 ①AMI患者PCI术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与左房内径(LA)、女性比例、主干前降支梗死、近段梗死、多支病变、中性粒细胞、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及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主干前降支梗死、近段梗死、多支病变、中性粒细胞、hs-CRP、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及高血压病史是早期射血分数(EF)保留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739~0.828,P< 0.001).结论 女性、主干前降支梗死、近段梗死、多支病变、中性粒细胞高、hs-CRP高、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长及既往高血压病史增加A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早期左室收缩功能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性.

  • 慢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致急性左心衰竭1例分析

    作者:李欣;李京秀;程荣超;韦国千;许圆圆;李馨;董玉梅;白秀萍;李学奇

    本文是关于慢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致急性左心衰竭的个案报道.主要就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原因,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分期、形成原因、循证研究等方面进行简单分析;同时,就避免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次心血管事件发生,提出规范化应用拜阿司匹林等药物的重要性.

  • 呼吸衰竭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成功撤机1例

    作者:王兵;王勇强;高红梅;邢迎红;李健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支持手段,成功撤机是机械通气的终极目标,但有20% ~25%的患者撤机困难,10% ~20%的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1].本院ICU曾收治1例因Ⅱ型呼吸衰竭而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因同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功能不全而脱机困难,经过多学科共同努力,终成功脱机,现报道如下.

  • 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完全闭塞致急性心肌梗死(AMI)25例临床分析

    作者:黎音亮;胡嘉禄;颜彦;葛均波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急性完全闭塞(100%)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近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因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证实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住院资料,并按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的差异性.电话随访生存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214例急诊冠脉造影患者中LMCA急性完全闭塞25例(1.13%),其中入院时出现心源性休克13例(52%),严重室性心律失常8例(32%),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 19例(76%),住院期间死亡8例(32%).住院死亡组患者的心源性休克(100%)、急性肺水肿(100%)、严重室性心律失常(63%)、术中心肺复苏(50%)、术后心功能衰竭(50%)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压(81/50 mmHg)显著低于生存组.心源性休克是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17.32).结论 LMCA急性完全闭塞患者死亡率极高,入院时心源性休克、术中心肺复苏、术后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成功的PCI可能可以挽救部分患者生命.

  • 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联合碘克沙醇对70岁以上患者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骥;华琦;郝恒剑;徐东;胡少东;李博宇;刘志;桑成;夏经钢

    目的:和常规治疗组对比,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联合碘克沙醇对70岁以上患者PCI术后的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入院接受择期PCI手术的70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389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88例,对照组201例.联合治疗组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并于PCI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术前2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并使用碘克沙醇(320 mgL/mL)进行PCI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并且使用碘海醇(350 mgL/mL)进行PCI治疗.比较两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及对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的影响.结果:联合治疗组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4.89%(28例),对照组则高达37.31%(75例),显著高于联合治疗组(P<0.01).两组对ALT及CK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联合碘克沙醇可显著减少70岁以上PCI患者对比剂肾病的发生;并且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70岁以上患者PCI手术的常规用药方案.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IABP支持治疗

    作者:张贺;孙英贤;马淑梅;庞文跃;耿宁;陈威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on,PCI)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5月~2005年6月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的老年人合并心功能不全52例,年龄(67.28±5.57)岁,20例PCI术后行IABP治疗,32例未行IABP治疗为对照组,在其他治疗均相似的情况下,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jective fraction EF)值及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结果两组病人心功能较PCI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1),行IABP支持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病人的心功能较非IABP组恢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IABP支持治疗可以通过减低左心室压力而减少心肌氧耗,增加缺血心肌的氧供给,同时提高冠脉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故老年性AMI合并心功能不全,PCI术后及早应用IABP对短期心功能恢复是有效的.

  • 脑心清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乔智力;李雪峰;冯思健;杨骄霞

    目的:观察脑心清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从而评价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影响.方法:将1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缺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清片1年,再跟踪随访1年.观察血脂、NO、ET及PCI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情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NO、ET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冠心病急性心梗、频繁心绞痛、PCI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心清片可调控冠心病患者血脂、NO及ET的变化,从而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降低PCI的发生率.

  • 健脾益气化痰方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心肌酶谱及脑钠素、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孙剑光;郜俊清;陈弢;于宏梅;赵德强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痰方(黄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住院期间心肌酶谱及脑钠素(BNP)、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为痰浊内阻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96例痰浊内阻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诊PCI治疗后,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西医治疗组和中药干预组,干预周期为2周,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谷草转氨酶(AST)、BNP、CRP的影响.结果:药物干预14天后,2组CK、CK-MB、CTnI、AST、BNP、CRP水平值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与西医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中药干预组较低(P<0.05).2组峰值回落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痰方具有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 益气活血经验方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介入术后临床研究

    作者:金国余;杨艳萍;雒焕文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益气活血经验方内服联合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6例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扩张冠状动脉、营养心肌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经验方内服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月.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监测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2组血清CK-MB、BNP、cTnⅠ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2组3项指标均较术后24 h下降(P<0.05),治疗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经验方内服联合丹红注射液利于减轻冠心病介入术后心肌缺血的再灌注损伤,减少术后的缺血改变,强化心肌保护.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NSTEMI患者PCI前后hs-CRP的影响

    作者:刘雯;马悦;钱浓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120例NSTEMI患者,根据阿托伐汀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观察术前、术后hs-CRP水平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术前两组血清hs-CRP、IL-6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 h,两组均出现上升,术后2周高剂量组较术前显著下降,而低剂量组至术后4周才出现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均显著上升,但高剂量组远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NSTEMI患者PCI术前后给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PCI引起的炎性状态及心肌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网织血小板与早发冠心病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张岩;王聪霞;刘晓唤;张春艳;胡艳超;马维冬;贾珊;李永勤;韩振华

    目的 探讨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RPs)与早发冠状动脉疾病(prematur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PCA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300例PCAD患者(冠心病发病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50例为对照组.用双标记流式细胞仪对全血进行检测获得RPs百分比(RPs%).随访24月时,评估RPs与远期主要不良心脏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MACE)及冠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24月共发生MACE 20例(占6.7%).PCAD组与对照组的吸烟、糖尿病、家族史、心力衰竭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D组RPs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Ps>10%组ISR的发生率与RPs 6%~8%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RPs>10%是预测心脏不良事件的一个独立变量(HR=2.58,95%可信区间:1.12~5.35,P<0.01).Kaplan-Meier事件生存率曲线显示,RPs> 10%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RPs<10%组.结论 RPs是预测PCAD行PCI术后远期预后的独立分子标志物.RPs> 10%与PCAD患者PCI术后ISR相关,且MACE发生率高.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迟发性血肿16例分析

    作者:李岚;帕尔哈提·吐尔逊;张保俭;姜述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的股动脉迟发性血肿发生情况及血肿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股动脉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血肿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者PCI术后30~80 h患者大、小便或轻微用劲时,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突然出现疼痛或原有疼痛突然加重伴有局部肿胀、大汗、恶心,严重时出现低血压等异常变化.15例患者通过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 h,疼痛逐渐消失局部肿胀逐渐缩小;1例患者腹股沟下局部切开止血引流.结论:年龄偏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增高增加了术后迟发性血肿发生的可能性.穿刺针刺入动脉血管部位不当是造成介入迟发性血肿的重要因素.抗栓药物联合应用促使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限制肢体活动,局部绷带继续加压包扎24~48 h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措施.如疗效欠佳可给予切开引流、止血等处理.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