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ICU带教老师培训的实践与管理

    作者:闵小彦;吴碎秋;陈玉桃;林喜爱

    目的 总结本院ICU带教老师培训模式的应用效果,探讨改进培训的方法.方法 建立ICU带教老师培训模式:(1)确定培训目标;(2)建立规范化培训程序;(3)选择有效的培训方法;(4)设置实用的培训课程,(5)制订严格的考核方案.结果在一年多的时同里,采用该模式对本院30名ICU带教老师进行分批培训,提升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带教能力,规范了带教老师的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同时针对培训中需要改进的方面提出了建议.结论 我院ICU带教老师的培训模式符合我国实际,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ICU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有着深远意义.

  • 强化"三基三严"培训促进护理工作发展

    作者:杨红叶;黎艳;那文艳;杜芸

    "三基三严"培训作为新形势下医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提高医务人员总体素质的途径,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1].

  • 模块化教育模式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黎晓燕;许连航;韦金鸾;许家丽;顾超琼;胡俊

    目的:探讨模块化教育模式应用于新护士在腔镜手术护理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手术室工作满1年不足3年的本院新护士和无腔镜护理经验的进修护士共82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2人,采用模块化教育模式进行五大模块理论与实践培训,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的临床跟班带教模式进行护理流程培训,每一类腔镜护理培训满5台次手术时,考核评价学员在手术配合流程的掌握、手术器械准备的正确率、手术仪器准备和布局的正确率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的差异及统计学员能独立胜任腔镜手术巡回护士的培训周期。结果观察组学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员的培训周期明显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模块化教育模式应用于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规范了手术室腔镜专科培训,降低了学习难度,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缩短了学习周期,提高了培训质量。

  • 护理人员掌握心肺复苏知识的调查分析

    作者:娄平;庄小静;王武军

    心脏骤停是临床危重症,病死率高.尽早CPR(心肺复苏)可延长室颤时间,增加除颤的机会,有利于心脑功能的保护,显著提高存活率[1].

  • 护理培训思路模式的改革与应用

    作者:黄媛媛;王建萍;钱立瑛

    阐述了护理培训模式改革的思路,介绍了新型护理培训的具体内容,总结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认为新型护理培训模式的使用拓宽了护士的视野,培养了主动思考的能力,增强了慎独精神,激发了护士学习规范服务的自觉性.

    关键词: 护理培训 模式 改革
  • 应用ISO10015构建护理培训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毛春雷

    ISO10015国际教育培训质量标准具有科学性、国际性、通用性、规范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提升性等特点.结合培训实践,从确定培训需求、设计和策划培训、提供培训、评价培训结果4阶段,就ISO10015标准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小组阶梯式考核模式在ICU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杜娟

    目的:探讨小组阶梯式考核模式在ICU护理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在对ICU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阶梯式培训及考核。结果通过小组阶梯式考核模式,节约了培训时间,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及专业水平,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关键词: 考核 ICU 护理培训
  • 产房新上岗助产士护理培训安全防范

    作者:方苑颖

    目的:探究产房新上岗助产士护理培训前后的护理效果及安全防范意识。方法选取本院产房新上岗助产护士,对人员进行护理效果及安全防范意识进行考核。对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及安全防范教育,完成后再次考核,对比考核数据。结果助产士培训后理论成绩平均达到91.32±2.33分,操作成绩达到93.45±4.44分,各项指标明显好于培训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培训及安全防范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新上岗助产士助产效果,降低职业暴露,对助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对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的体会

    作者:赵志红;周云;张昌清

    目的通过对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系统培训,为医院选拔,发展出合格优秀的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以提升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方法制定有效的外科临床带教老师培训模式:①确立培训目标,②选择培训内容,③制定培训方法,④确定考核方案。结果用2年时间对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医院32名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升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有效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护理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结论外科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培训,对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临床带教老师有深远意义。

  • 骨科护士应急救援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研究

    作者:宋晓晖

    目的:探讨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在骨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3名骨科护士开展为期3个月的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培训3个月后,骨科护士的应急救援护理理论知识成绩、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骨科护士临床培训中加强应急救援护理能力培训,能够提高其应急救援护理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内训师培训模式的发展及应用对我国护理培训的启示

    作者:朱叶;黄娟;叶森;娄敏;曹娜;刘国彩

    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是组织人力资源资产增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途径. 而知识及技能培训是企业追求卓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对于护士来说,培训是护士为患者实施精湛技术以及提供安全的保障. 内训师是伴随着市场环境变化、竞争加剧、组织需要不断培训员工以适应新的变化而产生的,尤其是近十年来,大家都认识到,一个组织要想持续成长,就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护理团队作为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技能的团队尤其如此. 由于有大量的护理人员需要接受培训,而单纯依靠外部培训资源并不能解决培训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因此内训师应运而生[1].

  • 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培训满意度及培训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姜丽;张春华;彭巧君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对医院护理培训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培训需求状况,为各级医疗机构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护士培训满意度及需求问卷,对新疆地区77家医院952名外科护士进行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培训工作满意度、培训内容需求、培训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结果(1)新疆各级医院外科护士对目前医院所开展的护理培训工作总体比较满意,满意度达96.64%;(2)在培训内容需求方面,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流程培训为首选,占14.82%;其次为护理操作技能、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文书的书写、护理质量、护士职业道德、护理基础知识、礼仪服务意识和沟通;(3)不同医院等级、职务、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外科护士对培训内容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喜欢的培训方式是面授讲座+临床实践+远程讲座。结论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外科护士对护理培训需求较大,总体较满意,但是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医院、护士状况制定适合的培训方案,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案例,开展因地制宜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获得更佳的培训效果。

  • 探讨军人门诊护士整体素质培训的实践

    作者:赵红;李灵玲;陈红军;朱艳秋;仲燕;林浩;陈银;方芳;刘希娟;汤小燕;闫佩佩;王苑

    目的:探讨整体素质培训模式在军队人员门诊护士培训中的实践运用。方法:根据军人门诊的护理特点及现状,制定培训计划,采取集中授课、一对一培训、每日总结以及每月质量分析等一系列方式,对军人门诊的18名护士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规范化培训。结果:培训结束后护士各项考核成绩较前明显提高,护士的自我认同感明显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结论:实践表明整体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达到了技术精湛,应变力强,巩固护理理论的目的,对诊区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三维模式在院前急救护士业务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陶秀萍

    目的 探讨三维模式在护士业务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10至2016-03采用三维模式对江苏省某急救中心护理组15名护士进行国际创伤生命支持(International Trauma Life Support,ITLS)之“创伤的评估与管理”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试,培训后对培训对象就此次培训的满意度及认知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培训后护士创伤现场完成现场评估[(94.00±3.87)vs(19.33±9.23)分]、评估与管理[(91.33±8.02)vs(22.00±10.66)分]、颈托使用[(98.53±0.92) vs(27.33±9.24)分]、脊柱板[(92.00±0.00)vs(28.50±11.90)分]4项考核项目的成绩均明显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前护士的现场评估、初始检查、快速创伤检查、颈托使用、脊柱板使用5项操作项目考核成绩均为0分,培训后,护士各项成绩均≥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的护士对此次培训表示满意.结论 三维培训模式可提高院前急救护士业务培训效率,有利于提升护士急救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性反应能力,值得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 浅谈手术室新入科护士的培训体会

    作者:冯海燕;马晓燕;陈红梅;胡小琴

    目的: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独立完成各科各级别手术。方法: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拟演示,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的培训方式以及结合新入科护士工作的实际表现完成新入科护士当班工作能力评估。结果:通过对手术室新护士进行3个月的培训,手术室新护士的护理理念明确,培养了“慎独”的工作作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显著提高。结论:加强对手术室新护士的培训,使其基础理论及专科基本技能操作更加扎实,手术配合操作技术更加娴熟,全面提高了手术室新护士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人性化护理对心外科患者的护理探讨

    作者:夏凌云

    随着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医疗事业在大幅度提升.护理模式越来越人性化,为了探讨心外科护理在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以及观察其的应用效果、方法,特地选取我院2018年1~6月份心外科需行瓣膜置换术住院的70例患者,心功能均为Ⅱ或Ⅲ级,选取一组35例该病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心外科的一般护理模式;另外选取一组35例该病例患者为实验组,在接受心外科一般护理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模式,终以两组的结果为依据比较心外科病例在受到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异同性,促进我国心外科的不断发展.

  • 护理培训中PDCA循环的应用及价值研究

    作者:李亚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7年6月参与我院护理培训的118例护理人员,参照管理模式的差异性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推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对两组护士护理质量与认知度评分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干预组护士护理质量与认知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能够显著优化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操作星期方式的规范性,在医疗人员培训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艳华

    对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并探讨对应的解决对策。急诊ICU护士监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急诊ICU护士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技能水平有限以及心理素质不高。面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对策是培训,加强各科室理论知识的学习、训练急救各项技能以及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经过严格培训的护士才能成为一名急诊ICU护士,才能更好的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 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卢小清;林萍萍

    目的 探究核心能力培养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骨科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核心能力培养的理论结合本科室的护理特点,在基础培训计划下,制定符合本科室的培训计划,并实施培训.结果 经过核心能力培训之后的护理人员,护理综合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大大增加.结论 为骨科护理人员实施核心能力的培养,护理人员的技术与临床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提高相应护理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青年护士判断TAT皮试假阳性的调查及对策

    作者:宋琳;龚惠芬

    目的:对TAT阳性率上升调查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07月01月-2013年10月30日我院急诊注射室及外科护理单元TAT皮试患者,通过同一批号药物、不同护理单元、不同班次及不同层级护理操作者作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护理人员临床操作阳性率明显上升.结论:皮试结果阳性率高主要受操作者因素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降低假阳性率,进行严谨的护理干预,对年轻护理人员实践工作的管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228 条记录 10/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