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学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度调查—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作者:张露;周彦汐;罗玉

    目的 了解当前医学生对临终关怀的认识程度,为提高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教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便利抽样抽取川北医学院420名学生,利用自制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于参与临终关怀的态度是积极的,35%的学生认为他们自己是了解临终关怀的,92.3%的学生认为他们应该学习临终关怀知识.结论 大部分医学生对于参与临终关怀的态度是良好的,加强临终关怀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临终关怀水平,提高临终关怀行业的发展.

  • 广西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农炳金;张志勇;秦桂秀

    目的 了解广西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1062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进行临终关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中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护理专业得分为(133.79±11.06) 分,高于临床;年级中大一得分高,为(132.53±10.31) 分; 不同家中讨论死亡情形中, "气氛很坦然公开"得分为(132.53±10.79) 分,高于"从未讨论过死亡"; 自己未患过重病者得分为(130.89±10.22) 分,高于患过重病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分析发现,死亡态度各维度[死亡恐惧(r =-0.331) 、死亡逃避(r =-0.258) 、自然接受(r = 0.319) 、趋近接受(r =-0.198) 、逃离接受(r =-0.216) ]、生命意义(r = 0.450) 、青少年生活事件(r =-0.174) 与临终关怀态度均有显著相关(P<0.05); 层次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人口社会学变量后,心理因素对临终关怀态度作出了新的贡献,解释的变异量增加了26.30%.结论 不同特征医学生临终关怀态度差异显著,提示我国在临终关怀亡教育上的不足,未能通过教育使不同背景的医学生树立科学、理性并具有人文关怀色彩的态度.

  • 临终关怀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度的影响

    作者:李纾;杜安琪;赵秀娟;朱凤雪

    目的:探索临终关怀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进入临床开始实际接触患者的北京大学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名学生,实验组22名学生。对实验组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学课程。并在课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90和职业认同量表,进行两次问卷测试。比较分析临终关怀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职业认同度的影响。结果两组学生基础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职业认同度一般。接受临终关怀教学课程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认同度高于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提高职业认同度。

  • 临终关怀护理探讨

    作者:曹红秀

    目的 了解在职护士对临终关怀认识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关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在职护士268人,结果不能正常谈论死亡话题的有77.1%、从来没有考虑过死亡问题的12.9%考虑过死亡问题的占10%、不愿意面对临终病人的68.2%对临终病人不知如何处理的占74.3%;面对濒死患者的绝望,96%的护士感到无能为力;79%的护士睚患者提及死亡时,感到中重度压力,而采取了忽略或回避的态度;面对家属的衰伤,91%的护士感到中、重度压力,不知道如何帮助家属面对患者的死亡.结论 在职护士死亡观浅显,对临终关怀概念模糊.为尽快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真正适应新模式下角色的多元化,弥补在职护士专业知识的缺失,对在职护士进行临终关怀念教育十分必要.

  • 护理垂危患者的态度及经历的调查分析

    作者:高秋玲;刘萍;毛光波;高霞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认识的现状,为有针对性开展关怀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在职医护人员532名(其中93名医护实习生)。结果医护人员在护理垂危患者时会出现厌恶和吸引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与他们个人经历、职业经历和教育经历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临床经验越丰富,与去世亲友的密切程度越高,他们在护理垂危患者时的态度越积极。结论医护人员死亡观浅显,对临终关怀概念模糊。为尽快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真正适应新模式下角色的多元化,弥补在职医护人员专业知识的缺失,对医护人员进行临终关怀念教育十分必要。

  • 医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与医德培育研究

    作者:刘锦秀;马静;蒋玉敏;周丹丹;杜明卿

    采用《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某医学院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1219例在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生源地差异、有无兼职经验差异,是否担任班干、参加学生会和社团差异;而是否独生子女无显著性差异.结合调查现状,探索通过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培养,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自我培育,校内外实践活动为依托和载体的践行训练,终以有效德行的外化为人际交往能力的具体体现,从而帮助医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开展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为和谐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的营造奠定基础,也有助于终实现医德水平的整体提升.

  • 临终关怀社会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

    作者:李菊英;陈新峰

    临终关怀教育是一个全社会的综合教育工程.教育对象广泛,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多样.现将临终关怀社会教育的相关问题略述如下:

  • 高原地区353名青年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分析

    作者:张荣强;魏志建;卫美云;孟竞玲;韩海珍

    目的:调查分析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认识与态度,探讨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对青海医学院1999年4月在校医学生整群随机抽样,采用自制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问卷.结果:353名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一词未看到过(未听说过)和记不起来的占51.00%,对临终关怀基本知识回答完全正确的仅占3.12%;有91.22%的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有45.61%的医学生表示今后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其中男性占43.46%,女生占48.15%,无显著差异(P>0.5).结论:目前应加强对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应纳入医学教育范畴.文章还对临终关怀教育内容和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教研室设置及带教教师的培训做了一定阐述.

  • 肿瘤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融入临终关怀教育的思考

    作者:卢冬彦;叶小卫

    具备临终关怀意识是作为肿瘤科医生基本的人文素质要求之一.对于初涉临床的肿瘤科见习生而言,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引导帮助肿瘤患者渡过生死难关,是肿瘤科入门的关键一步.分析肿瘤科临床见习带教中融入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具体措施:肿瘤科临床带教老师应提升主体关怀技能,提倡临床化教学方式,利用现代网络平台.

  • 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疗护中的应用

    作者:王福平;古利明

    目的 探讨尊严死教育在ICU临终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比较尊严死教育实施前后患者临终前治疗的选择,心肺复苏实施次数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比较临终关怀治疗组和积极治疗组两组患者的死亡质量、临终前治疗的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对临终患者家属进行尊严死教育后,临终前选择积极治疗患者比例较前明显下降(P<0.01),选择临终关怀治疗的患者比例明显升高(P<0.01),临终患者平均心肺复苏次数减少(P<0.01),患者家属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P=0.17);和临终前积极治疗患者相比,选择临终治疗的患者临终前治疗时间缩短(P<0.01),治疗费用降低(P<0.01),死亡质量较高(P=0.01).结论 在ICU临终患者的家属中开展尊严死教育能够让更多临终患者的家属选择临终关怀治疗,实现患者尊严死,减少无效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