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三维重建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李治国;刘世军;索木森;刘涛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复位、内固定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及其指导手术操作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5-2016-02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6例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分别采用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观察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结果 X线片显示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而CT三维重建显示11例未达到解剖复位;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复位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复位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4例内固定位置合适,而CT三维重建显示17例内固定位置不合适;X线片与CT三维重建显示C1型骨折内固定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T三维重建显示C2、C3型骨折内固定质量较X线片显示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C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进行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的评估中,CT三维重建优于X线片.

  • 下颈椎前路经椎弓根内固定钉道轨迹的三维重建与测量的意义

    作者:杨小伟;袁峰;王林;陈宏亮;郭开今

    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技术术前重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内固定钉道轨迹的参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由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CT室提供的螺旋CT扫描正常的成人颈椎30例的资料,在ADW4.2软件上采用容积再现和多平面重建技术 重建和分析图像.在图像工作站中模拟3.50 mm直径螺钉经前路椎弓根内固定,观察虚拟螺钉在骨性通道中的通行情况,测量颈椎椎弓根形态参数,包括进钉点、置钉方向、安全角度等.结果 所有虚拟螺钉在多方位、多角度以及任意3个轴面上得到动态观察,均未穿破椎弓根,进钉点80.00%位于椎体前壁上、中1/3处.椎弓根长度:C3-5平均4.29 mm,C6、7平均5.45 mm;椎弓根宽度:C3-6平均5.43 mm,C7平均6.65 mm;椎弓根高度:C3平均6.51mm,C4-6平均7.09 mm,C7平均7.74 mm;椎弓根横切面角度:C3~5平均45.29°,C6、7平均38.22°;矢状面角度:C3平均14.02°逐渐减小到C6平均10.07°,C7平均10.20°,C3~7未考虑螺钉时大安全置钉角度横切面平均为50.33°,矢状面平均为56.37°;考虑螺钉时横切面平均为24.76°,矢状面平均为34.00°.结论颈前路椎弓根置钉安全范围较小,建议个体化置钉,CT三维重建技术术前重建颈前路椎弓根内固定钉道可以动态观察螺钉的轨迹,可以模拟个体化置钉.

  • 国人下肢正常骨与关节周围解剖数据库的建立

    作者:李钧;陈爱民;郭清河;江曦;郭永飞;叶添文;赵良瑜

    目的 初步获得国人下肢正常骨与关节解剖学参数,并建立数据库,为国产下肢接骨板和螺钉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50例志愿者.行下肢骨骼全长正侧位X线平片及关节周围CT平扫,利用Mimics 10.01软件将原始CT扫描图像重建关节周围骨骼三维图像,并测量下肢骨骼参数(股骨长度、胫骨平台宽度、胫距关节面距骨横径等),将数据输入数据库软件中.结果 以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测得值为例与西方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人下肢骨骼形态及解剖特点与西方人有明显区别,国人下肢正常骨与关节周围数据库的建立对国产下肢接骨板和螺钉的设计有重要意义.

  • 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股骨隧道定位方式的选择与CT三维模型评估

    作者:王宇;刘松波;刘铭;项良碧;刘宪民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ACL)单束重建术中股骨钩定位法与钻头直接定位法确定股骨隧道的特点,并对其应用CT三维模型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2-2013-10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术86例,应用股骨定位钩定位股骨隧道34例(股骨钩定位组),应用钻头直接定位股骨隧道52例(钻头直接定位组),术后行膝关节三维CT扫描并结合四分法、坐标轴法比较2组隧道长度以及隧道的位置.结果 钻头直接定位组隧道长度34~41 (37.0±2.1)mm,股骨钩定位组隧道长度38~48(42.0±3.5)mm.在四分法4×4网格中,股骨钩定位组有31例股骨隧道位置落于1a中,3例落于2a中;钻头直接定位组有49例股骨隧道位置落于2b中,2例落于1b中,1例落于2a中.在t线上,股骨钩定位组股骨隧道位置与前内侧束(AM)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与后外侧束(PL)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线上,股骨钩定位组股骨隧道位置与AM、PL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t线和h线上,钻头直接定位组股骨隧道位置与AM、PL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股骨钩定位法股骨隧道位置偏高、偏后,但长度较长;钻头直接定位法股骨隧道位置更接近解剖止点,但长度偏短.ACL单束重建术中股骨隧道定位方法可根据情况灵活选择.

  • 成人胸椎安全置入椎弓根钉相关的解剖形态特点及意义

    作者:崔冠宇;田伟;刘波;何达;赵经纬;孙宇庆;程晓光

    目的 分析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相关的椎弓根解剖形态特点,研究在探设成人胸椎椎弓根钉通道过程中需要重点探查的区域.方法 使用CT三维重建图像对60位正常发育的成人胸椎椎体和15例胸椎椎弓根钉穿出椎弓根内侧壁的胸椎手术患者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临界距离,安全距离,椎弓根钉通道长度,椎弓根宽度,椎弓根横向角,穿出距离.危险区域定义为安全距离和临界距离之差.结果 成人不同节段胸椎的临界距离为8.69~10.53 mm,安全距离为14.53~16.16 mm,危险区域为5.10~6.41 mm.临界距离、安全距离与危险区域相对恒定.椎弓根钉通道长度为31.21~45.01 mm,椎弓根宽度为4.03~8.29 mm.椎弓根横向角从T1的27.68°逐渐减少到T12的7.82°.15枚穿出椎板腹侧皮质或者椎弓根内侧皮质的椎弓根钉的穿出距离为(12.68±1.12)mm,所有的穿出距离均介于临界距离和安全距离之间.结论 正确认识成人胸椎的临界距离、安全距离和危险区域有助于安全置入胸椎椎弓根钉.

  • 正常成年人寰枢椎直立主动旋转运动特征的研究

    作者:李浩曦;陈兆雄;刘涛;周军;刘晓明;黄宇峰;吴德升

    目的 观察正常成年人头部直立主动旋转过程中C1相对于C2的运动特征.方法 纳入健康成年志愿者20名,志愿者坐于(标准坐姿)双平面X线投射系统内,并指导其持续主动旋转头颈部以进行动态测试.收集9个动态测试的反射标记数据和双平面X线片,其中屈曲伸展、横向弯曲、轴向旋转各3个.将志愿者的CT影像重建造模,采用跟踪技术记录C1、C2椎体的运动.结果 C1、2旋转与头部旋转呈线性相关,旋转中间线在头部旋转大约30°处变为非线性.在头部轴向旋转过程中,C1相对于C2的大轴向旋转角度为22.4°~47.5°(36.8±6.7)°;同时也观察到C1相对于C2的耦合旋转运动,屈伸3.6°~28.4°(7.8±4.8)°,横向弯曲3.0°~17.7°(9.8±3.8)°.C1相对于C2也发生平移,在椎体内侧从左往右平移3.8~12.0(7.8±1.5)mm,上下平移0.6~4.6(2.2±1.2) mm,前后平移1.4~5.5(3.3±1.0) mm.结论 寰枢椎失稳在静态影像学成像中容易被忽视,应用跟踪技术在头部直立主动旋转过程中可以明确寰枢椎三维运动学特征,有利于诊断寰枕关节动态不稳.

  • 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于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陈红育

    目的:在腰椎骨折临床诊断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对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腰椎骨折治疗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平片、CT表现以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资料显示98例患者均为腰椎骨折,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98例患者中,有78例为腰椎骨折,诊断有效率为79.59%;CT三维重建表现结果为98例患者中,有95例为腰椎骨折,诊断有效率为96.93%;2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统计学差异值显著(P<0.05).结论:虽然腰椎骨折临床诊断目前较为普及的手段为X线平片,但该方式诊断有效率相对较低,并不具备可观性,无法为腰椎骨折早期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而CT三维重建技术虽然目前普及度相对较低,但其可以对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呈现,不仅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判断,还能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信息,值得普及使用.

  • CT三维重建在小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马哲;翁立军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小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关节骨折患者50例,均由解放军第二0五医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采取X射线平片诊断后再进行CT三维重建(条件为电压120V,电流90mA)诊断,通过诊断,可判断患者骨折位置,骨折程度,骨碎片位置以及骨折线走向.结果:X线平片检测50例患者,终确诊40例,10例可疑患者,诊断符合率80.00%,漏诊率20.00%;CT三维重建扫描50例患者,终确诊47例,3例可疑患者,可达94.00%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6.00%.结论:CT三维扫描重建技术在小关节骨折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风险,适合临床推广.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胸腰椎椎体后壁形态学测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帅;王清;杨进;徐双;王高举;段毅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OVF)患者胸椎、腰椎椎体后壁形态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资料完整的98例OVF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观察测量T6~L5椎体相关参数.测量椎体纳入标准:椎体无新鲜或陈旧性骨折、无感染征象、无肿瘤性骨质破坏、无半椎体及阻滞椎等先天畸形等;排除标准:已行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的椎体.测量T6~L5椎体CT影像的如下参数:双侧椎体后缘线与椎弓根中轴层面的内侧骨皮质处的交点A、B的连线(AB),骨性椎管凸入椎体顶点O到线AB的距离(OC),椎体前缘点P到AB的距离(PC),计算R=OC/PC(术中侧位像上骨性椎管凸入椎体深度与椎体中矢状径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T12与L1椎体OC值.结果:OC值自T6至T12在3.83±0.13mm到5.21±0.06mm之间,PC值自T6到L5在23.42±0.21mm到44.38±4.51mm之间,均呈逐渐增大趋势.OC值自T12至L5在5.21±0.06mm到0mm之间,呈逐渐减小趋势.R值在T6~T12均接近0.16(1/6),腰椎较胸椎明显减小,在L1~L3明显小于1/6,在L4、L5接近于0.T12与L1的O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下胸椎椎体后壁形态与腰椎相比存在明显差异,OC的存在致中下胸椎椎体后壁在侧位像上的真实投影线位于椎体后1/6处.在中下胸椎行PKP时尽量避免骨水泥分布超过椎体后1/6从而减少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的发生.

  • 成人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钉道的CT测量

    作者:袁硕;邱勇;朱锋;朱泽章;刘学光;赵清华

    目的:对成人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S2 alar-iliac,S2AI)螺钉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探讨S2AI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骨盆正常的50例腰椎病变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6.1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对其骨盆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采用Light Speed工作站模拟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选择S1骶孔L外缘1mm的垂线和下缘1mm的水平线的交点为进钉点,前后旋转三维骨盆图像,得到骨髓腔长与宽的骨盆横断面,在此横断面穿过髂骨中央部位的直线即为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测量此钉道在矢状面上尾向偏角(sagittal angle,SA)、在横断面上与正中线的夹角(transverse angle,TA)、钉道大长度(maximal length,ML)、钉道在骶骨内的长度(sacral length,SL)、横断面上髂骨髓腔的窄宽度(iliac width,IW)及进钉点与皮肤的垂直距离(skin distance,SD).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该钉道穿过骶骨侧块和骶髂关节,穿行于髂骨内.SA、TA、ML、SL、IW及SD在男性分别为29.56°±8.38°、36.11°±3.38°、120.94±7.89mm、26.56±4.08mm、17.00±3.16mm和44.01±12.10mm,在女性分别为35.11°±7.03°、36.69°±3.21°、115.21±8.80mm、27.85±5.56mm、14.85±2.51mm和47.97±13.39mm,女性钉道SA、ML和IW与男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女性TA、SL和SD与男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S2AI螺钉固定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置钉方向、长度以及性别间的差异等;术前骨盆CT三维重建及钉道模拟有助于术中S2AI螺钉的准确置入.

  • 四象限肾肿瘤靶血管定位法在后腹腔镜零缺血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刘东明;沈超;蒋晨;吴小荣;傅琦博;陈勇辉;许建荣;薛蔚;黄翼然

    目的 探讨参考三维重建模型建立的“四象限”肾肿瘤靶血管定位法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5例采用“四象限”法行后腹腔镜零缺血保留肾单位手术患者的资料.男15例,女10例.年龄(52.6±11.9)岁,范围32 ~ 68岁.左肾肿瘤16例,右肾肿瘤9例.肿瘤直径(3.8 ±0.5)cm,范围3.0 ~4.5 cm.临床分期T1a期17例,T1b期8例.R.E.N.A.L.评分(9.0±1.3)分,范围8~12分.术前患肾GFR(49.2±11.4)ml/(min·1.73m2),范围29.3 ~63.3 ml/(min·1.73m2).25例术前均采用1 mm薄层CT扫描重建患肾三维模型,以肿瘤与肾实质交界线构建平面,以平面中心为原点,沿肾脏纵轴方向构建Y轴,经原点垂直Y轴构建X轴,将肿瘤血管靶点定位于四象限中.25例均全麻下行后腹腔镜零缺血保留肾单位手术.将术中实时视野与三维重建模型相互匹配,依据“四象限”法确定各肿瘤血管靶点实际位置.术中依据三维重建模型及肿瘤实际位置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楔形切入肾实质,寻找肿瘤假包膜与肾实质之间的过渡带.采用锐性钝性结合方式剜除肿瘤.分离至靶血管象限时,沿肿瘤包膜表面钝性推离、暴露血管,用Hem-o-lok夹闭后离断.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肿瘤切缘以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25例中,21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6.1±18.8)min,范围80~ 140 min.术中出血量(162.2±68.0)ml,范围80 ~ 250 ml,无输血病例.余4例术中阻断肾动脉后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手术时间110~140min,热缺血时间12~20 min,术中出血量350~500 ml.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2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发生血尿3例,发热2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尿瘘病例.术后3个月复查患肾GFR(45.1±10.2)ml/(min·1.73m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结论 后腹腔镜零缺血保留肾单位手术中应用“四象限”肾肿瘤靶血管定位法,有利于术前及术中对肿瘤靶血管精准定位,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保护患肾功能,对于中高危肾肿瘤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可行的方法.

  • 3D打印模型或CT三维重建指导下的肿瘤四点定位法在完全内生型肾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振龙;李晓会;李和程;张鹏;李洪亮;李钊伦;种铁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或CT三维重建指导下的肿瘤四点定位法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癌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9~ 75岁,平均(61.0±9.7)岁.左肾肿瘤3例,右肾肿瘤2例.肿瘤直径2.7~4.7 cm,平均(3.4±0.8)cm.临床分期均为T1aN0 M0期.R.E.N.A.L评分8~10分,平均(9.2±0.8)分.术前血肌酐49.6~101.0μmol/L,平均(67.2±22.2)μmol/L.eGFR为64.5~117.0 ml/(min·1.73 m2),平均(88.1±25.3)ml/(min·1.73 m2).术前4例采用CT三维重建图片,1例采用3D打印患肾模型,测量并定位肿瘤的上下极及肿瘤横径左右极点在肾脏表面的4个投影点,指导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肿瘤的定位及切除,记录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肿瘤切缘情况、肾功能、肿瘤复发及转移等指标.结果 本组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根据术前3D打印患肾模型或CT三维重建图片测量定位的肿瘤上、下、左、右极点四点位置,术中均一次性准确找到肿瘤.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29.0±19.5)min,热缺血时间(19.6±5.4) min.术中失血量(100±83)ml.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透明细胞癌,肿瘤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未出现出血、漏尿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18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时,术前采用CT三维重建或3D打印模型指导下的四点定位法,具有肿瘤定位准确、切除完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 数字医学技术在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耿岩;剧永乐;杨少民;陈小伍;朱达坚;张炎祥

    目的:探讨数字医学中CT三维重建技术对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32例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CT三维重建组14例,CT常规扫描组18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二次手术率等指标。结果31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CT常规扫描组1例中转开腹,无死亡。与CT常规扫描组相比,CT三维重建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13.2±24.5) min vs.(138.6±29.6)min,t=-2.591,P=0.015],术中出血明显减少[(112±22) ml vs.(156±32)ml,t=-4.393,P=0.000]。2组术后排气时间[(4.1±1.4) d vs.(4.3±1.2)d,t=-0.435,P=0.667]、术后住院时间[(22.0±4.8) d vs.(23.0±3.6)d,t=-0.674,P=0.5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1/14) vs.16.7%(3/18), P=0.613]和二次手术率[7.1%(1/14) vs.11.1%(2/18), P=1.000]无显著性差异。32例均顺利出院,无死亡。32例术后随访(12.6±5.3)月(3~24个月),无复发。结论术前利用CT三维重建技术清晰显示胰腺坏死部位和胰周积液范围,胰腺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对于选择手术入路、明确清除范围、规避胰周脏器及血管损伤有帮助,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CT三维重建在鹿角形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茂;蔡金辉;张俊文;余永晟;杨英祥;郭正辉

    目的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在处理鹿角形结石遇到诸多难题,CT扫描后三维重建构建结石与肾脏的3D影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位置关系,辅助PCNL术中超声定位提高穿刺精度,降低穿刺难度,提高结石清除率.方法 CT重建组纳入25例诊断为鹿角形结石患者,术前均行泌尿系CT平扫+三维重建,通过3D立体旋转,设计短穿刺距离、直达肾盂、操作角度广、方便的通道,行斜仰卧位联合截石体位16F单通道PCNL术;CT组纳入30例,术前仅行泌尿系CT平扫,通过平面CT片预先设计通道,行同样术式做对照组;并讨论2例典型鹿角形结石案例.结果 CT重建组与CT组在术中出血量[(108±24) ml vs (156±45) ml]、手术时间[(109±20) min vs(121±23) min]、结石清除率(91.21% vs 85.73%)以及造瘘管留置时间[(6.5±1.9)dvs(7.7±1.7)d]的比较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住院时间[(13.0±1.8)dvs(14.5±3.0)d]、术后输血(0 vs 6.67%)和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0 vs 6.67%)的比较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构建个体化鹿角形结石和肾脏的3D影像,为PCNL术的通道建立提供更精准的定位,从而实现手术风险的“低化”,结石清除效果“佳化”.

  • CT三维重建与轴位平扫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作者:边宏宇;张毅军;程尧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MDCT)三维重建与轴位平扫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选择颈椎间盘突出症62例,采用MDCT进行颈椎轴位平扫,在ADW 4.2工作站进行MDCT三维重建,分别根据轴位平扫图像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阳性率.结果:共观察椎间隙372个.其中通过MDCT三维重建发现突出椎间盘152个,阳性率40.9%;通过轴位CT平扫发现突出椎间盘121个,阳性率32.5%;两种方法诊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MDCT三维重建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较轴位平扫具有显著优势.

  • 作者:

    关键词:
  • 椭圆形骨道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张腾;胡晓青;马勇;赵逢源;张家豪;敖英芳

    目的:改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单束重建方法,使股骨止点形态更接近解剖,术后CT检查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形态,观察对比研究股骨骨隧道变化.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45例ACL断裂患者接受改良关节镜下微创ACL重建术治疗,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所有手术由同一高年资术者完成.所有患者术后1周内行CT检查,导入MIMICS软件,将骨隧道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骨隧道截面长径、短径.应用四分法测量并评估股骨骨隧道的位置.结果:所有45例患者中,移植物均可通过椭圆形骨隧道,术中未出现骨隧道后壁破裂、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依据不同调整方法(6调7、6调8、7调8),骨隧道截面长径测量值分别为8.34±0.52 mm、10.65±0.72 mm、9.27±0.11 mm,与理论值(8.16 mm、10.66 mm、9.14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骨隧道截面短径测量值为6.57 ± 0.12 mm、6.74 ± 0.13 mm、7.52±0.05 mm,与理论值(6 mm、6 mm、7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骨隧道中心点位于股骨外髁长度的后26.4%±4.8%、高度的下30.1% ± 5.6%.结论:本研究通过改良ACL解剖单束重建,应用较小直径的骨隧道钻钻制骨隧道,再用骨锉将骨隧道逐渐扩大并改良为椭圆形.术后测量证实移植物与骨隧道良好匹配.CT三维重建测量骨隧道位置定位在ACL解剖止点范围内,骨隧道入口处形态更接近解剖.

  • 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

    作者:郑永红;刘金榜;闫伟

    目的 探讨提高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2年3月-2006年11月手术治疗38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9~65岁,平均41.6岁.开放性骨折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23d,平均8.6d.术前均CT超薄层平扫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指导下选择手术切口、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强调早期康复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0~23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4~9个月,平均6.4个月.其中有2例因关节面粉碎严重未达到解剖复位;三例出现切口表皮坏死,一例骨外露,经换药和皮瓣转移后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优19例,良12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81.6%.结论 在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中,术前CT三维重建、合适的手术时机和切口选择、解剖复位、植骨和坚强固定,以及术后正确的康复锻炼是提高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重要因素.

  • CT三维重建及头影测量在侧颅底肿瘤中的临床探索

    作者:李亚明;孙正春;孙双华;马旭东;曹新亮;周兴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及头影测量对于侧颅底肿瘤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60例侧颅底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及头影测量进行病情诊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测方法进行病情诊断,观察两组病情检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检出率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三维重建及头影测量可以有效反应患者侧颅底肿瘤情况,更加清晰的呈现肿瘤特征,为手术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侯放;杨金生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沈阳市中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X线片与CT三维重建进行诊断,比较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结果.结果 CT三维重建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X线的诊断正确率为83.75%,CT三维重建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度高,便于骨折分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81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