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会学;李玉湘;陈玉青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常规口腔咬验片和全景片都无法清楚判断埋伏牙位置、牙体形态、萌出位置以及与邻牙关系的110例患者,对其进行CT扫描以及图像三维重建,同时应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果 经过CT三维重建和SSD、MPR,110例患者均清晰地显示了埋伏牙的唇腭向位置、牙体形态、萌出的方向以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CT三维重建在正畸埋伏牙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方法.

  •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陆兴继;邵燕惠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颈椎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例外伤病人,行常规x线摄片,均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运用三维重建技术,MPR、SSD及MIP.结果:常规x线摄片后发现齿状突骨折11例,3例发现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的距离明显不对称.行CT横断位扫描时,17例发现骨折,三维重建后20例均发现齿状突骨折.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明确诊断齿状突骨折具有独特的优势.

  • 不同影像学检查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许文联

    目的:探讨X线片、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4~2007年对56例髋臼骨折患者拍前后位、多方位片(闭孔斜位、髂骨斜位、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其中32例行CT平扫,23例行CT三维重建.分别记算并比较各种方法对髋臼骨折的检出率,同时根据影像学所见进行诊断、分型,并在术中验证得出分型符合率后进行对比.结果:骨折检出率:前后位X线片为91.1%,多方位X线片为94.6%.CT平扫为96.8%,CT三维重建为100%;其分型符合率分别为44.6%,92.8%,100%,100%.结论:传统前后位与多方位X线片为髋臼骨折诊断中经济实用的首选方法,CT平扫与三维重建可提高诊断率,并对准确分型、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起关键作用.

  • Ⅰ期肺腺癌与早期胸膜浸润的相关性

    作者:刘文波

    目的 通过多排高分辨CT来判断Ⅰ期肺腺癌是否伴有早期胸膜侵润,辅助临床做出相应术式选择.方法 收集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期肺腺癌的患者,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来研究Ⅰ期肺腺癌与早期胸膜浸润的相关性,评价指标有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灶部位、密度、病灶长短径、病灶与胸膜距离.结果 仅病灶与胸膜间距离在两组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内磨玻璃密度结节在CT三维重建后,测量其距胸膜的小距离,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有早期胸膜浸润的指标,进而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 CT三维重建与X射线片应用于转子间骨折分型的可靠性

    作者:余清文;张里程;毛志;王浩;张立海

    背景:三维CT重建开始较广泛地应用于转子间骨折的分型.目的:比较不同转子间骨折分型方法在三维CT重建与X射线片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方法:对68例转子间骨折病例行术前CT及X射线片检查,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分别由3位骨科医师进行读片,并采用AO、Evans分型方法对其进行分型.计算3位医师采用CT三维重建方法与X射线片方法时AO分型与Evans分型组结果之间的x值;计算每位医生先后采用X射线片与CT三维重建时在AO分型组与Evans分型组中的x值;基于x值评价各组间的一致性.结果与结论:剔除18例图像不清晰者,50例获得了满意的图像.基于X射线片的分型与基于CT三维重建的分型,无论采取何种分型方法,三维CT重建组中的x值均大于X射线片的x值;无论采取三维CT还是X射线片,AO分型组的x值均大于AO亚型组与Evans分型组.因而,得出采用三维CT重建对转子间骨折进行分型,不但可以提高分型的准确性,而且可以提高分型的精确性;AO分型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大于Evans分型.

  • 椎体成形治疗后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的影响因素

    作者:吴强;莫世赞;包拥政;胡孔和;何小龙;朱文刚;席新华;钟学仁;徐锦明

    背景:椎体成形及椎体后凸成形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但两种手术方式在骨水泥的分布与弥散上有差异。
      目的:分析骨水泥行椎体成形或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在椎体内弥散的影响因素。
      方法:纳入4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22例进行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A组),5例进行高黏度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B组),14例进行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C组)。再根据骨水泥注射量、骨折至手术时间、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将A、C组进行亚组分析。通过CT三维成像和容积再现分析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及弥散。
      结果与结论:3组术后骨水泥在椎体内的相对弥散面积及相对弥散体积无明显区别,均能较好地弥散到上下椎板并越过椎体中线。3组骨水泥弥散系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一定范围内,骨水泥注射量与骨水泥弥散体积呈正相关;A、C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随骨水泥注射量的增多而降低,随骨折到手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术前椎体压缩程度的增大而降低,与骨水泥的黏度无明显相关性。

  • 腰骶骨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的辅助

    作者:陈晓明;陈前芬;肖增明;宗少晖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广泛应用于创伤、畸形、肿瘤、退行性变等各种各种腰骶部疾患的治疗,如何提高置钉准确性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可以让术者在可视化三维解剖信息的实时引导下进行置钉,使得置钉过程更准确安全。
      目的:探讨术前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技术在腰骶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从2008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腰椎骨折、腰椎滑脱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03例,在术前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引导下行腰骶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内固定后复查X射线和腰椎三维CT,以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进行评估。
      结果与结论:共置入腰骶椎椎弓根螺钉1088枚,其中1068枚螺钉位置为Ⅰ级,置钉准确率达98.2%。15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无内固定物移位、断裂等并发症。术前CT三维重建虚拟导航技术能为腰骶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三维立体的解剖信息,制定优置钉计划,使置钉更加精确安全,从而提高整体的修复质量。

  • 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儿童的髋关节形态特征

    作者:郝运;何金鹏

    背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髋关节发育情况一直沿用骨盆X射线平片进行评价,主要观察沈通氏线是否连续及骨骺核的位置,尚缺乏量化和客观的评价方法.目的:应用CT三维重建坐标系构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髋关节三维重建数字化模型,精确量化髋关节旋转中心,从而用于准确评价脱位程度.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行CT检查的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其中CT影像学资料可获取者有16例,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4.42±2.59)岁;左侧10例,右侧6例;所有CT资料经过三维重建分析处理构建3D数字化模型,采用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三维重建坐标系,并在三维坐标系中采用球体拟合工程逆向求解方法构建髋臼的旋转中心、股骨头的旋转中心以及骨化半径,计算骨化半径比和脱位距离.结果与结论:①健侧髋臼旋转中心点与股骨头旋转中心点重合,其X轴、Y轴和Z轴坐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x>0.05,Py>0.05,Pz>0.05),患侧髋臼旋转中心与股骨头旋转中心不相重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x=0.052,Py<0.05,Pz<0.05);②健侧髋臼与患侧髋臼的骨化半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健侧股骨头与患侧股骨头的骨化半径分别(21.37±4.42)mm和(20.14±3.14)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健侧骨化半径比和患侧骨化半径比分别为0.544±0.069和0.522±0.08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患侧髋关节的脱位距离为8.64-35.28 mm,平均(19.47±7.84)mm;⑤结果表明,应用CT三维重建可以构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髋关节3D数字化模型,并可以据此准确构建髋关节的旋转中心点,进而能够准确测量髋关节脱位距离.

  • 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的可信度分析

    作者:颜冰珊;尹望平;倪妙忠;陈延超;董加纯

    背景:近年来已逐步采用CT来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但是对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可信度报道较少。目的:探讨应用CT三维重建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的可信度。方法:收集了27例椎弓根螺钉置入患者,置入后1周内行CT扫描,由2位专业骨科主治医师随机观察CT二维和三维影像资料,根据Rao分级方法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利用一致性检验来评价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结果与结论:27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16枚。利用二维CT图像资料,对螺钉位置分级的判定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均为高度一致,Kappa系数分别为0.656和0.631。利用三维重建CT图像资料,对螺钉位置分级的判定观察者间信度和观察者自身信度均为强,Kappa 系数分别为0.833和0.863。说明 CT三维重建在评价椎弓根螺钉位置的可信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CT三维重建下软组织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诊疗

    作者:周英晋;李军辉;邢新;张敬德;肖斌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对深部组织海绵状血管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10年3月,对17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局部多点注射造影剂并行CT扫描后三维重建,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及选择治疗方式.结果 8例行手术切除,5例行硬化治疗,4例行铜针留置术及硬化治疗.术后随访6~36个月,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CT扫描后三维重建,能立体、清晰地显示瘤体的营养及分支血管及骨组织侵犯情况,明确诊断并辅助临床达到有效治疗.

  • 可视化仿真手术在鼻背缩窄截骨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安阳;李东;柳大烈

    目的 评价数字医学在鼻背缩窄截骨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正常头颅CT扫描数据,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程序分割和提取,采用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将数据以STL格式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中修饰、平滑,利用GHOST SDK软件开发出各种仿真手术器械;运用PHANT OM力反馈设备进行鼻背缩窄截骨可视化仿真手术.结果 头颅三维模型重建后,能准确反映外鼻体积和解剖标志;能对鼻泪管进行体表投影;能模拟鼻背缩窄截骨术的手术环境,具有力的反馈感觉,犹如在手术台上做真实手术.结论 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仿真手术有助于手术医师感受个体化鼻背缩窄截骨手术环境,了解外鼻及鼻泪管的解剖结构及相互的空间结构,并演练手术步骤;比较不同手术方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患儿眼轴长度及眶容积分析

    作者:胡毅倩;董洋;王诗园;冯华章;周秀莉;余文晶

    目的 初步探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患儿眼眶发育状况及其与眼轴发育、病变类型间关系.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18例PHPV患儿进行眼部超声检查、眼轴长度测量及CT三维重建眶容积分析.结果 患儿平均年龄10个月(小56 d,大24个月),均单眼发病.患眼轴长(17.8±3.2) mm,眶容积(12.5±2.9) cm3;健眼轴长(20.4±2.7) mm,眶容积(13.5±3.1) cm3.患眼轴长及眶容积均显著<对侧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5.517、-5.701,P值=3.772× 104、2.598×10-5).根据超声特征,按病变累及玻璃体前部、后部或全程,分成A组(4例)、B组(5例)、C组(9例),计三组.A组患眼与对侧眼间眼轴长度及眶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1.151、-2.485,P值=0.333、0.089);B组患眼轴长及眶容积均<对侧眼(t值=-2.835、-2.809,P值=0.047、0.048).C组患眼轴长及眶容积均显著<对侧眼(t值=-8.472、-5.365,P值=2.885×10-5、0.001).C组双眼轴长差值显著>A、B两组(P值=0.001、0.008),C组双眼眶容积差均值大,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眶容积与眼轴长度呈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86,P=0.003).双眼眶容积差值与眼轴长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0,P=0.016).结论 PHPV患眼眼轴发育及眶容积发育均受阻,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单纯前部玻璃体增殖影响不明显,前后混合型影响显著.CT三维重建是有效的眶容积测量方法.

  • CT三维重建椎间隙测量技术运用于颈人工椎间盘置换

    作者:胡建中;杨颖;徐大启;吕红斌;李康华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椎间隙测量技术在颈人工椎间盘置换中的使用价值.[方法]运用CT三维重建技术准确测量椎间隙的大横径、前后径及高度,运用ANSYS分析软件包,重建颈椎的三维空间结构,测量出颈椎间盘的大小,确定植入的人工椎间盘的型号;术中直接测量颈椎椎间盘的大小.[结果]CT三维重建椎间隙测量技术与术中直接测得的颈人工椎间盘型号相符.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CT三维重建椎间隙测量技术测得数据准确、可靠,简化了手术过程,是科学、可行的颈人工椎间盘选择技术.

  • CT三维重建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应用

    作者:刘祥;赵泉来;高智;肖良

    目的:通过术前对腰5(L5)椎体骨折预定采用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CT影像资料的三维重建,达到提高手术导航系统引导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入路准确性和可靠性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骨科2015年3月至2015年8月共20例(男13人,女7人,平均年龄52.85岁,年龄范围32~68岁),其中A组10例接受导航系统引导下术前有CT三维重建的L5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例和B组10例接受导航系统引导下术前仅有C臂机辅助定位的L5椎体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病例,分析A、 B两组在不同定位方式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矢状面角( sagital section angle, SSA)、水平面角( transverse section angle, TSA)、进针深度的差异。结果 A、 B两组共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 A、 B两组术后SSA、 TSA、进针深度的比较,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有CT三维重建的A组在SSA、 TSA、进针深度上明显优于术前仅有C臂机辅助定位的B组,说明术前CT三维重建在提高导航系统引导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入路准确性和可靠性上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的临床应用

    作者:葛刚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8层螺旋CT扫描机并且使用层厚1mm×25mm对胸部进行增强扫描,多平面重建要与原始数据相结合,研究诊断为肺动脉栓塞的32例患者的影像学.结果 6支左/右肺动脉,114支亚段肺动脉,73支叶肺动脉,99支段肺动脉,292支病变共累积肺动脉.结论 采取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不仅创伤小、速度快,并且敏感性较高,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 CT三维重建诊断梨状窝后壁破裂1例报告

    作者:孙可欣;何富生;吴哲;杨明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以喉部挫伤、喉肿痛、声嘶、咯痰带血3 h急诊入院,专科检查见咽黏膜及双声带充血肿胀,活动佳,声嘶(+),颈部肿胀,有握雪感,双扁桃体未见异常. 咽喉部CT平扫(图1)见颈部软组织内见广泛皮下气肿,气管环完整.

  • 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及CT的诊断研究进展

    作者:常燃;纪凤颖;张琳焓;林祥腾;赵雪珂;许英浩;赵旭

    自发性颅内出血是卒中中严重但却缺乏治疗方案的类型,其预测及预后均取决于血肿的体积及血肿扩张的范围,降压治疗对于限制血肿增长及改善临床结果是可信的.影响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因此对于继续出血的预测很重要,临床通过观察各个临床指征及相关检查结果帮助诊断.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检查的诊断作用日益提高,CT三维重建技术已显示其诊断的优越性.及早预防脑出血、控制继续出血极为必要,目前的治疗方案致力于解决继续出血以改善预后,而在治疗脑出血后应长期、规律地抗高血压治疗,防止再出血,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本文从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发生机制、相关分子信号、CT三维重建在颅内血肿的应用及预后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

  • CT三维重建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丹

    目的 分析CT三维重建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比不同成像技术的诊断效果.结果 35例良性结核结节;65例恶性结核结节,其中,1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7例肺腺癌,1例肺小细胞癌,20例肺鳞癌,6例转移癌.在胸膜凹陷征、内部结构、病灶边界显像方面,VR成像技术由于轴位成像;在周边血管、病灶周边显像方面,MIP成像技术优于轴位成像.三维重建联合轴位成像方法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率高于轴位成像法(P<0.05).结论 CT三维重建能提高对恶性肺结节的诊断率.

  • 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葛勤;王小平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及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09年6月至2012年8月间行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及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资料51例, CT 扫描结果参照Schatzker标准[1]分型,51例中:Ⅰ型1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11例;Ⅴ型6例;Ⅵ型3例。骨科医生根据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复位及内固定。结果:51例患者随访10~36个月,平均14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按Merchant评分标准[2]评定:其中优:38例,占77%;良:10例,占20%;可:3例,占6%。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的应用可对胫骨平台骨折准确分型,从而正确指导临床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和内固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人面中部的对称性

    作者:王鹏;赵洋;席焕久;翟桂英;朱博;齐双;高秀秋;任甫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年人以上颌骨为主的面中部的对称性,为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美容及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择60名辽宁省汉族正常成年人,男、女性各30人,通过CT三维立体重建,使用VGStudi0 2.2 MAX软件采集所有个体在空间位置模型上坐标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分析比较其面中部对称性差异.研究数据进行非参数bootstrap检验.结果:通过EDMA分析处理显示,辽宁汉族成年男性、女性左右侧面中部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性组中,非参数bootstrap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成年男性、女性面中部存在显著不对称性,美容修复及颅面复原应当考虑到该特征.

181 条记录 4/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