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谱线光声断层摄影术的癌症异质性光学成像

    作者:Eva Herzog;Adrian Taruttis;Nicolas Beziere;Andrey A.Lutich;Daniel Razansky;Vasilis Ntziachristos

    目的 考察多谱线光声断层摄影术( MSOT)在展示目标外源物质的不均匀分布状况和活体样本恶性肿瘤中直径在毫米级的血管的特征等方面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实验中涉及的对动物的操作经上巴伐利亚行政区政府批准.研究人员使用一台MSOT装置(产生横断面图像速度为10帧/s,平面内分辨率约为150 μm)对小鼠皮下肿瘤进行成像.为了研究动态对比强化,研究人员系统性地对3只患4T1型肿瘤的小鼠进行注射吲哚菁绿(ICG)操作,并在该操作前、注射时及注射后20 min,4h和24 h对上述小鼠进行成像.荧光显微镜成像结果被用于对比.靶向荧光剂(注射6h后)和血红蛋白氧合物的MSOT同时进行(4T1型肿瘤:n=3).冰冻切片的荧光显微镜成像结果被用于验证上述结果.研究人员利用长循环时间金纳米棒对由于渗透性增加和肿瘤(4T1型肿瘤:n=4,HT29型肿瘤:n=3,A2780型肿瘤:n=2)内的滞留产生的积聚效应进行评估(注射前,注射时,注射后1 h,5h和24h).暗场显微镜检查结果被用于验证上述结果.结果 吲哚菁绿可用于动态对比强化.与荧光显微镜成像对比,MSOT显示了肿瘤内药剂的不均匀分布.靶向荧光剂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同时成像让研究人员除目标药物摄取程度外,还可以了解肿瘤内的血管系统.久而久之在MSOT影像中看到的肿瘤中的金纳米棒的积聚过程,也呈异质性吸收.结论 MSOT技术可用于肿瘤的即时高空间分辨率观测,用以展示目标荧光染料、纳米材料以及肿瘤内部血管网的影像资料.

  • 护理干预在DDG分析仪检测肝脏储备功能时的意义

    作者:黄国英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应用DDG肝脏储备功能分析系统行肝储备功能检测的意义,对失败病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一次性检测成功率.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检测,通过对对照组出现的问题逐项进行分析、总结对策,然后对实验组患者指导干预后进行检测,总结出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后的观察要点.结果:检测前沟通、准备尤为重要.检测中严密观察是顺利完成DDG检测的重要保障,对检测后结果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由对照组的91.4%提高到实验组的100%.

  •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邓永文;舒毓高;李义荣;龚淑辉;王导导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组研讨74例患者(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均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研究组采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吲哚菁绿荧光造影.两组患者均接受动脉瘤夹闭手术治疗,入路方式为翼点,对比两组患者干预状况.结果:研究组格拉斯哥评分(GOS评分)9.2分(s=0.1)高于对照组6.1分(s=0.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把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应用到动脉瘤夹闭手术中,对调整患者治疗策略发挥积极性作用,降低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应用性较大.

  • 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法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衰竭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胡守廉;胡爱荣;蒋素文;叶俊茂;王雪丽;陈红;徐敏芬

    目的 探讨以吲哚菁绿清除试验15 min滞留率(ICGR15)为指标评价肝衰竭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并判断其预后.方法 根据出院时的临床转归将126例肝衰竭患者分为治愈好转组79例及未愈组47例,另取肝衰竭倾向患者24例作为对照.用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法(PDD法)检测患者的ICGR15(单位为%).结果ICGR15基本数值与动态数值判断肝衰竭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及0.917,ICGR15基本数值的诊断临界值为54.7,敏感度0.766,特异度0.686,ICGR15动态数值的诊断临界值为56.75,敏感度0.957,特异度0.814;肝衰竭及肝衰竭倾向患者ICGR15基本数值分别为55.51±12.15和44.99±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9,P<0.001);肝衰竭患者好转组ICGR15基本数值及动态数值分别为50.85±10.32和50.49±9.14,未愈组分别为63.34±10.98和68.36±10.80,两组间 ICGR15基本数值及动态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16,P<0.001; t=9.909,P<0.001);好转组患者的ICGR15动态数值以基本不变或下降为主,未愈组患者则以上升为主,两组的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7.862,P<0.001).结论 对肝衰竭患者进行ICG清除试验,其ICGR15数值尤其是其变化趋势可以作为评价患者肝脏功能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 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在关节炎小鼠淋巴回流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徐浩;王腾腾;齐晓凤;王琼;张利;邢联平;施杞;王拥军;梁倩倩

    目的:本文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成像技术平台,通过类风湿关节炎TNF-Tg小鼠模型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验证了技术平台检测淋巴回流功能的成像质量与稳定性,为筛选中药复方与中药单体调控淋巴回流功能防治关节炎的动物体内研究提供技术平台.方法:采用TNF-tg小鼠和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采用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检测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的下肢淋巴回流功能,手术诱导骨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膝关节淋巴回流功能.结果:淋巴回流功能检测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TNF-Tg组的下肢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Control组小鼠下肢淋巴管收缩脉冲值为1.12±0.27个/min,与之相比,TNF-Tg组检测不到明显的收缩脉冲值;与Sham组相比,OA组的膝关节淋巴回流清除率明显下降.结论:本文建立的近红外光谱-ICG成像系统可以为评价动物体内淋巴回流功能实验研究,筛选治疗关节炎有效的中药复方,小分子化合物提供良好的工作平台.

  • 电针对肝脏吲哚菁绿代谢的影响:活体荧光成像技术

    作者:张栋;王淑友;李顺月;唐丽梅;马慧敏;白晓东

    目的:观察电针对吲哚菁绿(ICG)在肝脏代谢的影响,探讨针灸对肝脏功能调节的机制,同时探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用于针灸机制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将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结合经典的吲哚菁绿肝脏代谢试验,对尾静脉注射ICG后的20只小鼠电针“足三里”穴20 min,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仪观察电针20 min和停针60 min内ICG荧光在肝脏的强度和分布;2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只注射ICG不予以电针.比较两组荧光强度及分布区域的差异.结果:(1)在ICG注射即刻,两组小鼠肝脏即有团状聚集的荧光显示,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荧光显示亮度和面积增加,至注射30 min左右,荧光亮度减弱,该过程与已知的ICG在肝脏代谢活动是一致的.(2)电针组在电针10、20 min和停针后,肝脏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均减弱,荧光的分布面积也比对照组小.(3)对光强度值定量统计显示,在观察全程的各时间点,对照组该值较高,电针组则较小,并始终规律地出现.对所有观察时点ICG荧光强度均差值总和的统计显示,对照组和电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减弱ICG荧光强度和持续时间,说明电针加速了ICG在肝脏的代谢过程.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用于针灸作用原理研究是可行的.

  • 基于双波长近红外成像方法的血氧含量检测

    作者:朱良慧;曾毛毛;何永红

    为了对生物组织血氧含量分布进行成像,利用760 nm和850 nm的双波长近红外差分探测方法,研制了血氧含量检测系统,并首次使用吲哚菁绿(ICG)和散射体作为仿体设计实验.首先测量了牛奶的光密度差△OD随牛奶浓度差△c的变化值.接着将ICG溶解在稀释了40倍的牛奶中,用不同浓度梯度稀释ICG,得到一系列△OD-△c曲线,用一次函数拟合曲线,根据方差(SSE)、均方根(RMSE)和确定系数(R2)确定系统分辨率.然后改变散射介质浓度,研究它对系统测量的影响.后选择30名健康测试者进行在体实验,测量手掌血氧含量的空间分布以及动态时间变化.结果表明,牛奶和ICG在双波长光源下的吸收系数之比分别接近1∶1和2.5∶1,因此可以用牛奶模拟组织中的水、脂肪、某些色素等,用ICG模拟血液中的脱氧血红蛋白;系统分辨率为1.6×10-s mg/mL的ICG浓度变化;弱散射介质的浓度与系统的动态响应范围成负相关,与系统的灵敏度成正相关;扎住手腕后,手掌血氧含量从1逐渐降低至0.3±0.105,松开橡皮筋后,血氧含量逐渐恢复至0.97±0.018.以上结果说明该系统具有测量可行性,将在组织血氧检测方面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药物过敏史人群视网膜脉络膜同步血管造影不良反应及处理

    作者:苏兆安;滕艳;张丽霞;束晓红

    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眼底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血管造影将大大提高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率,对指导眼底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单独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或吲哚菩绿血管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已有许多报道[1].笔者曾对正常人群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2],本文回顾分析350例具有药物过敏史患者进行同步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该类患者造影是否安全,现报道如下.

  • 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纳米粒造影剂在兔舌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应用

    作者:胡程晨;高志;王志刚;庞谅;任为;邱丽华

    目的 观察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造影剂对于兔舌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及安全性检测.方法 采用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SDF-1为配体,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PFH)为内核的纳米粒,构建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检测患有舌癌并发生颈淋巴转移的新西兰大白兔的光声成像效果.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在注射造影剂后第1周和第3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精神、外貌等体征.1个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照射区域皮肤、肺脏、肝脏以及肾脏的病理检测.结果 注射SDF-1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造影剂后,20 min可见光声信号,24 h后完全消失,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成像效果,空白组未见明显光声信号.健康的兔子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1个月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照射区域皮肤、肝、肺及肾脏组织学检测学与正常兔子无明显差异.结论 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光声成像增效剂.

  • 载吲哚菁绿超声微泡造影剂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

    作者:牛诚诚;郑元义;王志刚;冉海涛;孙阳

    目的 制备载吲哚菁绿的聚乳酸羟基乙酸(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检测其特性,观察以之进行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淋巴结的效果.方法 用双乳化法制备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行光镜、扫描电镜、粒径检测检查,观察其形态及大小;用分光光度法绘制吲哚菁绿的标准曲线,计算造影剂中吲哚菁绿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对3只正常大白兔经足垫注射该造影剂,观察活体近红外荧光显像兔腘窝淋巴结的效果.结果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淡绿色乳液,光镜和电镜下形态规则,表面光滑,大小均匀;活体近红外荧光成像能清晰显示兔腘窝淋巴结.结论 ICG-PLGA超声微泡造影剂具备荧光成像的特征,具有高敏感性,可作为荧光成像的示踪剂.

  •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在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凯;武晓菲;蔡文辉;王维峰;王丹丹;孙晓萍;盛学东;张晋;邓贺民;关宇欣;景治涛;王运杰;肖健齐

    目的 探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吲哚菁绿(ICG)荧光血管造影在手术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动脉瘤患者.术中应用ICG荧光造影26例(造影手术组),术中未采用ICG荧光造影32例(常规手术组).通过术中ICG荧光造影评估动脉瘤方向、大小夹闭情况和载瘤动脉的供血情况,根据造影结果改变动脉瘤夹位置.采用格拉斯昏迷评分量表(GCS)对患者的昏迷程度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缺血和动脉瘤残留情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10个月,造影手术组GCS评分,第1级25例,第2级1例.常规手术组GCS评分,第1级29例,第2级3例.造影手术组的患者术后脑缺血和动脉瘤残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ICG荧光血管造影设备简便,操作易行,具有理想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且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对术中判断是否完全夹闭动脉瘤颈、载瘤动脉是否狭窄情况、重要分支是否通畅等情况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制备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级双模态造影剂

    作者:陈澄;宫玉萍;王志刚;李攀;冉海涛;郝兰

    目的 制备包裹吲哚菁绿(ICG)全氟己烷(PFH)的纳米级双模态显像造影剂,观察其体外热致相变,光声成像及超声成像效果.方法 采用多步乳化技术制备包裹ICG及PFH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INP纳米粒),观察及分析INP纳米粒理化性质、相变过程及体外增强光声及超声显像效果.结果 成功制备INP纳米粒,其平均粒径为(607.26±23.53)nm,温度达70℃时,纳米粒逐渐增大变为微气泡,温度保持不变随着时间延长,气泡变大且数量增多,后气泡破裂,整个过程约持续40 s.激光辐照30 s后,INP纳米粒可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结论 成功制备包裹ICG和PFH的PLGA纳米粒,其在激光辐照下可产生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

  • 功能影像学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邱婷婷;马琳;卢强;凌文武;罗燕

    评估肝脏储备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确定肝切除的安全范围,早期识别潜在的肝损伤,评价中晚期肝病的治疗效果并判断预后等.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多样,吲哚菁绿(ICG)清除试验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方法,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随着功能影像学的发展,无创或微创,更便捷、准确、全面地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成为可能.本文对影像学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ICG清除试验的关系进行综述.

  • 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苏兆安;滕艳

    目的 观察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使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986例患者进行混和造影,按体重同时注射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2种造影剂,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58%.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造影开始的5min内.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造影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论 造影的不良反应一般是轻中度而且不留后遗症,两者合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使用荧光素钠或吲哚菁绿造影不良反应相似.仔细观察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提高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 吲哚菁绿近红外光成像系统在非小细胞肺癌术中探寻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陈涵;叶玉坤;韩开宝;周源;汪栋

    目的:研究应用吲哚菁绿(ICG)近红外光成像系统术中探寻非小细胞肺癌(NSCLC)前哨淋巴结(SLN)的可行性及其判断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方法17例cⅠa~cⅡa 期NSCLC患者,术中癌周围注射ICG 15 min后,行SLN检测,近红外光成像系统作用下发光淋巴结定义为SLN,并行肺叶切除及标准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淋巴结送病理学检查。结果共14例患者成功识别SLN,SLN的识别率、假阴性率分别为82.4%和0,与染色法和核素法相比,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结论应用吲哚菁绿近红外光成像系统术中探寻早期 NSCLC 前哨淋巴结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有效的判断区域淋巴结状态的方法。

  • 三种评价指标在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短期预后中的作用

    作者:周健;叶俊茂;王雪丽;陈红;徐敏芬;黄建荣

    目的 比较吲哚氰绿15分钟滞留率(ICGR15)、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凝血酶原时间(PT)对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记录83例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前的ICGR15、MELD和PT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ICGR15、MELD和PT的预测能力,根据出院时临床转归,将治愈或好转者归入有效组(54例),死亡或未愈自动出院者归入无效组(29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①亚急性肝衰竭组早期治愈9例,中期治愈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组早期好转15例,中期好转24,晚期无好转,好转情况早期好于中期(P<0.05).亚急性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组早期间及中期间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有效组和无效组ICGR15、MELD分值和PT分别为(48.333±11.482)% vs (54.817±6.514)%(t=3.281,P<0.05),(28.11±4.19) vs (33.52±4.09)(t=5.655,P<0.05)和(26.028±6.690) s vs (38.300±13.405) s(t=4.6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ICGR15、MELD评分和PT预测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2、0.852和0.801.95%可信区间分别为0.602~0.822,0.765~0.939和0.695~0.906,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人工肝疗效与肝衰竭治疗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肝衰竭患者病情越重,ICGR15、MELD分值和PT越高.ICGR15、MELD评分和PT均能较好地预测肝衰竭的预后.

  • 吲哚菁绿染色对980nm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织效果的影响

    作者:任龙喜;焦守国;尹建;韩正锋;白秋铁

    目的:观察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染色对980nm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织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山羊腰椎标本并制成脊柱功能单位(SFU)144个,随机选择24个行预实验,余120个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组和ICG染色组,每组40个,冉根据给予能量不同随机分为5小组.蒸馏水组与ICG染色组分别在髓核内注射100μl蒸馏水或ICG,测定质量后应用980nm半导体激光器分别以总能量70、210、350、490、630J对标本行连续脉冲式激光照射以汽化髓核组织,术后再次测定质量,并计算照射前后标本质量差(髓核消融量).结果:髓核组织消融量随激光照射能量增人而增多,在70、210、350、490、630J的总能量时空白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754±0.0046g、0.1170±0.0306g、0.1454±0.0410g、0.1560±0.0058g和0.1742±0.0429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蒸馏水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596±0.0110g、0.0719±0.0228g、0.1246±0.0293g、0.1518±0.0079g和0.2133±0.0513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ICG染色组的髓核消融量分别为0.0699±0.0098g、0.1067±0.0154g、0.1978±0.0569g、0.2224±0.0358g和0.2626±0.0241g,各能量组间比较P<0.01.在较低总能量(E<490J)照射下蒸馏水组消融量较其他两组少,而当总能量达630J时,蒸馏水组消融量高于空白组,但仍低于ICG染色组.在相同激光能昼照射下,总能量低于350J时,ICG染色组髓核消融量较空白组无明显差别,而当能量高于350J时染色剂组较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组汽化率为0.4mg/J,ICG染色后为0.5mg/J.结论: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织量随能量增大而增多:ICG可以提高半导体激光的汽化率,在总能量高于350J时ICG染色能够增强980nm半导体激光消融髓核组纵的效果.

  •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中林;李晓勉;李锟;唐胜利;杨智勇;常磊;刘志苏;袁玉峰

    目的 探讨吲哚箐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利用ICG荧光成像技术完成的68例腹腔镜肝脏手术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方法、荧光导航方式、ICG注射时间及剂量、肿瘤显影特点、术后肿瘤病理结果等.结果 68例患者中3例中转开腹,65例按预先计划实施ICG荧光腹腔镜肝脏手术.其中32例实施ICG荧光成像引导下腹腔镜肝段/肝叶解剖性切除(正显影17例,负显影15例),19例ICG成功显影(19/32,59.4%).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肝实体瘤(31例)、继发性肝肿瘤(12例)、肝囊肿(4例)、肝血管瘤(5例)、肝内胆管结石(12例)以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合并乙肝肝硬化背景29例.结论 ICG荧光成像技术在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中有积极意义.合理的术前ICG注射有助于术中肿瘤的识别、定位和手术引导,特别是对于位置深在的中央区肿瘤;有助于提高腹腔镜肝脏手术的肿瘤根治性和手术安全性.术中ICG注射的目标肝段显影和手术导航,有助于实施更加精准的解剖性肝段或肝叶切除.术中ICG荧光技术对肝血管瘤、肝囊肿、肝内胆管结石等肝良性病变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荧光腹腔镜在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二卫;陶连元;魏艳奎;马家豪;孙筱强;卢远响;李德宇

    目的 探讨荧光腹腔镜在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13例HCC患者资料.113例H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LLR)46例,荧光引导腹腔镜肝切除(FLLR) 67例.结果 LLR组和FLLR组年龄、男性比例、肝功能分级、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R组的标本切缘阳性比例明显高于FLLR组,13.0%比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LR组中22例患者采用吲哚菁绿(ICG)荧光引导解剖性肝切除,正染法10例和负染法12例,注射ICG 2 min后均能观察到荧光显影.正染法和负染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花费、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腹腔镜在肝切除术中有一定的优势,能实时可视化显示肝癌边界来保证肿瘤的安全切缘.

  • 荧光导航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吲哚菁绿术前给药时机:单中心60例经验

    作者:梁霄;翟淑亭;梁岳龙;蒋桂星;茅棋江;谢阳阳;蔡秀军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导航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的术前给药时机,以获得术中满意的荧光显影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60例肝脏肿瘤患者腹腔镜肝切除术中荧光显影情况,就显影效果进行简易分级,分析其ICG R15值和术前给药天数,观察患者在不同时间给药的术中荧光显像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59例行腹腔镜下肝切除术,1例中转开腹.术中荧光显影总体满意率73.4% (44/60).ICG R15≤7%的患者,术前给药时间超过48 h时更容易获得较好的显影,而术前给药时间超过5天时,能够获得满意的显影效果.ICG R15>7%的患者,短时间术前给药(<6天)时术中荧光显影多不满意;当术前给药时间≥6天时,可获得相对较好显影.结论 在不改变患者术前ICG给药剂量的前提下,依据患者ICG R15的不同,适当延长患者的术前给药时间,可获得较好的术中肝脏肿瘤荧光显影效果.具体时间窗口尚需通过更大宗的病例研究进一步明确.

216 条记录 1/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