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西比灵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偏头痛25例

    作者:吴婷婷;王庆月

    自19996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应用西比灵联合体外反搏(ECP)治疗偏头痛2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体外反搏治疗中的护理及观察

    作者:梅璐璐;李肃;李菲;张婉莹;侯敏;陈志君;丘军

    体外反搏(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CP)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辅助循环治疗方案[1],其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心电图 R波作为触发信号,在心室舒张期进行下肢及臀部血管的压迫,促使血液回流,提高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和颅内动脉等的血流灌注,改善心脑供血,有效的改善循环。本文1例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说明在体外反搏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 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塑的影响

    作者:梁健球;张耿新;简勋;陈细芬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对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和一年分别测量心胸比率和左心室各项参数,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反搏组半年后心胸比率和左心室各项参数有显著下降(P<0.05),一年后部分参数差异更加显著(P<0.01);而对照组则在一年后才有显著差异(P<0.05);反搏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胸比率和左室各项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部分参数一年后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体外反搏较一般常规治疗能更早更明显地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

    作者:陈吟卿

    我院1983年1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WFB-Ⅱ型序贯式体外反搏器(广州医疗器械厂生产)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298例,疗效满意.并于1999年成为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研联合攻关项目"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临床和机制研究”科研项目的成员单位.现将笔者10多年来在应用体外反搏(ECP)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 体外反搏用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疗效

    作者:马璐璐;李予鲁;王丽兰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100例,分为A、B 2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同时加用体外反搏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及B组比较,A组血液流变学及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明显(P<0.05).6个月后随访,TIA再发例数及血栓形成例数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体外反搏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疗效肯定.

  • 体外反搏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与分析

    作者:李目英;李春敏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视神经萎缩的治疗价值.方法:28例35眼临床确诊为视神经萎缩的患者采用EFCP-MAI微型增强型体外反搏器进行治疗,气囊压力为0.35~0.4 kg/cm2,治疗时间每天1~2次,每次1 h.结果:28例35眼中,显效14眼(40.0%);有效12眼(34.3%);好转5眼(14.3%);无效4眼(11.4%),总有效率88.6%.结论:体外反搏可提高视神经萎缩患者的视力,扩大其视野,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 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作者:张瑞华

    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治疗的效果颇有争议,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创伤性辅助循环装置应用于临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应用这种装置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4例,疗效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6月-2001年2月经CT、MRI或脑血管造影确诊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25-76岁,平均5 0.5岁;临床症状体征为头昏、头痛、眩晕、语言不清、失语、失写、失读、视力下降、进食呛咳,嗜睡、偏盲或病理反射阳性等,大部分患者伴有偏瘫;48例中CT提示脑压增高5例, 合并脑萎缩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角回动脉闭塞1例.48例患者随机分为反搏组和药物组各24例,2组临床资料相匹配.

  •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包皮环切术后并发重度包皮及阴茎头坏死1例

    作者:张晓忠;邬绍文;杨青山;贺飞;宋明哲;陈海;梅骅

    患者,男,26岁,未婚.因包皮过长于2011年8月9日在外院门诊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出现伤口疼痛,并逐渐加重,术后第3天出现阴茎腹侧包皮、腹侧阴茎头发黑,在外院给予对症处理,效果欠佳,术后37天腹侧阴茎包皮坏死及阴茎头25%发黑,转入我科(图1①).入院体检:精神紧张,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无异常,阴茎头腹侧发黑肿胀,表而充满脓性黄色分泌物,无明显臭味.尿道外口区域发黑,无法观察到尿道外口,阴茎腹侧包皮发黑坏死,面积约3.5 cm×2.5 cm,坏死深度无法判断,坏死组织边缘可见少许肉芽组织增生.排尿尚通畅,能正常勃起.

  • 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欣;蔡林;王寿懿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临床诊断标准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6例,平均年龄51岁,对照组为90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采用EME-404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患病组和对照组,以及患病组治疗前后和转颈时对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患病组椎基底动脉(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病组治疗前转颈可使血流减慢(P<0.01),治疗后转颈血流无变化(P>0.05),PI、RI值明显下降.结论:体外反搏加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RAS系统在体外反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

    作者:程芳洲;鲍翠玉;梁玲;周静;唐国华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前后循环血液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探讨EECP防治冠心病的机制.方法 20例1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或心绞痛的患者进行EECP治疗,于第1次反搏前10min内、第1次反搏后、3个疗程结束时采血.1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用放免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液中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液中肾素活性、AⅡ水平及ACE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第一次反搏后三者均呈不同程度升高,随后持续下降,1个疗程后,ACE降至反搏前水平;2个疗程后,AⅡ降至反搏前水平;3个疗程后,肾素活性降至反搏前水平,ACE降至正常水平,AⅡ低于反搏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结论体外反搏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不同环节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EECP保护缺血心肌的机制之一.

  • 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影响

    作者:齐涛;张滨;方典秋;陈俊;金铭昱;王博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高血脂猪阴茎海绵体组织结构的改变.方法:建立猪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同窝生乳猪1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 和反搏组(n=6),反搏组从2.5 月龄完成36h的EECP 方案,采集组织标本连续切片HE染色后置于光学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观察,观察内容为内皮细胞形态、纤维及平滑肌增生情况,并根据病变轻重排序分别赋予1~12分值.结果:反搏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1、2、3、5、7、8),对照组阴茎海绵体光镜下病理等级分为(4、6、9、10、11、12),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P<0.05有统计意义.病理观察时反搏组及对照组比较可见:①内皮细胞排列对照组较反搏组紊乱,肿胀及脱落的数量较多;②纤维增生两组均可见,多伴有粘液样变,两组比较差别不明显;③两组均见平滑肌增生,多伴粘液样变,对照组平滑肌增生程度较反搏组明显.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以改善或延缓高脂血症对阴茎海绵体的病理损害.

  • 体外反搏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0例体会

    作者:林琍

    目的:观察体外反搏(ECP)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70例U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35例UA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1h,总治疗时间15天.35例仅采用药物治疗的UA患者作为对照.治疗15天后,所有观察入选患者治疗前后24h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行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内ST段压低的大幅度及连续压低持续时间的乘积的总和即心肌缺血总负荷(TIB).结果: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有所改善,但体外反搏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反搏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和AngⅡ的影响

    作者:涂馨元;宫丽鸿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VEGF和AngⅡ血清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心病(辨证为痰瘀互结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和体外反搏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每组30例,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临床疗效、心绞痛症状积分,采用ELISA检测两组患者VEGF和AngⅡ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VEGF水平显著升高,AngⅡ水平显著降低(P<0.01);体外反搏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n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辨证为痰瘀互结型)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VEGF水平、下调AngⅡ水平有关.

  • 体外反搏对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作者:邓大庆;全智华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对X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30例X综合征患者分为体外反搏组(n=15)和常规治疗组(n=15).疗程均为3周.另外正常组(20例)不予任何治疗.疗程前后分别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功能变化,并测定血中内皮素1(ET-1)含量.结果 X综合征患者FMD功能较正常组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血中内皮素1(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l).体外反搏组与常规治疗组疗程前肱动脉FMD功能无明显差异,疗程后体外反搏组肱动脉FMD功能明显增强,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ET-1含量亦显著减少(P<0.01).结论 体外反搏可显著改善X综合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体外反搏抗心绞痛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体外反搏对颈动脉血管内壁损伤的干预

    作者:吴瑞良;邵颖;葛慧芳;陈洁

    目的 观察反搏治疗组与未反搏治疗组颈动脉血管内斑块形成及血管壁损伤的变化.方法 体外反搏治疗组165例,反搏治疗时间1~9年;未反搏治疗组68例,采用彩色超声波检测颈动脉血管壁损伤状态.结果 反搏治疗组血管壁损伤异常率占15.2%,斑块形成占11.5%;未反搏治疗组血管损伤异常率占63.2%,斑块形成占51.5%;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体外反搏治疗可以降低血管壁损伤发病率,预防斑块形成.

  • 体外反搏对老年脑梗塞康复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作者:易玉新;屈晓冰;杨宇;蹇在金;付清平;曹小元;刘亚利

    运用经颅多谱勒观察体外反搏和内科常规治疗对老年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 体外反搏对老年脑梗塞康复期患者MCA血流动力学参数(Vp,Vm,DVp和DVm) 以及不对称性有明显改善(P<0.01) ;而内科常规治疗对上述参数改善不明显(P>0.05).表明体外反搏对改善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比内科常规治疗更显著(P<0.001).

  • 体外反搏在视神经病变上的运用

    作者:陈永明

    我科1999年~2003年采用体外反搏,配合血管扩张剂、激素及球后注射治疗视神经病变(包括急、慢性视神经炎、球后视神经炎、缺血性乳头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共37例47眼,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不同方法治疗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和护理对策

    作者:邓平;王志强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西医结合体外反搏治疗对视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86例视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组(实验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视力提高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并给予对症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效果较好.结论 视神经病变患者给予中西医治疗联合体外反搏,并给予对症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 体外反博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美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常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博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 收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前后应用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6分钟步行法评定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pH、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体外反搏对减轻高脂饲养猪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小洪;伍贵富;张焰;陈小林;郑振声;詹澄扬;柳俊;何建桂;熊艳;方典秋;梁陆光;钱月桃;凌桂芳;戴刚;冯铭喆;王奎健;朱振宇;马虹

    目的 探讨体外反搏对减轻高脂饲养猪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雄性乳猪16头,用高脂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模型猪进行36 h体外反搏治疗.对腹主动脉作苏丹Ⅲ染色,分析脂质浸润阳性率;用基因芯片分析猪的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基因的表达.结果 腹主动脉苏丹Ⅲ染色图像定量分析阳性率,高脂组为6.49%±0.84%,高脂加反搏组为2.29%±0.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改变的基因:芯片1(反搏组Cy3/高脂组Cy5):整合素β1 0.06、CTGF 0.28;芯片2(反搏组Cy3/高脂组Cy5):整合素β10.62、CTGF 0.39.结论 体外反搏可以下调内皮细胞整合素β1、CTGF基因的表达,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对脂质的摄取,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87 条记录 9/15 页 « 12...6789101112...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