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ITIC细菌检测室间质量评价及细菌检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朱立苇;王拥军;孟忠华;吕杭军

    目的 总结分析参加2013年CITIC血站细菌检测室间质评项目的数据,提高本实验室对血液成分中细菌污染的检测能力.方法 对CITIC细菌检测室间质评样品进行接收、检测、结果报告,同时对阳性培养瓶取样做菌种鉴定,将本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和参考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3年检测结果符合预期结果,阳性培养中的菌种鉴定结果和参考结果相同.结论 通过参加CITIC细菌检测项目室间质评,规范从样品接受到结果报告的每1环节的操作,发现并减少产生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提高细菌检测的准确性.

  • 采供血机构血液成分细菌检测能力验证试验及其初步结果分析

    作者:徐忠;邱颖婕;冯佳;王迅;周筱嫣;杨丽;陈琦

    目的 为保障血液成分细菌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对血液成分中污染细菌的检测能力.方法 联合16家采供血机构开展了血液成分细菌检测能力验证试验的研究,对能力验证样品的运输形式进行了探讨,并优化了样品制备方法,样品统一发放给参试实验室后,于规定的时间内返回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分析后发出反馈报告.结果 冻干状态的样品稳定.初步建立了能力验证方法并开展了2次试运行.第1次能力验证试验有14家实验室参试,检测结果均为100%符合.第2次能力验证试验有16家实验室参试,有个别实验室出现假阴性.结论 建立评价血站对于血液样品中细菌检测水平的能力验证试验项目,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提供帮助.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唐子圣;刘正

    生物芯片技术是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优点众多,已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细茵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希望能对口腔细菌学研究起一定借鉴作用.

  • 抗MRSA药物合理使用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徐雨

    本文搜集了5年间(2001-04-2006-03)抗MRSA药物的使用记录,并从记录中选取使用该类药物在4d以上的病例.对每一病例中抗MRSA药物使用前后的实验室数据和细菌检测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 管理探视陪护降低气管切开病人感染探讨

    作者:于虹;闫云;刘红

    目的:加强气管切开病人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提高重症病房医院感染的管理质量,降低重症病人医院感染率.方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病房进行空气、物体表面采样,对医务人员手、探视陪护人员手采样,进行检测对比.结果:探视后较探视前空气污染超标率增加58.3%,消毒后下降75.0%;探视后较探视前物体表面污染超标率增加56.3%,消毒后下降77.1%;洗手前探视陪护人员、医务人员细菌污染超标率分别为100.0%、68.3%,洗手后探视陪护人员合格率为92.0%、医务人员无1例超标.结论:采取有效的方法管理探视陪护人员,是降低气管切开病人病房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 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携带率及其耐药性变迁

    作者:丘宏

    目的 分析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携带率以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采用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并以MIC稀释法对13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统计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肠杆菌科440株肠杆菌中ESBLs的携带率以及耐药性变迁情况.结果 本组440株肠杆菌中,共分离出产ECBLs菌共77株,分离率为17.5%;61.0%为大肠埃希菌,29.9%为肺炎克雷伯菌;ESBLs分离率由2011年的16.2%上升至2012年的18.6%,检出率有所上升;产ESBLs对于对于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他啶以及头孢吡肟均高度耐药.结论 近年来,产ESBLs的携带率呈上升趋势,且耐药率较非产ESBLs菌株更高,并存在多重耐药菌,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控制产ESBLs流行的重要途径.

  • 梧州市龙圩区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细菌检测分析

    作者:乐妮

    目的 分析梧州市龙圩区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细菌检测结果.方法 将出厂水和末梢水等水样采集下来,依据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分别在2014年6月~8月(丰水期)和2014年11月~12月(枯水期)检验方法采集、保存并检测监测点水样.结果 分散式供水水样浑浊度、PH值、菌落总数、总大脑菌群、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明显比集中式供水高(P<0.05);丰水期和枯水期主要指标的超标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梧州市龙圩区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欠佳,主要为微生物污染,饮用水水源管理工作的加强刻不容缓.

  • 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及其检测

    作者:郭根柱

    目的:分析常见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准确而又详实的对这些致病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描述。方法通过分析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医院收治的32例食物中毒患者的中毒情况,对其进行检测分类。结果经检测,食物中毒患者为食源性食物中毒,其中包括感染型细菌导致的食物中毒和毒素型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结论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仍需要广大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从细菌检测方面来看,检测方法有着其特有的优点,但也伴随着一些弊端。

  •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祁学祥;李红;朱琪;杨宝忠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变化,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通过医院两年送检的各种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从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856株,革兰氏阴性菌1555株(54.45%),其中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肠杆菌占前5位;革兰氏阳性菌1301株(45.5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大多数;药敏显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76%-99%),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抗菌药物的滥用给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带来治疗上的困难,加强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减少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

  • 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意义

    作者:张菊明;王立冬;于辉;刘亚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ICU重症患者感染早期诊断及感染程度判断的意义.方法:将9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清CRP(C反应蛋白)及WBC(白细胞)外周计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CT检测,就检测结果评价降钙素原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意义.结果:经检测结果分析统计,所有重症患者的PCT阳性率、WBC阳性率及CRP阳性率在感染后均有升高,但是PCT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血清CRP及WBC外周计数检测,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常规炎症感染检测相比,PCT在ICU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动态的降钙素原检测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可作为评估感染严重程度的较好参数.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检测及耐药分析

    作者:马君玲;马唯一;马玲;牛莉莉

    随着广谱抗生素大量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目前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株在体外常规药敏试验中表现出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类,氨曲南抗生素敏感,而在临床应用中呈现耐药….为了解我院产ESBLs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并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现将2004~2006年三年期间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30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皮维碘在开放性骨折清创中的应用

    作者:张敏;黄远翘;陈忠羡;陈元庄;黄小霞

    皮维碘作为强效杀菌剂,被广泛应用。自1996年9月以来,笔者将其应用于四肢开放性骨折的清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资料与方法 1.清创与细菌培养:(1)所用皮维碘溶液为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监制,质量浓度为100 g/L。等渗盐水为我院制剂。皮维碘应用时稀释成质量浓度为5~10 g/L。(2)刷洗伤口周围皮肤后,取组织样本。要求由浅入深,能代表污染严重处。切取体积为1.0 cm3的组织块,称重后匀浆。然后用等渗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用皮维碘溶液浸泡1~3 min,开始清创前再次切取组织样本。本组所用皮维碘溶液为500~2 500 ml。(3)细菌检测按 Cooney等[1]改良法进行定量分析,但不做革兰染色涂片。判断标准为笔者自定,即菌落生长数 (CFU)>105时,为重度污染(H),102~105为中度污染(M),<102为轻度污染(L)。同时做细菌分类和药敏试验,如伤口出现深部感染则需再做细菌培养。

  •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细菌对诊断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意义

    作者:邹新华;祝友鹏;任国强;李恭驰;张静;邹利军;冯自波;李炳辉

    目的 评价采用滤纸片法检测细菌对诊断糖尿病足创面感染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住院治疗且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8例,按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系统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进行分级,比较不同分级创面对应患者一般情况.分别取创面渗出液、创面组织,采用滤纸片法和组织活检法进行创面细菌检测.以组织活检法检测结果为对照,滤纸片法为待评价方法,检验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关联性、差异性、一致性.计算滤纸片法检测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根据18例患者滤纸片法检测细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滤纸片法的检测效果.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针对经组织活检法检出细菌的患者,对组织活检法与滤纸片法检出细菌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1)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1、2、3级创面对应患者间年龄、糖尿病病程、创面病程、创面面积、踝肱指数、糖化Hb、空腹血糖、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AST、血肌酐、尿素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0.029~2.916,P值均大于0.05),白细胞计数、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688、6.833,P<0.05或P <0.01).(2)组织活检法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有6例未检测出细菌;12例检测出细菌,其中10例细菌数大于1×105个/g,2例细菌数未达到1×105个/g.滤纸片法检测结果显示患者中有8例未检测出细菌;10例检测出细菌,其中7例细菌数大于1×105个/g,3例细菌数未达到1 × 105个/g.滤纸片法与组织活检法检测细菌同时阳性患者有7例,同时阴性患者有8例,滤纸片法阴性而组织活检法阳性患者有3例,组织活检法阴性的患者中未出现滤纸片法阳性.2种方法检测结果存在方向性关联(P =0.004),即组织活检法结果阳性,滤纸片法结果也可能是阳性;2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P =0.250);2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8,P=0.002).(3)滤纸片法检测细菌的敏感度为70%、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0 73、准确度为83.3%.18例患者滤纸片法检测细菌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919(95%置信区间为0~1.000,P=0.030).(4)组织活检法共检出13株细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铜绿假单胞菌、牛链球菌及鸟肠球菌各1株.滤纸片法共检出11株细菌,其中鲍氏不动杆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铜绿假单胞菌、牛链球菌及鸟肠球菌各1株.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滤纸片法检测其余4种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100%.滤纸片法与组织活检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的一致性较好(Kappa=1.00,P <0.01),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8,P<0.05).(5)滤纸片法与组织活检法检出创面细菌数总体无明显相关(r =0.257,P=0.419),其中2种方法检出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1、2级创面细菌数均显著相关(r值均为0.999,P值均为0.001),检出德州大学糖尿病溃疡分级3级创面细菌数无明显相关(r=-0.053,P=0.947). 结论 滤纸片法检测结果在确定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方面与组织活检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对诊断糖尿病足创面局部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医用臭氧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徐和甜;刘鹏;王贺

    目的 探讨医用臭氧(O3)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45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行医用臭氧治疗设为医用臭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49 ~ 76岁,平均58岁.采用医用臭氧气浴(臭氧浓度30 ~ 80 g/L),30 ~ 40 min/次,10 d为一疗程.将同期43例仅行常规包扎换药患者设为常规换药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47 ~ 78岁,平均5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27,t值分别为0.36、0.79,均P>0.05).结果 治疗前创面分泌物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20、30、40 d后,两组创面分泌物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8.0%、58.1%;27.4%、12.3%;25.4%、8.1%;1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次数、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治愈率及直接愈合例数,医用臭氧组明显优于传统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传统换药方法相比,医用臭氧(O3)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方法可有效杀灭多种临床感染性病原体,快速清洁伤口,加速创面愈合,是一种简单、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法.

  • 储存时间对消毒后器械包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郭艳丽

    目的 研究储存时间对消毒后器械包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复使用备用器械包共30套,划分为2组,包括A组15套与B组15套,A组备用器械包于3-9月份保存;B组备用器械包于10-2月份保存,所有备用器械包均经消毒处理后单独无菌包装,保存环境相同,观察保存后1、3、5、6、7、8、9、10天进行细菌学检测,观察结果.结果?A组15套消毒后备用器械包,储存后第1、3、5d时检测合格率均为100%;自第6d-10d期间,检测合格率逐渐下降,分别为86.67%、80.00%、66.67%、60.00%、40.00%.B组储存后第1、3、5、6、7d时检测合格率均为100%;而自第8d-10d期间,检测合格率逐渐下降,分别为66.67%、53.33%、40.00%,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建议潮湿季节消毒后备用器械包储存时间可<5天;而秋冬干燥季节储存时间可延长至7天.

  • 不同前处理方法在质谱检测胸腹水细菌的探讨

    作者:芦嘉

    目的 用不同方法对胸腹水进行前处理,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仪对标本中细菌进行检测,以期找出佳的胸腹水前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临床各种类型有细菌生长的胸腹水120例,分别使用直接离心集菌、血平板接种短期培养、肉汤短期培养三种方法进行前处理.以常规培养结果作为参考,评价三种方法在MALDI-TOF MS检测胸腹水细菌中的优劣.结果 直接离心集菌法检出率为47.5%;血平板接种短期培养法需时4h,检出率为92.5%,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标本;需时2h,检出率为85.0%,不适用于乳糜样标本.结论 胸腹水经肉汤短期培养后,MALDI-TOF MS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获得高的检出率,但不是所有标本都适用;对乳糜样胸腹水推荐使用血平板接种短期培养法进行前处理.

136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