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托芬那酸对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的拮抗研究

    作者:付勇;周立远;羊军;周娟

    目的 探索托芬那酸对大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Wistar清洁级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二甲基肼(dimethylhydrazine,DMH)诱癌组、托芬那酸(tolfenamic acid,TA)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只大鼠,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DMH诱癌组给予二甲基肼皮下注射建立大鼠大肠癌模型;托芬那酸对照组单纯给予托芬那酸注射液;实验组分为0.1和0.2 ml/kg托芬那酸组,给予二甲基肼溶液皮下注射的同时分别给予0.1和0.2 ml/kg托芬那酸注射液,腹腔注射,1次/d,连续32周,大鼠分别于12和32周进行解剖,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肿瘤发生情况,并对32周的托芬那酸对照组大鼠的形态以及毒性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12周时,各组大鼠均无肿瘤产生;32周时,DMH诱癌组20只,19只产生肿瘤,发生率为95.0%;0.1 ml/kg托芬那酸组20只大鼠,9只产生肿瘤,发生率为45.0%;0.2 ml/kg托芬那酸组20只大鼠,3只产生肿瘤,发生率为15.0%,与DMH诱癌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对照组和托芬那酸对照组所有大鼠在实验32周时均未产生肿瘤.对肿瘤大小进行测量,发现实验组的肿瘤直径为1~7 mm,普遍低于DMH诱癌组.托芬那酸对照组所有大鼠一般状态良好,给药32周未出现死亡,体质量与阴性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2例大鼠腹腔给药30min后出现身体震颤、尾巴隆起症状,1例大鼠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肉眼观察肝脏、肾脏、心脏等重要组织器官,未发现任何增生组织.结论 托芬那酸对二甲基肼诱发的大鼠大肠癌具有拮抗作用.

  • 二甲基肼诱导高龄SD大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初步研究

    作者:侯冰宗;周少朋;余水平;卜巨源;李培平;谢玉妍;张百萌

    目的 探究化学剂诱导、全过程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建立,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研究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 60只20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40只)和对照组(20只),实验组采用二甲基肼(DMH)颈项部皮下注射(30mg/kg)诱导,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18周.于第26周及32周分别处死大鼠.观察其结直肠肿瘤形成及肝脏转移的情况.结果 诱癌24、28、32周,实验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癌26周,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33.3%(4/12).诱癌32周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53.8%(14/26),肝转移发生率为19.2%(5/26).对照组结直肠均未见异常.结论 二甲基肼可成功诱导高龄SD大鼠结直肠癌并肝转移.

  • 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制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癌的影响

    作者:官成浓;罗海清;廖湘晖;陈星明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抑素转基因双歧杆菌口服冻干粉剂(endostatin transfected bifidobacterium oral powder prepara-tion,ETB-2)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痛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ETB-2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作用.以二甲肼(DMH)为诱发剂,观察ETB-2对大鼠大肠癌的防治作用;DMH诱癌及ETB-2灌胃时间为18周,在第33周结束实验.结果 ETB-2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给药可明显降低大鼠大肠癌发生率(60%:100%,P<0.01),但大肠癌平均个数及肿瘤体积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TB-2对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具有预防作用.

  • TRPV6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小鼠模型中结肠肿瘤发生的影响

    作者:谢臣武;刘模荣;董辉;徐靖宇;谢睿;文国荣;刘莲花

    目的:通过观察沉默瞬时受体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subfamily V member 6,TRPV6)对结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细胞内钙的浓度变化,以及1,25(OH)2D3、CaCl2及CuCl2在SD大鼠结肠肿瘤模型建立中的影响,探索TRPV6在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相关作用,为结肠癌的防治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通过构建慢病毒颗粒感染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olt、PCR技术检测TRPV6蛋白及mRNA的表达,MTT法、迁移及凋亡实验观察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变化,高速离子成像系统测定结肠癌SW480细胞内的Ca2+浓度变化.以二甲基肼(dimethyl hydrazine,DMH)建立SD大鼠结肠肿瘤模型,分为实验组(DMH组)和干预组[(DMH+1,25(OH)2D3组、DMH+CuCl2组)]、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予1,25(OH)2D3 (37.5 nmol/kg)、CuCl2(375μmol/kg)对模型进行干预.观察各组大鼠结肠腺瘤及腺癌的发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结肠组织中TRPV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RPV6-RNAi转染结肠癌SW480细胞后,TRPV6 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细胞Ca2+浓度水平降低,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率、迁移能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成瘤率为0,DMH+1,25(OH)2D3组为100%,DMH组为84.62%,DMH+CuCl2组为33.33%.各组大鼠大肠中均有TRPV6蛋白的表达,表达情况为DMH+1,25(OH)2D3组>DMH组>DMH+CuCl2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结肠癌SW480细胞Ca2+浓度水平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1,25(OH)2D3可以增加实验鼠结肠组织TRPV6蛋白表达,促进结肠肿瘤的形成.CuCl2可以使实验鼠结肠组织中的TRPV6蛋白表达降低,并抑制结肠肿瘤的形成.

  • 293 日用红参预防1,2-二甲基肼诱导的初期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

    关键词: 红参 预防 二甲基肼
  • 二甲基肼诱发大鼠大肠癌模型的观察

    作者:刘艳翠;牛莹莹;安宁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的构建,为大肠癌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以二甲基肼诱发Wistar大鼠大肠癌,分别于给药后12、18、24周处死动物,观察各时期实验组及对照组大鼠大肠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 诱癌过程中大鼠大肠依次出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诱癌12周时实验组未见肿瘤形成;18周肿瘤的发生率为60%,50%为大肠癌;24周肿瘤的发生率为100%,大肠癌的发生率为80%.结论 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成功率高,与人类大肠癌发生、发展相似,可用于模拟人类大肠癌的实验研究.

  • 结肠癌病因学研究现状

    作者:靖大道;萧树东

    结肠癌是人类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是机体的内因与环境的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环境因素约占结肠癌归因危险度的80%,主要与高脂防、高热量、低纤维素饮食及少体力活动有关;约20%的结肠癌归因危险度则与遗传背景有关,其中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FAP)和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家系(HNPCC),另还有部分结肠癌具有家族背景.本文就近年来结肠癌的病因学研究现状分述如下.一、饮食因素1.高脂肪、高蛋白饮食与结肠癌: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对饮食与结肠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致癌物1,2-二甲基肼(DMH)诱导大鼠结肠肿瘤,实验大鼠分3组,所给的脂肪质与量不同,结果给予大量植物油的一组大鼠100%患结肠癌,给予大量动物脂肪的一组则85%发生结肠癌,而给予低脂肪饮食的一组仅50%发生结肠癌[1].众多的流行病学研究亦证明,结肠癌发病率高的地区与脂肪摄入量呈正相关[2,3].

  • 异常腺窝病灶与结肠肿瘤发生关系及途径的初步研究

    作者:卢青;陶珊;张亚历;姜泊

    异常腺窝病灶(ACF)是镜下可见早的大肠癌前病变,人们将其作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观察指标之一,并用于评价化合物和食品的抗癌和致癌作用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虽然ACF在形态、基因改变及生物学特征上与肿瘤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些病变的发生途径目前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实体镜下观察二甲基肼(DMH)诱导的Wistar鼠大肠癌模型中ACF发生情况,探讨ACF与肿瘤的发生关系.

  • 姜黄素和儿茶素联合应用对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许刚;田克立;吴战军;钟学军;张亚历

    研究证实姜黄素和儿茶素两种成分体外单独应用均可抑制大肠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1-3].体内研究已证实姜黄素和儿茶素两种天然化合物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预防大鼠大肠癌发生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隐窝异常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的形成实现的[4].本实验旨在探讨由姜黄素联合儿茶素对二甲基肼(DMH)诱导大鼠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姜黄素和儿茶素联合预防二甲基肼诱导大肠癌的研究

    作者:许刚;张亚历;田克立;张卫民;黄文;赖卓胜;张振书

    饮食因素可预防大肠癌,姜黄素和儿茶素是两种可食用的天然化合物,无不良反应.本实验将两者联合应用于大鼠大肠癌体内预防研究,探讨两者对大肠癌中间生物学评价指标--隐窝异常病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和大鼠大肠癌形成的预防作用.

  • 二甲基肼诱导昆明小鼠大肠癌的研究

    作者:刘成霞;张尚忠;李铁军;黄丽华;王兵;张孝卫;耿秀兰

    随着大肠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大肠癌的化学预防已成为目前肿瘤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防治研究中,常常应用动物模型进行具体防治措施的效果验证.本研究应用二甲基肼(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昆明小鼠大肠癌实验,旨在探索一种比较经济实用的用于大肠癌研究的动物模型.

  • 铁皮石斛对二甲基肼诱发小鼠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铁晖;张荣标;袁平

    目的 探索铁皮石斛对二甲基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预防作用.方法 于2014年5月,将9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铁皮石斛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铁皮石斛预防组.模型组和预防组以DMH 20 mg/kg腹腔注射,每周1次,各预防组分别喂饲含5%、10%和20%铁皮石斛的饲料.观察动物的一般表现,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检查肿瘤发生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中、高剂量预防组的体重[(47.7±1.5)、(46.8±2.8)g]和血清SOD水平[(179.14±14.09)、(179.22±8.05)U/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直肠癌发生率(40.00%、26.67%)和结直肠黏膜腺体增生程度(中、轻度增生)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铁皮石斛对于DMH所诱发的CRC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铁皮石斛应用于预防肿瘤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的影响

    作者:蔡良真;李姝君;官成浓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双歧杆菌WPG对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人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1的杀伤作用.以二甲肼(DMH)为诱发剂,观察双歧杆菌WPG对大鼠大肠肿瘤的防治作用;DMH诱癌及双歧杆菌WPG灌胃时间为18周,在第33周结束实验.结果:双歧杆菌WPG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株具有显著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体内给药可明显降低大鼠大肠肿瘤发生率(60% vs100%,P<0.01),但大肠癌平均个数及肿瘤体积指数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歧杆菌的WPG对DMH诱导的大鼠大肠肿瘤具有预防作用.

  • 健脾康复丸对二甲基肼诱导大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

    作者:杨传标;梁冰;吕洪轩;晁志;陈豫钦;马苗端;左建生

    目的 探讨健脾康复丸对二甲基肼(DMH)诱导的大鼠大肠癌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1,2-二甲基肼腹腔注射诱导大鼠发生大肠癌,观察健脾康复丸对诱癌率及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等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用DMH成功诱导大鼠大肠癌模型,正常对照组未见肿瘤发生,模型对照组诱癌率83.33%,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诱癌率40.00%,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健脾康复丸高剂量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均明显大于模型对照组及希罗达对照组,健脾康复丸低剂量组胸腺指数亦明显大于希罗达对照组.结论 健脾康复丸对DMH诱导的大肠癌有预防作用,并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