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杨静;王飞;韩煦;袁晶;姚平;梁渊;魏晟;张晓敏;郭欢;杨汉东;何美安

    目的 探讨人体测量学指标与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关联,比较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传统指标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建立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病预测模型.方法 于2008年招募27009名东风汽车公司退休职工进行基线调查,2013年进行了第1次随访,排除<60岁,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卒中和恶性肿瘤者,后将资料完整的6478名随访对象纳入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传统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腰围和腰高比],以及新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内脏脂肪指数(VAI)、身体形态指数(ABSI)和身体圆润指数(BRI)]与高血压的关联.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高血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模型的预测效力.结果 共检出新发高血压患者1787例,发病率为27.59%.调整了混杂因素之后,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升高会增加老年人群高血压发生风险(P值均<0.05);与其低三分位数相比,高分位数人体测量学指标对应的高血压发病风险OR(95%CI)值在男性中分别为:VAI:1.45(1.22~1.73),BRI:1.86(1.55~2.23);在女性中分别为:VAI:1.55(1.22~1.96),BRI:1.60(1.27~2.01);ABSI与高血压发病的关联在男性[OR(95%CI):1.07(0.90~1.28)]和女性[OR(95%CI):1.03(0.82~1.29)]中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血压风险预测基础模型包括年龄、饮酒(仅男性)、教育水平(仅男性)、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水平.与基础模型相比,分别纳入BMI[男性:ROC曲线下面积(AUC)=0.697]和BRI(男性:AUC=0.696)的扩展模型预测效力略有提高(P<0.05);纳入BMI后的模型对男性(AUC=0.697)和女性(AUC=0.685)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效力好.结论 在老年人群中,BMI、腰围、腰高比、VAI和BRI水平增加会提高高血压发病风险,纳入BMI模型预测高血压发病风险效力好.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中药药理作用预测研究

    作者:雷蕾;杨策;张黎;邢燕辉;温先荣

    本文基于中药药理文献数据,以中药的药性、药味、毒性、归经、主治、功效6个属性的所有值作为属性集,使用支持向量机对187个中药药理作用分别构建预测模型,并使用交叉验证的方法确定模型预测的准确率。然后使用准确率大于90%的中药药理作用预测模型对《中国药典》(2010版)收录的624味中药进行药理作用的预测。结果发现有108个模型的准确率大于90%,而抗菌作用预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9.76%。对中药的预测中预测百分比高的是北豆根的抗氧化作用。

  • 中西医联合构建 ACS 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的预测模型

    作者:姚岚;方芳

    目的:筛选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病理生理阶段特异性生化标志物,同时进行中医辨证,中西医联合构建 ACS 患者危险预测模型。方法入选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因胸闷、胸痛为主诉入住唐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的疑似 ACS 患者90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即刻行中医辨证及检测相关化验指标。根据 CAG 结果将入选患者分为斑块稳定组(A 组)与斑块不稳定组(B 组)。随后记录住院期间及预后随访1年的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血脂、高血压、2型糖尿病发生率、吸烟史、饮酒史、Cr、BUN、HbA1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的 CRP、HCY、SAA、PLGF、sCD40L、Npt、血瘀证数量、MACE 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将斑块不稳定组的特异性生化指标及血瘀证证型与不良心脏事件做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AA、PLGF、sCD40L、Npt、血瘀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均与 MACE 成正相关,相关系数( OR 值)分别为2.007、0.171、1.722、2.070、3.116;(4)建立预警方程:Logit(p)=

  • 基于红芪总多糖保留率建立纤维性根茎药材的超滤预测模型

    作者:李子荣;刘晓霞;王继龙;魏舒畅;柳春;金辉;范凌云

    目的: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预测纤维性根茎药材的超滤总多糖保留率.方法:以无机陶瓷膜的膜孔径、滤过压力、药液温度为输入变量,不同超滤条件下红芪酶解提取液中总多糖保留率为输出变量,采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网络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性能及适用性进行考察.结果: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为3-6-1,对红芪总多糖保留率预测的平均预测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误差率分别为0.10%,0.98%,1.55%;对黄芪总多糖保留率预测的平均误差率2.77%.结论: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适用性较好,可用于预测纤维性根茎药材超滤的总多糖保留率.

  • Logistic回归联合ROC曲线评价中医症状对HIV感染者中医证型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静茹;马建萍;马秀兰;张颖;艾合买提·阿不都热依木;曾琳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HIV感染者常见中医证型的诊断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477例HIV感染者,患者中医证型为气虚湿阻型(237例)和气阴两虚型(240例),将收集到的临床症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筛选出可区分2类中医证型有显著贡献的5个变量:乏力、五心烦热、盗汗、皮肤瘙痒、身体困重.建立HIV感染者中医证型预测模型:P=1/[1+exp(1.155-0.758×乏力+0.694×五心烦热+0.840×盗汗-1.180×皮肤瘙痒-1.360×身体困重)];预测模型的一致率分别为81%和64%.结论:HIV感染者常见中医证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与临床诊断吻合良好,能提高HIV感染者中医诊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 基于临床大数据分析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

    作者:黄晶一;朱威;颜仕星;周红

    目的:通过挖掘单位时间内气象因素与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发病的关系,为季节性疾病的预测提供启发.方法:收集2009年至2013年广东省中医院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确诊病例及广东省广州市气象资料,采用LASSO算法(一种线性回归)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均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结果:研究共纳入1673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其中风热犯肺证5741例,痰热壅肺证4910例,风热犯肺组采用前8个月的全部气象数据得到的均方误差值为0.4613,相关气象因素为前2个月平均日照时数.痰热壅肺组采用前8个月的全部气象数据得到的均方误差值为0.3393,相关气象因素为前2、3、5、8个月平均日照时数、前3个月平均风速、前7个月平均气温、前7个月平均相对湿度、前8个月平均降水量.结论:气象因素影响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医证型的发生,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和控制及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应更多考虑当地气候变化的影响.

  • 多层感知器模型在中医人格、体质预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吕航;杜渐;刘媛;王昊

    目的 探讨多层感知器(MLP)模型在中医人格、体质预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中的预测效能,为该病客观化预测提供新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变量筛选,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中医人格、体质类型指标,作为MLP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分析变量,以构建中医人格、体质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2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MLP预测模型的灵敏度OR95%CI=0.915(0.862,0.968)、特异度OR95%CI=0.846(0.793,0.912)、AUC OR95%CI=0.913(0.806,0.987),均优于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灵敏度OR95%CI=0.834(0.695,0.953)、特异度OR95%CI=0.762(0.623,0.901)、AUC OR95%CI=0.869(0.730,0.941)].结论 在中医人格、体质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客观化预测中,MLP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能.

  • 三七黑斑病预测模型分析研究

    作者:杨建忠;王勇;陈昱君;刘云芝;武忠翠;张文斌;曾鸿超

    三七黑斑病是三七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具有发生普遍、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危害损失严重等特点,一般发病率在10%~20%,严重的可高达80%以上~([1]).目前,三七黑斑病的预测预报体系还未建立,生产上对三七黑斑病的防治仍然采取盲目预防和发病后进行防治,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导致防治成本增加和防治效果不佳.

  • 门诊量预测及县级人民医院管理理念的探讨

    作者:裴富荣

    目的:了解2006~2010年门诊量趋势走向,为医院“十二五”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医院5年的门诊量变化趋势,选择线性模型Y=a+bx进行拟合,建立方程组来进行动态外推预测.结果:预测模型为:Y=42.479+1.3436X,估计标准差S(y)=0.8492千人次.结论:门诊量变动呈上升趋势.欲使门诊量达到“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必须更新医院管理理念,强化各部门职责,科学合理地制定完善各部门考核制度和指标.

  • 中医病证结合模式下的风险预后研究

    作者:叶倩云;侯政昆;刘凤斌

    风险预后研究对于指导临床、防病治病具有重大意义.传统中医学“治未病”的概念为风险预后医学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强调中西医结合,共同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病证结合风险预后体系.基于传统医学对风险因素和预后因素的认识以及研究风险预后的方法,总结现代医学对风险预后各方面的发展.通过中医风险预后研究的古今对比,提出中医风险预后研究方向,即发挥在亚健康人群、慢性疾病、危重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构建中医病证结合模式下风险预后预测模型.以上研究可为中医“治未病”干预提供恰当的时机,并为中西医结合提供思路.

  • 自身抗体谱数据挖掘及SLE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彭玲;杨渝伟;王开正

    目的 探讨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中的阳性分布趋势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绵阳市中心医院自身抗体谱(autoantibodies,AAB)检测病例10684例,其中SLE 801例,其他AID1564例,非AID8319例,观察16种自身抗体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疾病中的阳性分布差异,分析自身抗体个案聚类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及其对SLE的预测价值.结果 16种自身抗体在女性中的阳性率,除外Jo-1、Scl-70、PM-Scl和PCNA,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20岁、21~49岁和≥50岁三个年龄组的阳性率,除外Jo-1、PM-Scl、PCNA和AMA-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SLE的阳性率,除外Jo-1、CENP B、Scl-70和AMA-M2,均高于其他AID和非AID两个疾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自身抗体个案聚类与临床诊断相关(r=0.603,Kappa=0.476).ANA(OR=2.96)和ds-DNA(OR=2.31)对SLE预测价值排前2位.Logistic模型预测SLE的Se 81.2%,Sp97.6%,LP73.5%,LN98.4%,Ac 96.4%.结论 自身抗体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疾病中的分布存在差异,自身抗体谱表达模式具有聚类特征,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性别、年龄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有助于SLE诊断.

  • 基于数据挖掘的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预测模型

    作者:陈婕卿;朱碧云;陈卉;黄晓婕

    目的 探索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和<500个/μL的可能性和效果,从而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预测模型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345名HIV感染男男性接触者的2837例总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分别建立基于Logistic回归、线性判别分析、决策树、反向传播多层感知机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并对预测效果进行10折交叉验证.利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对5种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上述5种模型预测CD4< 350个/μL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698、0.697、0.706、0.746和0.745,预测CD4<500个/μL的Az值分别为0.735、0.737、0.724、0.707和0.714,均高于单独使用总淋巴细胞计数(Az值分别为0.657和0.691)进行预测的效果.结论 数据挖掘模型在预测CD4 +T淋巴细胞计数方面具有一定水平,不同模型在完成不同预测任务时表现出了不同性能.

  • 基于医学图像建立预测模型的应用现况

    作者:王晶晶;孙涛;郭秀花

    基于医学图像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临床医生对一些复杂及早期难发现的疾病进行诊断,而日益受到重视.在医学图像分析中采用的预测模型,主要包括数据挖掘算法、回归预测方法和时间序列预测法等.本文重点介绍数据挖掘算法和其他模型的应用情况、模型间的对比及联合应用效果,总体上模型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

  • 大学生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预测模型

    作者:杨宪华;金敏;郑林科

    目的:考察大学生生活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工作提供实证依据.方法:2016年11月,采用生活应激源问卷和简式心理症状量表对2013~2016级1497学生施测,采用SPSS 21.0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并采用AMOS 18.0构建预测模型.结果:生活应激源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r=0.65,P<0.001),生活应激源总分与强迫症状(r=0.57,P<0.001)、恐惧症状(r=0.51,P<0.001)、人际敏感(r=0.57,P<0.001)、敌对冲动(r=0.50,P<0.001)、焦虑症状(r=0.58,P<0.001),心理健康总分与挫折刺激(r=0.57,P<0.001)、内心冲突(r=0.54,P<0.001)、生活变故(r=0.56,P<0.001)、外部压力(r=0.53,P<0.001)、自我强加(r=0.58,P<0.001)之间均呈正相关;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理想(各项拟合指标均在0.97以上,RMSEA小于0.06),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F=25.14,P<0.001),其直接效应达到0.72.结论:大学生生活应激源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生活应激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 心理健康症状对大学生自杀倾向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吴连海;王萍;王磊;牟宏玮;王树涛

    目的 构建大学生自杀倾向的预测模型.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校9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争自编大学生自杀倾向调查问卷.结果 心理健康症状对自杀倾向存在0.79的直接预测效应.自杀倾向、自杀意念、自杀企图和自伤想法与心理健康症状及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相关较高.结论 建立心理健康症状对自杀倾向预测模型.

  • 时间序列分解法在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预测的应用

    作者:黄美林;刘世科;胡丹标;王帆;章群英

    目的 探讨适用预防接种门诊疫苗接种量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宁海县城关预防接种门诊2010-2014年各月常规免疫剂次数,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建立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Y)随时间(t)的回归方程,预测2015年各月接种剂次数.结果 该门诊月接种剂次数的趋势值回归方程为Y =6 750.383 8-15.289 5 t,据此预测2015年该门诊各月接种剂次数与实际接种剂次数的相对误差在0.45%-25.44%之间.结论 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对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量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 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仲洁;何隆华

    蚊虫密度对于相关蚊媒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蚊虫的密度受到温度、降雨量、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该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对蚊虫种群的影响、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的关系以及利用气象因素建立蚊虫密度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大部分单一考虑同期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关系,也有一部分研究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时间序列数据间的关系,还有部分综合考虑了气象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蚊虫密度的综合影响.该文对该领域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 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模型综述

    作者:朱健;李宝生;舒华忠;白曈;尹勇;罗立民;DE CREVOISIER Renaud

    通过分析肿瘤放疗及并发症随访数据,拟合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模型参数,并由此预测并发症发病率、优化放疗方案、揭示正常组织放射生物学特性,是肿瘤放射生物物理学近期的研究热点.综述相关文献中提出的6种NTCP模型,并讨论建模及对比模型预测能力的方法;然后介绍近年来提出的几种改进后的NTCP模型,以及几种新的并发症预测技术.从开展临床应用的角度,对NTCP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做概括和总结,就NTCP模型在个体化放疗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

  • 基于社区抽样调查数据的颈动脉疾病预测模型

    作者:童璐莎;姜雯红;严慎强;楼敏;张建民

    目的 建立简便有效的颈动脉斑块/内膜增厚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中拟定筛查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杭州市2个社区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的卒中筛查数据共14 226例,年龄≥40岁的常住居民自愿参加筛查项目且完成血压、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及颈部血管B超检查,随机抽样1000例进行分析,以颈动脉斑块/内膜增厚为结局,以是否出现颈动脉内膜斑块/内膜增厚分为2组,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Logistic回归,建立评分模型并以C值检验预测效能.结果 随机抽取的1000例样本中,164例有颈动脉斑块/内膜增厚.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男性、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LDL-C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佳预测模型的C值=0.804,高危诊断点3.5,敏感度0.713,特异度0.757.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更简便有效的颈动脉斑块/内膜增厚的预测模型,可进一步应用于颈动脉筛查和卒中一级预防.

  • 急性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及其预测因子探讨

    作者:胡靓;黄凌娜;郑毅雄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多见,占各类肠梗阻的20%~40%,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由于其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临床处理较困难。单纯性肠梗阻常可采用保守治疗得以缓解,无法缓解则有演变为绞窄的可能。绞窄性肠梗阻病死率高,需急诊手术。因此手术指征的准确判断和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往往直接关系预后。目前临床上尚无统一的诊疗规范。本文回顾性调查了本院223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肠梗阻手术治疗和预后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手术佳时机的预测模型。

408 条记录 2/21 页 « 12345678...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