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

实用防盲技术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Preventing Blind 실용방맹기술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3835
  • 国内刊号: 34-1292/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袁华音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预防白内障手术后感染的术中应对策略探讨

    作者:何侦;林陈娟;李俊宁;王芳兰;龙绍芬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术中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120眼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0例60眼术前、术毕应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研究组(B组)60例60眼术前、术毕应用0.1%聚维酮碘溶液(0.1%PVP-I,深圳市安多福消毒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粤卫消证字{2016}第9087号)结膜囊进行消毒,同时术中灌洗液中加入妥布霉素.分别取术前、术前冲洗结膜囊后、术毕冲洗结膜囊前后及术后第1天的结膜囊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取术毕前房房水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1结膜囊细菌培养:a、术前A组阳性16例,B组阳性17例,两组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x2 =0.04,P>0.05).b、术前冲洗结膜囊后,A组阳性14例,B组阳性2例,两组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10.29,P<0.05).c、术毕A组阳性17例,B组阳性5例,两组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x2=8.02,P<0.05).d、术毕冲洗结膜囊后,A组阳性15例,B组阳性1例,两组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14.14,P<0.05).e、术后第1天A组阳性19例,B组阳性7例,两组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x2=8.51,P<0.05).2.A组术毕前房水细菌培养阳性率3.33%,而B组房水细菌培养为阴性明显低于A组.所有患者观察术后3个月无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术中应用0.1%PVP-I溶液结膜囊进行两次消毒,灌洗液中加入妥布霉素,能够进一步减少结膜囊细菌,保持房水无菌化,在预防感染上实用安全,效果更可靠.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角膜缘部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李家臣;顾宇伟

    目的 探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角膜缘部上皮厚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患者30例(30只眼)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30只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鼻侧角膜缘上皮厚度、观察组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7天的鼻侧角膜缘内1mm的上皮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5天鼻侧角膜缘内2mm的上皮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术后7天的鼻侧角膜缘上皮厚度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天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为(39.29±22.68) mm2,术后2、3、5、7天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均较前一时间点的角膜荧光染色缺损面积缩小(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角膜缘干细胞的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愈合由缺损的周围向中央愈合,而其角膜缘部上皮的厚度则由角膜中央向周围逐渐恢复正常.

  • 曲安奈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野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婷芝

    目的 分析曲安奈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野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109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川穹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77.78%,P<0.05;观察组治疗后提高ADL评分的幅度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曲安奈德注射液联合川穹嗪注射液,通过控制炎症,减轻视乳头水肿,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恢复血供,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确切,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小切口非超乳手术治疗白色白内障141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瑶

    目的 分析白色白内障使用小切口非超乳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41例141眼白色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 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均脱盲.结论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白色白内障患者时有其特有的优势,掌握小切口技术,可以在白色白内障或其他特殊硬核白内障手术过程中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如远;蒯勇;朱婷婷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8年1月~ 2015年12月在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的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患者42例52眼.术后观察并记录佳矫正视力变化、眼压变化、瞳孔形态、葡萄膜炎反应、黄斑水肿和后囊膜混浊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大部分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复查的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 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叶雷;刘志才;完夏冰

    目的 观察单纯小梁切除与复合性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来我院眼科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分为单纯小梁切除组和复合性小梁切除组,比较两组患眼的眼压、浅前房形成率、治疗后滤过泡形成情况和总体有效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眼手术前、手术后第5天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个月后随访时,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小梁切除术组的浅前房形成率要显著高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P<0.05).单纯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Ⅲ、Ⅳ级)形成率为35.09%,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非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8.47%,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单纯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77.19%,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6.61%,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在控制远期眼压和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方面疗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社区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刘雪霞

    目的 探讨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社区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社区眼科管理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420眼,每眼做免散瞳眼底照相获得2张45度视野眼底照片,按照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标准,对照片进行分级诊断作为实验组.同时将420眼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级诊断结果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级别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一致性,进行统计检验分析.结果 0级和1级的符合率较低,2级以上符合率>90%,一致性检验k>0.65为显著一致性.结论 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对2级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是一种首选的社区早期筛查方法.同时也可以作为社区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

  • 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新生血管膜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思佳;顾永昊;柯根杰

    目的 探讨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新生血管膜分布及粘连特点.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01月于安徽省立医院眼科住院诊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明确的54例54只眼.于玻切手术术中,根据视盘部是否覆盖新生血管膜、临床分区、象限分区三个指标分别记录新生血管膜位置.记录新生血管膜面积、新生血管膜在视盘部及眼底象限分区有无粘连.记录随访至术后6个月的术眼的佳矫正视力(BCVA)及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视盘部新生血管膜发病率约为72.2%.按照临床分区,新生血管膜的分布为后极部分布较多,占70.4%.按照象限分区,新生血管膜在鼻上方、鼻下方分布较多,分别为57.4%和55.6%.在合并有视盘部新生血管膜39例39眼中,与视盘部有粘连占30.8%.新生血管膜粘连在鼻上方及鼻下方较多,分别为55.6%和50.0%.随访至术后6个月,术后平均BCVA较术前平均BCVA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470,P<0.05).视网膜复位率是87.0%.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合并视盘部新生血管膜发病率高.新生血管膜大部分集中在视网膜后部眼底及鼻侧.新生血管膜主要在鼻侧、视盘部粘连较多且牢固,粘连一般位于视网膜血管处.玻切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网膜复位率也可以达到87.0%.

  • ILK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岳晓丽;高自清;杨洪霞

    目的 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tegrin-linkedkinase,ILK)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的关系和相关性,探讨其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染色对34例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进行ILK标记观察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 ILK蛋白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眼睑结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53%(25/34),0.00%(0/10),蛋白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眼睑结膜组织,差别有显著性(P=0.000,P<0.01).ILK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23例高-中分化组中,有14例表达阳性,在11例低分化组中全部表达阳性,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7,P<0.05).结论 检测ILK在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眼睑结膜组织,提示ILK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可能与眼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展及恶性潜能有关.

  • 眼表疾病的管理:常识方法

    作者:Hon Shing Ong;John KG Dart;魏莹莹

    眼表疾病可由许多疾病引起,在本文中,作者提供了用于眼表疾病综合管理的系统策略.管理患有眼表疾病的患者,潜在的疾病诱因是有价值的.由于眼表面的不同组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广泛的条件可以导致相似的眼表功能缺损,因此诊断有时可能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常见为以下几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包括慢性点状角膜病变,丝状角膜病变,复发性角膜糜烂,细菌性结膜炎,培养阴性的结膜炎,瘢痕形成性结膜炎,持续性上皮缺损,感染性角膜炎,角膜融解和眼表面衰竭(图1A-G).

    关键词:
  • 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及效果研究进展

    作者:和丹;杨芬;杨红云

    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员从学校的理论知识向专业知识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我国各级医院对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式、方法以及其取得的效果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对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的设想及展望.

  • Retcam数字视网膜照相机的ROP筛查技术

    作者:张国梅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眼部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这种病多发生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吸氧史的新生儿,是导致儿童盲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儿胎龄越短,出生体重越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越高.

    关键词:
实用防盲技术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