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美中国际创伤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

U.S.Chine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 主管单位: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办单位: 美国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538-814X
  • 国内刊号:
  • 发行周期: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郝定均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关节镜下缝线拴结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作者:任博;张亮;陈雪松;田斌;郑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内固定治疗成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11例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9~42岁,平均26.6岁.按照Meyers-Mckeever分型标准:Ⅱ型3例;Ⅲ型7例,Ⅳ型1例.全部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拴结法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X线片示本组撕脱骨折均达解剖复位,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7.2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51.9±7.3)分,术后12个月提高至(88.8±4.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04,P<0.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缝线拴结固定法治疗成人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便,早期临床效果确实.

  • 关节镜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

    作者:康汇;李锦;李红川;王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适应症及疗效评价.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间采用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14例(39处钙化灶),男3例,女11例,年龄36~54岁.所有患者术前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且术前行患侧肩关节行正位X片、CT及MRI检查.术前及随访中采用UCLA(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评分评定患者疼痛减轻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I/甲愈合,无相关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24个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肩关节功能、活动范围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多发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可彻底清除钙化灶,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而且损伤小、恢复快.

  • 肌腱填塞技术在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中的应用

    作者:王涛;石立田;康汇

    目的:探讨冈下肌填塞法治疗伴肱骨头后外侧骨缺损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3年前在我科进行全关节镜下前下盂唇修补重建并冈下肌填塞手术治疗的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8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5例,女28例;年龄19~56岁,平均32.3岁.83例均为前向单向不稳定,均合并有后侧巨大的Hill-Sachs损伤.术中先用1~2枚锚钉行后方冈下肌腱填塞Hill-Sachs损伤,再使用锚钉行常规前下盂唇修补.全部病例随访36~48个月,平均39个月.随访时采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前及终末随访时肩关节平均前屈上举160.2°和169.7°,平均体侧0度外旋54.3°和52.3°;ASES评分为(83.4±10.3)分和(94.3±4.3)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92.6±7.8)分和(96.4±3.4)分.终末随访时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脱位,再次行切开手术治疗后再无脱位,6例患者出现前方恐惧试验仍阳性,经过康复锻炼,目前未出现再次脱位.结论:冈下肌填塞法治疗手术是治疗伴肱骨头后外侧骨缺损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熟练的关节镜下操作技术以及术后长期、严格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关节镜 脱位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

    作者:葛兆刚;郑江

    目的: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局部注射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科门诊收治的网球肘患者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PRP组,每组21例.PRP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9.31 ±5.65)岁;病程(6.35±1.14)个月,采用2ml自体PRP进行疼痛点处局部注射,加口服塞来昔布治疗.对照组男9例,女12例;年龄(47.81±6.27)岁;病程(5.95±1.34)个月,采用单纯口服塞来昔布治疗.两组均使用弹力绷带制动3d,并嘱患者少做伸腕、拧手帕等动作.治疗前及治疗后6w分别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ayo肘关节评分,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w,随访中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治疗6w后,PRP组患者VAS评分为(2.35±0.84)分,对照组为(5.49±0.8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P组在Mayo肘关节评分疼痛、活动度、稳定性、日常能力等4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分别为(41.66±5.42)分、(19.36±1.53)分、(9.59±1.89)分、(22.98±2.39)分和(93.59±7.98)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2.98±6.89)分、(16.53±2.19)分、(8.98±3.12)分、(18.55±3.12)分和(77.04±7.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是网球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 玻璃酸钠在冻结肩治疗中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张亮;张宪;郑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治疗肩关节冻结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临床上符合冻结肩诊断标准的90例病人,随机分为A组玻璃酸钠组及B组非甾体抗炎药组,A组患者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周1次,连续3w.B组给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两组均进行系统、正规的运动锻炼,行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的疼痛、肩关节活动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6~9月(平均6.7月)随访,评定两组中V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A组、B组均有改善,B组改善更为明显.关节功能UCLA评分A组、B组均有改善,A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玻璃酸钠注射配合系统功能锻炼是治疗冻结肩的有效方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与传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前瞻性研究

    作者:王登峰;康汇

    目的:对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与传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的短期疗效进行对比,为肩袖损伤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西安红会医院运动损伤肩肘病区诊治的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肩袖损伤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注射组与传统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即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组49例和传统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组49例.术前进行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mia at LosAngeles)评分及VAS(Visual Analogue Score)疼痛评分.两组患者的手术采用常规的关节镜下单排技术修复肩袖.注射组患者手术操作结束后应用玻璃酸钠注射液2.5ml分别注射于肩峰下间隙及关节腔中.术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两组患者术后1d、1w、3w进行VAS疼痛评分;6w、12w、6个月、1年分别进行UCL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对两组各阶段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w注射组与传统组在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有差异,注射组功能优于传统组,在术后12w及术后6月,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注射组与传统组在术后1d、术后1w、术后3w、术后6wVA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注射组优于传统组.在术后12w、术后6月两组间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可在短期内有效的缓解疼痛,缩短康复病程,利于早期术后功能恢复.

  • 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临床观察

    作者:陈雪松;周伟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ATFL)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西安市红会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膝踝病区住院行手术的31例(31踝)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3.73+5.32)岁(23~45岁),于手术后第1、3、6、12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72.47+4.75) min (65~81 min),31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03+2.47)个月(10~21个月)随访,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患者均未出现相关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明显踝关节僵硬及活动时疼痛等不良表现.VAS评分由术前平均(5.23±0.80)分降至末次随访时平均(0.70±0.46)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平均(59.53±5.74)分提高为末次随访时平均(90.53±4.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踝关节镜下ATFL修补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踝关节稳定性.

  • 关节镜下采用针刺挤压法治疗肩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登峰;康汇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针刺挤压法手术治疗肩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共收治45例肩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手术采用全麻、侧卧位,常规入路,找到钙化灶,用硬膜外穿刺针多点穿刺病灶,并以探钩挤压病灶周围,彻底清理病灶.术后给予非甾类消炎药减轻创伤后炎症及疼痛,局部冰敷24~48h,早期功能锻炼.比较手术前与术后3个月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外展、前屈上举、外旋)、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拍摄肩关节X线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手术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经过4~17个月随访,ASES评分由术前的(47.67±5.72)分提高至(84.60±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4,P<0.05).术后第2天,除7例术后残留钙化病灶外,其余患者钙化病灶彻底消失.术后3月随访,所有患者钙化病灶消失.无1例发生肩关节僵硬、肩袖撕裂或新的钙化灶.结论:肩钙化性肌腱炎在关节镜下行穿刺挤压法钙化灶清除术,具有恢复快、创伤小、手术方式简单、花费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关节镜下手术内固定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博皓;王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内固定Hoffa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Hoffa骨折患者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内髁骨折5例,外髁骨折11例.按Letenneur分型均为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3例.均选取关节镜下手术内固定方式.结果:1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个月,3~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3.5个月.随访结果未见到感染、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发生,术后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预后评分(KOOS)评价疗效平均分(84+7.1)分,12例评分为优,3例评分为良,1例为可,总体优良率93.75%.结论:关节镜下手术内固定Hoffa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Hoffa骨折 关节镜
  • 关节镜下以Remplissage法修复伴有Hill-Sachs损伤的Bankart损伤的复发性肩关节不稳

    作者:康汇;李锦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修复Bankart损伤联合Remplissage手术处理Hill-Sachs损伤复发性肩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2014年间应用关节镜修复Bankart损伤联合Remplissage手术处理Hill-Sachs损伤复发性肩关节不稳的27例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证实为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h损伤,且所有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师完成.术中使用金属锚钉修补Bankart损伤,使用Remplissage法处理Hill-Sachsh损伤.术后随访使用WOSI评分、ASES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评估.结果:所有病例的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到目前为止,随访发现3例发生再次脱位,复发率为11%.ASES(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肩关节评分94,WOSI(西安大略肩关节不稳指数)评分为584,Constant评分为98.结论:关节镜下修复Bankar损伤联合Remplissage手术处理Hill-Sachs损伤的术后效果满意,可很大程度改善并有效重建复发性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

  • 关节镜下对复发性外侧半月板半脱位的修复治疗

    作者:康鑫;张亮;葛兆刚;田斌;陈雪松;王月

    目的:本研究旨在诊断和记录通过关节镜对腿弯处有裂缝和撕裂的复发性半脱位外侧半月板进行修复和治疗的临床结果以及相关技术.方法:对具有复发性半脱位外侧半月板症状的23位患者(24膝)进行关节镜半月板修复治疗.通过特格纳活动水平、吕斯霍尔姆评分膝关节以及特殊手术医院(HS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手术前评估和终随访.结果:平均随访41个月(24~124个月不等)后患者不需要再手术.尽管在单膝中还会有闭锁复发的记录并且在三双膝盖中都有感染的感觉,这些病人也不再需要手术.在后一次随访中,平均特格纳活动水平已经成功地从4 (2~6)提高到了7(3~10,P<0.0001),平均吕斯霍尔姆膝关节评分已经从术前76 (25~90)提高到了94 (76~100,P<0.0001),而在后的随访中平均术前HSS分数也已经从86提高到了95 (P<0.0001).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技术是治疗无并发症或复发的外侧半月板半脱位症状的有效办法.临床上对伴有外侧半月板的复发性半脱位的怀疑和理解对于诊断此病很重要,尤其是在磁共振成像中没有明确的半月板撕裂体征时.

  • 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

    作者:王微;康汇;李剑;李红川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肩关节脱位合并肩袖损伤14例患者的资料,均为前脱位,受伤原因4例直接外伤暴力伴Hill-sacks损伤,合并肱骨头与盂唇啮合,难以直接复位.所有患者均在肩关节镜下予以一期以带线锚钉对关节囊和缺损的盂唇进行缝合(1例植骨,3例针对Hill-sacks损伤进行冈下肌填塞术),根据肩袖撕裂的大小选择缝合方法以带线锚钉进行缝合,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康复锻炼方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再脱位、肩袖再次撕裂、肩关节功能明显受限等现象,平均随访33个月(20~46个月),采用美国肩肘外科(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surgeons,ASES)评分标准对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术前平均(46.5±7.8)分,术后(87.8±3.7)分,采用统计软件SPSS14.0对手术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进行配对f检验,检验标准取α=0.05,分析结果示:P<0.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肩关节脱位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注意是否合并肩袖的损伤,早期发现并进行一期的修复治疗,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在全关节镜手术下可以同时对盂唇和肩袖损伤进行缝合,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是一种微刨有效的治疗方法.

  • 膝关节损伤患者股四头肌肉力量恢复的康复训练研究

    作者:张明宇;郑江;张宪;杨镇;樊云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更好的促进膝关节损伤患者股四头肌肉力量的恢复,提高运动能力.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运动医学门诊的膝关节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人,A组患者(治疗组)指导股四头肌肉力量锻炼,B组患者(对照组)未行股四头肌肉力量锻炼.对两组患者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健侧大腿周径-患侧大腿周径)/健侧大腿周径]、Lysholm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就诊后第1天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数据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后第4周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诊后第8周大腿周径萎缩指数比较,数据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加强股四头肌肌力,有利于增强关节稳定性,提高伸膝动力,促进膝关节整体功能的恢复.

  • 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微

    复发性髌骨脱位,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髌骨向外侧脱位,可伴有膝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复发性髌骨脱位常见于外伤引起初次脱位后治疗不当或关节周围愈合不良引起,有研究表明初次髌骨脱位的患者当中有50%的患者会出现再次的髌骨脱位[1,2],Mariani[3]等认为初次的急性髌骨脱位就可积极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明显.还有部分患者无明确的外伤史,先天存在的一些发育异常的因素也可引起髌骨的脱位.

    关键词:
  • 缓释策略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博;张亮;张明宇;康鑫;郑江

    很多研究显示在软骨愈合过程中诱导软骨形成和促进软骨生长是非常复杂的.而从促进软骨修复的生长因子的研究现状来看,多种生长因子逐步缓释趋势模仿众多信号传导通路能够共同调控软骨生长.但是多种生长因子共同释放难以完全超越单一生长因子释放的优势在于需要改进生长因子在软骨再生的空间分布以及随时间变化的表达,下面我们将讨论近多个生长因子时空缓释策略在调控软骨修复中的应用.

    关键词:
  • 滑车成型术在髌骨脱位中应用进展

    作者:张亮;郑江;田斌;刘阳;张宪

    髌股关节自然一致性较差,因而容易发生脱位.有静力及动力装置来限制髌骨半脱位及脱位.静力稳定装置主要依靠静态解剖学限制和滑车与髌骨之间的一致性,如前所述这种一致性并不高.动态稳定性主要由肌肉及韧带间的平衡来提供,骨与软组织结构提供动态及静态稳定来保证髌骨在膝关节运动中的功能.Henri Dejour1987年描述了髌股关节不稳的临床表现及统计阈值方面失稳的4个主要因素:滑车发育不良、高位髌骨、胫骨结节与滑车沟距离过大(TT-TG>20mm)及髌骨倾斜(>20°)[1].滑车发育不良是主要因素,96%髌骨脱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滑车发育不良[2].对于高度滑车发育不良患者恢复髌骨滑动轨迹,通常矫正滑车角是必须的,本文就滑车成型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 肩袖损伤解剖基础、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

    作者:王涛;石立田;康汇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组成,起于肩肋骨,附着于肱骨头周围,在肱骨头解剖颈处形成袖套状结构.肩袖的作用是支持和稳定肩肱关节[1],维持肩关节腔的密闭功能,保持滑液营养关节软骨,预防继发性骨关节炎.肩袖撕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其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笔者就有关肩袖损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加以概述.

    关键词:
  • 肩袖部分损伤的关节镜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剑;康汇;陈旭旭

    肩袖损伤在肩关节损伤疾病中发病率高,占肩关节疾病的30%~40%[1].每年在美国因肩关节问题求医的超过400万人,在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中,肩袖损伤是一个常见的原因.肩袖损伤的病因可分为:①急性创伤造成,如摔跤、上肢牵拉、突然用力等;②反复的劳损引起,进而造成肩袖实质撕裂;③与年龄相关的肩袖退变、质地变脆引起,是中老年人群肩关节疼痛中常见的原因.典型症状是颈肩部夜间疼痛,上举手臂疼痛;有时不敢向疼痛的一侧睡,甚至被痛醒;肩关节在外展、上举或后伸时活动受限及肌力下降,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肩袖损伤可分为全层损伤及部分损伤,尸体解剖学研究发现肩袖部分损伤的发生率为32%[2],肩袖部分损伤的症状往往比肩袖全层损伤的症状更重.随着对肩袖损伤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肩袖部分损伤越来越受到关节镜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阳;刘阳

    骨关节病与年龄相关,又称为退变性关节病,髋关节是人体内大的负重关节之一,常出现骨关节病[1],目前对髋关节骨关节病的认识它是累及整个关节的病变而不仅局限于关节软骨.关节炎的进程包括关节软骨的磨损,软骨下囊肿,骨赘形成,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肌肉无力及可能的滑膜炎症[2].目前的研究共识是,髋骨关节病不是单一过程的结果,多种不同病因及治疗可能导致共同的后果[3].髋骨关节病可导致行动不便,引起继发损伤,使患者丧失独立性,增加医疗服务,它可能对日常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患者残疾.影响行走,爬楼及坐姿等.一些因素与髋关节病的发生有关,如年龄、性别、遗传学、肥胖、地方风险因素等.然而,确切的病因目前尚未知,对其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目前仍缺乏.

    关键词:
  • 关节镜治疗部分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后护理

    作者:朱宇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方案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60例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130例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作为研究对照组;其余130例患者给予术后整体护理作为研究的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03%(63/67),远高出对照组的88.41% (61/69),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ASES、GEP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改善的程度尤为突出,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关节镜下行肩袖修补术并配合术后整体护理,有助于临床效果及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同时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较高的实用性.

  •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解萍;李翠翠;佘燕;张国燕;杨佳

    目的:膝关节镜手术是膝关节疾病检查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膝关节镜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准确评估膝关节镜手术DVT高危患者,通过对高危患者进行术前干预指导及术后早期的预防和护理,以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本研究旨在探索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由我科同一护理小组,通过对住院部63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做好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加强术前患者的护理评估,对DVT高危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心理预防及术前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增强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坚定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锻炼,术后加强切口引流及患肢血运观察,指导患者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等护理措施,鼓励患者早锻炼、早下床,以达到有效促进患肢血液循环达到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本组63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其中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均为老年人,且既往均有高血脂、高血压或糖尿病史,患者血管壁弹性下降,血液流速减慢,术中使用止血带止血,术后活动时间减少,卧床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机会,经过我科护理小组及时有效的抗凝溶栓治疗,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并发肺栓塞,术后2w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发生率不足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结论:术前针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确定高危人群,患肢行早期功能锻炼及肌肉按摩能有效的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减少术后风险,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术后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康复锻炼,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患者康复.

  • 集体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回授法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李翠翠;解萍;周大莲;张国燕;杨佳

    目的:探讨集体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回授法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9~12月,将运动损伤科膝踝病区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干预组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制作健康教育手册采用集体健康教育模式,并运用回授法,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体健康教育模式联合回授法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常规的健康教育,而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评估及护理

    作者:朱宇;刘珍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护理术后骨科患者,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的方法,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体现优质无痛护理服务.方法:将本科收治的5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A组给予多种综合护理方式相结合的护理方法,B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的疼痛感情况.结果:采用多种方式综合护理的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者较一般护理方式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效精准的术后疼痛评估方法和综合护理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完善了疼痛的治疗护理方案,规范了疼痛管理体系,为开展康复训练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及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 术后疼痛 护理
  • 肩关节镜下同期修复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并巨大肩袖损伤1例

    作者:李剑;康汇;王微

    急性肩关节前脱位在外伤性肩部损伤的发生较为常见,大多数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在急诊科往往会采取手法复位后回家保守治疗,但存在一些患者,肩关节前脱位的同时合并有肩袖损伤,不行MRI检查往往会被漏诊,一项临床前瞻对照研究表明急性肩关节脱位后肩袖全层撕裂的发生率为31.7%,尤其对于年龄偏大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其发生率更高,40岁以后的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肩袖撕裂的发生率14%~90%不等.

    关键词:
美中国际创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4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z1
2011 01 02 03
2010 01 02 03
2009 01 02 04
2008 01 02
2007 01 02 03 04
2006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