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4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海芳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2例EM患者,对其基本情况、EM表现、诊治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经组织检查确诊为EM。患者经2~5年随访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术切除+药物辅助是治疗腹壁EM的首选方案。患者应当尽早手术,切除操作应积极避免病灶残留。降低剖宫生产比例,提倡阴道分娩,并提高剖宫操作精确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T细胞亚群CD4、CD8的测定

    作者:马彦平;田锋

    目的:通过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了解CD4和CD8T细胞及其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之间的改变,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免疫病理变化.方法:采用荧光激活细胞分析仪(FACS),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和CD8的比例及CD4/CD8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外周血CD4比例高于对照组,CD8比例低于对照组,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辅助性T细胞功能增强而抑制性T细胞功能降低,淋巴细胞过度活化,使子宫内膜细胞脱落.

  • 金属蛋白酶-9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

    作者:张红娟;何康玲;王莉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EM是一种具有恶性侵袭行为的良性妇科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痛经、盆腔包块和不孕等,近年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故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当今一个研究热点.已有大量研究报道,免疫系统的变化,包括各种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CK)、整合素家族等均参与了EM的发病过程,并起着关键作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曲线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作者:肖翠蓝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其发病率达15% ~20%,国内报道在不孕患者中,约30%~58%合并EM,随着其发病率高且呈上升的态势,众多学者为攻克这一难题,作了大量深入研究.而在不育EM患者中,基础体温的测量几乎是不可缺少的.有学者观察到EM患者基础体温呈低温相偏高,高温相后下降幅度偏小或降而又升的特点,为卵巢功能紊乱的表现[1].但有关EM患者的基础体温曲线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尚少见报道.现就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中医学古籍无EM的病名记载,但有类似的描述,散见于中医学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症的论述中.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离经之血无法排出体外,瘀积于下焦,影响气机,日久形成瘕,不通则痛,发生严重痛经;两精不能相合,则导致不孕.宋艳华等[2]认为本病病机为气虚血瘀,久病及肾.

  • 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雪娟;满玉晶;李思佳;邵蕾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育龄期女性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异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1]和自身免疫反应疾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生物学表现上具有转移性、浸润性、破坏性及复发性的恶性行为.痛经是EM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这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疼痛既影响患者的躯体功能及行为状态,又影响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现治疗以止痛为目的,而针灸疗法具有止痛快,无毒副作用,简、便、廉、节的特点,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相关方法简要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素问·举痛论》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而中医学认为EM患者之所以痛经是因为"血瘀之聚"、"不通则痛",病机关键在于血瘀.正如《景岳全书》云:"瘀血留滞作症,惟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郁怒伤肝,气逆而血留……总有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

  •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海玲;韦叶生;黄海妮;解继胜;赵琼芝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Pvu Ⅱ和Xba Ⅰ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5例EM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ER-α基因Pvu Ⅱ和Xba Ⅰ多态性.结果:ER-α基因Pvu Ⅱ基因型PP、Pp、pp频率在EM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 5.3%、57.6%、27.1%和10.0%、43.3%、46.7%;等位基因P、p频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4.1%、55.9%和31.7%、68.3%;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等位基因患EM的风险是p等位基因的1.7 04倍(OR=1.704,95%CI:1.101-2.635).ER-α基因Xba Ⅰ多态性分布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R-α基因Pvu Ⅱ基因多态性与EM的发病有相关性,P等位基因可能是EM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

  • 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育患者腹腔液对精子穿卵及精子膜的影响

    作者:魏莎莉;杨戎;刘孝云;周生建;刘菊莲

    本研究对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15例)在腹腔镜直视下收集腹腔液,正常人精液按1:1比例稀释,以去透明带地鼠卵穿透试验(HOP)、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HOS)及精子头部DNA荧光染色有效精子计数(ESC)为指标,探讨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的腹腔液对精子受精能力、精子膜及DNA双螺旋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EM组精子穿卵率和受精卵外精子附着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EM组的HO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EM组的ESC虽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轻度EM腹腔液对精子受精能力及精子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