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辐射检测仪器时间响应修正方法验证与探讨

    作者:张震;练德幸;侯长松;张庆召;徐辉;朱卫国;梁婧

    目的 验证和探讨4种常用辐射检测仪器(6150AD6+6150AD-b型剂量仪、FH40G+ FHZ672E-10型剂量仪、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和AT1123型剂量仪)的时间响应修正方法.方法 在X射线照射持续时间为500、200、100和50 ms情况下,记录仪器显示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电阻R和电容C串联电路(RC电路)的时间响应修正公式对数据进行时间响应修正.结果 AT1123型剂量仪测量值与照射持续时间没有相关性,其他3种剂量仪测量值随照射时间变化明显.结论 AT1123型剂量仪测量值可以不进行时间响应修正,其他3种剂量仪测量值可通过时间响应修正公式进行修正.

  • 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及防护现状调查

    作者:梁婧;张震;练德幸;张奇;朱卫国;张庆召;侯长松

    目的 对我国核医学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现状进行调查.方法 2013年2-12月期间,在东北、华中和华北地区分别选择1家三甲医院,用y剂量率仪巡测核医学诊断制药、淋洗、分装、注射、扫描过程中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光致发光剂量计测量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有效剂量和当量剂量.结果 在放射性药物分装、注射和受检者摆位等操作环节中周围剂量当量率较高,分装时高达1.92 mSv/h,注射时距针管5 cm处剂量率高达1.2 mSv/h,受检者体表30 cm处剂量率范围为5.36 ~240 μSv/h,某医院护士手部当量剂量为0.01 ~0.02 mGy,部分工作场所存在人员路线交叉及注射后受检者停留在公众区域的现象.结论 核医学实践中放射工作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提高操作熟练程度以缩短作业时间,应优化放射工作人员出入路线,加强注射后受检者的管理,以免公众人员受到不必要的照射.

  • 辐射检测仪器时间常数的测量与探讨

    作者:张震;侯长松;梁婧;张庆召;练德幸;张奇;朱卫国

    目的 测定4种常用辐射检测仪器(6150AD6+ 6150AD-b型剂量仪、FH40G+FHZ672E-10型剂量仪、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和AT1123型剂量仪)的时间常数,探讨时间响应修正公式及应用.方法 在X射线机连续出束条件下,记录仪器显示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电阻R电容C串联电路(RC电路)的时间响应修正公式对数据进行小二乘法拟合,求出仪器的时间常数T.结果 6150AD6+ 6150AD-b型剂量仪2次拟合的时间常数T相对不确定度为8%,其他类型设备2次拟合时间常数T相对不确定度均>20%.结论 6150AD6+ 6150AD-b型剂量仪、451P型电离室剂量仪、FH40G+ FHZ672E-10型剂量仪和AT1123型剂量仪读数稳定所需时间分别为8、5、3和2 s,其上升趋势不完全符合RC电路时间响应修正公式.

  • 某医院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屏蔽防护分析

    作者:朱向阳;沈舞婷;乐安琪

    目的 对某医院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屏蔽防护进行职业病危害分析和评价.方法 选取广东省某三甲医院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作为评价对象,采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和6150AD6/H+6150AD-n中子巡视仪对直线加速器工作场所进行防护检测.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检测两种方法,将所得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结果 该项目加速器机房外30 cm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0.15~0.95 μSv/h,低于限值要求.结合工作人员和公众在机房外各区域居留因子估算得出:工作人员周剂量大值为1.75 μSv;公众周剂量大值为2.31 μSv,均低于标准限值要求.结论 该电子加速器建设项目屏蔽防护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发生放射损伤的可能性较小.结合理论计算法和现场检测法共同验证了该医院电子加速器机房屏蔽防护是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利用理论计算法给出的屏蔽设计方案能从源头上控制射线泄漏.

  • 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部分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及质量控制检测

    作者:廖秀峰;杨晓燕;何华

    目的 了解2013年乌鲁木齐地区部分医疗机构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水平,并进行质量控制检测,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地区31台CT机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对CT机工作场所进行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31台CT机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合格率为96.77%,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值为(0.19±0.17) μGy/h.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3.55%,CTDIW的离散性大,其后依次为重建层厚偏差、CT值(水)、均匀性、高对比分辨力、低对比可探测能力、定位光精度、噪声.结论 所监测的31台CT机质量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影像质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CT机工作场所的屏蔽效果满足防护要求.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对相关医务人员的辐射剂量评估

    作者:钱积娣;张雨;郁春景

    目的 评估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在不同距离及有无辐射防护措施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方法 125I粒子植入后立即使用多功能射线检测仪测量50例125I粒子植入患者距粒子植入部位体表不同垂直距离(5 cm、10 cm、1m、2m和3m)及有无防护措施条件下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评估医务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距离粒子植入部位体表垂直距离为5 cm、10 cm、1m、2m和3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091.75±10.53)、(1055.50±31.68)、(123.45±20.83)、(20.95±6.10)和(7.78±3.24) μSv/h.0,5 mm铅当量铅衣屏蔽后5 cm、10cm、1m、2m和3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分别为(1.36±2.03)、(0.97±1.48)、(0.46±0.63)、(0.29±0.34)和(0.14±0.12) μSv/h.屏蔽前后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83.718、71.202、217.411、184.169、108.222,均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采取适当的距离防护及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大大降低125I粒子带来的辐射影响.

  • 放射治疗外照射的蒙特卡罗计算

    作者:徐洋洋;邓磊;杨亚新;张叶

    目的 验证MCNP程序计算γ射线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及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准确性.方法 将空气比释动能率的理论计算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以及将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实际测量值与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 比释动能率的理论值与模拟值吻合良好,而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值与模拟值大误差不超过7.9%,两者呈现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趋势,随距离增大两者之间的误差变小.结论 MCNP程序可准确模拟空气比释动能率和周围剂量当量率,可应用于制定放疗计划和机房防护等工作中.

  • 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结果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兴江;杜翔;杨春勇;王进;余宁乐

    目的 通过对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成因.方法 采用十分之一层法估算加速器机房主、次屏蔽墙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推荐的检测方法对加速器机房主、次屏蔽墙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进行检测.结果 各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的实际测量结果均小于理论计算结果,主屏蔽墙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测量结果较之理论计算结果偏小30.0%~56.0%.结论 应用十分之一层法来估算加速器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是可行的,偏安全的.

  • 某军区2014年部分放射诊疗场所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国良;张凡英;毛应华;朱乐明;周刚;邓卫国;刘文畅

    目的 为了掌握某军区医疗单位2014年部分放射诊疗设备机房周围环境辐射水平.方法 现场检测、数据分析并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除胃肠机、口腔X射线机、乳腺X射线机和放射治疗设备以外的设备机房均有检测不合格的项目;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防护门、防护墙、观察窗及核医学设备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三种类型设备机房总的防护检测合格率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核医学、放射诊断和放射治疗.结论 某军区2014年放射诊断和核医学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比2013年的防护检测合格率低,应加强对新、改、扩建放射诊断设备机房的防护设计和施工监督,加强对手术室C形臂机房的防护建设、提高个人防护水平,加强对PET-CT、ECT等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

  • 某放射源库屏蔽计算

    作者:周文明;郝杰;苏丽霞

    目的 根据某放射源库的设计资料,选用一种保守、简便的屏蔽计算方法计算放射源库内及源库外关注点的剂量率,与限值相比较得出该放射源库的屏蔽设计是否能满足限值要求.方法 首先将密封源设为点源,利用伯杰公式计算屏蔽累积因子,从而分别计算密封源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选用大剂量率及与关注点短距离,并采取减弱倍数屏蔽计算方法计算密封源在关注点产生的累积剂量率.结果 根据放射源库的屏蔽计算,放射源所致放射源库内贮源坑表面P点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9.1 μSv/h,墙体四周表面30 cm处Q点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02 μSv/h.结论 放射源库内关注点P和源库外关注点Q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低于标准限值.

  • 某新建钴-60辐照中心放射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孟斌;宋钢;陈英民;陈跃;李贞;李全太;李杰

    目的 检测某新建钴-60辐照室周围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安全.方法 用6150AD6/H型辐射剂量当量率仪进行现场检测,用GMX出40P4-76型高纯锗γ谱仪和BL-4型低本底α、β测量仪检测分析贮源井水放射性水平,通过检测结果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受照剂量,依据管理目标值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该辐照中心选址与布局均合理,辐照室二楼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高于当地天然辐射本底水平,所检测的其他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均在当地天然辐射本底水平范围内.贮源井水钴-60活度浓度和总β放射性水平均低于本实验室γ能谱仪和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的探测下限.在辐照装置正常运行状态下,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估算的受照剂量均低于年剂量管理目标值.结论 该辐照中心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其对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造成额外的健康损害.辐照中心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检测,保证辐照装置的安全运行.

  • 某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增高调查分析

    作者:黎金荣;莫素芳;张静波;王畅

    目的 调查分析广州市某医疗机构一间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增高的原因.方法 收集该医疗机构X射线诊断机房放射防护设计、施工方案、图纸等资料,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法,结合机房周围辐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显示,机房的周围屏蔽体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本次X射线诊断机房周围剂量当量率异常增高的原因主要是机房设置不合理,X射线投照方向直接指向机房门位置.结论 应加强落实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制度,规范机房布局,合理设置医用X射线装置的安装与摆放.

  • RJ32-2106P和AT1123两种X-γ剂量率仪响应时间性能研究

    作者:徐辉;赵锡鹏;岳保荣;冯泽臣;黄卓

    目的 探讨国内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试验比较国产和进口两款X-γ剂量率仪响应时间性能,评估其在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检测中的适用性.方法 在一台医用X射线摄影机上,使用固定的管电压(70 kV),分别设定不同的管电流获取高中低三档剂量,曝光时间从10 ms递增至1000 ms,记录不同曝光时间下两种X-γ剂量率仪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读数.结果 国产RJ32-2106P型X-γ剂量率仪在3档剂量水平的X射线中,低剂量档时间响应为160 ms,中、高剂量档对应的响应时间为50 ~64ms;AT1123的响应时间在3个剂量档均稳定在80~ 100 ms左右.结论 在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防护检测时,应根据X射线辐射场,选择能够测量短时间出束和脉冲辐射场的设备进行测量.RJ32-2106P和AT1123X-γ剂量率仪在不同剂量水平下时间响应在200 ms以内,适用于医用X射线诊断机房的放射防护检测.

  • 核医学科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监测结果初探

    作者:王彬;高林峰;钱爱君;姚杰;肖虹;蒋舟

    目的 了解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手部剂量.方法 利用佩戴指环热释光剂量计和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监测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手部剂量.结果 核医学科工作人员受核素活度、接触时间、技术水平及工作经验,工作负荷等多因素影响导致所受剂量差异较大.使用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测量操作99mTc、18F和131I的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率中位数分别为475、503、185 μSv/h.18F分装人员手部大剂量率可达3503 μSv/h.指环剂量计双月大累积剂量分别为7.40、103.9、21.96 mSv.结论 核医学人员通常轮转和非持续性接触核素,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手部接触剂量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 PET-CT受检者周围剂量水平检测与分析

    作者:练德幸;张庆召;张奇;梁婧;朱卫国;葛丽娟;侯长松;张震

    目的:分析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PET-CT)检查过程中受检者注射放射性药物后不同时间和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水平,评估PET-CT检查过程中的辐射防护要点.方法:选取接受PET-CT检查的20例受检者,搭建快速测量平台,测量中采用延长导线将便携式γ周围剂量当量率仪的实时数据传送到笔记本电脑客户端中,远距离实时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受检者注射药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后不同时间、距受检者不同方向及不同距离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结果:20例受检者在注射18F-FDG后体表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为15.1~33.9μSv/h,PET-CT检查后降至7.47~20.2μSv/h,下降幅度为40.8%~78.3%;在测量方向上,受检者的胸前和背部的周围剂量当量率高于受检者左右两侧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不同距离上,受检者1 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较0.5 m处下降3倍左右.结论:在PET-CT检查过程中,受检者注射放射性药物18F-FDG后,其周围辐射水平较高,为减少相关人员的受照剂量,应加强对陪护者的防护及对注射药物后的受检者的管理.

  • 某区2015年部分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赵国良;朱乐明;邓卫国;杨龙;邓学军;周刚;刘畅文

    目的:为了掌握和提高某区2015年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方法:现场调查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依据国家标准评价。结果:普通X线机、CT机和核医学设备均有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其余设备检测结果均为合格;不合格的项目有观察窗、防护门、防护墙、楼面及核医学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三种类型设备机房总的防护检测合格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放射治疗、放射诊断和核医学。结论:某区2015年放射诊断和核医学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合格率均比2014年高,应增加手术室C臂机专用机房的数量,保证CT机房的建设面积和防护厚度,定期进行表面污染监测、去污及限制人员随意走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