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纤维连接蛋白模拟多肽改进碳磷酸钙骨水泥反应性的体外研究

    作者:宁江海;刘洪臣;龙建银;毛克亚;王会信

    目的:寻找改进羟基磷灰石类骨修复材料生物活性的方法.方法:用固相法合成了多肽P19和P18,测定了P19与羟基磷灰石的结合特性,测定了P19对于成骨细胞附着的影响以及在P18与P19存在的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特性,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附着在碳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carbonated phosphate cement,CPCC)材料表面的成骨细胞形态,并用DNA测量法测定了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特性.结果:P19铺板后能增强P18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多肽分子P19对于成骨细胞的作用与纤维连接蛋白类似,多肽和CPCC结合后仍然保持其各自的生物活性,吸附在材料表面的P19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附着,经过P19多肽修饰的CPCC表面能够明显增加成骨细胞吸附的数量,并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P18和P19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合成的P19融合肽可以作为HA类骨损伤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添加成分以及种植体涂层的修饰,这一方法和技术在HA骨修复材料的改进以及种植体涂层修饰方面有着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 椎体强化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毛克亚;王岩;刘保卫;刘郑生;肖嵩华;张永刚;王继芳

    目的分别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和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作为椎体强化充填材料,采用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以下4种方法治疗:椎体成形术+PMMA(11例13个椎体),椎体成形术+CHC(23例26个椎体),后凸成形术+PMMA(8例8个椎体),后凸成形术+CHC(16例19个椎体).根据术前和术后侧位X线片计算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后凸角度和恢复率,并采用VAS(visual analog scale)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后凸成形术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角度恢复率优于椎体成形术.椎体增强材料充填剂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后凸成形术.VAS评分术前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充填PMMA者优于充填CHC者,术后4周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椎体强化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和椎体充填材料.

  •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毛克亚;郝立波;唐佩福;王继芳;王岩;卢世璧;卢世琳;贺大为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一种新型的骨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10只杂种犬肱骨近端制作骨缺损动物模型,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修复骨缺损,并以高温烧结羟基磷灰石陶瓷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5天、4周、8周、12周和16周处死动物,通过X线和组织学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完全充填骨缺损,界面与骨结合紧密,生物相容性良好,并且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可逐渐降解并被新生骨爬行替代,与骨整合为一体.而羟基磷灰石陶瓷不能紧密充填骨缺损,在实验期间与骨界面清晰,并且没有见到降解现象.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具有原位固化性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

    作者:毛克亚;郝立波;唐佩服;王继芳;王岩;卢世璧

    目的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植入骨内,检测不同时间CHC-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股骨远端制备分离动物模型,实验组植入CHC,对照组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观察术后不同时间植入材料-骨界面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实验组界面结合强度逐渐升高,16周时达到281N,而对照组界面结合强度则逐渐降低.组织学观察表明随实验时间延长,实验组界面CHC逐渐降解,并且新骨逐渐长入,对照组界面形成纤维组织.结论CHC生物相容性良好,能够与骨直接结合并逐渐整合为一体,界面结合力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

  • 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

    作者:毛克亚;郝立波;唐佩福;王继芳;卢世琳;贺大为;王岩;卢世璧

    目的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arbonated hydroxyapatite cement,CHC)的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的影响,为其修复骨缺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研磨和超细粉体技术制备400目、600目和超细粉体粒径的CHC干粉,检测不同粉体粒径对CHC固化时间和压缩强度变化.结果超细CHC干粉平均粒径为3.1091μm,比表面积为2.288m2/cm3,在37℃、100%湿度条件下CHC固化时间随粉体粒径减小而缩短,而固化后压缩强度随粉体粒径缩小而升高,超细粉体CHC初凝时间3min,终凝时间8min,终固化后压缩强度(51.042±3.728)MPa.结论超细CHC具有原位固化性能,固化时间合理,压缩强度高,比较符合临床使用的要求.

  • 松质骨螺钉骨水泥强化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

    作者:毛克亚;郝立波;唐佩福;王继芳;王岩;卢世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不同骨水泥强化松质骨螺钉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动态,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内固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10只杂种犬胫骨近端制作松质骨螺钉植入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分别于术后5d、4、8、12和16周处死动物,观察螺钉拔出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变化.结果CHC强化的螺钉拔出力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16周时达到(512.5+14.5)N,而PMMA强化组螺钉拔出力则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CHC-骨界面结合紧密,并且随时间延长出现CHC降解和骨长入,而PMMA-骨界面形成一层纤维组织.结论CHC强化能够提高松质骨螺钉植入体内的稳定性,并且随植入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

  • 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复合活性多肽修复骨缺损的研究

    作者:毛克亚;唐佩福;郝立波;王继芳;王岩;卢世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复合活性多肽 P19修复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在 10只杂种犬肱骨近端制作骨缺损动物模型,采用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复合活性多肽 P19修复骨缺损,并以单纯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作为对照,在修复骨缺损后 5d, 4、 8、 12、 16周处死动物,通过 X线和组织学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修复材料均能完全充填骨缺损,界面与骨组织结合紧密,生物相容性良好,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实验组修复材料可逐渐降解并被新生骨爬行替代,而对照组降解和新生骨替代速度相对较慢.结论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活性多肽 P19后可以促进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成骨和降解性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