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及粘膜剥离术(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作者:黄金链

    目的: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及粘膜剥离术( ESD)在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3例给予内镜黏膜剥离术( ESD术)治疗,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EMR)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明显优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健;康倩;汤珊;何玉琦;金鹏;王昕;李爱琴;谢惠;余东亮

    目的 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疗效及风险,比较不同部位病变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6月-2013年6月内镜下切除且病理明确诊断的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126例,其中咽部2例、食管23例、胃38例、结肠60例、十二指肠3例.将126例病变按照以往报道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生操作经验分为内镜下易于治疗组(easy treat;n=67)和难于治疗组(difficult treat;n=59),比较两组患者病变大小、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整体手术切除标本平均直径为(5.0±1.3) 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9 ±17.5) min,整块切除率96.0%,完整切除率91.3%,并发症发生率为9.5%,原位复发率为4.0%.两组切除标本平均面积为(4.4±0.6)cm2和(5.3±1.1)c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分别为5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34).两组不完整切除分别为1例和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两组非整块切除分别为4例和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0).难于治疗组所花时间多于易于治疗组,平均时间分别为(44.8±9.7)min和(78.3 ±15.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效果好,治愈率高.对于比较难以实施ESD操作的部位,如食管、贲门、乙状结肠等只要医生努力提高操作水平,操作过程中有足够的耐心,同样可以达到安全、完整切除病变的目的.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黏膜剥离术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艳芳;邵茉莉;杨黎黎

    目的 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40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MR组和ESD组.EMR组20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SD组40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 ESD组手术时间长于EMR组[(67.21±11.35) min比(39.32±6.67)min],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术后病灶残留率(5.0%)少于EMR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随访疾病复发率为2.5%,EMR组为0,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EMR、ESD的相关适应证,接诊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时需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镜下手术治疗方案,从而有利于保障其疗效及预后.

  • EMR与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盛竹鸽;郭剑;王宇晖;梁爱玲;白欣;朱浪潮;王莹;郭雄

    目的 探讨和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2例早期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ESD治疗)45例和对照组(EMR治疗)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病灶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整块切除率为95.6%,完全切除率为86.7%,切除病灶的中位数为2.4 cm,这三项指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中位时间为29 min,术中出血发生率为3.4%,住院平均时间为4.9 d,这三项手术指标均显著小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术后腹部不适发生率为28.9%,术后出血率为26.7%,此两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SD术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在切除率的临床效果方面优于EMR术,但安全性较差,手术时间长、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待改善,值得进一步探索.

  • 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后的护理

    作者:李娜娜;任晓宁

    目的总结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后的护理。方法回顾32例对应用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1例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后饮食休息病情观察等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 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到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

    作者:刘斌;郭强

    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治疗胃肿瘤早源于1968年高频电胃息肉切除术[1,2].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步运用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切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