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非接触式标测指导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作者:姚焰;张奎俊;张澍;楚建民;王方正;陈新

    目的虽然采用传统标测技术指导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left ventriculartachycardia,ILVT)射频消融的效果较满意,但临床上仍存在一些疑难或复发病例.为此,我们使用非接触式标测技术指导ILVT的射频消融.方法共13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0±14.3)岁,其中8例既往共接受15次射频消融术.将EnSite电极导管置于左心室心尖部以获取心内膜等电位图,并使用其导航功能指导消融.结果 13例患者均诱发并标测到ILVT,其中5例起源于室间隔中下部;3例起源于心尖部;3例起源于室间隔中上部,2例起源于主动脉根部.全部ILVT均在EnSite标测到的早激动处消融成功,其中,有9例ILVT在EnSite滤波设置为8 Hz时,在心内膜等电位图上早激动部位可见峡部状狭窄区,此处消融均一次成功.仅3例VT于消融靶点处有浦肯野电位.平均X线暴露时间(26±12)min.随访(13.0±6.2)个月,1例患者有VT复发,但心电图和EnSite标测显示为另一起源,再次消融成功.结论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有望提高ILVT尤其是复杂和疑难病例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建议使用8 Hz做为目前版本下ILVT标测的标准滤波参数.

  • 左后分支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后心电轴改变与否对左心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苗驰;王祖禄;梁延春;梁明;王雪;韩雅玲

    目的 以经胸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后分支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导管消融术后心电轴改变与否对左心室形态、功能及室壁运动协调性的影响.方法 2003年4月至2007年6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的连续32例ILVT患者,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0±16)岁.电生理检查明确ILVT诊断后,通过标测ILVT时早的浦肯野电位(PP)或舒张期电位(DP)处做为消融靶点.根据消融后体表心电图是否出现心电轴改变,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随访过程中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且在13例患者中比较心脏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32例ILVT患者均经导管消融成功.消融术后未发生心电轴改变者21例,心电轴明显改变者11例.术后随访17.3~95.0(35.1±17.5)个月.消融术前和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发生心电轴改变者LVEDD:(44.0±6.5)mm对(41.1±5.9) mm;LVEF:0.65±0.06对0.60±0.05未发生心电轴改变者LVEDD:(45.0±4.5)mm对(41.6±4.0) mm;LVEF:0.67±0.06对0.61±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组织超声检查组共入选13例患者,其中消融术后心电轴未发生和发生改变者分别为7例和6例,消融术前和术后相比较,室壁各阶段收缩期平均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VT消融术后所产生的心电轴明显改变,不影响左心室功能、形态及室壁运动整体协调性.

  • 窦性心律下非接触式标测指导线性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陈明龙;杨兵;单其俊;邹建刚;陈椿;曹克将

    目的大多数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是起源于左后分支(LPF)浦肯野纤维网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因而利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标测LPF并经其导航系统指导线性消融治疗ILVT是可行的,现介绍此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例患者,1例既往接受3次射频导管消融术,临床呈无休止发作;1例为常规消融术后1个月复发;4例为常规首次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15~58(34.00±16.26)岁.常规电生理检查明确ILVT诊断后,将球囊电极导管经股动脉逆行送入至左心室心尖部,构建几何构形后建立窦性心律的等电位图.结果窦性冲动沿希氏束向下传导,在间隔中部不到心尖处激动局部间隔心肌并很快激动整个左心室.局部虚拟电图显示,在间隔部激动的每个QRS波前均有高频、低幅的电位,该电位与QRS波之间的距离随激动的推移而逐渐缩短;心室激动爆发点处的局部电图呈QS型.在心室激动爆发点上方1 cm处于LPF区域作垂直于LPF激动方向的线性消融,消融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左后分支阻滞图形,线性消融的平均放电次数为4~8(5.66±1.50)次,消融完毕后心动过速均不能诱发.平均随访7~13(10.00±2.7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窦性心律下标测LPF并指导线性消融治疗ILVT不仅安全有效,且简单易行,尤其对于疑难病例和术中难以标测的病例,可望提高消融成功率.

  • 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作者:何勃;江洪;鲁志兵;张美春;胡笑容;杨波;黄鹤;吴钢;万军;刘华芬;王晓红;黄从新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例Allen试验为阳性的ILVT患者(A组),采用桡动脉穿刺置入6F长鞘作为5F消融导管进入途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6F动脉鞘并插入右心室电极导管作为局部记录和心室刺激或同时插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作为局部记录和心房刺激,将其结果与另外20例经股动脉途径进行射频消融的ILVT患者(B组)比较.结果 A组20例患者均成功经桡动脉插入鞘管和消融导管,平均放电(6.0±2.1)s终止心动过速.A组的消融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53.7±9.2)min和(10.7±1.9)min,明显短于B组(64.6±11.1)min和(14.7±2.5)min(P<0.05).两组患者放电次数、消融能量和放电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消融导管和鞘管,患者均无穿刺部位并发症,平均随访(8.9±5.2)个月无复发,穿刺手臂活动正常.B组有1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血肿.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治疗ILVT可行且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