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透明质酸用于急性伤口的系统评价

    作者:杨敏;卢静;徐珽

    目的对透明质酸用于急性伤口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有关透明质酸治疗急性伤口的临床试验,由3位研究人员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然后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临床试验,受试对象185人。平均愈合时间:植皮亚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12),外伤或术后亚组(P=0.0007)及牙种植术亚组(P=0.0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Meta分析P=0.14,敏感性分析P=0.24)。伤口愈合情况: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7)。疼痛反应降低值: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01)。结论现有证据说明透明质酸可减少急性伤口愈合过程中的色素沉着及瘢痕生成,同时可降低疼痛反应。但现有证据尚不能说明透明质酸能缩短急性伤口的愈合时间,需要更多严格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骨科患者急性伤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邓莹;袁梅梅;寇晓平;潘卫宇;左姗姗

    目的 研究骨科患者急性伤口感染状况,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程度.方法 选择2013-2015年于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85例,并对其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85例骨科患者发生急性伤口感染31例,感染率为36.5%;暴露表皮/真皮12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8.3%,暴露肌肉骨骼46例患者发生感染17例感染率为37.0%,暴露皮下组织27例患者发生感染13例感染率48.1%,感染与暴露的伤口面积成正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感染部位以手术切口感染为主占96.8%;感染病原菌以粪肠球菌D群及铜绿假单胞菌多,各占22.6%,其次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敏感率达100.0%,而溶血葡萄球菌在总体上对抗菌药物敏感率要低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患者伤口特征、伤口部位等的不同,对感染率的高低有着一定的影响,不同病原菌感染后,用药也应有针对性治疗,以降低骨科患者的伤口感染程度.

  • 中药换药治疗小儿四肢外伤性急性伤口30例

    作者:赵喆;马宝通

    目的:观察中药换药治疗小儿四肢外伤性急性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0例儿科急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中药换药及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就诊时及治疗后7、14 d及21 d的伤口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22.9±8.6)d,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30.7±8.5)d,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7、14、21 d的平均伤口评分分别为(7.1±2.8)分、(5.0±2.0)分、(3.2±1.1)分,对照组分别为(9.4±1.9)分、(7.7±2.6)分、(6.2±2.7)分.结论:中药换药可以作为治疗小儿四肢外伤性急性伤口的优良方法使用.

  • 78例骨科患者急性伤口感染的临床特征性分析

    作者:龚小东;刘勇

    目的:研究骨科患者急性伤口的感染的临床特性.方法:抽取2015年1-12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骨科患者78例,对其感染部位、处理时间、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共30例患者发生感染,伤口感染率为38.5%,其中20例手术切口患者感染占总急性伤口的64.5%.不同伤口特征中暴露表皮/真皮的感染率低为14.3%,暴露骨骼肌肉的感染率高为46.2%,感染与伤口的暴露面积成正比.伤口的处理时间与感染率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切口和创伤切口的病原菌分布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位居前三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低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耐药率高的为青霉素均大于85.7%,其次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结论:骨科的急性伤口感染率较高,患者的伤口特征及伤口处理时间均对伤口感染情况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主要的病原菌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性较高,临床用药应有针对性,以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程度.

    关键词: 骨科 急性伤口 感染
  • 急性伤口护理处置的相关研究

    作者:侯燕;张珊珊;孙艳;赵丽威

    急性伤口的产生可能伴随严重的出血和创伤,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需加强对急性伤口的护理研究.本文主要是讨论通过合适的清洁递质和方法 来进行伤口处理,为伤口提供良好的环境,利用辅助方法 促进伤口愈合,做好疼痛管理及护理文书记录等多个方面来提高急性伤口护理的水平.

  • 急性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作者:姜丽英;孙剑梅;盛丽琴;单雅琴

    目的 总结急性伤口延迟愈合的原因,分析其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门诊部治疗的120例门诊急性伤口延迟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结果 门诊患者急性伤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有医学知识缺乏、依从性差、伤口部位、基础疾病等.所有患者根据伤口情况进行清创、抗感染、取出异物,并加强换药等对症和支持治疗.116例患者伤口已愈合,时间为3.5~15.7周;4例未愈:3例转当地医院就诊,1例仍在门诊换药治疗中.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增强伤口防护知识、提高换药依从性、加强心理护理和积极治疗基础病等可促进伤口的愈合.

  • 压疮愈合计分量表评价不同类型伤口的治疗效果

    作者:蒋琪霞;王桂玲

    量化评价伤口治疗效果已成为伤口治疗领域的新趋势,美国压疮专家咨询组研制的压疮愈合计分量表(PUSH)初用于量化评价压疮的治疗效果,后被引入用于评价不同类型的伤口治疗效果.文章从PUSH跨专业应用的信效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正确应用该工具提供参考.

  • 康惠尔密闭性敷料在急性伤口和部分皮层损伤伤口中的应用

    作者:朱秀芝;金太明;马静

    目的 探讨伤口处理的方法及创面保持湿润的佳时间. 方法 选择同类伤口的病例20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纱布敷料覆盖,观察组则根据伤口不同愈合阶段选择适当的康惠而密闭性敷料覆盖,两组换药时间及次数相同,分别在2,3、4、5 d观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结果 对照组100例伤口102处,Ⅰ期愈合42处、Ⅱ期愈合39处、延期愈合14处、Ⅰ期愈合率41.18%Ⅱ期愈合率3824%平均时间(16.95±3.34)h;观察组100例伤口258处、Ⅰ期愈合231处、Ⅱ期愈合21处,延期愈合5处Ⅰ期愈合率89.53%Ⅱ期愈合率8.149.67%平均时间(9.57±4.65)h.两组比较Ⅰ期愈合率有显著的差异;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换药次数减少. 结论 康惠而密闭性敷料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的时间,提高Ⅰ期愈合率.

  • 两种清洗方法对急性伤口清创效果的研究

    作者:胡敏;吴洁华;陈玉兰

    目的 探讨一种对急性伤口清洁效果明显、且损伤性小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 将120例急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分别应用涡流式水流冲洗法(冲洗组)及传统擦洗法(擦洗组)对伤口进行清洗,观察2组伤口的清洁效果及清洗过程中对伤口的刺激.结果 清创后创面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冲洗组阳性例数(2例,3.31%)明显少于擦洗组(11例,18.3%)(P<0.01);冲洗组清洗伤口时疼痛分值为(2.46±1.26)分,远低于擦洗组的(4.38±1.46)分(P<0.01).结论 应用涡流式水流冲洗法清洗伤口效果好,且对创面损伤小,能减轻患者痛苦.

  • 脉冲式冲洗法在急诊伤口清创中的应用

    作者:钟仲英;林小玲;温丽华;吴群彩

    目的:探讨一种对急性伤口清洁效果明显,损伤性小的伤口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急性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冲洗组和擦洗组,每组50例,分别应用脉冲式冲洗法(冲洗组)及传统擦洗法(擦洗组)对伤口进行清洗,观察2组患者伤口的清洁效果及清洗过程对伤口的刺激。结果清创后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冲洗组阳性例数(3例)明显少于擦洗组(14例)(P <0.01);冲洗组清洁伤口时疼痛分值低于擦洗组(P <0.01);冲洗组伤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擦洗组(P <0.01)。结论应用脉冲式冲洗法清洁伤口效果好,且对创面损伤小,能减轻患者痛苦。

  • 羧甲基纤维素钠敷料在急性伤口中的应用

    作者:陶岚

    "湿性愈合理论"认为,将创面置于一个封闭、湿润的环境中,有利于创面的加速愈合.封闭敷料 (occlusive dressings)是在"湿性愈合理论"指导下研发的新型伤口敷料.其中应用多的水胶体敷料其基本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具有吸收创面渗液形成凝胶的特性,可以起到保持创面适宜的温湿度、支撑创面的作用.本文对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急性伤口中的应用进行简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