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处理

    作者:马博;李金勇;樊雪强;叶志东;陈洁;郑夏;杨煜光;甄雅楠;刘鹏

    目的 血栓形成是导致人工血管内瘘失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目的是评估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后取栓治疗的远期效果,总结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处理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6年11月因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在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总结其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取栓治疗后的初级通畅情况及次级通畅情况,利用Cox模型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的平均随访时间是为32.3个月,取栓治疗后的1年初级通畅率为54.9%,1年次级通畅率为94.1%,2年初级通畅率为36.1%,2年次级通畅率为72.2%.关于初级通畅情况的多因素分析中,第一次取栓治疗时行球囊扩张治疗为保护性因素(HR=0.361,95% CI0.135~0.968,P=0.043).关于次级通畅情况的多因素分析中,男性为危险因素(HR=3.008,95% CI l.010~9.032,P=0.049). 结论 取栓及相应的介入治疗是人工血管内瘘血栓形成的有效处理手段,具有良好的长期通畅率.

  • PDCA循环管理在防治血液透析患者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

    作者:孟秀云;姜立萍;陈荣;张国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存防治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分别对人工血管内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检查、反馈、动态评价,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 结果 观察组(PDCA循环法)在人工血管内瘘血肿、感染、血栓等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的预防人工血管内瘘的多种并发症,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护理质量.

  • 人工血管外露病人的护理

    作者:稂芬;蔡彩云

    对21例人工血管外露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创面换药、内瘘的观察与护理、负压封闭引流及冲洗、修复创面皮瓣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健康教育指导等,结果全部病人创面恢复良好,14例病人人工血管内瘘得以成功保留。

  • 人工血管透析通路远期并发症8例处理体会

    作者:林智琪;万恒;陆京伯;周忠信;符方勇;叶玲;刘正军

    作为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类型,近年来人工血管内瘘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相应人工内瘘成形术后血管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2月行人工血管内瘘成形术35例,20例获随访,其中8例出现并发症,经过相应处理后,7例均保持人工血管内瘘通畅.报告如下.

  • 超声下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人工血管内瘘狭窄的疗效

    作者:杨世峰;李大庆;解立怡;刘超;路万虹

    目的:总结超声监视下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人工血管内瘘(AVG)狭窄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监视下PTA术治疗AVG狭窄的112例患者的资料. 结果:狭窄部位中静脉吻合口占61.8%,动脉吻合口占13.2%,人工血管穿刺点占15.3%,引流静脉占8.3%.68.7%的患者为狭窄合并血栓形成,31.3%为单纯狭窄.合并血栓患者的狭窄程度高于单纯狭窄患者(87.1%±6.2% vs 71.0%±7.4%,P<0.05),而两组患者在狭窄部位的构成上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成功率96.5%,球囊扩张技术成功率100%.>70%的狭窄需要用14 arm以上的扩张压力.PTA术后AVG的初级通畅率为6个月68.8%±5.0%和12个月25.3%±4.2%,次级通畅率为6个月98.6%±1.7%和12个月80.2%±6.3%. 结论:AVG狭窄常见的部位是静脉吻合口.狭窄是引起AVG血栓形成主要的原因.AVG血栓形成与狭窄部位的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狭窄的程度.超声监视下PTA术是治疗AVG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AVG的血流动力学决定了其特定部位好发狭窄和初级通畅率较低,但重复PTA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次级通畅率.

  • 1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术的护理

    作者:徐建清;常国旭

    人造血管移植建立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主要用于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血透患者[1].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足生物医学材料,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大,易于穿刺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加[2].对于老年、血管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一种较好的替代选择[3].本科于2014年收治了1例因右颈内静脉置管血流不足,置管末端及头臂静脉血管狭窄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我科行前臂人工血管内瘘术效果满意,于28 d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血液透析中两种血管通路临床应用效果的观察研究

    作者:谢遵华;谢美珍;沈清瑞;冯婉娜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内瘘,在血液透析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24例采用人工血管内瘘,比较两种血管通路的特性、通畅率和并发症.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2、3年的通畅率为94%、82%,人工血管内瘘的通畅率为5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并发症少于后者.结论:血液透析应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其不但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易被血液透析患者接受.

  • 聚四氟乙烯(PTFE)人工血管移植内瘘的穿刺和护理

    作者:李楠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及其使用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例行人造血管内瘘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进行总结.结果:7例患者实施人造血管移植术后,一例使用6个月后发生闭塞,其余六倒正常,平均使用寿命(14.7±5.3)个月.结论:对于人造血管内瘘,正确穿刺和良好护理可以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 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刘元元;李飞飞;吴建军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仅依靠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已远不能满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要求。临床上有部分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或经多次直接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自身血管无法再利用,因此人造血管内瘘的应用在逐年增加。人造血管内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长期通畅率高,血流量大,能反复穿刺及使用时间长等优点。[1]目前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路径的第二选择。人造血管内瘘常见并发症有内瘘血栓形成、感染、假性动脉瘤、狭窄等多种并发症,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对内瘘的功能造成影响,甚至导致功能丧失。因此透析室护士应做好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 1例瑞替普酶溶栓在人工血管内瘘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申梓霖;黄江燕;熊艳;秦秀珍;王凤英;周青;覃俊佳

    目的 报告1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使用瑞替普酶(r-PA)溶栓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选取1例瑞替普酶溶栓在人工血管内瘘的典型病例进行报道研究.溶栓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结果 经过10 h的溶栓患者人工血管震颤和血管杂音明显,行血管彩超多普勒检查显示:血管超声可见内瘘有连续性的血流通过.结论 瑞替普酶( r-PA )局部溶栓成功率高,避免再通治疗,患者痛苦较少,同时节约了患者的血管资源,瑞替普酶(r-PA)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瘘血栓方法安全、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