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邱钰;黄慧;陈春梅;李欣;汤雪梅;王立;罗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颈动脉硬化,分成颈动脉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硬化组,每组2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浆中的血纤维蛋白原(Fg)两项指标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组的MPV水平和Fg水平高于无颈动脉硬化组,且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MPV、Fg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早期对MPV、Fg两项指标进行适当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进行血纤维蛋白原(FIB)生化指标分析、颈动脉内膜厚度(IMT)检测,对FIB和IMT、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经IMT检测显示斑块形成38例,内膜增厚26例,正常12例,斑块组IMT和FIB水平均高于增厚组和正常组,增厚组FIB和IM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可以将FIB过高作为判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同时应注意给予患者降纤、抗凝等治疗,对预防疾病发生和控制疾病发展、复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

    作者:张斌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03/2015-03我院收治的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血纤维蛋白原(FIB)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IMT),以此研究血纤维蛋白原和颈动脉内膜厚度与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联系.结果:本研究所有患者经IMT检测结果显示,斑块形成患者32例,内膜增厚患者20例,正常值患者为16例.斑块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而增厚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患者血纤维蛋白原生化指标发现,血纤维蛋白原过高是诊断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指标,降低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加以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复发的重要途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