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2年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杨华凤;陈旭鹏;王志勇;洪忻;徐斐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及各主要疾病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建议.方法 对2012年南京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南京市2012年户籍居民总死亡率6.21%‰,居民出生时期望寿命为80.26岁,其中男性为78.30岁,女性为82.35岁.前五位死因顺位,去除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期望寿命分别增加7.44、3.60、1.25、0.73、0.25岁.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居民减寿顺位前三位死因.结论 卫生行政部门应通过加强慢性病预防以及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干预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寿命和生存质量.

  • 2010-2013年北京市居民主要死因的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刘菲;韦再华;王晶;刘庆萍;王苹;邓小虹

    目的 分析和评价2010-2013年主要死因对北京市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等指标对2010-2013年北京市居民主要死因的寿命损失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北京市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06.97/10万,平均期望寿命81.20岁,造成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死因是心脏病、恶性肿瘤和脑血管病,去除这3种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4.78岁、3.75岁和3.66岁.前3位潜在寿命损失年和潜在工作损失年均为恶性肿瘤(925 279人年,292438人年)、心脏病(525 735人年,143 163人年)和脑血管病(451 965人年,114 373人年);前3位平均潜在寿命损失年和平均潜在工作损失年均为损伤和中毒(19.81年,10.28年),传染病(16.01年,6.76年),神经系统疾病(12.79年,6.16年).结论 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是造成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传染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是造成低年龄组人口寿命和工作年数损失的主要死因.

  • 2007-2013年宜川主要死因减寿分析

    作者:王琛;李望

    目的:了解宜川居民主要死因特征、分布和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07-2013年死亡证调查资料,以死亡率、构成比、去死因寿命表等统计指标分析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影响。结果:死因顺位前三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心脏病,分别占全死因的30.03%、20.08%和死17.71%;粗亡率分别为269.86/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8.51/10万)、186.9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4.66/10万)和159.19/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27/10万)。三大死因占全死因的68.54%。2007-2013年居民平均寿命为80.91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8.82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2.68岁。患者因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死因减少寿命分别为3.57岁、2.29岁和1.94岁,对平均寿命造成的损失分别为4.41%、2.82%和2.39%。结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是社区的主要死因,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对居民预期寿命损失较大。

  • 2010-2016年江阴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汤海波;朱爱萍;刘娟;章剑;洪淇;李莹;王敏洁

    目的 了解江阴市居民死亡的基本情况、分布特征及主要死因对寿命的影响.方法 通过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分析居民主要死因和寿命损失.结果 2010-2016年,江阴市居民粗死亡率为689.7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52.41/10万,男性高于女性(P值均<0.01),死亡率逐年上升.前5位死因依次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不同性别、年龄别的死亡率和死因顺位不尽相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0.72岁,女性(83.30岁)高于男性(78.26岁),以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影响大.寿命损失率前3位的死因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人均寿命损失年数前2位的为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和染色体异常.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江阴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慢性病的预防与控制是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围生期疾病、先天畸形等是婴幼儿主要死因,故应加强妇幼卫生工作,降低死亡率,提高居民期望寿命.

  • 南京市2014年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分析

    作者:王志勇;杨华凤;洪忻;陈旭鹏;徐斐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期望寿命现况,分析各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4年南京市居民人口资料和死因监测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年南京市居民粗死亡率5.89‰,男性死亡率(6.54‰)高于女性(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期望寿命为82.17岁,男性为80.19岁,女性为84.28岁.居民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型.死因构成前5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及营养代谢疾病,其去死因期望寿命分别为8.62、4.12、1.70、0.92、0.51岁.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居居民减寿死因前3位.结论 肿瘤、心脑血管等主要慢性病和损伤与中毒是影响南京地区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因素.

  • 2011-2014年南京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杨华凤;陈旭鹏;洪忻;王志勇;徐斐

    目的 定量分析南京市户籍人口“十二五”期间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去死因寿命方法,分析南京市2011-2014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描述疾病别实际死亡变化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2014年南京市全人群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以平均每年1.92%的速度缓慢上升.不同疾病死亡中,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分别为平均每年6.85%、6.82%和5.25%,而精神障碍疾病导致的死亡以13.54%的速度下降.循环系统疾病损失的寿命年高,为8.00岁,其次为肿瘤,损失的寿命年为3.77岁.结论 近年来,对南京市期望寿命影响大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其次为肿瘤.从趋势上看,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为糖尿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的损失逐渐加大.

  • 桐乡市主要慢性病早死亡概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潘东霞;谢开婿;陈玲琍;顾琦俊

    目的 分析2016年桐乡市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亡概率(早死率)及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提高居民期望寿命提供依据.方法 从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导出2016年桐乡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对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率、 早死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及期望寿命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年桐乡市共报告死亡5104例,粗死亡率为738.7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0.40/10万,其中早死亡占23.59%.四类慢性病的早死率为8.44%,其中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疾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早死率分别为5.68%、2.06%、0.65%和0.24%.居民期望寿命为81.40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分别可增加3.69、2.78、1.43和0.16岁.四类慢性病的潜在寿命损失年为15239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4.25年,减寿率为22.06‰.四类慢性病的死亡率、 早死率、 潜在寿命损失年、 平均减寿年数和减寿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桐乡市户籍居民因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的概率为8.44%,四类主要慢性病对男性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

  • 山东省烟台市2012年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状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王倩倩;陈远银;刘海韵;于绍轶;曲淑娜;徐颖;王茂波

    [目的]了解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状况,为消化系统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烟台市2012年居民消化系统肿瘤发病、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算烟台市2012年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采用去死因期望寿命的方法评价消化系统肿瘤对人群平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2年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发病人数7567人,发病率为116.54/10万,占肿瘤发病总数的49.70%,死亡7054人,死亡率为108.64/10万,占肿瘤死亡总数的53.23%;死亡率居前3位肿瘤为肝癌、胃癌、结直肠癌.烟台市消化系统肿瘤好发于男性,且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去除消化系统肿瘤死因,平均期望寿命将增加1.83岁.[结论]消化系统肿瘤是严重威胁烟台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辅以定期身体检查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 2011-2015年南昌市新建区居民伤害死亡及其所致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曾艺旋;周小军;彭伊婧;周孔香;杨姣;胡炜华

    目的 了解南昌市新建区居民2011-2015年伤害死亡水平与分布规律及其所致寿命损失情况,为该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控死亡报告信息系统及新建区统计局获取死亡和人口数据,采用ICD-10对伤害死因分类,采用SPSS20.0建立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进行伤害所致寿命损失分析.结果 新建区5年内居民伤害粗死亡率为47.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20/10万,期望寿命78.38年,因伤害寿命损失为1.52年,男性伤害平均粗死亡率高于女性(x 2 =25.747,P<0.05).不同年龄组伤害死亡率分布特征为“两头高,中间低”.前5位伤害死因及死亡率为交通事故(23.36/10万)、溺水(8.35/10万)、自杀(3.48/10万)、意外跌落(3.00/10万)、意外中毒(1.50/10万),其寿命损失分别为0.71、0.37、0.09、0.08、0.04年.0~14岁组首位伤害死因为溺水,其他年龄组则为交通事故,男女性寿命损失的前2位均依次为交通事故和溺水.结论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伤害死亡及其所致寿命损失较一般地区严重,应结合伤害死亡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特征进行针对性综合防控,以降低伤害发生,减少寿命损失.

  • 2014年东营市居民死亡情况及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王莉莉;孙宗永;王建英;王娜

    目的 了解东营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东营市居民死亡率为559.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5.81/10万,男性死亡率(631.08/10万)高于女性(485.30/10万)(P<0.01).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总死亡人口的33.53%、23.58%、16.32%、8.30%、7.19%,不同年龄主要死因不同.期望寿命为78.79岁,去除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68和3.07岁.以PYLL率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是恶性肿瘤和伤害,其导致每千人寿命损失为9.80和8.37人年.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影响东营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期望寿命.

  • 2013年海阳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情况及去死因期望寿命分析

    作者:姜军桥;高日红;于炳强;李庆勇;穆菁华

    目的 了解2013年海阳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对其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等.结果 2013年海阳市居民死亡5 494例,粗死亡率为832.8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74.08/10万,平均期望寿命79.02岁.居民前5位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伤害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共计死亡5 032例,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1.59%.去除这5种疾病后,人均期望寿命分别可增加4.87、3.20、2.62、1.48和0.79岁.结论 居民期望寿命的提高需要加强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及呼吸道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病例特征

    作者:杨柳;周林;张军;王莹;刘守钦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病例特征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制定道路交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1-2015年济南市死因监测数据,并用ICD-10编码对死因进行分类,测算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分析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6.72/10万,占伤害总死亡的38.86%.5年中,济南市道路交通伤害死亡率呈波动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不同道路使用者中,行人死亡率高(7.99/10万),其次为摩托车驾驶人员(3.05/10万).去除道路交通伤害后,济南市人群期望寿命可增加0.41岁.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严重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和生命,应重视道路交通伤害脆弱人群的干预工作.

  • 艾滋病对河南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王爱英;杨永利;施学忠

    目的:了解艾滋病对河南省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00年河南省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河南省AIDS死亡登记资料,采用蒋庆琅法计算河南省居民期望寿命和去死因期望寿命.结果:河南省居民全死因期望寿命为74.404岁,去AIDS死因后期望寿命为74.459岁,去AIDS死因后期望寿命可增加0.055岁,增长幅度为0.074%.结论:目前河南省AIDS流行水平较低,其对河南省人群期望寿命影响轻微.

  • 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作者:王建生;张庆军;金水高

    目的 了解我国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疾病负担状况.方法 通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和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采用患病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早死指数等指标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健康损失进行估计;并计算这两种疾病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 我国目前至少有1.74亿高血压患者,每年大约22万人死于高血压;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高血压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在男性中为0.362岁,女性为0.359岁,全国合计为0.36岁;高血压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254万寿命年;平均每一个高血压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1.4年的"早死";每年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用为318.9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5.6%.目前,我国共有2 300万人正经受着糖尿病的困扰;每年有大约9万人死于糖尿病;去死因期望寿命计算结果显示,糖尿病导致的期望寿命损失在城市中为0.21岁,农村为 0.08岁,全国合计为0.15岁;糖尿病引起的潜在寿命损失约为130万寿命年;平均每一个糖尿病人死亡,将会导致14.4年的"早死";糖尿病导致的直接经济负担约为107亿元人民币,约占200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的 1.88%.结论 无论是健康损失还是经济损失,高血压和糖尿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都是非常巨大的.

  • 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

    作者:管晓晔;李辉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杨浦区居民死亡率7.85‰(标化死亡率2.24‰),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死亡率在33.70/10万~292.49/10万;期望寿命82.52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预期寿命分别可增加6.58岁和3.96岁;以减寿年数(YP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病、损伤与中毒、新生儿病及先天异常;以平均减寿年数( A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与中毒和肿瘤.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对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死因的损伤与中毒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工作.

  • 2011-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作者:张松建;谈敦芳;张奇;胡英;刘远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北京市顺义区籍居民死因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重点疾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分类,使用SPSS 20.0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死亡率、构成比、去死因期望寿命等. 结果 2011-2015年顺义区居民死亡率为667.38/10万,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共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0.37%,脑血管病死亡率有随时间而下降的趋势(P<0.001),其他疾病死亡率未发现随年度而变化的趋势;除心脏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外,男性其他疾病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女性(均P<0.05).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并不相同.去除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后,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4.39岁、3.77岁和2.23岁. 结论 2011-2015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影响顺义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防控指导,降低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

  • 重庆市2010年城乡居民期望寿命及减寿情况分析

    作者:戴敏;毛德强;冯连贵;熊鸿燕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男女及城乡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及其对期望寿命的疾病影响因素,分析各类疾病的危害程度,为制订疾病控制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年重庆地区全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损失年数、减寿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为76.5岁,在西部地区属于高寿命值地区,但低于其他直辖市及部分沿海发达省市;处于死因构成前5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人群的死因顺位基本一致,但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病死率存在差异;去除前5位死因后,人均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4.22、2.50、2.01、1.26、0.27岁,各类疾病对不同人群的寿命影响程度不同;对居民早死威胁大的是恶性肿瘤,以肺癌为首,其次是以交通事故、意外死亡为主的损伤中毒类;自杀行为导致的早死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 重庆地区人口期望寿命值有待进一步提高;加强针对不同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的防治策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 2012年贵州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作者:翁浩;张益霞;潘昀熙;谢兴忠

    目的 分析各类死因对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2年死因监测数据,采用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寿命损失年数和损失率.结果 2012年贵州省国家疾病死因监测点居民的期望寿命76.13岁,男性73.44岁,女性79.15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对2类疾病去死因后,居民期望寿命男性可增加6.05岁、3.36岁,女性可增加7.27岁、4.57岁.循环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脑血管疾病影响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3.37岁,女性居民损失3.23岁,呼吸系统疾病对男女居民寿命的损失以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影响大,男性居民损失寿命1.72岁,女性居民损失2.18岁.结论 期望寿命的提高,在于对心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

  • 济南市2011-2012年主要死因及对寿命损失的影响

    作者:阮师漫;孟庆跃

    目的 了解2011-2012年济南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对其居民寿命损失的影响,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1-2012年济南市居民死亡率为663.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5.48/10万.前5位死因顺次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平均期望寿命为76.84岁,对居民期望寿命的损失以心脏病和恶性肿瘤严重,去除这2种死因,居民期望寿命可分别增加2.64和2.16岁.全死因标化PYLL为207 163年,标化PYLL率为36.99‰,标化WPYLL为157 734年,标化WPYLL率为29.24‰.前3位标化PYLL率和标化WPYLL率均为伤害、恶性肿瘤、心脏病.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并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

  • 2011-2015年济南市居民糖尿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王莹;刘守钦;宫舒萍;周林;张军

    目的 了解济南市居民糖尿病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潜在减寿情况.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济南市居民糖尿病死亡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死因分类,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济南市居民糖尿病年均死亡率是10.55/10万,标化死亡率是6.06/10万,累积死亡率为0.69%,居死因顺位第7位.女性糖尿病死亡率高于男性,城市死亡率高于农村.糖尿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0岁后上升速度加快,85~岁组达高峰.城市男性的减寿率(PYLL率)、潜在工作损失率(WYPLL率)均高于农村男性;农村女性的PYLL率、WYPLL率均高于城市女性.去除糖尿病后,济南市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0.13岁.结论 糖尿病是影响济南市居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人、城市男性和农村女性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51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