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州市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病原特征分析

    作者:徐秋琼;李柏生;余泳红;单桂花

    目的 了解2014年广州市某工厂发生的一起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耐药特性及分子特征.方法 对分离到的6株非O1/O139群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6株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非O1/O139群.药物敏感性分析显示,6株分离株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克肟、头孢拉定、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B耐药,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四环素、吡哌酸、红霉素和氯霉素敏感.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毒力表达调控基因(toxR和溶血素基因(hlyA),未检出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毒力协同调节菌毛基因(tcpA)和肠毒素基因(ST);5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冷柜内壁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 Ⅰ消化后的PFGE图谱为同一型别.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共同的遗传特征,菌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提示应加强该类菌株的监测,防止大范围扩散或暴发流行.

  •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流行、致病因子和耐药

    作者:李凤娟;阚飙;王多春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发生,其流行涉及到多个血清群.在有些地方,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发病率甚至超过了O1/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发病率.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致病因子多种多样,肠毒素、蛋白酶、溶血素和三型分泌系统等被认为是重要的致病因子,但其致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仍然不完全清楚.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加,出现了许多耐药甚至多重耐药菌株.本研究从非O1/ O139群霍乱弧菌腹泻的流行情况、致病因子以及耐药方面加以综述.

  • 临床分离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及耐药特征分析

    作者:周妍妍;杨伟明;李世荣;闫东辉;苏建荣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及耐药特征.方法 收集2014-2015年北京友谊医院4-10月肠道门诊分离到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霍乱弧菌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PCR检测霍乱弧菌的毒力相关基因.结果 3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40.0%)高,其次是氯霉素(28.5%)和磺胺异恶唑(22.6%),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及亚胺培南完全敏感.毒力基因检测显示所有菌株均携带hlyA和ompU,hapA(97.1%)、rtxA(91.4%)、Ⅵ型分泌系统T6SS(94.3% ~97.1%)、Ⅲ型分泌系统T3SS(80.0% ~85.7%)和nanH(62.9%)阳性率较高;主要的毒力基因型为hlyA-rtxA-hapA-ompU-nanH-vasA-vasK-vasH-vcsC-vcsV-vcsN-vspD(40.0%).结论 临床分离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多样化,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毒力及耐药监测.

  • 一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晓君

    目的: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食物中毒事件引发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并要求医疗领域加强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实验研究,以指导相关防治措施的制定.本文对一起引起食物中毒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实验研究进行回顾分析,旨在为该该类型食物中毒的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

  • 广东省2011-2013年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耐药性及分子特征

    作者:肖媛;李柏生;效拟;刘谢;谭海玲;何冬梅;柯碧霞;柯昌文;俞守义

    目的 分析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耐药性及分子特征,为霍乱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2013年广东省腹泻病例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株20株,以及同时期海水产品分离株4株,采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毒力基因PCR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分析其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结果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复方新诺明、萘啶酸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0.8%(17/24),37.5% (9/24)和20.8% (5/24);对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则完全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的菌株均携带hlyA和toxR基因,而所有菌株均未检出ctxA、tcpA、ace、zot、st等5种毒力基因.菌株经Not Ⅰ酶切后的PFGE型别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病例菌株与海水产品分离株的带型差别较大.结论 广东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高度耐药,耐药率较高,需加强腹泻病例中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的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 云南省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子特征分析

    作者:廖凤;古文鹏;徐闻;伏晓庆

    目的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能够引起人类急性腹泻性疾病,但与O1群和O139群相比,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其危害性.因此,我们对分离于云南省的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开展了分子特征分析.方法 采用纸片法(K-B)开展抗生素敏感试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检测毒力基因;同时,我们对菌株进行了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分子分型研究.结果 药敏实验结果显示,67.74%的菌株对利福平耐药,对萘啶酸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为29.03%,所有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敏感;PCR结果显示,所有菌株的ompW基因为阳性,87.10%的菌株hly基因为阳性,25.81%的菌株rstREl tor为阳性,16.13%的菌株rstRClassical和tcpAEl tor为阳性,而CT、rfbo1和r厂6O139基因全为阴性;PFGE结果显示,31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离散趋势,几乎没有相同带型的菌株出现;在MLST结果分析中,发现了1个gyrB新的等位基因,mdh基因发现了4个新的等位基因,metE基因发现了6个新的等位基因,pntA中发现了2个新的等位基因,purM中发现了3个新等位基因,pyrC中发现了4个新等位基因.经过排列组合后,共发现了17个新的霍乱弧菌ST型别(ST273-ST289).结论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呈现出高度的多样性特征,同时,云南省的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丰富了现有的霍乱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