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焦虑状态与IB S-D的相关性研究及中药复方的干预作用

    作者:孙大娟;迟莉丽;梁峻尉;闫华

    目的 观察焦虑状态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的相关性,并评价中药复方加味理肠饮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焦虑量表(SAS)评分,调查IBS-D病人中伴随焦虑状态的发病率,以了解伴焦虑状态的IBS-D的发病特点.并随机选择60例伴有焦虑状态的IBS-D病人以加味理肠饮进行干预,通过给药前后焦虑状态的量化评分、临床症状、直肠肛门测压、血清IL-10和TNF-α水平变化等项目的对比,评价中药干预的疗效.结果 IBS-D病人中伴随焦虑状态的发病率高达60%,给药前后观察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均焦虑评分降低,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初始感觉阈值、大耐受阈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状态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发病密切相关,加味理肠饮治疗伴有焦虑状态的IBS-D疗效显著.

  • 浅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作者:田力男

    本文在回顾总结了诸医学理论家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指出凡该病关键为肝脾不调.且根据肝气之亢与郁、脾气之虚与实,肝脾为病主从有别,可细分为:肝旺乘脾、肝郁脾滞、土虚木贼;在治疗上可分别采用泻肝实脾、疏肝理脾及扶土抑木的治疗方法.

  •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概况

    作者:刁殿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肠易激综合征主要类型之一,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目前西医学主要以止泻、止痛等药物对症治疗,配以调整肠道菌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肠道黏膜保护剂的药物.本文对近5年IBS-D的中医治疗手段和方法从中药、针灸、穴位敷贴、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后认为:中医针对IBS-D的疗法众多,疗效可靠.主要围绕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进行辨证论治,部分医者强调心与小肠的重要性.中医针灸治疗个体针对性强,腧穴多选用足三里、神阙、天枢、中脘、大肠腧等常用有效穴位,疗效显著.同时还有穴位注射、药物贴敷、中药灌肠等疗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①纵观目前的研究状况,仍然以一般的临床经验居多,药物种类繁多而复杂,缺乏统一的标准;②临床研究的中医诊断分型尚无统一的标准,疗效判定缺乏说服力.因此,今后的治疗应更注重药物及针灸治疗的有效作用靶点,阐述疗效机制,为中医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 牛兴东教授使用“祛风药”治疗IBS-D的经验

    作者:肖成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侯群.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发病率可高达15%[1].潘国宗等[2]调查显示:北京地区IBS的人群患病率为7.26%.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脑-肠轴作用,免疫异常,胃肠激素与神经肽,肠道运动异常相关.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 《黄帝内经》论述泄泻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疗启示

    作者:袁旭潮;王捷虹;王康永;田艳朋;马小兵;张成明;唐旭东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依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中医“腹痛”“泄泻”等范畴,《黄帝内经》中有“飨泄”“洞泄”“濡泻”“注下”“鹜澹”“后泄”“遗矢”等病名,其中的脏象学说、诸泄、腹痛等相关条文提及泄泻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虽未论及方药,却对阐述IBS-D的病因病机,以及辩证论治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遵循《黄帝内经》中有关泄泻的论述,探究IBS-D病因病机、治法及用药,挖掘《黄帝内经》对IBS-D中医认识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泄泻 IBS-D
  • 唐旭东应用痛泻要方改善IBS-D“痛”、“泻”症状的临床经验汇要

    作者:王微;王春燕;王凤云

    痛泻要方作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和常用方,留传至今已有千年之久,但在当今临床依然得到广泛应用,尤其脾胃病科专家常用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痛”和“泻”即腹痛和泄泻,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常见表现,应用痛泻要方来治疗可有效缓解;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著名专家唐旭东教授临床善用此法,他从“痛”“泻”症状产生的基本病机着手,以“抑肝扶脾”为基本治疗思路,以痛泻要方为主方,结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灵活加减用药,辅以耐心细致地情志疏导,疗效确切可靠.

    关键词: 痛泻药方 IBS-D 经验
  • 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倪树文;孙金蝉

    目的:采用症状积分量表观察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IBS-D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乌梅丸组)、对照组(洛哌丁胺组),每组45例。试验组给予乌梅丸汤剂,对照组给予洛哌丁胺,两组疗程均为4周,停药3个月后随访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乌梅丸与洛哌丁胺均能显著降低IBS-D患者的症状积分(P<0.01),且乌梅丸优于洛哌丁胺(P<0.05)。乌梅丸总有效率达91.1%,明显优于洛哌丁胺(82.2%)( P<0.05)。乌梅丸在降低IBS-D患者腹泻、排便急迫感、腹痛、腹胀、乏力积分方面的优于洛哌丁胺( P<0.05)。结论:乌梅丸治疗寒热错杂型IBS-D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远期疗效较为理想的特点。

  • 魏玮教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作者:李建松;杨洋;魏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与排便明显相关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或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及排便紊乱,且缺乏生化或器质性病理变化[1].IBS在门诊是较常见的疾病,西方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表明,人群患病率为8%~23 %[2-4],亚洲国家数据显示为5%~10%[5],我国对普通人群进行的调查显示IBS患病率为0.82%~5.67%[6-7].按罗马Ⅲ诊断标准根据大便的性状细分临床分型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未定型(IBS-U),其中又以IBS-D为常见.目前,西医治疗IBS-D仍然没有一种药物对其完全有效,临床主要采用止泻药与解痉药或调节内脏感觉药物联合用药,常配合抗抑郁或焦虑药物治疗,疗效不甚理想.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弥补了现代医学再治疗IBS-D方面的不足,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魏玮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工作逾三十载,学验俱富,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IBS-D见解独到,每获良效.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其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基于5-HT信号通路的肝郁脾虚型IBS-D与UC内脏敏感性的差异性研究

    作者:于丰彦;黄绍刚;张海燕;迟宏罡;邹颖;郑欢;叶华;郑学宝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5-HT信号通路内脏敏感性的差异性,探讨两种疾病5-HT信号通路在内脏高敏感性的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胃肠道症状计分标准检测正常人、肝郁脾虚型IBS-D和肝郁脾虚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同时进行直肠内脏敏感性检测,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仪系统测定血标本的5-HT、5-HIAA含量,RT-PCR检测结肠活检标本的5-HT 3R、4R、7R,Western-Blot法测定TPH1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组比较,IBS-D组和缓解期UC组患者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黏液便的积分及胃肠道症状总积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缓解期UC患者的各胃肠道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高于IBS-D组及正常对照组,IBS-D和缓解期UC患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同时直肠内脏敏感性的检测发现相对应的缓解期UC组和IBS-D组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疼痛阈值有显著性降低;肛门直肠收缩压显著升高.缓解期UC组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和疼痛阈值较IBS-D组之间比较降低更明显,但无显著性差异,而疼痛阈值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各组患者5-HT信号通路主要指标的检测上,IBS-D组和缓解期UC组患者血浆5-HT、5-HIAA浓度、结肠黏膜TPH1、5-HT3R和5-HT7R的表达均明显升高,5-HT4R表达和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在上述指标比较方面,5-HT7R表达在IBS-D组和缓解期UC组患者之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相同证型的IBS-D组和缓解期UC组在临床症状评分和内脏敏感性、血浆和结肠黏膜的5-羟色胺信号通路的各项指标均相近的改变,但缓解期UC组的疼痛阈值及结肠黏膜的5-HT7R表达变化有显著性变化.揭示出两种疾病在内脏敏感性的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关联性,阐明了5-HT信号通路对于内脏高敏感性可能在5-HT7受体作用水平上的差异.

  • 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对IBS-D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永利;宋春秋;李红霞;黄晓峰;周红梅

    目的 探讨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免疫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及脑肠肽的影响.方法 选取IBS-D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给予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免疫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肠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D3+、CD4+T细胞比例、CD4+/CD8+及IL-10、VIP水平均显著上升,CD8+T细胞比例、IFN-γ、IL-8、IL-12、SP、5-HT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可显著降低IBS-D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其脑肠肽指标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疗效显著.

  • 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腹泻型IBS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杨永利;宋春秋;李红霞;黄晓峰;周红梅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胃肠激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IBS-D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治疗组(n=59).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治疗,治疗组给予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胃肠激素和脑肠肽水平变化;采用S F-36统计并分析治疗前后2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M O T、GAS、SP、5-H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VIP、SS、CCK、CGRP水平和各维度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阿普唑仑可显著改善IBS-D患者胃肠激素及脑肠肽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 幼泻停敷脐散对IBS-D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影响

    作者:冯果;陈继婷;刘文;杨毅;何前松

    目的:探讨幼泻停敷脐散对IBS-D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幼泻停敷脐散高剂量组、幼泻停敷脐散中剂量组、幼泻停敷脐散低剂量组.观察大鼠的活动状况;测定大鼠的小肠运动、血浆中TNF-α和IL-10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行动活跃、精神良好、皮毛润泽、饮食不减、实验后体重高于实验前,模型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明显减少,大便松散、稀便;幼泻停敷脐散高剂量、中剂量组及得舒特组的小肠运动减慢,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幼泻停敷脐散高、中剂量组及得舒特组的TNF-α和IL-10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幼泻停敷脐散能抑制IBS-D模型大鼠的小肠运动和血浆中TNF-α和IL-10含量异常升高,对IBS-D模型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幼泻停敷脐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冯果;陈继婷;杨毅;何前松;刘文

    目的:探讨幼泻停敷脐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幼泻停敷脐散高剂量组、幼泻停敷脐散中剂量组、幼泻停敷脐散低剂量组.观察大鼠的活动状况、粪便性状及颗粒数;测定粪便的含水量、血浆中VIP及5-HT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行动活跃、精神良好、皮毛润泽、饮食不减、实验后体重高于实验前,模型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明显减少,大便松散、稀便;模型对照组大鼠排便量比正常组显著增多,P <0.05.幼泻停敷脐散高剂量、中剂量组及得舒特组的排便量减少,粪便含水量降低,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幼泻停敷脐散高、中剂量组及得舒特组的VIP、5-HT含量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幼泻停敷脐散能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排便量,减少粪便含水量,能抑制血浆中VIP、5-HT含量异常升高,幼泻停敷脐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乌梅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倪树文;孙金蝉

    目的:观察乌梅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IBS-D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乌梅丸组)、对照组(洛哌丁胺组)各45例。试验组予乌梅丸汤剂,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予洛哌丁胺4 mg,2次/d,口服。2组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结束及3个月时随访,采用症状积分量表与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专用生活质量表(IBS-QOL)进行症状评分。结果:乌梅丸与洛哌丁胺均能显著降低IBS-D患者的症状积分及IBS-QOL评分(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1.1%,明显优于洛哌丁胺的82.2%(P<0.05),且乌梅丸在改善症状积分与IBS-QOL评分方面均优于洛哌丁胺(P<0.05),在改善行为障碍、健康担忧、进食逃避、性行为及关系拓展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洛哌丁胺(P<0.05)。结论:乌梅丸可从整体上有效改善IBS-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副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