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NT-proBNP指导下调整苯那普利剂量对慢性心衰的影响

    作者:彭文君;贺献芝;钟庆华;刘淑意;欧阳锡华

    [目的]探讨在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数值调整苯那普利剂量与以患者临床症状调整苯那普利靶剂量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心衰基础上,分为两组:NT-proBNP指导组(A组)和症状指导组(B组),A组以组中NT-proBNP水平中位数为目标,以NT-proBNP<300 pg/L为终目标调整剂量,B组以传统症状调整药物至靶剂量,15个月后复查NT-proBNP以及对其再住院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A组所测得NT-proBNP数值较B组明显下降,A组再住院率亦比B组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NT-proBNP水平指导下调整苯那普利剂量比传统的根据患者症状调整苯那普利至靶剂量更具有客观性,对改善慢性心衰以及减少再住院率均有明显效果.

  • 苯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汉杰;陈鹏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通心络胶囊联合苯那普利治疗,疗程为14 d.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动脉压力、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FEV1、PaO2、PaCO2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9%)显著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肺动脉压、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量)及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苯那普利可以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粘度.

  • 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作者:曾惠莲;欧阳晓玲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92例2型糖尿病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压、尿白蛋白排泄率、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血钾及血肌酐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各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明显(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且对肾脏保护作用独立于降血压作用.

  • 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对比研究

    作者:邹戈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逆转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对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将114例EH伴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组,于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6个月、12月分别潮定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并按Dever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三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心率的影响不明显.三组治疗前后比较LVMI、LVDd、IVST、LVPWT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5或P<0.01),但在伊贝沙坦组和苯那普利组较非洛地平组显著.[结论]伊贝沙坦、苯那普利和非洛地平能有效控制血压.伊贝沙坦及苯那普利能明显减轻左室肥厚.但三药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患者的远期预后的影响如何,须进一步的临床现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