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脑动脉瘤出血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李金河;梁远生;张木;刘友坦

    目的 探讨术中及术后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solution,HSH)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介入术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发病后3d内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30例.ASA分级Ⅱ、Ⅲ级,Hunt和Hess(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状态)分级Ⅱ、Ⅲ级,改良Fisher分级1、2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cale,GCS) 13~15分,年龄18~8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H组),输注4.2% HSH 4 ml/kg;对照组(N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术前(T0),输注HSH或生理盐水结束时(T1),手术结束时(T9及术后第1天(T3)、第2天(T4)、第3天(T5)、第4天(T6)、第5天(T7)的上午8点,分别记录MAP、CVP、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POP)、HR、Na+、K+、C1-等数值;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T0及T3~T7时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ELISA检测上述时间点血浆中IL-6、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因子浓度,同时记录患者GCS得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hina stroke scale,CSS)及24 h出入量. 结果 H组CVP在T1~T7时分别高于N组(P<0.05);POP在T2~T7时高于N组(P<0.05).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术后呈上升趋势,H组患者在T5~T7时低于N组(P<0.05);H组患者在T7时血浆IL-6、TNF-α浓度低于N组(P<0.05);T5~T7时,H组ET-1浓度低于N组(P<0.05);T4~T7时,H组NO浓度高于N组(P<0.05);上述指标其他时间点及两组间GCS得分、CSS评分、24h出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围手术期小量输注HSH能有效减轻脑血管介入手术后CVS发生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及血管舒缩因子平衡紊乱有关.

  • 术中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脑动脉瘤术后早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

    作者:蔡练忠;陈劲松;刘友坦;史晓勇;陈宝东;池枫;唐靖

    目的 探讨术中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solution,HSH)对脑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早发性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Hunt and HessⅡ~Ⅲ级、Glasgow评分13~14分,年龄20岁~60岁拟行脑血管瘤夹闭术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患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两组:A组:输注4.2%HSH(实验组) ;B组:常规输液(对照组).A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和动脉瘤夹闭后分别静脉输注4.2%HSH40注射液各3 ml/kg,术中液体维持以平衡盐溶液和胶体液按2:1比例输注 ;B组患者麻醉和手术过程中按2:1比例匀速输注平衡盐溶液和胶体液.记录两组患者输液总量,术中及术后各时点两组患者颅内压(intracerebr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浆渗透压(plasma osmotic pressure,POP),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手术结束时(T5)、术后6(T6)、12(T7)、24 h(T8)两组患者的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A组CVP在T6和T8时点分别显著高于B组(9.4±1.3 vs 7.6±1.0和9.4±1.5 vs 7.2±1.6,P<0.05),而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ICP在T5、T6和T7时点分别低于B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4.7 vs 21.5±3.6,20.4±3.2 vs 28.2±3.9和22.6±3.7 vs 27.4±2.7,P<0.05) ;A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T6和T7时点分别显著低于B组(121±15 vs 139±17和125±13 vs 137±15,P<0.05).结论 脑动脉瘤夹闭术中输注4.2% HSH 6 ml/kg可有效减轻术后患者早发性CVS发生程度.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未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陈慧;朱昭琼;王钊

    目的: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HS)对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HS)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修订的Capone等方法制备创伤UHS模型.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C组(正常对照组)、NS组(生理盐水复苏组)、HH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分别在伤后0、30、90、210 min观察3组大鼠的心率;血清K+、Na+、Cl-的浓度;血浆TNF-α、IL-1β、IL-6、IL-10的浓度.结果:大鼠休克后心率显著下降,复苏后明显升高;HHS组在伤后90 min时,血清Na+、Cl-浓度明显增加(P<0.05),但在伤后210min时恢复正常;两复苏组中TNF-α在休克后迅速升高,复苏后进一步上升,IL-1β与IL-6浓度在伤后90min才有明显增加,而IL-10浓度在伤后210 min降低(P<0.05).与NS组比较,HHS组在各相应时点的TNF-α、IL-1β、IL-6浓度明显下降,IL-10浓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HHS有利于保持UHS大鼠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促炎因子释放,促进抗炎因子合成,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未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作者:陈慧;朱昭琼;王钊;韩明;孙小琳

    目的 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HHS)对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修订的Capone 等方法制备创伤UHS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HS组).NS组及HHS组大鼠经动脉放血,使血压降至40 mmHg,然后断尾75%,造成活动性出血.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和HHS输注,使MAP维持在50 mmHg.复苏1后,两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MAP 0 mmHg.持续监测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大上升及下降速率(±dp/dtmax)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分别于伤后0(T0)、30(T1)、90(T2)、210(T3) min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观察实验结束时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于T3时点处死大鼠,制备心肌组织匀浆,检测MDA、SOD、TNF-α及IL-6水平;经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HHS组复苏后心功能指标较NS组明显升高(P <0.05);HHS组CK-MB、LDH活性及cTnI浓度明显低于NS组(P<0.05);HHS组心肌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比NS组明显减轻;HHS组心肌匀浆MDA、TNF-α及IL-6浓度均显著低于CON组,心肌匀浆SOD活性显著高于CON组(P<0.05);HHS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NS组(P<0.05).结论 HHS对UHS大鼠心肌有保护作用;减少氧自由基释放和SOD消耗,降低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中的机制.

  •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复苏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慧;朱昭琼;王钊;孙小琳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 hypertonic sodium chloride hydroxyethyl starch 40,HHS)对大鼠非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cd hemorrhagic shock,UHS)复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修订的Capone等方法制备创伤UHS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组(HHS组).NS组及HHS组大鼠经动脉放血,使血压降至40 mmHg,然后在距鼠尾根部1/4处断尾,造成活动性出血.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HHS输注,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 mmHg.复苏1h后,两复苏组均给予手术止血、回输血液及给予足量的液体输注,保持MAP 90 mmHg,充分复苏2h后,将大鼠放回笼内观察.分别于伤后0、30、90、210 min观察大鼠的心率(HR);血气指标包括pH、碱剩余(BE)、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各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磷酸肌酶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以及出血量、输液量、存活率.结果 大鼠休克后的HR显著下降,复苏后HHS组与NS组HR明显升高(P<0.05);休克大鼠的pH、BE、PaO2下降,LAC明显升高,复苏后与NS组比较,HHS组的pH、BE、PaO2增高,LAC显著下降(P<0.05);休克大鼠的PT、ApTT明显延长(P<0.05),复苏后HHS组PT、APTT均短于NS组(P<0.05);休克后大鼠的CKMB、ALT、AST、Cr明显增高,复苏后,HHS组大鼠的CKMB、ALT、AST、Cr低于NS组(P<0.05);同时与NS组比较,HHS组大鼠活动性出血量和出血急救期输液量明显减少,且24 h及72 h存活率显著增高(P<0.05).结论 HHS对UHS大鼠早期有较好的复苏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