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CIGR1基因新发插入突变致幼儿型石骨症1例报告

    作者:张霖

    目的 探讨恶性幼儿型石骨症的临床特点和基因特征.方法 分析1例恶性幼儿型石骨症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患儿,1岁6个月,X线摄片显示全身骨骼密度增高硬化、骨髓腔缩小,脊椎椎体上下密度高、中间密度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父亲及母亲TCIRG1基因11号外显子出现杂合突变c.1450_1451insTc.1451A>T:484P>P,患儿为纯合突变;另外,骨骼发育异常的17个相关基因COL9A1出现一个错义突变,c.902C>T,p.Pr0301Leu.结论 恶性幼儿型石骨症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和基因检测.

  • TCIRG1基因突变致婴儿恶性石骨症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潇潇;陆敏;吴蓓蓉;董晓艳;顾浩翔

    目的 探讨婴儿恶性石骨症(IMO)的临床特点、致病基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总结1例IMO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行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并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IMO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基因.结果 女,8月龄,因“咳嗽10 d,病程中发热1次”就诊.X线摄片示患儿全身骨骼密度增高,考虑IMO可能,为明确诊断,行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TCIRG1基因存在无义突变c.1360C>T(p.R454X)和移码缺失c.722delC(p.T241fs),故临床诊断IMO.文献复习共报道IMO 238例,其中国内128例(包括本文1例),国外110例.临床症状包括贫血(65.1%)、肝脾肿大(48.3%)、视力障碍(47.9%)、生长发育迟缓(40%)、血小板下降(26.5%)、合并感染(22.3%)、颅骨异常(17.2%)、低血钙(14.3%)、脑积水(10.5%)和惊厥(5.2%).77例(国外58例,国内19例)基因测序发现6种致病基因,包括TCIRG1(50.6%)、RANK和RANKL(18.2%)、SNXIO(18.2%)、OSTMl(7.8%)和CNCL7(5.2%),国内报道的19例全部为TCIRG1基因突变.64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死亡16例.结论 IMO临床症状主要有贫血、肝脾肿大、视力障碍和生长发育迟缓,常见致病基因为TCIRG1基因.本文发现1例TCIRG1基因新的组合杂合突变所致IMO,丰富了TCIRG1基因突变谱.

  • 一例罕见的新的TCIRG1基因杂合性突变引起的婴儿恶性石骨症

    作者:胡彬;曾秉辉;胡悦林;赵强;景象一;张永玲;王一鸣

    目的:研究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 TCIRG1和CLCN7是婴儿恶性石骨症常见的致病基因。前者被认为是纯合性致病基因,国外只有6例其杂合性改变也致本病的报导,而我国无杂合性突变导致本病的报道。方法:通过骨组织X线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1例散发性婴儿恶性石骨症患者。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TCIRG1和CLCN7基因外显子及其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用TCRIG1基因附近的微卫星标记和SNP构建患者及其父母的单倍型。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患者及其母亲进行TCIRG1基因拷贝数目变异的检测。结果:患者TCIRG1基因第5号外显子内发现一个4个碱基的缺失突变c.449_452delAGAG( p.Gln149Glnfs16),该突变使得基因3’端编码的666个氨基酸被截断,失去了整个ATP酶V0复合结构域。患儿双亲TCIRG1和CLCN7基因的突变检测及单倍体构建证实该突变来源于患者父亲。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发现患儿及其母亲携带有任何累及TCIRG1及CLCN7基因的拷贝数目变异。结论:本研究发现了1例TCIRG1基因新的杂合性突变所致的婴儿恶性石骨症。这是我国TCIRG1基因杂合性突变引起婴儿恶性石骨症的首例报道。这个发现可用于婴儿恶性石骨症的分子诊断。

  • 三个石骨症致病基因内的新突变及其基因型-表型

    作者:曾好;蒋丹华;陈明晖;黄轩;刘瑞虹;郭鹏;王一鸣;方群

    [目的]对2例恶性石骨症以及1例ADOⅡ型石骨症患者的致病基因TCIRG1及CLCN7进行致病性突变的研究,以扩展突变谱,为开发针对突变类型的产前诊断性芯片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3名石骨症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提取DNA,PCR扩增TCIRG1及CLCN7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剪切位点序列,对PCR产物进行Sanger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对新发现的突变在50名正常对照中进行测序,以排除良性多态性.[结果]在患者1的TCIRG1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缺失突变c.242delC (p.Pro81ArgfsX85),在第9外显子检测到缺失突变c.965delC (p.Arg323GlyfsX23);在患者2的TCIRG1基因第11外显子发现错义突变c.1213G>A (p.Gly405Arg),第18外显子检测到无义突变c.2181C>A(p.Cys727X);在家系3先证者的CLCN7基因发现无义突变c.1641C>A(p.Trp547X).其中,TCIRG1基因中的c.965delC(p.Arg323GlyfsX23)和c.2181C>A(p.Cys727X),CLCN7基因中的c.1641C>A(p.rp547X)均为新突变.[结论]发现TCIRG1基因中2个新突变c.965delC (p.Arg323GlyfsX23)和c.2181C >A(p.Cys727X),2个已报道的突变c.242delC (p.Pro81ArgfsX85)及c.1213G>A(p.Gly405Arg),发现CLCN7基因的1个新突变c.1641C>A(p.Trp547X),丰富了TCIRG1及CLCN7基因突变谱,为阐明石骨症的发病机制以及针对本病的诊断性芯片的设计提供了新数据.

  • 一个婴儿恶性石骨症家系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作者:袁萍;曾艳红;郑灵燕;邓佳;王静;徐艳文;周灿权

    目的 探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在婴儿恶性石骨症出生缺陷预防中的应用.方法 对1个已明确TCIRG1基因突变的婴儿恶性石骨症家系,应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进行TCIRG1基因突变位点直接测序,并结合选择性遗传标记的单倍型构建进行连锁分析;通过突变位点的直接测序法,对产前绒毛活检和羊水穿刺样本进行遗传学诊断.结果 第3次妊娠时产前基因诊断的结果显示胎儿存在TCIRG1基因c.242delC (p.Pro81Argfs* 85)和c.1114C>T (p.Gln372*)复合杂合性突变,为遗传了父母双方的致病性突变位点的患儿,选择终止妊娠.随后通过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方法,先后对13个胚胎单卵裂球进行遗传学分析,确定其中6个胚胎为正常,3个胚胎为携带者,4个胚胎为患者.选择了发育良好且遗传学上正常或携带者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受孕后并经产前诊断证实为正常胎儿,足月分娩后随访婴儿正常.结论 反复生育致死性遗传病的家系,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可优先选择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来避免患儿出生.

  • 一个婴儿恶性石骨症家系的TCIRG1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王敏;陈天平;金玲;屈丽君;汪俭;李艳;程杰;许喆;王成军;高珊

    目的 通过对1例婴儿恶性石骨症先证者的T细胞免疫调节因子1 (T cell immune regulatory factor 1,TCIRG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为该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目标序列捕获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可能的致病突变进行验证.结果 先证者出生后4个月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血小板少、肝脾肿大、方颅,影像学表现为骨骼密度广泛增高硬化.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TCIRG1基因存在第8外显子c.796G>T(p.E266X)和第12外显子c.1372G>A(p.G458S)复合杂合突变;先证者父亲、祖母为c.796G>T(p.E266X)杂合突变携带者;先证者母亲为c.1372G>A(p.G458S)杂合突变携带者.因此,先证者的c.796G>T突变和c.1372G>A突变分别源自其父母.经检索PubMed、ClinVar数据库和文献均为未报道过的新突变.结论 TCIRG1基因的c.796G>T和c.1372G>A复合杂合突变为该家系婴儿恶性石骨症先证者发病的原因.我们的结果丰富了TCIRG1基因突变谱,为家系的分子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