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作者:王为民;李远栋;刘玉峰;张君涛;金哲峰

    目的 观察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仰卧位牵伸侧屈旋扳法,治疗2周后,观察颈部功能及颈部压痛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颈部功能及缓解颈部压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的改善颈部功能及缓解颈部压痛.

  • 一种新型动态牵引外固定架治疗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坤;陈仲强;熊革;武竞衡;陈山林;田光磊

    目的 报告一种新型动态牵引外固定架治疗手指近指间关节(PIPJ)骨折脱位的研究结果.方法 于新鲜标本手指中节指骨基底掌侧做斜形截骨,游离掌侧半关节面,制备PIPJ骨折脱位模型.行X线侧位片透视,测量以下指标:截骨块累及关节面的比例;截骨前、后和外固定架牵引下,PIPJ处于伸直、屈曲45°及屈曲90°位时,近节指骨头中心(Cp1)到中节指骨头与指骨基底关节面背侧缘连线(L)的距离(h);截骨后和外固定架牵引下,PIPJ处于上述角度时Cp1到中节指骨基底残余关节面掌侧缘的距离(a)和背侧缘的距离(b);记录外固定架所能维持关节复位的大活动范围.通过比较h、a、b值来判断关节复位程度.结果 截骨块平均累及关节面的(49.5±4.9)%.截骨后,Cp1到L的距离h1均大于截骨前距离h0,b值均大于a值(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IPJ处于动态半脱位状态.外固定架牵引下,Cp1与L的距离h2和h0比较及a值和b值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关节复位良好.X线透视显示PIPJ关节面清晰可见,外固定架牵引能在0°~(102.2±5.1)°的范围内维持关节复位状态.旋转弹簧,可轻松调节牵引力.结论 该新型动态牵引外固定架轻巧易用、不遮挡关节面、可调节牵引力,能获得并维持关节复位状态.

  • 动态牵引外固定联合内固定治疗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

    作者:白印伟;张振伟;余少校;李征;周望高;吴文溢;曾锦浩

    目的 探讨治疗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粉碎性骨折,在行手术内固定同时应用动态牵引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3月至2014年7月,对7例拇指近节指骨基底部累及掌指关节内的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为C型),行开放/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同时辅以动态牵引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早期行患指功能康复训练,随访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捏力、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随访13~ 32个月,平均18个月,石膏托固定平均7.7 d(3~14 d),平均4.3周拆除外固定架(4~6周),平均7.2周取出内固定物(6~9周).所有患者均能返回原工作岗位,拇指掌指关节屈35°~50°,平均42.4°;伸5°~10°,平均8.6°.捏力平均为对侧89%.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优5例,良2例.结论 在拇指掌指关节以动态牵引外固定结合内固定方法,可有效固定骨折块,允许关节早期活动,具有动态可变牵引力,运动中可有效维持关节稳定,减少因长期制动导致的关节附属结构粘连、挛缩.

  • 克氏针动态牵引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手指近指间关节Pilon骨折

    作者:缪道一;张凌洲;陈文良;林传甫;吴建伟

    指骨近指间关节内骨折较为常见,尤以Pilon骨折[1]比较特殊,其受伤机制与其它骨折不同,因此其手术处理方式有其特殊性.我院采用自制克氏针动态牵引[2]结合有限内固定术式治疗28例患者31指的近指间关节(简称PIPJ)Pilon骨折,经短期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推拿结合动态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周围型)62例

    作者:王新军;赵丰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出于颈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从而导致的颈椎失稳、椎间盘突出引起炎性水肿,刺激了颈神经根而致的颈部疼痛合并上背及肩上肢放射痛麻木为基本症状的常见病[1].

  • 动态牵引下推拿治疗颈椎病

    作者:陈敬鸿

      颈椎病是因颈部损伤、慢性颈部劳损,或关节退行性变及外邪侵袭而引起的头、颈、肩、胸部和上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综合症候群。笔者采用动态牵引下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小者22岁,大者55岁,平均39.2岁;病程短者半个月,长者12年。  根据《1993年国内颈椎病分型标准》分型:神经根型11例,椎动脉型6例,交感型3例,混合型3例,颈型7例。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呈反弓改变者,由于牵引后出现不适症状,未列入本组病例中。2 治疗方法  颈椎牵引:使用QY-2型手动牵引椅(广州市华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制造),行坐式颌枕牵引。牵引重量:女性和年老体弱者为8kg~10kg,颈肌强壮者为10kg~16kg。牵引时,身体做前后屈伸运动。牵引角度:头颈前屈为15度~20度,后伸10度~15度,使颈项、颈胸段的颈夹肌、棘上与棘间韧带、骶棘肌呈充分紧张或松弛状态,然后躯体做左右侧摆运动,使斜方肌、提肩胛肌、斜角肌和棱形肌的起止点、腹肌,呈充分紧张或松弛状态。  推拿手法:动态牵引下,术者用左右手交替在颈部、肩部行拿捏手法,以松解颈肩部肌肉,并沿颈椎横突寻找压痛点,用拇指对风池、颈百劳、阿是穴行点按揉法,并沿颈椎、胸椎两侧及斜方肌外缘,经肩井穴至巨骨穴,从完骨穴经胸锁乳突肌后缘至缺盆穴,行点按、弹拔、一指禅等手法。  动态牵引与推拿交替进行,反复2次~3次。牵引结束后,在颈、肩、背、上肢部,施以捏、拿、揉、抖、拍打等手法后,结束治疗,全过程约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3 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半年内未复发)19例;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8例;有效(症状明显好转)3例;无效(症状与体征均无改善)0例。

  • 动态牵引联合改良颈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王春艳

    目的 观察分析动态牵引联合改良颈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将研究的1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卧式电动牵引和圆柱型颈枕治疗;治疗组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动态牵引和改良颈枕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20d后分别采用日本骨科协会颈椎病临床症状和功能障碍量表对入选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治疗组评分[(14.6±5.4)分]及对照组评分[(11.2±5.2)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并以治疗组的评分增加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d后发现两组患者评分均较10 d前进一步提高,仍以治疗组评分[(19.1±7.5)分]提高显著,与对照组[(14.9±4.8)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7%)亦明显优于对照组(78.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牵引联合改良颈枕可以增大颈椎的椎间孔和椎间隙,调整小关节紊乱,有效解除退变的椎间盘和周围软组织对脊神经根的卡压症状,恢复颈椎生理曲度,舒展颈肩部软组织,维持颈椎的稳定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 颈椎动态牵引辅助治疗颈椎病的护理

    作者:孙红;刘文波;黄秀荣

    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年轻患者也不少见,男女均可发病.轻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颈肩手臂酸痛麻木,重者可导致某些器官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瘫痪.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多发病.我科2001年7月~2004年6月,应用自制中药液颈宁A穴位注射,中频理疗,辅予颈椎动态牵引积极采取相应的专业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脊柱四维度立体动态牵引整脊床]功能探索

    作者:黄家南

    介绍[脊柱四维度立体动态牵引整脊床]功能探索与发明,采用四肢与腰胯立体联合固定取代了现有技术各类牵引床必须扎腹扎髋固定牵引的常规,采用动态牵引、脊柱关节自然开合、自然矫正,取代了普通牵引床静态牵引的不足,以及三维牵引床、"四维"牵引床左右斜扳瞬间快速矫正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临床提供了又一科学、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