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足踝外科电子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Foot and Ankle Surgery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7793
  • 国内刊号: 11-9350/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1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建中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前足热压伤中的应用

    作者:焦涛;任孝燕;孙荣涛;段崇锋

    目的 探讨应用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前足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至2015年2月山东新矿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12例前足热压伤组织缺损行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的前足热压伤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质地柔软、外形饱满.结论 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前足热压伤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热压伤 外科皮瓣
  • 3D打印技术在踝关节陈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尹海磊;张伟;刘洋;卢建峰;刘鹏光;卢廷胜;孙兆旭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踝关节陈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例踝关节陈旧骨折患者的薄层CT扫描数据,根据扫描结果重建3D模型,术前判断截骨线的位置和选择截骨方向,以及内固定放置的位置和方向,均应用于实际手术中.结果 术前3D打印辅助判断截骨线的位置以及截骨的方向,以及内固定位置和方向准确直观,术后显示踝关节骨折复位满意.结论 3D打印技术制备的模型应用在踝关节陈旧骨折中,准确直观地辅助截骨线的位置和截骨方向的判断,并辅助内固定的放置.

    关键词: 3D打印 踝关节 骨折
  •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的技术报告

    作者:焦晨;胡跃林;郭秦炜;江东;陈临新;谢兴;赵峰;皮彦斌

    目的 探讨一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镜下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收治的行关节镜下距腓前韧带重建(自体股薄肌腱)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6周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术后2个月恢复正常行走,术后3个月恢复运动.术后进行踝关节三维重建CT检查,显示骨道位置良好.结论 关节镜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值得临床借鉴,但需要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做到及时对症治疗.

  • 自制简易行走鞋在下肢外固定架术后患者康复锻炼时的应用

    作者:权祎;石海花;张媛;姬维娜;李亚维;许琳;成琤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的简易行走鞋,使应用于外固定架治疗下肢畸形的患者能够尽早下地活动,达到术后康复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足踝外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下肢畸形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37.2±8.4)岁;其中左侧13例,右侧17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4±7.6)岁;其中左侧14例,右侧1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指导其踝关节屈曲运动,试验组患者术后应用自制简易行走鞋,指导其早期下地活动,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随访患者的疼痛情况,6个月时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及关节活动度.两组患者受试过程中无退出或不接受治疗者.结果 6个月后,患者的活动度良好,疗效显著.试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下地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2.0vs 17.5±3.0,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0.5 vs 5.4±0.3,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2个月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2vs3.0±0.4,P<0.05).结论 此方法简单实用,费用低廉,无需特殊的设备,就能够使采用下肢外固定架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 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EichenholtzⅢ期中足Charcot关节病

    作者:赵晶晶;黄若昆;谢鸣

    目的 探索应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EichenholtzⅢ期中足Charcot关节病.方法 收集2008年3月至2015年2月采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矫正治疗27例EichenholtzⅢ期中足Charcot关节病.根据病变范围,关节稳定及畸变程度,去除需矫正融合的关节,采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牵张复位,重建中足诸骨关节对位,调整足内外侧柱均衡,恢复足底部压应力趋于正常分布.结果 随访11~27个月,平均15.3个月.25例关节骨性融合,形成稳定的跖行足.关节完全骨性融合时间平均20.3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平均22.5周,手术后X线检查发现,内侧柱高度、侧位第1跖骨距骨角、距舟覆盖角、距跟角都有明显改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平均48分,术后平均82分.其中2例关节未完全骨性愈合,8例针道感染,5例螺钉出现松动,3例切口愈合不良.结论 采用可调式外固定支架治疗Eichenholtz 3期中足Charcot关节病,并发症低,能有效矫正畸形,调整足部应力分布,重建中足骨性结构,使脱位畸变关节达到稳定的骨性融合,改善患者足部症状.

  • 不同入路联合取髂双楔形植骨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

    作者:宋秀锋;郑加法;李宏志;李荣俊;周锦明;关盛溢;于鹤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在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35例Zwipp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男32例,女3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2岁.根据不同患者,分别采用外侧"L"形切口、跟腱外侧直形切口及改良外侧斜形切口进行距下关节撑开取髂双楔行植骨关节融合,部分患者行跟腱延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7个月,平均17个月,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距下关节均Ⅰ期融合.术后的距骨第1跖骨角、跟骨倾斜角、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AOFAS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个体化的手术切口进行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切口的选择要严格根据术前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

  • 联合截骨治疗青少年外翻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孙亚宁;张晓婵;唐钰超;赵海涛;秦士吉;张奉琪

    目的 探讨联合截骨治疗青少年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联合截骨治疗青少年外翻100例(185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88足),女52例(97足),年龄11~19岁,平均(15.5±3.48)岁,随访时间为18~48个月,平均(28.5±6.8)个月.手术前后均摄双足负重正侧位X线影响检查,术前测量外翻角为35°~65°,平均(49.61±14.25)°,第1、2跖骨间角15°~27°,平均(21.03±6.73)°.手术方法采用第1跖骨基底或跖骨干加第1跖骨颈截骨钢板固定或近节趾骨基底截骨克氏针固定.根据不同患者外翻的症状矫正软组织平衡,必要时松解内收肌.采用AOF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85例(157足)获得随访,患者外翻角为(18.18±4.55)°,第1、2跖骨间夹角为(5.07±1.70)°,平均矫正30.54°和17.33°,术后,足部评分(84.8±7.6)分,与治疗前的(46.5±9.4)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外翻以遗传为主,外翻严重.采用联合截骨位治疗青少年外翻,可矫正第1跖骨内翻同时矫正远端关节固角,提高矫正效果,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 青少年 外翻 畸形 矫正
  • 趾侧方切口治疗趾甲沟炎的美学和功能学评价

    作者:张宁;曹松华;汪洋;程瑞林;胡勇

    目的 探讨采用趾甲根侧方切口治疗嵌甲并甲沟炎的美学和功能学结果,并与传统Winograd术式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期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共收治的甲沟炎患者77例(89趾),年龄15~58岁.其中37例(42趾)采用Winograd术式,40例(47趾)采用侧方切口术式,即采用不破坏甲皱襞的侧方切口切除甲基质.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感染率和复发率、疼痛VAS评分及患者对趾外形的满意度VAS评分,对手术的功能学及美学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8.6个月,侧方切口治疗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为(5.3±0.5)天,Winograd方法组患者术后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为(7.3±0.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感染率侧方切口治疗组明显低于Winograd手术组(P<0.05).术后3天,侧方切口治疗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而术后第1、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切口治疗组和传统术式组外形满意度VAS评分分别为(9.2±0.6)分、(7.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甲皱襞基底侧方切口切除甲基质,不切除或切开甲皱襞,保留甲沟,术后患者可早期恢复活动,减轻术后疼痛,术后感染率低,且可获得满意的甲外形.

  •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孙晋客;刘晓静;王晨霖;李嘉;梁晓丽

    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资料,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采用经跗骨窦入路或外侧扩大入路治疗的87例(100足)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跗骨窦入路组和外侧扩大入路组.经跗骨窦入路组共44例(48足),按照Essex-lopresti分型,舌形骨折18例(19足),关节面压缩骨折26例(29足);外侧扩大入路组共43例(52足),按照Essex-lopresti分型,舌形骨折15例(20足),关节面压缩骨折28例(32足).根据术后X线影像判断骨折愈合情况,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终功能评定.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个月,骨折均于3个月内愈合.经跗骨窦入路组术后,Bohler角为10°~41°,平均23.5°;Gissane角为98°~141°,平均120.4°;AOFAS评分为76~100分,平均91.6分;其中优29足,良17足,可2足.外侧扩大入路组术后,Bohler角为8°~44°,平均24.6°;Gissane角为102°~136°,平均118.3°;AOFAS评分为72~100分,平均89.4分;其中优28足,良21足,可3足.两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软组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扩大入路组2例患者伤口进行了清创手术.结论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扩大入路均能有效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关节内骨折,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相当.经跗骨窦入路技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一项微创、安全、有效的替代技术.

  • 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作者:李杨;蒋逸秋;潘竹;李王;陶天奇;桂鉴超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采用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23例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8.5岁;左侧13例,右侧10例,所有患者均有外伤至跟骨骨折,并行保守治疗至6个月以上,23例患者结合自身病情,行距下关节镜下清理术、距下关节镜下松解术、距下关节镜下融合术、关节镜下跟骨骨突切除清理术、关节镜下截骨矫正术.术前、术后患者根据疼痛畸形改善情况以及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24个月的随访,23例患者术后疼痛得到明显减轻或彻底改善,且部分伴有局部畸形的患者术后畸形较术前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前AOFAS总评分为(37.59±3.5)分,疼痛评分为(8.89±4.8)分,术后1、3、6、12个月的AOFAS总评分分别为(41.22±5.5)、(71.34±3.4)、(83.22±6.6)、(90.40±6.3)分,疼痛评分为(8.11±3.3)、(5.20±2.9)、(3.29±4.8)、(1.19±5.9)分.术前、术后的AOFAS总体评分及疼痛评分催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具有微创、疗效显著等优点,但对于术者必须掌握适应证和一定的手术技巧才能获得优良的临床结果.同时,随着关节镜技术的进展,镜下手术的禁忌证在逐渐缩小,值得临床推广.

  • 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梅刃;蒋际钊;黄辉春;林苗正;赵奎

    目的 探讨骨折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方法 回顾研究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之间手术治疗28例胫腓远端骨折和29例踝部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39例,女18例;年龄8~71岁,平均年龄28.3岁,其中有8例出现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并对这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果 8例下胫腓骨骨性连接患者中,有3例患者骨性连接发生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部位,5例发生在胫腓骨骨折间且骨块未复位部位,无一例发生在下胫腓骨螺钉固定处,并对8例患者进行18~43个月随访,平均37个月,根据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优3例,良3例,可2例.结论 高能量损伤导致下胫腓骨骨折或踝部骨折,若骨折周围螺钉穿透过长、骨折处胫腓之间骨块未复位,是术后下胫腓骨骨性连接形成因素.

  • 距下关节不稳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峰;胡跃林

    近年来,距下关节不稳定的诊断和治疗逐渐被临床学者所认识与关注.踝关节扭伤是运动中常见的关节损伤之一.20%~40%的患者在急性踝关节扭伤后会产生慢性的踝关节不稳 [1-3].在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中,10%~25%的患者存在距下关节的不稳定 [4-7].但由于距下关节不稳与慢性踝关节不稳在诊断上容易混淆,缺乏特异性诊断技术,加之对距下关节不稳缺乏明确的认识,很多距下关节不稳的病例均未及时发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会加重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关节软骨变性,终可发展为骨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距下关节不稳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 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梅宇;胡跃林;郭秦炜;焦晨;谢兴;江东;陈临新;赵峰

    跟腱是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汇合后延续的部分,是机体粗、强大的肌腱.在激烈运动中,跟腱可能承受高达8倍体重的牵拉负荷,因此,跟腱断裂是运动创伤中较常见的损伤之一,好发于30~39岁的青壮年男性.研究报道,跟腱断裂的发生率为9.3/10万,而Leppilahti等报道为18/10万[1-2],Suchak AA等[3]报道为8/10万~9/10万.急性跟腱断裂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方面一直存在争议,目前没有统一治疗标准.总体来讲,手术治疗的再断率较低,但会增加伤口并发症的风险;而非手术治疗可以避免伤口并发症,但是再断率相对较高 [4-6].长期以来,跟腱治疗的讨论始终伴随着并发症治疗的讨论.随着临床治疗技术不断改进,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减少,但其对治疗的挑战始终不容忽视.龚熹等 [7]将跟腱断裂的术后并发症分为两类:一类为严重并发症,对整个康复过程和预后有较大影响;另一类为轻度并发症,对康复和预后无明显影响.前者主要指深度切口感染和跟腱再断裂,后者指浅表切口愈合不良.Kocher等 [4]在研究中,把再断裂单独讨论,将其他并发症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重度并发症包括死亡、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需要二次手术的切口感染;中度并发症包括腓肠神经损伤及无须手术的切口问题;轻度并发症主要指跟腱周围粘连.本研究将跟腱治疗的并发症逐一讨论,对其发病率及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
  • 踝关节骨关节病的阶梯治疗

    作者:胡跃林

    1 阶梯治疗的概念 阶梯治疗是指同一种疾病处在不同的阶段,根据疾病程度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按照患者的创伤大小将治疗方式分成相应的级别,通过对患者进行分级的阶梯治疗使处在疾病不同阶段的患者得到恰当的治疗.

    关键词:
  • 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软骨损伤

    作者:胡跃林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34岁,主诉踝关节疼痛,步行后疼痛加重2年.查体: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活动略受限.影像检查:术前磁共振可见距骨软骨内侧损伤,初步诊断距骨软骨损伤.适应证:距骨软骨损伤.禁忌证:重度骨关节病,关节间隙狭窄,内外翻畸形>10°,感染性疾病,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

    关键词:
  • 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治一例

    作者:王智;孙超;鲁海;张建中

    1 病例资料 1.1基本病情 患者,男,44岁.主诉坠落伤致右足踝部疼痛、活动不利4个月余.患者自述于4个月前工作中从约8 m高处坠落,坠落后右踝右足部出现剧烈疼痛,无法行走,不能站立.当时无昏迷及恶心呕吐,无意识丧失.伤后由工友送至附近医院进行检查,X线未见异常,未予以特殊处理.伤后2周,因右踝疼痛持续,行走困难,再次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MRI检查后,诊断为"右腓骨骨裂,第5跖骨基底撕脱骨折",石膏固定,保守治疗.石膏固定3个月后,去除石膏行走,仍有明显疼痛,无法正常行走,并有踝关节外侧肿胀疼痛,需扶拐行走.查体发现右踝部肿胀,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右下胫腓关节前部压痛阳性,右外踝处、右距骨前外缘处压痛阳性.右踝关节背伸-外旋试验阳性,挤压试验阳性.右踝关节抽屉实验阳性.VAS评分6分,AOFAS踝与后足评分25分.X线检查见图1.

    关键词:
  • 双侧类风湿足同时行5个跖趾关节置换术一例

    作者:夏志勇;张奉琪;赵海涛;秦士吉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3岁,工人.主诉因双足多趾畸形伴疼痛16年,2014年11月13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足踝矫形外科.患者自诉1998年无慢性诱因出现双足多趾畸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未进行规范化治疗.近年来,患者足趾畸形渐加重,穿鞋困难,足 根部及足底多处出现疼痛,行走明显受限,一次连续独立行走少于100 m,口服药物治疗无缓解,来我院住院治疗.入院查体:双手屈曲畸形,活动度差;双侧前足增宽,足横弓变平,表面皮肤无感染及破溃;双足 外翻,双侧第1跖趾关节内侧呈半球形突起明显,质硬,表面皮肤发红、增厚、压痛,左足第3~5趾屈曲畸形,右足第2~5趾屈曲畸形,左足第3~5趾及右足第2~5趾跖趾关节脱位,足底可见胼胝体,压痛明显;双足各趾末梢循环好,感觉无异常.无双足外伤史.

    关键词:
足踝外科电子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