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七皂苷对造血细胞AP-1家族转录调控蛋白NF-E2,c-jun和c-fos的诱导作用

    作者:高瑞兰;徐卫红;陈小红;钱煦岱;吴超群

    为了进一步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转录调控蛋白AP-1家族的主要成员NF-E2、c-jun和c-fos转录因子的诱导作用,探讨PNS在造血细胞内的信号传递途径,选用人粒系HL-60、红系K562、巨核系CHRF-288和Meg-014个细胞株作靶细胞,经PNS刺激处理后提取细胞核蛋白,分别用人抗NF-E2、c-jun和c-fos抗体与核蛋白作Western blot杂交试验,并用32P标记的具有与NF-E2、c-jun和c-foss转录因子共同结合位点的AP-1双链寡核苷酸探针作电泳带移动阻滞试验(EMSA).结果表明:①Westem blot显示PNS诱导HL-60,K562,CHRF-288和Meg-01 4株细胞的NF-E2和c-jun转录因子蛋白水平分别是未经处理细胞的1.5-2.5倍和2.0-3.0倍.诱导的c-fos蛋白在K562,CHRF-288和Meg-01 3株细胞分别提高2.0-3.0倍,但HL-60细胞的c-fos在PNS处理后无明显变化;②EMSA显示AP-1转录调控蛋白与DNA结合复合物的特异性条带,经PNS诱导后4株细胞的AP-1蛋白与DNA复合物条带密度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细胞.结论:PNS在造血细胞内对基因的转录调控涉及到AP-1家族转录因子成员NF-E2、c-jun和c-fos,通过诱导这些转录因子量的增加,与特异性DNA促进子结合的活性增高而调控与细胞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的表达.

  • 应激对中枢神经系统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及HPA轴的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Lu Xiaohong;Li Lingjiang;Li Changqi;卢晓虹;李凌江;李昌琦;刘忠浩;罗学港

    目的:研究应激对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与CRFmRNA、HPA通路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制造社会应激动物模型,高架十字迷宫和空场实验评估大鼠应激后行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OS蛋白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原位杂交检测CRFmRNA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血清ACTH和Cortisol.结果:提示室旁核(PVN)部位的c-fos,可能作为第三信使调节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的表达,进而控制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的分泌,启动HPA轴,影响与应激有关的行为、神经内分泌免疫活动.

    关键词: 应激 c-fos HPA轴 CRFmRNA
  • C-FOS、GFAP表达与心理应激脑机制的研究

    作者:董湘玉;周秀芳;刘瑶;李琳

    近年研究发现在心理应激源影响下,神经元C-FOS在边缘系统和感觉中枢区域有广泛的表达[1,2].已有研究证明星形胶质细胞(GFAP)能敏感地对多种刺激(如伤、疼痛等)起反应.本文运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大鼠应激后,GFAP、C-FOS的反应变化.

    关键词: 应激 c-fos GFAP 动物研究
  • 应激对NOD小鼠脑c-fos表达和胰岛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陶嵘;姚树桥;石川;张式兴;赵勇

    目的:探讨情绪应激对NOD小鼠脑内c-fos表达和对胰岛内细胞凋亡的影响,了解应激影响糖尿病发生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自发糖尿病模型NOD小鼠在接受饮水冲突应激加限制应激后,分别于接受应激1天、2天、3天时,原位杂交测定脑区c-fos表达水平,TUNEL法测定胰岛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天(3.93±1.05)、2天(5.73±2.60)、3天(5.77±2.75)时段应激组小鼠胰岛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93,t=4.46、3.58、3.41,P<0.05).应激引起c-fos mRNA在脑内的广泛区域表达,其中海马三区、杏仁中央核、下丘脑室旁核的c-fos mRNA表达增高与胰岛细胞凋亡增高间存在正相关(0.79、0.69、0.64,P<0.01或P<0.05).结论:情绪应激时c-fos在海马三区、杏仁中央核、下丘脑室旁核中表达的提高与胰岛细胞凋亡升高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应激影响1型糖尿病发生的过程.

  • 黄芪多糖调节创伤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曾广仙;刘俊英;熊金蓉;廖奕华;代丽红;李杏娟;沈关心

    目的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探讨创伤应激状态下小鼠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对应激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激对照组(B),截肢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只;应激+APS高(C)、中(D)、低(E)剂量组,截肢后分别给予APS 1000mg/kg、500mg/kg、250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CD4+、CD8+、c-fos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NF-κB mRNA、IL-10 mRNA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 结果与A组比较,创伤后72 h B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CD4+、CD4+/CD8+比值显著减少(P<0.01);c-fos抗原表达明显多于正常(P<0.01).与B组比较,C、D、E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 mRNA的表达受抑(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D4+抗原水平、CD4+/CD8+比值升高(P<0.01);胸腺、脾脏组织中c-fos抗原水平降低(P<0.01).与A组比较,C组胸腺、脾脏组织中NF-κB mRNA、IL-10 mRNA的表达,CD4+抗原、CD8+抗原、c-fos抗原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而黄芪多糖体内应用可有效恢复其免疫功能.

  • 丹参酮Ⅱ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作者:郑智;熊玮;龚丽娅;梁黔生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3H-亮氨酸掺入法测定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结果 TSN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显著增加(P<0.05)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 mRNA表达的增强(P<0.05),其效果与Ang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Valsartan,Val)相似.结论 TS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

  • 氯胺酮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细胞凋亡及Caspase-3、c-fos的影响

    作者:周海燕;李伟;周益锋;柳子明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细胞凋亡状态及相关基因caspase-3、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沙土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流组和氯胺酮组,各10例.缺血-再灌流组: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用无创动脉夹阻断脑血流10min后松开动脉夹恢复血流.假手术组: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予阻断.氯胺酮组:血流阻断前30min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mg/kg,余同缺血-再灌流组.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原位标记DNA片段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化SP法进行caspase-3、c-fo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缺血-再灌流组及氯胺酮组脑组织中TUNEL及caspase-3、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假手术组(P<0.01);氯胺酮组3项指标阳性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流组(P<0.01).结论氯胺酮减少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流损伤后细胞的凋亡,其对caspase-3激活和c-fos表达的抑制可能为此作用的机制之一.

  • 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肥大c-fos和c-jun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郑智;梁黔生;冯俊

    目的 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丹参酮ⅡA(tanshinone Ⅱ,TS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 A,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 mRNA的表达,MTF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 培养的心肌细胞中加入TSN(5~80μmol/L),24 h后没有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TSN能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增大、蛋白质合成速率的显著增加及心肌细胞原癌基因c-fos和c-jun mRNA表达的增强.结论 TSN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其抑制了原癌基因c-fos和c-jun的表达有关.

  • 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c-F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江君;刘宁;陈军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Fos表达水平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红景天),各组再分为3 h、6 h、12 h、24 h、48 h共5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大鼠。后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干预组术前红景天每天0.672 g/kg灌胃15 d。参考Longa法在大鼠麻醉清醒后进行评分,应用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各组c-Fos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模型组和干预组缺血脑组织中c-Fos表达明显增加(P<0.01),于再灌注48 h达高峰;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c-Fos表达减少(P<0.05),神经元凋亡明显减少(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结论红景天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c-Fos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 交感神经对血管源性头痛痛觉传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吴士文;李凤鹏;董钊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行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域Fos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PAG的腹外侧区,双侧对称.实验组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组增加(P<0.05).结论 颈交感神经系统通过PAG对痛觉的中枢调整参与了血管源性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 针刺对VD大鼠记忆障碍及c-f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雪朝;吕明庄;贺志光;肖茂磊

    目的: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VD)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与c-fos的关系。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制备VD大鼠模型,针刺脑、肾耳穴后,作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行为学检测、图像分析。结果:治疗后VD大鼠海马CA1区c-fos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正相关。结论:耳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可能与针刺加强c-fos的表达,保护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的作用有关。

  • 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王贺波;郭俊唐

    目的:采用电刺激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superior sagittal sinus,SSS) 硬脑膜,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蛋白的表达,以探讨PAG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后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外侧区,阳性细胞数头侧至尾侧逐渐增多.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刺激组每张切片的Fos阳性神经元数分别为7.2±4.2、13.6±4.3、76.0±12.3.结论:PAG可能参与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痛觉中枢调控.

  • c-fos原癌基因在小鼠内耳发育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赵玉林;李晓萍;董明敏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fos在昆明种小白鼠内耳发育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LSAB法)对原癌基因c-fos蛋白产物在昆明种小白鼠内耳发育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发现在胚胎发育的第15天至第17天,c-fos蛋白产物在耳蜗的感觉上皮、支持细胞、血管纹、前庭膜、螺旋神经节神经元及前庭感觉器官椭圆囊斑及球囊斑的上皮有阳性表达,而于此期间内耳上皮正处于分化发 育阶段,螺旋神经节也处于分化发育阶段.结论:c-fos参与了小鼠内耳的发育过程,在此期间其对内耳上皮的发育主要起促进分化作用.c-fos在内耳毛细胞再生中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黄芪多糖对创伤应激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作者:刘俊英;曾广仙;熊金蓉;代丽红;李杏娟;赵璐;廖弈华

    目的: 探讨创伤应激状态下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黄芪多糖(APS)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截肢应激模型,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A);应激对照组(B);应激+ APS高(C)、中(D)、低(E)剂量组,每组10只.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胸腺、脾脏组织中CD4、CD8 、c-fos蛋白表达,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比较,创伤后72小时应激对照组(B) 小鼠CD4抗原分布、CD4/CD8比值显著减少(P《0.01),c-fos抗原分布明显多于正常(P《0.01);与创伤应激对照组(B)比较,应激+ APS高(C)、中(D)、低(E)剂量组小鼠CD4抗原水平、CD4/CD8比值升高(P《0.01)、 c-fos抗原水平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A)比较,应激+ APS高剂量组(C)小鼠CD4、CD8、c-fos抗原分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创伤后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黄芪多糖可有效恢复其细胞免疫功能.

  • 鞘内预先应用L-NAME抑制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

    作者:李平;薛富善;何农;孙海燕;李成文;杨泉涌;刘鲲鹏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20~310 g、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的SD大鼠60只,在其左足底皮下注射4%福尔马林40μl建立炎性痛模型.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前15 min,通过预先置入的导管向大鼠鞘内注射容量均为10μl的L-NAME 250 μg(FL组)或生理盐水(FN组).分别在注射后1 h、4 h、8 h、12 h和24 h处死动物,在每一时间点每组处死的动物数均6只.另有4只大鼠在左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 h后处死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同侧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情况.结果: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大鼠脊髓后角内出现了迅疾和持久的c-fos表达增强反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后角深层fos阳性(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更加显著.与FN组相比,FL组大鼠脊髓后角内FLI神经元数目在浅层减少23.1%~51.8%,而在深层则减少46.3%~58.3%.结论:鞘内预先应用L-NAME可有效抑制福尔马林炎性痛诱发的脊髓后角c-fos表达增加,尤其是对脊髓后角深层c-fos表达的选择性抑制为显著.

  • 实验性颈交感神经切除对血管源性头痛痛觉传导的影响

    作者:刘若卓;于生元

    目的: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观察颈上交感神经节摘除术前后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F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探讨交感神经系统在血管源性头痛如偏头痛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以雄性SD大鼠(体重为220~250g)为实验对象,行颈上交感神经节(SCG)摘除术后再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段三叉神经脊束核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上颈段脊髓的第Ⅰ、Ⅱ板层,双侧对称.SCG摘除组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结论:颈交感神经系统参与了头部血管源性疼痛如偏头痛中伤害性感觉信息的产生、传导及调节过程.

  • 季德胜蛇药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雷;陆丽娟;林泓怡;韩影;葛卫红

    目的:研究季德胜蛇药在福尔马林实验中的抗炎镇痛作用和对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福尔马林组(F组)、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组)、扶他林组+福尔马林(V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福尔马林(L组)(n=8).记录各组注射后1小时的伤害性反应时间,每天观察各组注射足的水肿情况并测定机械缩足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至第10天测量体重并做后足病理切片.实验二: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1组)、福尔马林组(F1组)和季德胜蛇药组+福尔马林(S1组)(n=6).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结果:S组的第一、二相反应时间小于V组、L组(P<0.05).S组机械缩足阈值降低程度较F组和L组低(P< 0.01).S组的水肿增长率小于F组(P<0.05).S组的体重增长与N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方面,S组的炎症反应轻.S1组c-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少于F1组(P<0.01).结论:季德胜蛇药在大鼠福尔马林实验中具有降低大鼠伤害性反应,抗炎,抑制痛觉过敏的作用.季德胜蛇药抗大鼠伤害性反应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水平c-Fos蛋白表达有关.

  • ERK/c-Fos信号通路调控KOR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作者:陈岗;李晶晶;宋凤香;马卫兰;马晶晶;武淑晶;邓立琴

    目的:探讨脊髓ERK/c-Fos信号通路调控κ阿片受体(kappa-opioid receptors,KOR)在瑞芬太尼诱发大鼠术后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恢复良好的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n=6):对照组(C组)、U50488H组(U组)、PD98059组(P组)、瑞芬太尼组(R组)、瑞芬太尼+U50488H组(RU组)、瑞芬太尼组+PD98059组(RP组).所有大鼠均行右侧跖底切开术;U组和RU组鞘内注射U50488H(50 nmol/10μl),P组和RP组鞘内注射PD98059(20μg/10μl),R组、RU组和RP组持续尾静脉泵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共30 min.每组大鼠于置管前(B-1),术前(B-2),术后1 h,2 h,4 h,1 d,2 d,3 d(PO 1 h,2 h,4 h,1 d,2 d,3 d)测定各组大鼠术侧后爪机械缩足阈(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l latency,PWL).术后3 d疼痛行为学测试完毕后取腰膨大,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组脊髓p-ERK1/2及c-Fos的表达;通过电镜观察各组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U组和P组术后各时间点PWT、PWL无显著性变化(P>0.05),R组术后各时间点PWT、PWL明显降低(P<0.05);与R组相比,RU组和RP组术后各时间点PWT、PWL明显增加(P<0.05).与C组比较,U组和P组脊髓p-ERK1/2及c-Fos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R组脊髓p-ERK1/2及c-Fos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R组相比,RU组和RP组脊髓p-ERK1/2及c-Fos表达明显降低(P<0.05).电镜下观察发现:与C组比较,U组和P组脊髓背角突触数目、突触后致密物(postsynaptic density,PSD)厚度、突触间隙的宽度、突触活性区长度以及突触曲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R组脊髓背角突触数目、PSD厚度、突触活性区长度以及突触曲率明显增加(P<0.05),突触间隙的宽度明显变窄(P<0.05);与R组相比,RU组和RP脊髓背角突触数目、PSD厚度、突触活性区长度以及突触曲率明显明显减少(P<0.05),突触间隙的宽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瑞芬太尼通过激活脊髓背角ERK/c-Fos信号通路,抑制脊髓KOR功能,增加脊髓背角突触结构可塑性变化,诱发大鼠术后痛觉过敏.

  • 刺激猫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诱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段和上颈髓后角c-fos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贺波;于生元;王卫东;朱春燕

    目的:硬脑膜是颅内主要的伤害感受组织,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c-fos的表达已被作为神经元激活的标记物用于痛觉传导的研究.本工作研究血管性头痛涉及的伤害觉信息的传递.方法:以猫为实验对象,在手术暴露其上矢状窦(SSS)后4h、8h、20h电刺激SSS区硬脑膜,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延髓和上颈髓c-fos蛋白(Fos)表达的变化.结果: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部浅层,和C1后角的Ⅰ、Ⅱ层.在孤束的缝核和中央核及颈髓中央导周围X层也有Fos阳性神经元.4h、8h、20h各组中,假手术对照组动物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减少(P<0.05); 8h刺激组和20h刺激组Fos阳性神经元较相应区组内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和P<0.01),提示刺激SSS区硬脑膜可激活三叉神经二级神经元,后者与血管性头痛涉及的痛觉传入有关;延长手术和刺激间隔的时间可减少非特异刺激因素的影响.结论:猫SSS区硬脑膜刺激的c-fos表达模型可作为研究血管性头痛如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其治疗药物和方法的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

  • 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对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国平;杨京利;田玉科;刘菊英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BN52021)对SNI神经病理痛大鼠痛阈及脊髓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脊髓血小板活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痛觉信号调节的可能机制.方法:鞘内置管后的SD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SNI组,SNI+DMSO对照组和SNI+BN52021组,建立SNI疼痛模型,手术后1,3,5,7,10和14d鞘内给药并测痛阈,第14d取大鼠腰段脊髓,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os免疫阳性细胞.结果:SNI神经损伤大鼠机械缩爪阈明显降低(P<0.05),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内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P<0.05);鞘内应用银杏内酯B明显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c-fos的表达,同时伴有大鼠机械异常痛敏的减轻,各组大鼠辐射热缩爪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鞘内注射银杏内酯B可减轻SNI大鼠机械异常痛敏,抑制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c-fos的表达.

839 条记录 4/42 页 « 12345678...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