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近期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潘雪峰;王金栋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理念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同一术者在熟练掌握U-VATS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后,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开展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61.4±6.6)岁]常规U-VATS与11例单向式U-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资料,与同期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59.2±9.7)岁]多孔胸腔镜(multiple-portal VATS,M-VATS)肺叶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U-VATS和M-VATS组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术前合并症与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或中转开胸.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VATS组患者术后12h疼痛评分较M-VATS组显著降低(3.2 vs.4.3,P=0.04).亚组分析提示,11例单向式U-VATS的手术时间较常规U-VATS与M-VATS均显著缩短(76.4 min vs.125.8 min vs.105.6 min,P<0.05),但病例不足,不作进一步统计分析.结论 U-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不劣于M-VATS,同时单向式U-VATS肺叶切除术是可行的,可缩短手术时间.

  • 单中心连续133例单孔全胸腔镜手术

    作者:向润;何金涛;李强;马可;邬红;朱江

    目的 总结我院胸外科中心单孔全胸腔镜手术(VATS)的临床资料,并初步探讨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于本医疗组行单孔VATS的133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79例、女54例,平均年龄(52.21±10.77)岁.结果 完成单孔VATS 127例,中转开胸6例,中转率4.51%.其中完成肺叶切除78例,肺段切除6例;肺楔形切除37例,胸膜、纵隔淋巴结活检或纵隔肿瘤切除6例.肺叶切除组中,手术时间(148.75±34.12)min,术中出血量(118.87±59.96)ml,淋巴结清扫数目(11.25±6.15)枚,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17±1.35)d,术后住院时间(7.58±2.59)d.结论 对于熟练掌握多孔VATS的胸外科医生,通过单孔VATS学习曲线的培训,在完成至少20例肺叶切除手术后,可较熟练掌握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且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良性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熊健;于卫民;王冬冬;李智成;王长涛;许咏冬

    目的 比较单孔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在胸部良性疾病手术中应用的优劣.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由同一术者操作VATS的125例胸部良性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单孔和单操作孔行VATS手术,其中单孔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47.5±16.6)岁;单操作孔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45.1±15.7)岁.比较两组围术期以及术后短中期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按既定方案获得成功,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者.单孔组和单操作孔组手术时间[(48.9± 11.3)min vs.(47.1±11.0) min]、术中出血量[(26.9±15.4) ml vs.(23.8±13.2) ml]、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81.5±36.9)ml vs.(77.3±31.2)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2.8±2.0)dvs.(3.4±2.2)d]、术后第3d疼痛评分[(2.6±1.2)分vs.(2.6±1.3)分]、术后住院时间[(4.9±2.1)d vs.(5.1±2.2)d]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4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与单操作孔VATS比较,单孑 VATS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耗材支出,具有微创、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 单孔与三孔法电视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肺癌效果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张海;吴昊;牟志民;谢远财;毛广显;梅闪闪;乌达;刘继先

    目的 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胸腔镜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全胸腔镜手术45例为观察组,传统三孔全胸腔镜手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参数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顺利完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中转率、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枚数及站数、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术后病理Ⅰ期、Ⅱ期所占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术后使用负压机引流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总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术中贵重耗材使用上,并且存在更大的手术切口延期愈合及气道损伤风险(P<0.05).对照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 单孔全胸腔镜手术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加快了术后周转,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但气道损伤及伤口延期愈合风险更高,增加了贵重耗材的使用.

  • 单孔及多孔法胸腔镜手术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尹逊亮;周勇安;赵宁;王栋;沈毅;魏煜程

    目的 分析单孔及多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效果,进而评价单孔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同一诊疗组就诊的324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其中单孔组68例,男26例、女42例,年龄54~62 (59.3±10.3)岁;多孔组(两孔、三孔)256例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获得与单孔组相同的例数,即多孔组68例,男32例、女36例,年龄50~66(61.5±9.4)岁.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胸.单孔组、多孔组在术中出血量[(136.3±22.7)ml vs.(142.2±20.3)ml]、术中中转率(4.4%vs.7.4%)、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9.9±3.5 vs.20.0±3.0)、站数(7.9±2.3 vs.8.3±2.1)、术后胸腔引流量[(761.4±182.3)mi vs.(736.9±176.4)ml]、胸腔引流时间[(5.2±1.5)d vs.(5.8±1.8)d]、术后住院时间[(5.5±2.0)d vs.(5.0±2.5)d]及并发症(2.9%vS.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138.2±20.3)minvs.(126.4±22.4)min]、患者满意评分[8.8±1.4 vs.7.3±2.3]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变化(P=0.03)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法胸腔镜在治疗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中并不劣于多孔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单孔与单向式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结合——单孔单向式胸腔镜肺癌切除术

    作者:刘成武;蒲强;马林;梅建东;廖虎;朱云柯;林锋;刘伦旭

    目前,肺癌切除可通过传统开胸、小切口开胸、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机器人手术等不同人路与方式完成.大量累积的证据已证实VATS的微创性,同时其在远期生存方面并不逊于传统开胸手术,甚至更优[1].以VATS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成为肺癌切除的主流与共识.然而,如何使肺癌切除更加微创始终是胸外科医师的不懈追求,也是患者的迫切需求.在微创肺癌外科时代,我们怎样进一步完善提高是所有胸外科医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真正意义的微创肺癌外科应当体现以下内容:(1)不同分期肺癌更加合理的切除方式,包括:更精准的肺切除范围(肺叶切除、肺段切除、甚至楔形切除),更精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系统淋巴结清扫、基于不同肺叶淋巴引流规律的特异性淋巴结清扫、抑或是淋巴结采样);(2)操作更加顺畅、精细;(3)创口更少而小.

  •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结果对比分析

    作者:王高祥;熊燃;吴汉然;徐广文;李彩伟;孙效辉;徐世斌;徐美青;解明然

    背景与目的 目前多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优势研究报道较多,但单孔和多孔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之间的比较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单孔与三孔VATS两种手术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术后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266例行单孔或三孔VATS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资料和短期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三孔组,单孔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和站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术后疼痛得分明显低于三孔组(P<0.05).单孔组总并发症、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孔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VATS作为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治疗可切除NSCLC安全有效,能够达到甚至优于三孔VATS手术效果.

  •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对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雪娟;程元骏;杨文涛;陈勇兵;施立

    背景与目的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high-frequency chest wall oscillatory,HFCWO)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排痰装置,但其相关的作用效果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比较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使用前后患者排痰量的变化,进一步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对单孔胸腔镜(single port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lobectomy,S-VATS)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S-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高频胸壁振动排痰仪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拍背排痰.检测两组术后前5天的排痰量以及两组术前、术后第7天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排痰量均多于对照组,且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及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EV1、FVC及PaO2均较术前下降(P<0.05);但实验组FEV1、FVC及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ATS肺叶切除术后给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可以显著提高排痰量,改善肺功能和缺氧状态,临床疗效满意.

  • 经脐单孔腹腔镜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高树生;罗岳西;何元芬;何娅娟;肖虹;伍燕;李均;刘春艳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异位妊娠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8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47.25±15.36分钟.术中出血平均86.18±17.89ml.术后高温度37.8℃,2天后恢复正常.肛门排气时间1.02±0.42天.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在实施时应注意严格选择病例,由经验丰富的腔镜医生施术.

  • 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卜司元;崔晓波;杨璐;魏强;李虹;范天勇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微创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我科于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共完成6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7.7(40~6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0.55(15.63~24.22) kg/m2.肿瘤位于左侧共5例,右侧1例.其中肾上腺原醛腺瘤4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例,髓脂肪瘤1例.结果 全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5~130min,平均90mmin.术中出血50~120 mL,术后第1d可下床活动,第2d恢复正常饮食.术区引流管均于术后第1d拔除.术后切口疼痛轻微,均未采用止痛措施.全组均于术后第4~6 d出院.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三孔法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切口疤痕较小,位于脐部具有良好的隐蔽性,适用对外表美观有特殊要求的患者.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例报告

    作者:黄财富;安明发;陈坤

    目的 探讨采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和设备行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6月6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中,男13例,女49例;年龄22~70岁,平均(40±15)岁;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49例,无症状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3例.采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和设备,经脐缘作单一弧形切口长2.5~3.0 cm,穿刺置入2个10 mm套管针和1个5 mm套管针.结果 6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70 min,平均(45±15) min;手术出血量5 ~40 mL,平均(15±10) mL;术后3~7d出院,平均(4.0±1.0)d,无胆漏、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1年,患者均恢复良好,脐部切口愈合后无明显瘢痕,美容效果确切.结论 应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美容效果良好.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作者:肖昌武;邱容;张伟;李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1月-2011年2月27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9~53岁,平均39.5岁.胆囊息肉样病变12例,病程6个月~8年;胆囊结石17例,结石数量1~9个,大小0.5~1.5 cm,均为非急性期患者,病程1个月~13年.结果 2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或转为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时间35~149 min,平均63 min;术中出血10~20 mL,平均15 mL.所有患者术后2~3 d出院.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任何并发症.脐部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瘢痕不明显等优点.

  • 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体会

    作者:刘莉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30例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0倒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05min,术中出血80~120ml,24h拔出尿管,12~36h肛门排气,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可行,但较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困难,有一个适应和学习的曲线,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疤痕的目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附50例报告)

    作者:李毅;张伟;田银生;刘勇

    目的 通过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比较,评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PA)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 将100个需要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PA组和LC组,记录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A组手术时间35~135min,平均(67±1.92)min,平均出血量(15.9±0.10)ml.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且疼痛程度以轻度多见.结论 SPA安全可靠、创伤小,术后患者疼痛轻、恢复快,在胆囊切除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辉权;游箭;李均;周密;何元芬;肖红;伍燕;李阳敏;龙宁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需子宫切除的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美容效果、并发症等进行总结,同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进行比较.结果 30例手术全部成功,腹部外现无疤痕.手术时间平均60.25±17.1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50.18±26.27ml,肛门排气时间1.72±0.56天,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组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更加微创的手术方法,尤其对美容非常重视的患者可优先选用,在条件成熟的单位可推广应用.

  •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作者:刘奉顺

    目的 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的疗效,探讨该技术在基层医院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推广前景.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1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58min(34~86min),住院时间为3~5天,术后随访3~10个月不等,无复发病例,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囊肿去顶残压术疗效肯定且对患者创伤小、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其操作复杂,对操作者要求高,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此项技术尚需一定时间.

  • 单孔后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疗效及美观度分析

    作者:章尹岗;刘文

    目的 探究单孔后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及美观度.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10例肾盂旁囊肿患者,按照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传统三孔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单孔组则行单孔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美观度.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4d,单孔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美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中转开放手术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12个月,单孔组及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2.00%(P> 0.05),且两组均未见囊肿复发.结论 在治疗肾盂旁囊肿上,单孔后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与传统三孔后腹腔镜相同,虽然单孔后腹腔镜手术时间较长,但能够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

  • 经脐单孔腹腔镜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花芸;李凤;秦颖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2月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28例,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重视各个环节的护理要点.结果 本组28例患儿手术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恢复好,术后2~4 d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具有创伤小、精确性高、安全性大、住院时间短、美观、疗效好等优点.而护理管理方面各环节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条件,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可确保病人顺利康复.

  • 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小儿肾囊肿围术期护理

    作者:李凤;陈钰;贾莉娜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去顶减压术治疗小儿肾囊肿围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患儿实施全方位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皮肤护理,心理护理,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患儿实施有效的护理与宣教指导,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术后早日康复.

  •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5例治疗体会

    作者:陈安平;宋永祥;徐刚;陈成;刘达兴;瞿文栋

    目的 观察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疗效.方法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收治手汗症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平均24.4岁(15 ~ 36岁),全组均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剑突下横切口胸腔镜双侧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结果 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3.5±1l)min,术后左手温度平均升高(2.1±1.6)℃,右手温度平均上升(1.9±1.4)℃,平均住院时间(2±1.5)d,术后随访14例,随访时间2~7月,所有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无血气胸及霍纳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剑突下单孔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可行.

664 条记录 30/34 页 « 12...26272829303132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