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保护试验

    作者:黄月玲;丘剑峰;刘寒英;余清声;王桂平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鸡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并对其进行体外和体内保护试验.方法:用眼镜王蛇毒免疫母鸡,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IgY,用水溶解法提取IgY,进行小鼠体外中和试验和体内保护试验.结果:体外、体内保护试验显示,6 mg/kg的IgY可有效中和小鼠体内低剂量(≤3LD50)的蛇毒,对致死剂量蛇毒有很好的保护效应.结论:从卵黄中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IgY可有效地中和眼镜王蛇毒.

  • 阿扑西林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杨姣;赵剑;阚启明;甘艳秋;隋红霞;刘铮

    目的 评价阿扑西林的抗菌作用.方法 体外试验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低抑西浓度(MIC),比较药物的90%抑菌范围(MIC90)或者50%抑菌范围(MIC50).体内试验采用腹腔注射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分别感染小鼠制备模型,尾静脉注射不同浓度的阿扑西林,观察小鼠1周内的死亡情况.结果 阿扑西林对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球菌、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阿扑西林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均具有明显的体内保护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阿扑西林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 卵黄中蝮蛇蛇毒抗体对蝮蛇蛇毒毒性成分的中和作用

    作者:邓维意;方敏华;高玫梅;黄劭;余清声;燕启江

    目的:制备特异性高的蝮蛇蛇毒卵黄抗体,并对其体内保护和体外保护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用蝮蛇蛇毒作为抗原免疫鸡,使之在蛋黄中产生抗体IgY,然后用聚乙二醇法提取IgY,并通过小鼠体内保护和体外中和试验,研究IgY对蝮蛇蛇毒毒性成分的中和作用.结果: 通过本法制得的IgY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都能中和蝮蛇蛇毒,对蝮蛇蛇毒急性中毒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聚乙二醇法从免疫鸡蛋黄中提取的蛇毒抗体IgY,可用于救治蝮蛇蛇毒急性中毒的小白鼠.

  • 双黄连口服液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体内外活性研究

    作者:袁靖;张淑华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临床分离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率及双黄连口服液对产ESBLs株的体内外抗菌活性,并与阳性对照药盐酸环丙沙星进行比较.方法:ESBLs菌株检测法(酶抑制剂联合三代头孢菌素低抑菌浓度测定法)检测产ESBLs菌的发生率;Kirby-Bauer(KB)法和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ESBLs株对18种抗生素和双黄连口服液的敏感性,体内腹腔感染法检测双黄连口服液对产ESBLs菌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大肠菌中产ESBLs菌株13株占26%(13/50),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21株占30%(21 /70);上述产ESBLs株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ATM)多数耐药,亚胺培南(IMP)的耐药株少见,对头孢西丁(FOX)的敏感率近80%,双黄连口服液对所测ESBLs菌均敏感,对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的MIC范围为原液的1/8~1/4,对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MIC范围为原液的1/16~1 /4,并且对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好的体内保护作用.结论: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是有质粒介导的能赋予细菌对多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一类酶.ESBLs产生菌导致的耐药现象使感染性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日益增长.所以,临床应该充分重视ESBLs产生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双黄连口服液对分离检测出的ESBLs菌具有较高敏感性,合理使用双黄连口服液对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一清片主要药效学试验研究

    作者:曾南;沈映君;陈延清;任永欣;覃仁安;熊天琴

    一清片是由黄连、黄芩、大黄等中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化瘀凉血止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火毒血热所致的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及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吐血、咯血等症.依据其功效和临床应用,本课题主要从抗菌、解热、抗炎、止血、通便及微循环等方六面观察了该药主要药理作用,并与原剂型一清颗粒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一清片体外呈现出一定的抗菌活力,对金葡球菌的MIC范围为0.817~101.96mg原生药/ ml,多为1.63mg原生药/ml;对表葡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的MIC范围分别为50 .98~204.24mg原生药/ml、50.98~816.96mg原生药/ml和1.63~408.48mg原生药/ml ;对所试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氏肺炎杆菌、阴沟杆菌、产气杆菌和变形杆菌的MIC范围为1.63~816.96mg原生药/ml.与一清颗粒相比,一清片对所试菌株的抑菌活力基本与一清颗粒相当或略强(按生药计算).(2)一清片和一清颗粒对金葡球菌999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体内保护作用,ED50分别为6240.3mg原生药/kg和6560.96mg原生药/kg;对所试大肠杆菌993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不如前者作用显著,其ED50分别为>9803 .57mg原生药/kg和>9760mg原生药/kg.(3)一清片6.832、3.416g/kg剂量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P<0.05~0.001),作用与一清颗粒相当或略强.(4 )一清片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升高及角叉菜胶致大鼠炎性足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与一清颗粒相当或略强.(5)一清片7.808g/kg剂量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时间( P<0.01);7.808、3.904、1.952g/kg剂量能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P<0.05~0.001), 与一清颗粒相当.(6)一清片7.808g/kg剂量能显著缩短小鼠排黑便的时间,并增加黑便数目(P<0.001),作用与一清颗粒相当.其7.808、3.904、1.952g/kg剂量亦能缩短便秘模型小鼠排黑便的潜伏期(P<0.05~0.001),并显著增加7hr内黑便的排出数目,其对便秘模型小鼠的通便作用略强于一清颗粒.(7)一清片对由Adr引起的小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优势体现在能促进微动脉管径的恢复,作用与一清颗粒相当.综上, 一清片与一清颗粒均有良好的抗菌、解热、抗炎、止血、通便及一定的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依据.

  • 黄心分散片抗菌作用的研究

    作者:包旭;包定元;张淑华;欧真蓉

    目的:黄心分散片是由黄芩甙、穿心莲内酯组方,具清热、解毒、消炎之功能,适用于病毒、细菌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遂研究观察其对呼吸道常见临床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体外抗菌作用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体内抗菌作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小鼠小致死量给小鼠腹腔注射,测定黄心分散片的半数有效量(ED50 )及95%可信限.结果:黄心分散片体外对40株菌的抗菌活性显示,其MIC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0.39~1.56mg/ml、溶血链球菌0.78~3.12mg/ml、阴沟杆菌、产气杆菌1.56mg/ml、嗜血流感杆菌1.56~6.25mg/ml,克氏肺炎杆菌0.78~6.25mg/ml、变形杆菌1.56~6. 25mg/ml、绿脓杆菌1.56~200mg/ml、大肠杆菌>400mg/ml.体内保护作用显示,黄心分散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242.8mg/kg和>750mg/kg.结论:黄心分散片对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氏阳性、阴性致病菌的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疗效优于对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

  • 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作者:张淑华;欧珍蓉;黄秀华

    本文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1∶1、2∶1、 4∶1、8∶1)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对产酶金葡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

  • 舒巴坦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钠联合用药的体内外抗菌作用

    作者:张淑华;欧真容;黄秀华;袁靖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比较头孢噻肟钠单用与头孢噻肟钠与舒巴坦钠分别以1∶1、2∶1、4∶1、8∶1和16∶1配比对临床分离437株致病菌(其中产β-内酰胺酶309株,非产酶100株,厌氧菌28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采有试管二倍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测定低杀菌浓度MBC值.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4∶1)在不同PH值(pH5.0、pH7.0、pH9.0)不同接种菌量(105、107、109CFU/ml),不同血清浓度(25、50、75%)中的MIC值.采用小鼠实验性感染产酶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内保护试验测定不同配比头孢噻肟钠与舒巴坦钠联用的体内保护作用.采用超声破碎提取粗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的相对水解率.采用急毒试验方法测定头孢噻肟钠与舒巴坦钠单用与联合应用的急性毒性反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