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睾丸微石症合并脾脏实质多发点状强回声1例

    作者:胡晓松;董世霞

    患儿男,10岁.主诉阴囊不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侧阴囊稍肿胀,双侧睾丸附睾大小正常,无触痛,未触及突出结节.怀疑精索静脉曲张建议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侧睾丸实质内可探见均匀分布的散在点状强回声,直径1~2 mm,后方无声影,但其睾丸大小形态未见异常.

    关键词: 睾丸微石症 脾脏
  • 脾脏泡状棘球蚴病CT表现1例

    作者:刘小渤;赵云辉;赵永峰;宛红娥;贾景磊

    患者女,41岁,牧民,发现脾脏囊性占位3年,偶有反酸、嗳气;3年前因"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而接受胆囊切除术.超声:脾脏见5.0 cm× 5.1 cm混合性回声,边界清,形态尚规则,其内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蜂窝"状,CDFI于病灶内见少许点状血流信号.CT:脾脏体积稍增大,上极见5.5 cm×5.0 cm占位,形态不规则,呈蟹爪状伸入脾实质,无明显包膜,与脾脏实质分界不清,病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更低囊性低密度影,平扫CT值26 HU,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肝左叶见小囊状低密度影,未见异常强化(图1).诊断:①脾脏占位,考虑良性病变;②肝囊肿.

  • 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作者:谭丽梅;崔冰;吴国标

    患者女,22岁,体检B超,发现脾门处异常回声团,遂入院医治.影像学表现:(1)CT表现:脾脏饱满,脾脏内侧缘脾门处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7 Hu,大小约4.5 cm×4 cm×4 cm,中心可见多个点状钙化斑,病灶内布满稍高密度网格状分格,呈"蜂窝状或蜘蛛网状"改变,中心处可见直径约1 cm小囊状分格.

  • 彩超诊断原发性脾脏淋巴瘤1例

    作者:聂明辉;高建津;刘洁华

    患者男,64岁.无意中发现左上腹肿物伴间断性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于左肋缘下10 cm处可触及脾脏,轻压痛.彩超:脾脏包膜不光滑,形态不规整,表面凹凸不平,厚径58.1 mm,实质内可见弥漫性分布大小不等的不均匀中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欠规整,部分相互融合,大结节99.6 mm×64.7 mm×58.3 mm.CDFI:结节周边可见较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并进入内部,周边血流大流速 43.2 cm/s,小14.2 cm/s, RI 0.67.彩超诊断:脾大,脾广泛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淋巴瘤.CT:脾脏占位性病变.

  • 脾脏炎性假瘤1例

    作者:赵欣华

    患者男,65岁,发现脾脏占位2天入院,查体无发热,无腹痛,体重无明显下降,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超声表现:于脾脏中下部可见6.6 cm×6.0 cm×5.4 cm的略偏高回声团,边界清晰,内回声高低不均匀,并见1.9 cm×1.5 cm×1.5 cm的无回声区,其内透声好,左肾受挤压向下(图1),CDFI:团块内见少许血流信号.腹腔扫查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诊断:脾脏实性占位,考虑良性病变可能性大.磁共振检查诊断:脾脏占位.考虑:①炎性假瘤,②错构瘤.术后病理诊断:脾脏炎性假瘤.

  • 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作者:牡丹;刘白鹭;薛玉华;尚宏

    患者女,60岁.左上腹间断性疼痛向左腹股沟放射,伴腹胀、厌食2月余.体检:脾大肋下一指.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未见异常.CT扫描:脾脏明显增大,形态异常,脾内不规则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1 cm×7cm×14 cm,密度不均,病灶与正常脾组织界限不清,增大的脾脏压迫左肾向下向前移位(图1、2).超声检查:脾脏体积增大,厚径8.3 cm,脾内混杂回声肿物,边界不清.手术所见:脾脏大小约20 cm×10 cm×16 cm,质地中等,内见大小约10 cm×6 cm×15 cm实质性肿块,切面呈暗红色,无包膜,边界不清,与胰尾部轻度粘连,脾脏后外侧与后腹膜粘连.

  • 超声造影应用于脾脏的初步探讨

    作者:陈惠莉;杜联芳;白敏;顾继英;周洋;何颖倩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脾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对18例常规超声发现脾脏异常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正常对照组10例造影剂充填均匀,脾动脉10~17 s开始显影,以13~14 s居多,脾实质显影比脾动脉显影慢约1~3 s.18例可疑病变的患者中,造影提示正常脾脏组织2例,脾血管瘤3例,脾梗死2例,脾恶性肿瘤4例,副脾2例,脾囊肿2例.误诊3例,其中2例脾血肿,1例脾梗死.所有病例均得到CT、MRI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 超声造影在鉴别脾脏疾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磁共振定量测定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肝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

    作者:陶晓娟;彭芸;吕艳秋;史凯宁;段晓岷

    目的 探讨MRI定量分析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肝脏、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的价值.方法 对经骨髓穿刺证实的42例戈谢病患者(其中12例已行脾脏切除)行腹部MR检查,序列为冠状位三维梯度回波Dixon水脂分离(3DFFE mDIXON)和T2WI-STIR序列.所有患者均正在接受酶替代治疗.评估患者肝脏、脾脏脂质含量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2个肝脏校正的体积值为25.15~48.99 ml/kg,平均(33.66±6.03) ml/kg,脂质含量4.63%~10.09%,平均(5.90±1.10)%;30个脾脏校正的体积值为4.48~56.04 ml/kg,平均(16.36士10.65)ml/kg,脂质含量4.78%~19.39%,平均(6.63±2.62)%.同一患者脾脏脂质含量高于肝脏(t=2.16,P=0.04).结论 采用MRI测量肝脾脏体积及脂质含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戈谢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 慢性病毒性肝炎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

    作者:葛辉玉;王金锐;苗立英;孟繁坤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同G/S分期与脾脏指标的关系.方法361例慢肝患者根据肝穿结果分为无肝 纤维化(S0)到肝硬化(S4)五期,按炎症分为G1~G4四级.对照组104例为体检健康者.比较慢肝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慢肝不同G/S分期之间脾脏指标的差异.结果慢肝组与对照组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脾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且慢肝组均大于对照组;G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G分期增高而增大;S分期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与流速、脾动脉阻力指数差异有显著性;不同炎症活动度之间脾脏大小、脾静脉内径以及脾动脉大速度差异有显著性,且随炎症程度越重诸数值越大;脾脏厚度与脾静脉内径及血流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0.447.结论慢肝患者脾脏增大,脾动静脉内径增宽,脾血流量增多,且随G/S分期增高而增高.脾脏大小、脾动静脉内径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判断病情.

  • 18F-FDG PET/CT显像脾脏弥漫代谢增高原因分析

    作者:赵梅莘;毛远;张卫方;张燕燕

    目的 探讨99F-FDG PET/CT显像中脾脏摄取弥漫性增高的原因.方法 以脾脏弥漫性摄取高于肝脏为研究纳入标准,脾脏SUVmax/肝脏SUVmax>1为定量指标,共纳入36例患者,结合手术病理、出院诊断及随访结果,分析患者疾病构成情况.结果 36例脾脏摄取弥漫性增高的患者中,15例淋巴瘤、3例结核、9例其他感染性疾病、1例大动脉炎、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结节病、3例实体肿瘤(其中2例正在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结论 PET/CT显像中脾脏弥漫性代谢增高的现象,在淋巴瘤、结核及其他炎症状态、贫血、结节病、正在接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中均可以出现,并不是某一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正常脾脏组织弹性

    作者:张潇月;唐少珊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应用于正常脾脏组织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并建立正常人脾脏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参考范围.方法 对280名健康人行肝脏、脾脏弹性模量值检测,记录相关定量分析数据,收集受检者基本信息,分析其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与肝、脾弹性模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280名健康人正常肝脏杨氏模量均值为(5.54±1.08) kPa,95%CI为(5.41,5.67)kPa;正常脾脏杨氏模量均值为(11.67±2.90)kPa,95%CI(11.33,12.02)kPa.男性与女性间肝、脾弹性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BMI与肝、脾弹性模量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男、女性中,肝与脾弹性模量值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SWE可用以定量评价正常脾脏组织硬度.

  • 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F-FDG PET/CT表现

    作者:吴江;朱虹;王新刚;桂一;胡裕效;杨桂芬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淋巴瘤脾脏浸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经18F-FDG PET/CT诊断为淋巴瘤脾脏浸润的42例患者,分析脾脏体积、病灶大小、病灶密度、病灶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和正常肝脏SUVmax.结果 42例淋巴瘤脾脏浸润的18 F-FDG PET/CT表现分为3型,其中Ⅰ型(单纯弥漫型浸润)24例、Ⅱ型(单纯结节型浸润)13例,Ⅲ型(混合型浸润)5例.在淋巴瘤浸润脾脏病灶的SUV=max中,Ⅱ型、Ⅲ型>T型(P均<0.05),Ⅱ型与Ⅲ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霍奇金病(HD)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淋巴瘤与T细胞/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0.18、0.17);T细胞/NK细胞淋巴瘤与HD的脾脏浸润PET/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18F-FDG PET/CT诊断脾脏淋巴瘤浸润有明显优势,其表现以Ⅰ型和Ⅱ型为主;淋巴瘤浸润脾脏结节样病灶的18F-FDG摄取显著高于弥漫性病灶;T细胞/NK细胞淋巴瘤累及脾脏较HD更多表现为Ⅰ型.

  • 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缪建良;张鑫;章熙道

    目的探讨CT对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SMSO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5例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的CT资料,分析脾脏大小、病灶数目、密度、边界、强化程度等表现.结果 CT可较好地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及CT强化程度,具有检出率高等特点.结论 CT对脾脏多发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

  • 脾横纹肌肉瘤自发破裂1例

    作者:李飞;苏玲;张益民

    患者男,31岁,半小时前进食后左上腹疼痛而来院急诊.超声波检查,使用仪器ATL超9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肝、胆、胰、双肾未见异常.肝前、肝肾间隙及盆腔大量液体,将脾脏推向左上方,致右侧卧位脾脏显示不全,肠管漂浮于液体中,盆腔液体深约7.26cm,腹盆腔未见异常包块.坐位经背部探查脾脏不规则增大厚约10cm,内可见多个不规则增强回声结节及一个类圆形不均质低回声结节,结节直径2~8cm不等,增强结节内可见直径0.6~2cm的不规则液性区(见图).脾上方膈面因气体遮挡显示不清,多方位多角度探查未探及脾包膜破裂口.超声诊断:①脾脏多发占位病变;②腹腔积液/积血?(不除外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可能性),建议抽取腹腔液体以明确诊断.全麻后打开腹膜见大量暗红色血液涌出伴大量血块,清理积血约3000ml,脾不规则增大约13cm×10cm×6cm.

  • 脾脏炎性假瘤1例

    作者:芦钺;郑义

    患者男,32岁.主因“体检发现脾脏肿物”入院.查体未见异常.超声:脾上极见一类圆形低回声区,境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不均匀,CDFI示周边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1).CT:于脾脏见类圆形略低密度灶,内密度均匀,边缘较清晰、光滑,可见浅分叶,直径约43 mm,CT值约29 HU;动脉期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35 HU,静脉期持续强化,CT值约45 HU,延迟期病变显示略模糊,密度低于脾脏;考虑脾脏淋巴瘤可能(图2).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约12 cm×8 cm×6 cm,肿物位于上极,大小约4.5 cm×5.4 cm×4.0 cm,质软,边界清,有包膜.病理:镜下可见肿块由大量梭形细胞构成;免疫组化:CD117(-),CD34(-),SMA(-),S-100(-),Ki-67(阳性细胞<1%),Vimentin(+);诊断脾脏炎性假瘤(图3).

  • 脾脏多发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程仲元;王晓白

    患儿女,16岁,于8个月前自觉左上腹阵发性胀痛,于当地就诊,CT示脾大、脾多发囊肿,但未予特殊处理.现因腹部不适入院,无发热、恶心等,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CA19-95949.64 U/ml,CEA轻度升高.CT:脾脏体积明显增大,周围组织受压推移,脾内见一巨大囊性肿块,大层面约为18.7 cm×15.6 cm×19.6 cm,边界清,部分囊壁可见钙化,其内密度均匀并见分隔,CT值约25 HU;余脾实质内亦可见多个小囊状低密度影;增强示部分囊壁及分隔轻度强化(图1A~1C),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脾巨大,固定,表面凹凸不平,多发囊肿,部分囊肿壁呈白色,与周围组织粘连.

  •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作者:王唯伟;董洋;王绍武;孙海艳;李明楷

    患者男,34岁,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月余.CT表现:脾脏上极见类圆形稍低密度灶,大截面约5.52 cm×5.13 cm,边界尚清,平扫CT值约40 HU,病灶中央见点状钙化灶(图1A).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见斑片状低信号区(图1B);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轻度不均匀强化,延迟见中度延迟强化征象,其内可见斑片状未强化区(图1C、1D).影像诊断:不典型性血管瘤可能性大.遂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术后大体观察:肿物无明显包膜,中央见黄白色瘢痕.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梭形,核分裂常见,细胞间可见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病变呈多灶状分布(图1E).免疫组化:vim(+),SMA(+),CD68(+),CD31部分(+).病理诊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splenic 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SIMT)(中间性肿瘤).

  •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

    作者:杨千朋;刘尼军;王敏茹;宁龙

    患者男,43岁,以“左上腹胀痛不适1周”人院.腹部疼痛为慢性隐痛,向左侧腰背部放射,无发热、恶心及呕吐.查体:腹软,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脾肋缘下可触及,质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6 g/L,血细胞比容19.70%,血小板61×109/ L.上腹部CT示脾大,实质内见多发大小不等低密度结节灶,境界欠清,大病灶大径约2.1 cm;增强后病灶由周边逐渐向中心填充强化,大部分病灶延迟期呈等密度,CT诊断为脾脏多发血管瘤可能性大(图1A~1D).

  • 脾分叶遗迹超声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付蕴韵;温景庆;张冬梅;张浩

    脾分叶遗迹是原始分叶状脾脏在出生后的部分存留,文献报道很少,超声检查有特殊表现,我们对脾分叶遗迹的认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1999年2月至1999年12月的日常超声检查病人及体检人员1000例,其中男581例,女419例,年龄7~74岁,平均年龄38岁。使用美国产Auceson XP1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4MHz。检查时受检者平卧位或右侧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涂耦合剂后探头在左季肋部进行仔细扫查。若显示不清可饮水500~800 ml,注意脾脏内部结构及周邻关系,随呼吸活动度等。发现自膈面脾包膜伸向脾门的线样强回声,做好出现部位,线样回声两侧大小,回声强弱比较等记录,并结合临床分析。

  • 脾脏包虫病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沙炎;王玖华;地力木热提·托乎提;段建国

    目的提高对脾包虫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包虫病的临床、CT和超声资料,探讨其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结果本组8例脾脏包虫的CT表现为单纯囊肿4例,内囊分离1例,多子囊2例,实质钙化1例。其中6例可见致密清晰的囊壁,囊内为水样低密度。增强扫描病变区未见增强。4例作了超声检查,其中3例显示双层囊壁,囊内为无回声液性暗区。本组中同时伴有肝包虫病者6例。结论脾包虫病虽然少见,但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在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不应忽视。

1878 条记录 9/94 页 « 12...6789101112...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