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及淋巴转移的关系

    作者:赵小刚;董晓鹏;肖天辉

    我们对肺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进行检测,探讨VEGF-C与MVD、MLVD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 结直肠癌组织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和MMP-9的表达及其与LMVD的相关性

    作者:武雪亮;王立坤;薛军;杨东东;屈明;郭飞;张鹏程;韩磊;刘博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DNA结合分化抑制蛋白1(I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结直肠癌和50例癌旁结直肠组织中Id-1和MMP-9的表达,并以D-240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内LMVD值.结果 Id-1和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0%和78.00%,而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4.00%和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直肠癌中的LMVD值为(15.18±2.16),显著高于结直肠癌旁组织(5.24士1.09)(P<0.01);Id-1和MMP-9的表达及LMVD值与结直肠癌的浸润深度、TNM分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等均具有相关性(均P<0.01);癌组织中Id-1阳性表达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癌组织中MMP-9阳性组LMVD值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且结直肠癌组织中Id-1与MMP-9呈明显正相关性(P<0.01).结论 Id-1和MMP-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表达上调可能是诱导结直肠癌微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重要原因.

  • 甲状腺癌中CCR7和D2-40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杨润祥;刘林;马飞;钱海利;杨芳

    目的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 (CCR7.)及D2-40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MAX 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二者在甲状腺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以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MLVD).结果 CCR7在87例甲状腺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66.7%和15%;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癌、未分化癌CCR7阳性率分别为75.0%、70.0%、73.0%、25.0%,淋巴结阳性组(40/49)与淋巴结阴性组(18/38) CCR7阳性率分别为81.6%、47.4%(P<0.05).D2-40标记的MLVD计数在甲状腺癌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5.72±2.89、2.60±1.14,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滤泡癌、未分化癌中分别为7.55±2.29、6.60±1.75、4.2741.10、1.00±0.34.甲状腺癌中淋巴结阳性组与淋巴结阴性组D2-40标记的MLVD计数分别为9.39±4.24、3.24±1.67(P<0.05).CCR7阳性组MLVD(9.37±2.25)高于阴性组(5.51±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40标记的MLVD与CCR7表达呈正相关(rs=0.645,P< 0.001).CCR7、D2-40标记的MLVD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甲状腺癌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CR7、D2-40标记的MLVD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结论 肿瘤细胞高表达CCR7,D2-40能标记肿瘤淋巴管,联合监测CCR7与D2-40有望成为判断淋巴转移更为有效的指标.

  • HGF和VEGFR-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转移中的作用

    作者:熊枝繁;于欢;曹仕琼;曾劲;熊亮

    目的 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LMVD),探讨HGF和VEGFR-3在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2例大肠癌、20例大肠息肉组织和20例健康对照组织中HGF和VEGFR-3的表达,并应用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检测各组组织中的淋巴管密度,结合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大肠癌组织中HGF和VEGFR-3均被染成棕褐色或棕黄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67.3%,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6±0.07)、(0.41±0.10),均明显高于大肠息肉组25%、30%;(0.24±0.06)、(0.28±0.03)]和正常大肠组织[15%、10 %;(0.23±0.06)、(0.21±0.03)3的表达(P<0.01).且微淋巴管密度(LMVD)也明显增多[(4.13±1.99)vs.(2.59±1.46)vs.(2.40±1.44),P<0.01].(2)大肠癌组织中HGF、VEGFR-3的相对表达量,LMVD三者间呈两两正相关.39例 HGF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其LMVD明显大于HGF表达阴性者[(4.25±2.13)vs.(2.73±1.54),t=3.051,P=0.003];35例 VFGFR-3表达阳性的大肠癌,其LMVD也明显大于VEGFR-3表达阴性者[(3.79±1.26)vs.(2.64±1.32),t=3.235,P=0.002].(3)HGF、VEGFR-3和IMVD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Dukes分期(P=0.034,P=0.021,P=0.006)、淋巴管有无转移明显相关(P=0.015,P=0.012,P=0.001).结论 HGF与大肠癌的淋巴管生成及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能通过VEGF-C、D/VEGFR-3信号途径间接促进淋巴管增生,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

  • 胃腺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SUN Wei;周晓军;MA Heng-hui;章如松;LU Zhen-feng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腺癌中微淋巴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原发性胃腺癌组织周边区和中心区及其正常胃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其与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腺癌周边区LMVD明显高于中心区LMVD(P<0.05)和正常胃组织LMVD(P<0.05),且淋巴管为功能性的.周边区LMVD与肿瘤的Ming分型、淋巴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程度无关(P>0.05).中心区LMVD与这些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原发性胃腺癌癌周LMVD和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癌周LMVD是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胃癌的预后.

  •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唐智;孙瑾;王继群;李玉兰;陈勇明;涂智峰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同时探讨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VEGF的表达,同时标记CD34和D2-40,分别检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VD和MLVD.结果:41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82.9% (34/41),VEGF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侵犯范围、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VEGF表达阳性组的平均MVD高于阴性组(P<0.05),而平均MLVD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EGF可能通过促进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的血管形成而参与癌细胞的浸润转移,没有参与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微淋巴管的生成.

  • 口腔鳞癌中COX-2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黄元清;宋宇峰;张建国;唐中

    目的:检测口腔鳞癌中环氧合酶-2(COX-2)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表达,探讨COX-2与口腔鳞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0例口腔鳞癌组织、14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双重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中的MLVD.结果:COX-2 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COX-2的表达与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 <0.05).COX-2表达阳性组的MLVD值为23.3±1.9,显著高于阴性组的MLVD值16.9±2.2( t = 9.295,P < 0.01).结论:COX-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淋巴管生成、颈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有关,COX-2可能在口腔鳞癌的生长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钱文军

    目的 探讨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 (LYVE-1)标记的乳腺癌微淋巴管密度测定(MLD)在乳腺癌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LYVE-1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计数MLD,评价淋巴管增殖情况.结果 LYVE-1阳性表达于肿瘤边缘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表现为淋巴管扩张明显,在肿瘤中心区实质部组织淋巴管则表达较少,多呈闭锁的条索状或隙状,乳腺癌肿瘤边缘和中心区MLD均值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粘膜组织(P<0.05,P<0.01),肿瘤边缘组织MLD均值则明显高于肿瘤中心组织(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中的MLD可作为评价肿瘤淋巴管发生及判断淋巴转移的一个指标.

  • 两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

    作者:王晶;陈滢;汪晶;童明;杨赛花

    目的:探讨两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微淋巴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60例Ⅰ b2-Ⅱb期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种途径NACT前后的局部宫颈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L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C,D(VEGF-A,C,D)的表达量,并分析两种NACT疗效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①VEGF-A,C,D在癌症组织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②经静脉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VEGF-D治疗后的表达量低于治疗前(P<0.05),VEGF-A,C在治疗前后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经动脉灌注化疗后,宫颈癌组织中VEGF-C,D治疗后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VEGF-A的表达量在治疗后也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静脉化疗和动脉灌注化疗均降低了宫颈癌组织内的LMVD,动脉灌注化疗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④两组患者均达到明显的近期临床缓解,动脉灌注化疗组患者的疗效优于静脉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静脉化疗疗效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直径有关,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均无关;动脉灌注化疗总的有效率高达93%,但其疗效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均无明显关系.结论: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在宫颈癌近期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蔡兆根;于东红;吴海波;冯振中;赵艳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A(VEGF-C、-D、-A)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和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型)感染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革兰染色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和30例对照组中的Hp-L型感染情况,同时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VEGF-C、-D、-A 及FGF-2的表达情况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值(LVD值),分析Hp-L型和淋巴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与LVD值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革兰染色Hp-L型检出率为65%,免疫组化Hp-L型抗原表达率为62%.胃癌组的Hp-L型阳性率、淋巴管生成因子阳性率及LVD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胃癌组中Hp-L阳性组的LVD值和VEGF-C、-D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Hp-L阴性组(均P<0.05);VEGF-C、-D阳性组的LVD值高于阴性组(均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TNM分期和LVD值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 Hp-L型感染和淋巴管生成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VEGF-C、-D与胃癌淋巴管生成关系密切,Hp-L型感染在肿瘤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两方面因素共同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 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蔡俐琼;杨守华;王泽华;刘登华

    目的 同时检测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VD),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利用抗人CD34和D2-40单克隆抗体分别检测102例宫颈组织中的MVD和LVD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MVD和LVD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中MVD与临床分期(P<0.01)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0.05)有显著相关性;LVD与临床分期(P<0.01)、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P<0.01)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P<0.01)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还发现早期宫颈病变组织中MVD和LVD的水平呈正相关(r=0.620,P<0.01).结论 早期宫颈病变中MVD和LVD与宫颈病变的临床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高MVD和LVD促进宫颈病变的发展和转移,并且早期宫颈癌的血管新生和淋巴管新生密切相关.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淋巴道转移关系的研究

    作者:周思静;金常娥;刘建;盛文超

    目的 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肺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2例肺癌组织、癌周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采用D2-40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对各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癌周组织中LMVD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2-4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淋巴管主要集中在癌周组织,癌周组织LMVD的高低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HIF-1α、VEGF-C和TGF-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均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EGF-C 、TGF-α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2、0.396及0.444,均P<0.05),VEGF-C的表达与TGF-α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7及0.523,均P<0.05).结论 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IF-1α可能通过上调肺癌组织中TGF-α和VEGF-C的表达,从而参与肺癌的淋巴道转移过程.

  • 绿茶提取物EGCG对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淋巴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陈秀兰

    目的:探讨绿茶提取物EGCG对口腔鳞癌淋巴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5周龄的BALB/c裸鼠,利用人舌癌细胞株Tca8113制备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随机分成3组,分别喂食含有0(1组)、0.01%(2组)、0.1%(3组)EGCG的自来水。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移植瘤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微淋巴管的密度,并存在浓度依赖性。结论EGCG能减少实验性口腔鳞癌移植瘤中淋巴管的形成,有望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实验研究基础。

  • 胆囊癌中微淋巴管密度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表达的相关性

    作者:吕宝军;侯冰宗;苟新敏;王晓鸿

    目的 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胆囊癌组织MLVD和ESM-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胆囊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比慢性胆囊炎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显著升高(t=4.025和χ2=20.833,P均<0.05).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61,P<0.05).结论 胆囊癌组织中普遍存在ESM-1和MLVD的表达,ESM-1与胆囊癌组织MLVD呈高度正相关.

  • 紫杉醇、顺铂联合使用对宫颈癌的化疗效果及与 组织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作者:龙妹

    目的:总结分析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宫颈癌的化疗效果及与组织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关系.方法:以8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的相关资料.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高微组织血管和高微淋巴管密度大于低微组织血管和低微淋巴管密度(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对宫颈癌化疗效果显著,治疗效果与组织微血管和微淋巴管密度息息相关.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微淋巴管密度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肖科;汤恢焕

    目的:探讨胆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MLVD)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7例胆管癌、40例近癌的非癌胆管及15例正常肝外胆管组织中VEGF-C的表达和D2-40标记的MLVD.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近癌的非癌胆管和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胆管癌和近癌的非癌胆管组织中MLVD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VEGF-C的表达以及MLVD与胆管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且MLVD还与胆管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VEGF-C阳性胆管癌组织MLVD明显大于其阴性胆管癌组织(P<0.05),且VEFG-C表达与MLVD呈正相关(r=0.615,P<0.05);VEFG-C阴性表达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其阳性表达患者,复发者胆管癌组织中的MLVD明显高于无复发者(P<0.05),且MLVD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r=-0.542,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和MLVD与管癌淋巴结转移、预后密切相关,VEGF-C可能是预测胆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

  • 直肠癌微淋巴管密度与podoplanin表达的关系

    作者:刘晓平;周小青;苏晋捷;曾祥福

    目的:探讨podoplan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直肠癌组织中podoplanin的表达水平和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以90例良性病变直肠组织为对照.结果:podopla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直肠组织(P<0.01).podoplanin阳性LMVD在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的LMVD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podoplanin的表达与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podoplanin在直肠癌淋巴管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直肠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

  • 微淋巴管密度和VEGF-C在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分析

    作者:阿不都外力·吾守尔;迪力旦·纳斯尔;徐艺可;王云海

    目的:探讨微淋巴管密度( MLVD)和VEGF-C水平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56例胃癌和18例正常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的表达和D2-40标记的MLVD.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均P<0.05),胃癌组织中MLVD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均P<0.05);VEGF-C的表达以及MLVD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MLVD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p<0.05);VEGF-C阳性胃癌组织MLVD明显大于其阴性胃癌组织(P<0.05).结论:VEGF-C的表达和MLVD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是预测胃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之一.

  • 低位直肠癌VEGF-C及LYVE-1检测的意义

    作者:刘晓平;廖桥;李剑;曾祥福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0YVE-1)在低位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2例低位直肠癌组织'VEGF-C及LYVE-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阳性表达率为62.1%,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37.9%.LYVE-1可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AIVD),其阳性产物表达主要集中于癌组织边缘和正常黏膜的交界处.直肠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阴性者,LMVD是(1.95±0.56)个/HP;而VEGF-C表达阳性者,LMVD是(4.98±1.76)个/HP,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表达阳性者LYVE-1的表达率是47.9%.(2)LMVD与直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这4个指标各分组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VEGF-C和LYVE-1在直肠癌转移淋巴结中均呈高表达,可能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直肠癌的淋巴转移.淋巴管生成在直肠癌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LMVD可作为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陈茂根;陈维荣;蔡高阳;庄潮平;李廷汉;廖梓群

    为探讨直肠癌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以及微淋巴管密度(MLD)与直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直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直肠组织中LYVE-1的表达及MLD.结果示,直肠癌组织癌中心区及周边部MLD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癌周边部的MLD明显高于癌中心区;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组直肠癌中MLD分别比无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淋巴管的发生,主要位于癌周边部,其可促进肿瘤淋巴道转移.直肠癌组织的MLD可能成为评价肿瘤淋巴管发生及判断直肠癌淋巴转移的一个指标.

166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