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者:赵江;王锐艳;白玉海

    目的:通过对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研究,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早期诊断,提高对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贴覆同侧颞肌去骨瓣减压术.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改善诊断和治疗手段.结果:48例患者中20例死亡,均为脑疝患者,其中17例患者为偏瘫进行性加重,3例患者出现失语.28例患者均有好转,生活自理18例.经TCD检查的20例患者,发现血流异常,给于干预,有15例患者生活可自理.结论:去骨瓣减压颞肌贴覆术,可以使贴覆的颞肌给脑组织皮层供血,促进侧支循环建立,以增加脑血流量,并为侧支循环建立争取时间.脑外伤早期使用TCD监控颅内血管的血流量,可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 TCD技术在显微神经外科锁孔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

    作者:朱明涛;康德智;林元相;于良宏;方文华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在锁孔入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TCD监测下锁孔入路夹闭颅内动脉瘤患者27例,采用TCD技术确定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载瘤动脉血流速度,了解周围联通血管的代偿情况,实时客观动态监测指导动脉瘤夹闭及判断瘤体夹闭是否完全.并指导采取正确的手术方式.结果:TCD监测指导下调整瘤夹位置6例,指导去骨瓣减压术者3例,术后恢复良好者25例,运动性失语1例,昏迷1例.术中TCD监测下血管的通畅程度与术后颅脑CTA检查结果一致率100%.结论:TCD作为一种实时、无创、简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客观、迅速地检测动脉瘤夹闭后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及颅内血管代偿情况,指导动脉瘤夹闭及术后相应的治疗,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检测分析

    作者:孟斌;郑革

    目的 对4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简称TCD)检测,结论:TCD检测异常率85%;TCD检测有利于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断提供临床依据、疗效观察及指导临床治疗.

  • TCD 在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彭伟英

    目的:研究TCD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后循环缺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丰富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后循环缺血患者200例,使用COMPANlONⅢ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诊断监护系统检查患者头颈部,观察其诊断准确率。结果:无狭窄18例,诊断准确率9.00%;轻度狭窄95例,诊断准确率47.50%;中度狭窄74例,诊断准确率37.00%;重度狭窄13例,诊断准确率6.50%;患者200例中诊断出182例,总诊断准确率为91.00%。本研究中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超声与脑CT诊断不相同的椎基底动脉有243支,然而都需认为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超声成像更敏感。余下的239支椎基底动脉病例分级与成像,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超声与脑CT的差异较小,表明经颅及周围血管多普勒超声与脑CT相比具有准确率高、敏感性强的优点(P<0.05)。结论:在诊断后循环缺血患者方面, TCD检查诊断具有准确率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TCD 后循环缺血 诊断
  • 160例偏头痛患者的 TCD 结果分析

    作者:彭伟英

    目的:研究探讨偏头痛患者TCD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60偏头痛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 TCD)检测患者颅内主要血管血流速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 TCD技术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结论:偏头痛的发生机制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有关。

  • TCD与CTA评价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患者的对比分析

    作者:林玉霞;孙嗣伟

    目的:探究将TCD和CTA诊断方案应用于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所有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诊断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纳入37例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在发病后24h内分别应用TCD和CTA进行诊断,分别记录两种诊断方案的检测敏感度和诊断准确度.结果:所有患者经病理特征和术后确认均确诊为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而TCD诊断方式的准确度为35(94.59%),特异性为37 (100.00%),而CTA诊断的准确性为34(91.89%),特异性为36(97.30%).实验结果提示,两种诊断方案均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将TCD和CTA诊断方案应用患者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诊断工作中,能够有效评价患者的病症状况,对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1段急性闭塞状况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具有积极的诊断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EEG及TCD对颅压的监测研究

    作者:宿艳;戴志诚;张静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频谱参数及EEG与颅内压的关系.

    关键词: EEG TCD 颅内压 颅脑损伤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动态脑电图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林文琴;张云英;张玉凤;阮晓玲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联合24 h动态脑电图(24 h AEEG)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ICU及NICU脑死亡患者6例,经TCD,24 h AEEG的检测结果对比,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24 h AEEG 监测显示脑死亡患者为明显异常波形,甚至平直线型,脑电波幅小于2 V/mm或消失.TCD显示颅内循环血流中患者出现振荡波、尖小收缩波或者血流信号逐渐消失.两者联合可判定为脑死亡,即可终止临床治疗.结论 24 h AEEG联合TCD对脑死亡患者能早期判定,对于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两者结合可以弥补临床判定技术上的不足,更准确地对脑死亡进行判定.

  • 手法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军民;孙善钧;谢春香;王金成;冯玉华

    目的:探经紧张型头痛的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入选82例发紧张型头痛患者,并随机分成手法联合黛力新的研究组和手法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间疗效、头痛强度和病程,同时对两组患者脑血流速度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结果:在治疗两周后,研究组与对照组中患者的脑血流速度以增快或减慢多见,其中以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度改变更为多见;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头痛持续的时间分别为(7.54± 1.98)d和(7.65±1.67)d,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头痛持续的时间分别为(4.39±1.36)d和(5.44±1.73)d,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头痛强度分别为3.92±0.04和3.89±0.11,治疗后头痛强度分别为0.89±0.83和0.85±0.78,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8%,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起效快,疗程短,副作用小,同时减少了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物( NSAID)和非麻醉性止痛剂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TCD检查可以为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脑外伤后TCD监测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尼膜同的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刘艳辉;毛伯镛;程永忠;高立达;李建宏

    目的:分析脑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规律及TCD检测CVS的作用,评价尼膜同对外伤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6例脑外伤患者进行TCD检测,对其中的31例(包括17例发生CVS者),使用尼膜同7-14天,检测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及预后(GOS),并分析尼膜同对未发生CVS的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56例中17例(30.4%)发生CVS,发生CVS与否与入院GCS评分无关.尼膜同可使17例中的11例血流动力学完全或部分恢复,对轻度和中度者效果尤佳,血管痉挛组使用尼膜同的预后不良率为35.3%.未发生CVS的病例是否使用尼膜同,预后不良率分别为21.4%和28%.结论:TCD是检测外伤后早期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尼膜同对纠正外伤后脑血管痉挛有显著疗效.

  • 偏头痛患者108例TCD结果分析

    作者:秦怒涛;朱宏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变化.方法:收治偏头痛患者108例,行颅内血管检测,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双侧大脑后动脉(PCA)、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检测.结果:有先兆偏头痛48例,TCD异常30例(62.5%);无先兆偏头痛60例,TCD异常10例(16.7%).40例TCD异常结果中,有先兆偏头痛患者MCA增快15例(50%)、ACA增快5例(16.7%)、椎基底减慢10例(33.3%);无先兆偏头痛患者MCA增快5例(50.0)、ACA增快2例(20.0%)、椎基底减慢3例(30.0%).治疗后,有先兆偏头痛TCD异常12例(25%),无先兆偏头痛TCD异常5例(6.7%).结论:有先兆偏头痛患者颅内血管TCD检测异常率比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高,以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和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多见.行TCD检查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有异常改变可作为该类患者的诊断依据.

  • TCD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盗血通路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陈喜平;袁静

    目的:探讨TCD与颈部血管彩超联合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盗血通路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收治SSS患者 50 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试验组给予颈动脉彩超联合 TCD检查,对照组给予颈动脉彩超检查.对两组患者的颅外动脉盗血通路建立情况进行比较,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试验组22例盗血通路建立,对照组18例盗血通路建立.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1例、对照组8例仍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临床表现.结论:对SSS患者使用颈动脉彩超与TCD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全面评价盗血通路建立的详细情况,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更客观的依据,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轻脑组织缺血临床症状.

  • TCD诊断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价值

    作者:钟明峰

    目的:探讨TCD诊断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血肿量30~80 ml,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A组)和正常组(B组);各组均行微创或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各组均给予脱水、止血、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3天、7天、15天计算水肿面积,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3天、7天、15天时水肿体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6个月ADL分级法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颅内血管TCD诊断对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 针刺对椎动脉供血不足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敏;刘培中;王志霞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其临床疗效现察.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氟桂嗪),治疗前后用TCD(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测椎动脉Vm(平均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椎动脉Vm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针刺疗法与口服西比灵比较可明显升高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并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 帕金森病患者头颅磁共振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探讨

    作者:龙慧

    目的:分析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 C D)、头颅磁共振(M R I)在帕金森病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帕金森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员分为对比组,所有观察对象均行TCD、MRI检查,记录检查结果.结果:(1)头颅TCD、MRI检查对帕金森病异常检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T C D对异常血管支数检出率明显优于头颅M R I(P<0.05);(2)T C D检查研究组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在头颅M R I检查时缺乏典型征象,T C D检查时患者有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缓迹象,对帕金森病诊断率更高.

    关键词: TCD 头颅MRI 帕金森病
  • 经颅多普勒在脑死亡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杜晓燕;张子耀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在诊断脑死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重症监护室(ICU)的22例临床拟诊为脑死亡6小时以上的患者,行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至少2次,观察血流动力变化及频谱形态.结果:其中13例患者TCD频谱呈震荡波,8例呈钉子波,1例未能检测到血流信号.以上患者均在5~10天内心脏停搏.结论:TCD在出现震荡波、钉子波、无血流信号频谱改变后,诊断脑死亡的准确率可达100%.

  • 社区应用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远君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底基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30例为治疗组,静滴盐酸倍他司汀30mg;30例为对照组,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丹参液30ml,1次/日,10天1个疗程.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TCD)测定VA、BA、PCA血流速度.结果:盐酸倍他司汀治疗后VA、BA、PCA血流速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 通心络胶囊的引伸运用

    作者:侯光明;周斌

    眩晕症32例典型病例:患者,女,58岁,头晕、恶心、视物旋转频发3年,每次发作都要入院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甲氧氯普安针等治疗;平时自服血塞通片、氟桂利嗪片等治疗,头颅CT未见异常,颈椎正侧片有轻度退行性改变,TCD双侧颈动脉弹性欠佳.经通心络胶囊0.26×4片,3次/日,治疗1个月,停药随访1年没有复发.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应用TCD的价值分析

    作者:周秉博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在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选出3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TCD检测,观察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5.结论:TCD能准确监测出人体头颅动脉的血流状况,在椎基底动脉血流不足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在临床用药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TCD监测还能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状况,客观评估治疗效果,利于临床医师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 椎体前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检查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甄朋超;王倩倩;王丰

    目的 观察椎体前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经颅多普勒检查(TCD)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门诊采用椎体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60例,每次治疗10 ~ 15min,隔日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应用椎体前手法治疗前后患者TCD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数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椎体前手法能够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TCD数值,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各指标与正常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椎体前手法能有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患者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487 条记录 1/25 页 « 12345678...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