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辨证分型治疗痹证3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黎均铭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治疗痹证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320例门诊患者辨证分型治疗,行痹-防风汤,着痹-薏苡仁汤,痛痹-乌头汤,风湿热痹-白虎桂枝汤,水煎600mL,1剂/d,早晚口服.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关节功能、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72例,显效88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94.00%.[结论]辨证分型治疗痹证,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宣痹汤加减治疗风湿热痹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红卫

    目的:宣痹汤加减治疗风湿热痹,包括尪痹、大偻、骨关节炎、痛风等风湿性疾病,辨证属风湿热痹临床治疗观察.方法:上述风湿性疾病急性期,在非甾体抗炎药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均加用《温病条辨》之宣痹汤加减应用,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炎性指标、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临床治愈80例,占80%;显效16例,占16%;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 风湿病的中医外治法

    作者:娄玉钤;李满意

    中医外治方法是历史上治疗风湿病早的有效方法.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外治方法的发展.临证时应依患者不同的病情、体质、地域、经济状况、生活习惯等合理选用.一、敷贴疗法敷贴疗法又称“外敷”疗法,是将经过制作的药物直接敷贴在人体体表特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敷贴所用物品是按不同的方法将药物制成的固体、半固体,依其性质和制法分为药膏及膏药.药膏是以适宜的基质如植物油、蜂蜜、醋、蛋清等加入所需药末,调成糊状敷用.如将桐油加入生石膏粉中,调成糊状,外敷治疗关节红肿热痛.膏药即传统的黑膏药,通过作料、炼油、下丹三步成膏,如传统的狗皮膏等.古今有很多治疗风湿病的敷贴疗法,如《外科正宗》以回阳玉龙膏治皮痹、《外科大成》以二术膏治筋骨疼痛、《普济方》以全蝎乳香散治诸风湿、《医学从众录》以九汁膏治鹤膝风、《痹证治验》以痹证膏治风寒湿痹、《中国膏药学》以羌白膏治疗风湿热痹等.

  • 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风湿热痹87例

    作者:李叶萍

    目的 对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观察总结.方法 回顾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门诊或住院风湿热痹患者的经过.结果 治愈17例,显效34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治愈率20%,总有效率90%.结论 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风湿热痹,药证相符,临床疗效显著.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络石藤中芹菜素7-O-β-新橙皮糖苷的含量

    作者:谭兴起;陈海生;钱正生;雷云超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络石属植物络石藤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em.的干燥带叶藤茎,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之功,主治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等症[1].主要成分为黄酮、木质素类化合物[2].

  • 秦艽不同配伍对风湿痹证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高慧琴;吴国泰;孙少伯;张志红

    目的 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L-1β)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痹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1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两大组,每组再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单味秦艽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防己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羌活组,每组8只.采用佐剂诱导加外界施以“风寒湿”和“风湿热”致病因素制备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大鼠模型,并自造模第1天起各给药组给予制备的相应药液10 ml/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25天.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 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1).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中各给药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风寒湿痹模型中,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羌活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大鼠的TNF-α水平低于秦艽防己组(P<0.05或P<0.01).风湿热痹模型中,秦艽防己组、秦艽桑寄生组、秦艽羌活组大鼠的TNF-α、IL-1β水平下降更明显(P<0.01);秦艽防己组大鼠的IL-1β水平低于秦艽威灵仙组(P<0.05). 结论 秦艽配伍羌活、威灵仙、桑寄生降低风寒湿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秦艽配伍防己降低风湿热痹模型大鼠TNF-α、IL-1β水平效果明显.

  • 痛风停胶囊配合金黄膏外敷治疗痛风35例

    作者:钟琴;刘正奇;刘汉顺;万翠萍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急性发作时以关节急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之"痹病"范畴,辨证多属风湿热痹,白虎桂枝汤为治风湿热痹之主方,我们在此基础上加入苗药青风藤、大血藤、肥猪苗等制成胶囊,运用于痛风急性关节炎期,并配合外敷金黄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 越婢加术汤治疗风湿热痹的疗效观察

    作者:邢继伟

    目的:观察越婢加术汤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风湿热痹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予越婢加术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青霉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婢加术汤治疗风湿热痹的效果显著,可以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缓解其疼痛感.

  • 秦艽不同配伍对风湿热痹模型大鼠足跖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的影响

    作者:马腾茂;刘飞;王蓉;吴国泰;高慧琴

    目的 观察秦艽不同配伍药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症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Ⅱ型胶原组、病证模型组、阳性药组、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和秦艽防己组共8组,每组10只.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连续18 d.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灌胃,空白组、Ⅱ型胶原组、病证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21 d.实验中每3d测一次足跖厚度,并计算足跖肿胀度;实验第38天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和病证模型组的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P<0.01);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足跖肿胀度和关节炎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秦防组降低为显著(P<0.01).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Ⅱ型胶原组及病证模型组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增加;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秦防组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含量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 风湿热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平寒相配效果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基本符合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

  • 忍冬大妈

    作者:李敏文

    忍冬藤:疏风通络,用于痈肿疮疡,风湿热痹,关节红肿.药书上都这么说.看它的功效,似乎也不是什么治大病的名贵药,可就有这么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妈将其视若珍宝,一买就是十斤、二十斤!虽然它不过是几分钱十克的廉价药,可凭这"十斤"的购买量,终究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这种生意,我--名药店中药柜里的小小营业员--喜欢,一个字--爽!

  • 祛风解毒的白鲜皮

    作者:陈瑞生;陈相银;贾王俊

    白鲜皮,别名白藓皮、山牡丹、羊鲜草、北鲜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其味苦,性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风痹要药,世医止施疮科,浅矣。”在中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沥、湿疹、疥癣、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症。因其性寒,故虚寒证忌服。

  • 络石藤的鉴别与应用

    作者:苏桂云;郭红星

    络石藤,别名红对叶肾、白花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的带叶藤茎。性微寒,味苦。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

    作者:王冬影

    目的:探讨加味白虎桂枝汤在风湿热痹中应用的疗效。方法以我院68例风湿热痹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34例予以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研究组34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之上予以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17%,优于常规组的67.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27,P<0.05)。结论针对风湿热痹患者,予以加味白虎桂枝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作用研究

    作者:马腾茂;刘飞;王蓉;高慧琴

    目的 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的影响,探讨病证-药性-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CⅡ)组、病证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秦-威)组、秦艽十桑寄生(秦桑)组和秦艽十防己(秦防)组,采用天然牛Ⅱ型胶原(CⅡ)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分别ig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25 mg/kg).实验中测量大鼠体质量、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评分、痛阈值、冷痛耐受值及压力耐痛值,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β(IL-1p)、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运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PCA和聚类分析,设定主成分特征值大于1,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结果 PCA筛选出2个主成分,二者携带原变量信息的89.6%,第1主成分反映除体质量之外其他变量的信息,第2主成分主要反映体质量这—变量的信息;以主成分因子得分与其权重(方差贡献)乘积之和相加,得出各组的总因子得分(F值,F值越大,病情越严重),病证模型组F值大,对照组F值小,给药组中秦-防组F值明显小于秦威组、秦桑组.聚类分析将8个组按对照组、模型组、给药组聚为3类,与理论实际相符合;给药组中秦防组单独聚为一类,其余给药组聚为一类.结论 对于风湿热痹型RA,平寒相配疗效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符合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PCA法和聚类分析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评价动物模型及药物疗效.

  • 秦艽寒热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MMP-3、TIMP-1表达及踝关节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作者:马腾茂;刘飞;王蓉;孙少伯;高慧琴

    目的 研究秦艽寒热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TIMP-1)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踝关节病理学改变,探讨药性-病证-疗效之间的关系及中药治疗RA的机制.方法 将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Ⅱ型胶原(CⅡ)组、病证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秦-威)组、秦艽-桑寄生(秦-桑)组和秦艽-防己(秦-防)组8组,采用CⅡ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各给药组ig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实验中每3天测1次足跖厚度,计算足跖肿胀度;实验前期、中期、后期各进行1次关节炎指数(AI)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踝关节MMP-3和TIMP-1的表达,HE染色观察踝关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Ⅱ组和病证模型组的足跖肿胀度、AI评分及MMP-3表达量均明显升高,TIMP-1表达量明显降低,CⅡ组和病证模型组大鼠关节面毛糙、破损,关节软骨破坏严重,大量肉芽组织增生,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经药物治疗后,与病证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足跖肿胀度、AI和MMP-3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秦-防组降低为显著;TIMP-1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秦-防组升高为显著.HE染色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关节软骨破坏面积及破坏程度均有所减轻,炎性细胞及新生血管减少,修复纤维增多,瘢痕组织增多.结论 对于风湿热痹RA,平寒相配效果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与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该配伍治疗风湿热痹RA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MMP-3表达、升高TIMP-1表达、减轻关节软骨破坏以及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有关.

  • 白鲜皮及其混伪品的鉴别

    作者:张群智

    白鲜皮为常用中药,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有收载,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味苦,寒.归脾、胃、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瘌,风湿热痹,黄疸尿赤等病症.

  • 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热痹81例

    作者:何永生;徐华

    1996~2000年,我们运用元代名医朱丹溪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风湿热痹8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81例中,男32例,女的例;年龄小13岁,大72岁,平均38.2岁;病程短1周,长15年.

  • 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300例疗效观察

    作者:何开仁;何明庚;段灵芳;欧苑

    目的:观察“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当地傣族民间验方研制的“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结果:300例中,治愈212例,占70.67%;好转77例,占25.66%;无效11例,占3.67%;总有效率为96.33%.结论:傣药“傣药风湿康外涂剂”治疗风湿热痹疗效显著.

  • 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风湿热痹的效果观察

    作者:钟斯婷

    目的:研究对风湿热痹应用自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于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6例风湿热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自拟祛痹汤内服+外洗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就两组的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5%,高于对照组的83.61%,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发热、晨僵的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5%,P<0.05。结论:在风湿热痹临床治疗中,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自拟祛痹汤内服加外洗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秦艽不同配伍药对对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镇痛作用及血清TNF-α、IL-1β、PGE2的影响

    作者:马腾茂;刘飞;王蓉;吴国泰;高慧琴

    目的:研究秦艽不同配伍药对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大鼠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病证模型组、阳性药组、单味秦艽组、秦艽威灵仙组、秦艽桑寄生组和秦艽防己组,采用Ⅱ型胶原诱导加“风湿热”环境因素刺激制备风湿热痹RA大鼠模型,连续18 d.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给予制备的对应药液灌胃(15 mL/kg),连续21 d.于给药前、给药后分别测量大鼠痛阈值、冷痛耐受时间及压力耐痛值,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PGE2含量.结果: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艽配伍组大鼠痛阈值明显延长、冷痛耐受时间明显缩短、压力耐痛值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秦桑组痛阈值>秦防组>秦威组;秦防组冷痛耐受时间<秦桑组<秦威组;秦防组压力耐痛值明显高于秦桑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病证模型组血清TNF-α、IL-1β、PGE2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病证模型组比较,秦防组TNF-α含量降低明显(P<0.01),阳性药组、秦桑组、秦威组次之(P<0.05);秦防组IL-1β含量降低明显(P<0.01),其余给药组IL-1β含量亦降低(P<0.05);秦威组、单味秦艽组秦防组PGE2含量降低明显(P<0.01),秦桑组次之(P<0.05).结论:秦艽不同配伍药对风湿热痹RA大鼠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且平寒相配镇痛抗炎作用优于平温、平平相配,实验结果基本符合中医临床“疗热以寒药”的治疗原则,该配伍镇痛抗炎的作用机制与其能够减轻疼痛刺激、降低TNF-α、IL-1β、PGE2含量有关.

46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