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肌腱PLLA-PDSII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胡晓亮;苟三怀;丁菊红;向艾力;沈建华;杨昀

    髌骨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颇多.张力带由于其动力性固定等诸多优点已为许多学者所推崇.但其固定的材料、途径、方法仍有可改进的地方.我科从2001年1月~2001年6月采用生物可吸收材料(PLLA-PDSII)形成的张力带经肌腱固定的方法治疗髌骨骨折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应用的临床评价

    作者:胡晓亮;张爱敏;陆美群;沈建华;秦惠敏;沈燕国;尹伟忠

    目的 探讨生物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应用的效果.方法 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钉棒系统对185例关节内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73例获得随访,时间3~26个月.经摄X线片检查,证实均获得骨性愈合.对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优148例,良21例,可4例.发生并发症14例,主要为术后早期发热反应、假性囊肿,以及关节功能恢复不全.结论 生物可吸收钉棒系统是关节内骨折良好的内固定物,应用效果满意.

  • 生物可吸收材料内置物在脊柱外科应用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于博;田京;靳安民

    随着可吸收材料内置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脊柱外科研究者越来越意识到应用可吸收脊柱内置物在脊柱外科特定范围内应用的潜在优势,新的适应脊柱生物力学要求、降解吸收率符合脊柱内固定不同需要的可吸收内置物正不断产生.这些可吸收内置物保持了传统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同时克服了传统内固定的缺点,如内固定松动、移位以及影像学的伪影,已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包括颈椎前路钉板、腰椎前路钉板、脊柱融合器以及供骨区重建等等.作者拟对可吸收材料内置物在脊柱外科中应用的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 生物可吸收材料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作者:海涌

    近年来生物可吸收材料在脊柱外科应用逐渐增多.<神经外科聚焦>(Neurosurgical Focus)2004年第3期刊登了一期专辑,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 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的骨内降解

    作者:王晓;刘玉杰;陈旭

    背景:调控聚乳酸类可吸收材料的降解速率,使材料降解与新生骨爬行替代速度更同步,加入羟基磷灰石或β-磷酸三钙等无机粒子是目前的主流选择.目的:对比观察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和聚-L-乳酸在松质骨内的降解速度及诱导成骨能力.方法:将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及聚-L-乳酸材料分别植入12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股骨内髁及外髁后,于术后6,12,24周3个时间点取材,测定其各个时间点的生物吸收率,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在松质骨内的形态学变化,周围新骨爬行替代及异物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各个时间点β-磷酸三钙/聚-L-乳酸与周围骨质贴合比聚-L-乳酸材料更紧密,未见明显异物反应.6周时β-磷酸三钙/聚-L-乳酸材料生物吸收率小于聚-L-乳酸材料,12周后生物吸收率增速加快,同时材料表面出现均匀分布的微孔及裂隙;术后24周内两种材料均未见新生骨爬行替代.结果表明β-磷酸三钙/聚-L-乳酸复合材料早期降解较聚-L-乳酸材料慢,有利于移植物植入早期的坚强固定;6周后降解加快,24周内未见诱导成骨现象.

  • 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作者:邵英;路来金;荣莉;彭维海;蓝珊珊;张舵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降解可吸收材料聚L-乳酸/聚L-乳酸接枝的羟基磷灰石复合物(PLLA/PLLA-gHAP)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应用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将96孔板上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PLLA/PLLA-gHAP组、PLLA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培养液)及阳性对照组(含苯酚培养液)4个组,不同组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24、48和72h,以MTT法检测材料对L929细胞活性的影响;将L929细胞接种于被覆PLLA/PLLA-gHAP材料的盖玻片表面上,于1、2和3 d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将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计数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以检测遗传毒性作用;将PLLA/PLLA-gHAP板植入兔皮下,于2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兔血液学指标改变,光镜观察植入物周围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PLLA/PLLA-gHAP材料浸提液对L929细胞的增殖率(RGR)和细胞毒性分级(CTS)的影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胞在材料表面生长良好;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微核率0.24%);材料在动物体内埋植后,早期组织内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纤维膜形成,6个月时纤维膜基本消失,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结论:PLLA/PLLA-gHAP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 不同剂量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在椎体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作者:张亮;陈统一;陈中伟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auto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椎体成形术对椎体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自8具尸体脊柱标本上取胸腰段椎体共24节,在前屈压缩下造成骨折,随机分成4组,分别经双侧椎弓根注入椎体2、4、6和8 mL ACPC,再行前屈压缩.测定初始和术后椎体抗压强度和刚度,观察实验过程中椎体高度变化.结果经双侧椎弓根注入椎体2 mL ACPC就能显著性增强椎体抗压强度,同时刚度无明显变化.实验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椎体高度,但从临床角度看无重要意义.结论合理选择灌注剂量既能显著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又可以减少灌注剂渗漏.椎体成形术对压缩骨折后的椎体高度恢复作用不大.

  • 经单侧椎弓根灌注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椎体成形的实验效果比较

    作者:张亮;陈统一;陈中伟

    目的比较经单侧椎弓根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autosetting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AC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椎体成形的效果.方法用离体连续三节胸腰椎标本共10个,分别测定中间椎体和相邻椎间盘非破坏性载荷下标本运动时的应力、应变和刚度值.造成中间椎体压缩骨折的同时测定其极限载荷和刚度值.然后标本随机分成2组,分别经单侧椎弓根灌注3 mL ACPC和PMMA椎体成形后再同前测试.结果椎体成形术后,两组中间椎体扭转刚度较初始皆有下降,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中间椎体抗压极限载荷较初始都有显著性提高;ACPC组椎体极限刚度不能恢复;PMMA组相邻椎间盘应力显著增加21%左右.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灌注ACPC和PMMA都能较好恢复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但在扭转刚度和极限刚度的恢复上灌注PMMA稍好一些.灌注ACPC椎体成形后相邻椎间盘不出现高应力现象和载荷传递异常效应,有望降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

  • 生物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作者:郑剑君

    就生物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情况作一综述.

  • LactoSorb内固定系统治疗颌面部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轶;冉炜;黄银喜

    目的观察LactoSorb内固定系统应用于颌面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颌面部骨折的患者用LactoSorb内固定系统术后6、9、12、18、24个月时复查伤口愈合、骨段固定、咬合关系,并行三维CT和(或)全景片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局部伤口、骨段愈合均良好,咬合关系正常.术后2年螺钉的空洞完全被正常的骨小梁代替.结论 LactoSorb系统具有良好的内固定作用,植入人体后18~24个月完全降解,基本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 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部位骨折61例报道

    作者:杨徐松;于虎

    目的 总结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材料采用成都迪康公司PDLLA产品和日本刚子PLLA可吸收钉棒系统以及美国生产的MAXON聚甘醇碳酸可吸收线,手术治疗关节部位骨折61例.结果 61例平均随访5个月,功能评估以关节功能恢复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优47例,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98.3%.结论 生物可吸收性材料治疗关节部位较大撕脱性骨折,劈裂骨折等相对简单损伤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无须二次取出,避免了再次损伤关节.

  • 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

    作者:亓建洪;朱宝林;殷德振;吴玉杰;燕好军;郭其勇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棒内固定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的效果. 方法 1995年10月~2002年5月应用自身增强-聚乙酯(SR-PGA)、自身增强-聚丙酯(SR-PLL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手术治疗累及关节面的骨折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3岁.均为外伤所致骨折,骨折关节面移位均超过2 mm.术后行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 结果随访3个月~6年6个月(平均18.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移位、感染及局部积液.按照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达93.7%. 结论可吸收内固定钉棒治疗累及关节面骨折,免除了患者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是一种有效和较为理想的方法.

  • 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治疗

    作者:李钢

    目的 总结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疗效及治疗中常见技术失误.方法 对120例四肢近关节部位的骨折,依据不同部位分别使用可吸收钉棒、解剖钢板或髓内针治疗,对骨折对位、骨折愈合、软组织恢复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8例患者发生延迟愈合、骨折处不稳定、软组织坏死、感染、关节功能中度受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适合的内固定物,提高手术技巧和牢固内固定,尽量减少剥离,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德权;朱宝林;闫军;杨建;张成亮

    目的 总结治疗四肢近关节部位骨折疗效及治疗中常见技术失误.方法 对173例四肢近关节部位的骨折,依据不同部位分别使用可吸收钉棒、解剖钢板或髓内针治疗,对骨折对位、骨折愈合、软组织恢复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51例病人发生延迟愈合、骨折处不稳定、软组织坏死、感染、关节功能中度受限、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 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和适合的内固定物,提高手术技巧和牢固内固定,尽量减少剥离,合理的早期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应用意义评估及研究

    作者:严贤科

    目的:针对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应用意义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中将我院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骨科住院部所收治关节部位骨折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内固定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予以生物可吸收材料治疗方案.以术后随访1年关节骨折功能恢复情况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的差异,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31/40),检验P值<0.05,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应用生物可吸收材料对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内固定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