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瘢痕疙瘩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青武;王思丹;陈静;罗莎;冯放;王爱娟;杨顶权

    瘢痕疙瘩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皮肤良性肿瘤,文献报道的治疗方法比较多,该文对近年国内外有关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分类综述,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仍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法.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小治疗造成的痛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治疗
  • 皮肤扩张术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下颌角痤疮后瘢痕疙瘩

    作者:陈强;蔡景龙;宗宪磊;何永强;周振山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治疗下颌角痤疮后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10例下颌角痤疮后瘢痕疙瘩患者(皮损面积5.0 cm×5.0 cm~15.0 cm×7.0 cm,高度0.5~1.5 cm)接受皮肤扩张术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评价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过程,扩张皮瓣转移后无坏死和切口瘢痕疙瘩复发,结果满意。主要并发症为一期手术后出现血肿1例,注水壶翻转注水困难1例,经过对症处理均治愈。结论皮肤扩张术联合术后早期电子线放疗是治疗下颌角痤疮后瘢痕疙瘩较好的方法。

  •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药物注射治疗进展

    作者:陈卫;杨蓉娅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但均有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调节机制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创伤修复出现异常的纤维化的特点。临床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给患者带来面容损毁,且即使使用手术方法切除也易复发。药物局部注射广泛应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治疗,其方法简单且疗效确切,在预防和早期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在这方面研究进展也较快。该文主要就常用的注射治疗药物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瘢痕疙瘩的中医论述及黑布药膏治疗临床体会

    作者:曹为

    瘢痕疙瘩是一种与自身免疫性有关,皮肤损伤后,大量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变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1].常有刺痒、压痛.瘢痕疙瘩一般发生于外伤后或外伤后数月.损害单发或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毫米到数十厘米不等,明显超出损伤范围,表面平滑,边缘常呈蟹足状.该病病程慢性,无自愈倾向.瘢痕疙瘩治疗方法很多,但因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仍未十分明了,效果均不是十分满意.中药黑布药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独到优势,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效果肯定.运用黑布药膏治疗瘢痕疙瘩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新发病理性瘢痕疗效观察

    作者:陈金波;李东升;夏萍;姜敏;陈志平;胡吉升;陈娜;许莉;覃莉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新发病理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对10例新发病理性瘢痕的患者进行ALA-PDT治疗,通过温哥华瘢痕量表对瘢痕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对比评价疗效.以11例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ALA-PDT治疗10例新发病理性瘢痕患者,7例有效,3例无效,对照组7例有效,ALA-PDT治疗组未见复发,不良反应主要为疼痛及色素沉着.结论 ALA-PDT可作为新发性瘢痕尤其是增生性瘢痕的一种治疗手段.

  • 手术切除联合注射得宝松加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正东;嬴双

    目的 评估手术切除联合术中注射得宝松加术后早期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12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159处瘢痕疙瘩全部行手术切除,治疗组术中在切缘处皮肤真皮内注射得宝松,术后24h内对手术部位行放射治疗.结果 术后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后随访12~24个月,治疗组显效率为86.2%,与对照组58.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除瘢痕疙瘩,术中注射得宝松加早期术后放疗能够有效提高瘢痕疙瘩的显效率.

  • 瘢痕疙瘩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

    作者:赵庆利;董静;杨庆琪;蔡瑞康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Keloid,K)形成的中医体质基础.方法 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24例K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比较K患者与正常对照、痤疮患者间体质类型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比较,K患者属气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男性K患者、女性K患者及17~45岁K患者属湿热质的百分比增加;此外,男性患者、36~4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17~2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质的百分比增加.与痤疮患者比较,与痤疮相关K患者属阴虚质的百分比增加(P<0.05).结论 K形成与某些中医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

  • 多发性皮肤平滑肌瘤误诊为瘢痕疙瘩1例

    作者:李海燕;李玲;李猛;赵文明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前胸部多个红色结节10年余,伴疼痛5年余,近日疼痛加重,于2011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前胸部出现绿豆大小浅红色结节,缓慢增多并增大,自觉症状不明显,5年前曾在外院诊断瘢痕疙瘩,外用激素治疗,局部激素封闭治疗,疗效欠佳,浅红色结节逐渐增多,伴疼痛,遇冷后疼痛明显,近日疼痛加重.患者一般情况好,家中无类似患者.

  • 240例瘢痕疙瘩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陈俊杰;陈晓昱;黄玉成;李天举;付黎影;张艳红;韦旭华;张慧

    目的 了解瘢痕疙瘩人群的高血压发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皮肤科经治瘢痕疙瘩2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发现合并高血压者61例,男25例,女36例.整体高血压发病率约为25.42%,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高血压发病率(P<0.05);男性高血压发病率与普通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5.6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发病率(P<0.05).高血压发病率与瘢痕疙瘩受累部位无关(P>0.05).随年龄增加各年龄段高血压发生率大致呈逐渐上升趋势,且高血压发生率与瘢痕疙瘩的大小及数量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瘢痕疙瘩人群高血压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且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与瘢痕累及部位无关,但与瘢痕疙瘩的大小及数量呈正相关.二者相关具体机制不详.

  • 同位素磷32敷贴联合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小娥;周红;刘兴无;韩宝义;孙琪;王广贤

    目的 探讨同位素磷32敷贴联合由安奈德、5-氟尿嘧啶皮损内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法 选择我院皮肤科2014年—2015年门诊确诊的64例瘢痕疙瘩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组,即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按照2∶1比例瘢痕皮损内注射,每2周1次,8次为1个疗程;观察组为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32敷贴组,即曲安奈德与5-氟尿嘧啶按照2∶1比例瘢痕皮损内注射,1次/2周,共治疗4次后再给予32P敷贴2次,1次/月,4次皮损内注射联合2次敷贴为1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瘙瘁缓解更明显,2组治愈率分别为74%,40%;复发率分别为12.9%,43.3%;不良反应复发率分别为6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位素磷32联合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治疗瘢痕疙瘩可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

    作者:刘启亮;孙婷婷

    瘢痕疙瘩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迄今仍没有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提倡根据临床表现施以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文章对多年来国内外瘢痕疙瘩治疗方法予以分类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治疗 综述
  • 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琨;刘刚

    瘢痕疙瘩是指皮肤创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而形成的超出原损害范围的皮肤良性肿瘤[1].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同家族中可有多人患有瘢痕疙瘩,有学者认为是常染色体的显性遗传[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瘢痕疙瘩是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过量合成和沉积所产生.任何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和预防瘢痕,必须针对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由成纤维细胞所致的胶原合成和沉淀以及增加由胶原酶所致的胶原降解[3].为便于了解瘢痕疙瘩的研究现状,拟从部分收集到的文献中作一简要归纳.

    关键词: 治疗 瘢痕疙瘩 进展
  •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治疗进展

    作者:靖亚莎;刘刚

    病理性瘢痕是由创伤等引起.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基质的过度产生和沉积为特征的人类真皮区特有的纤维代谢性疾病,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治疗是皮肤外科临床医师常常面临的难题.我们应用计算机检索近10年来Medline相关病理性瘢痕治疗的中外文献计89篇.概述了病理性瘢痕的病理生理研究.重点对不同治疗方法 的疗效、副作用、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治疗方法 有手术治疗、压力治疗、放射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糖皮质激素注射治疗、抗肿瘤药治疗、抗组胺药、细胞因子相关治疗及基因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不同类型的病理性瘢痕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 综合治疗.

  • Cynergy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临床观察

    作者:杨晶;王娟;王家璧

    目的 观察Cynergy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Cynergy激光对46例瘢痕疙瘩患者进行治疗,激光治疗光斑为7mm,能量密度为6~9 J/cm2,治疗次数1~9次.同时应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每隔3~4周,瘢痕疙瘩皮损内注射1次,1个月为1疗程.结果 1~4次有效率为29.17%.5~9次有效率为63.64%.结论 Cynergy激光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以5~9次治疗效果为好.

  • 32P敷贴与手术联合治疗112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作者:卢受强;蒋仁晶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都是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的基质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1].我科自1997年-2004年对112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进行了32P敷贴与手术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综合治疗皮肤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维鑫;李海;陈殷

    瘢痕疙瘩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病因不明,系皮肤瘢痕体质的一种特异改变.临床上多见局部痒痛不适,甚者引起毁容,病人往往难以忍受或羞于显露.它治疗棘手,易扩展,易复发,对患者心理和机体造成创伤.尽管长期临床实践在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然时至今日还没有令人满意疗效.我们采用超高频治疗仪、美宝烧伤膏及得宝松注射液联合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手术结合放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35例观察

    作者:白朝;刘刚;帅海林

    耳垂瘢痕疙瘩是皮肤外科门诊常见疾患,多为女性患者,主要是由于穿耳造成.近年来,在总结国内外治疗瘢痕疙瘩的经验基础上,我科采用剔除瘢痕,瘢痕瓣转移覆盖,术后结合锶90放射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经随访1~3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应用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芳;杨博;杜莉;姜学钧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同一术者收治的耳廓瘢痕疙瘩患者34例,根据瘢痕疙瘩的发生部位和基底部累及的范围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术后24小时内即开始放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18 ~36个月,其中2例1年内失访.剩余32例患者中2例在孕期复发,复发时间均超过术后1年.结论 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疗效好,复发率低,术后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

  • 耳垂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

    作者:叶放蕾;张改霞;帅华

    耳垂瘢痕疙瘩是一种病理现象,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活性异常增高,大量结缔组织沉积而导致瘢痕过度增生,质地如软骨样,形态大小不一,表面凸凹不平,单纯手术切除易复发,术后结合激素及核素照射是治疗耳垂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现将我科近2年来收治的15例病例报道如下.

  • 鼻部瘢痕疙瘩1例

    作者:朱永峰;周海亮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7岁,土族人,农民,已婚,以"鼻部肿块30年"收入院.患者30年前无明显诱因鼻根部长出约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无头痛、恶心、呕吐,鼻根部疼痛等症状.在当地诊所切开引流,为实质性肿块,无引流物.此后肿块逐渐增大,近3年右侧鼻腔、鼻翼肿块增生,右侧鼻塞.术前病理检查为瘢痕疙瘩.

    关键词: 瘢痕疙瘩
1601 条记录 12/81 页 « 12...9101112131415...808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