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色念珠菌可能具有荚膜结构

    作者:李绣辉;马廉兰;曾祥风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又称白假丝酵母,是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传统认为白色念珠菌无荚膜,我们在试验中曾发现似有荚膜结构,为此,进一步进行白色念珠菌是否具有荚膜的试验.

  • 黄连素增强氟康唑对耐药白假丝酵母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作者:武思彤;李刚;王文;周晓燕;刘晓明;贾伟

    目的 探讨黄连素增强氟康唑耐药白假丝酵母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住院标本分离出22份真菌标本,从临床尿管插管患者中分离出1株耐氟康唑白假丝酵母菌,采用纸片药敏试验及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菌株抑菌圈直径及产膜能力;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连素与氟康唑的体外抗菌活性的MIC值;分别设置四组生长对照组、氟康唑单用组16μg/ml、黄连素单用组4μg/ml、药物联用组16μg/ml+4μg/ml,采用时间-杀菌曲线法分别测定氟康唑、黄连素及药物联用组在时间点0、4、6、8、12、24、48h随时间变迁的杀菌作用及动态杀菌作用;利用qRT-PCR检测目的基因CDR1、MDR、ALS3、ERG11、TUP1的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从临床分离出1株耐药性较强的白假丝酵母,该菌具有中等强度的产膜能力;黄连素能增强耐药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经不同药物处理后的RT-PCR结果显示,药物联用组处理后的CDR1、MDR、ALS3、ERG11的mRNA的表达量比生长对照组降低,而药物联用组处理后的TUP1基因比生长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黄连素联合氟康唑更好地抑制白假丝酵母耐药菌株的形成,为临床治疗及控制耐药菌提供重要的证据.

  • 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肖喻;曹先伟;刘洋;魏丹丹

    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中白假丝酵母的基因分型,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患者血培养阳性,经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株的初步筛选;用扩增真菌的转录间隔间区(ITS区)和核糖体大亚基(26 rRNA、D1/D2区)、基因测序对初筛的菌株进行标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白假丝酵母的七对管家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利用软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各管家基因的等位基因的同一位点可出现多次碱基变异;在管家基因中ACC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少,仅4个,而SYA1基因的碱基变异位点多;16株白假丝酵母可分为10个群,其中一个群由5个菌株构成,2个群都是由2个菌株构成,其他的群都是由一个菌株单独构成.结论 白假丝酵母的二倍体序列型都为新发的基因型,未发现流行的克隆株.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治疗新进展(综述)

    作者:刘晓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aginal candid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70%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造成VVC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但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VVC的假丝酵母菌谱有了一定变化,非白色假丝酵母菌造成的VVC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而非白假丝酵母所致VVC,对氟康唑不敏感.

  • 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丽;陈菲;谢明杰

    目的 研究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溴化噻唑蓝四唑法(MTT)和琼脂平板法测定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的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FC);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菌丝形成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菌丝萌发不同时期的抑制率.结果 三颗针对白假丝酵母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采用琼脂平板法测得三颗针抑制该菌的MIC为2 mg/mL,MFC为4 mg/mL.三颗针能减缓该菌的生长速度或使其停止生长,且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其中4 mg/mL的三颗针作用白假丝酵母6h后,能够完全抑制菌丝形成.对于24 h后已经萌发为菌丝态的白假丝酵母,三颗针可抑制菌丝的继续生长,与对照组相比,4 mg/mL的三颗针对于萌发2h后的白假丝酵母的菌丝抑制率为76.7% (P<0.01).结论 三颗针能抑制白假丝酵母菌丝的生长和萌发.

  • 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爽;姜兰香;张宇;贺丹;田庄;高嵩;横山耕治;王丽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白假丝酵母和茄病镰刀菌胞内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的影响,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真菌胞内蛋白质提取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白假丝酵母菌和茄病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培养时间为36、48和72 h,超声波工作时间为20 s、3 min、5 min.10 min,超声波功率为332.5和475.0W.通过蛋白质浓度检测和SDS-PAGE蛋白质电泳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提取的蛋白质浓度、种类及数量,观察不同因素对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2株真菌均在培养36 h时提取胞内蛋白质的浓度大,白假丝酵母在功率332.5 W、超声3 min时得到胞内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多,茄病镰刀菌在功率332.5W、超声l0 min时得到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多.结论:使用超声波法与玻璃珠研磨法结合提取胞内蛋白质,从菌株的培养时间、超声波工作时间和功率3方面建立了真菌胞内蛋白质的佳提取方法.

  • 香叶醇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研究

    作者:代敏;彭成

    目的 评价香叶醇治疗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方法 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香叶醇对白假丝酵母(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的低抑菌浓度,用阴道给药香叶醇观察接种小鼠白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疗效;用SPSS 17.0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T检验比较分析各组小鼠及不同给药时间阴道内菌落数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香叶醇对白假丝酵母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MIC为0.11 ~0.23 mg/mL.分别与模型组和给药前比较,高、中、低剂量组给药3d、5d和7d后,小鼠阴道内白假丝酵母菌落数均明显下降(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药14 d和20 d,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0.05,P<0.01),治愈率明显提高,但在给定剂量范围内,量效关系不显著.结论 香料香叶醇有望成为抗白假丝酵母霉菌性阴道炎的候选药物.

  • 白假丝酵母相关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作者:钱丽洁;章强强

    白假丝酵母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多,其表现也多种多样,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病人会产生威胁生命的系统性真菌病,其病死率为35%,天然免疫在抵御该菌感染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宿主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各种微生物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而Toll样受体和Nod蛋白是两类参与天然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其中Toll样受体家族在抗真菌感染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人体中该受体的概况,以及与抗白假丝酵母紧密相关的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作一综述.

  • 白假丝酵母天冬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作者:周村建;郝飞

    白假丝酵母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条件致病感染中常见的病原真菌之一,目前基本已肯定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Sap)在其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有关白假丝酵母Sap的研究从其编码基因、分子特性和表达以及在白假丝酵母致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 白假丝酵母二相性及其与致病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苑天红;吴承龙

    白假丝酵母是二相性真菌,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该茵的形态发育、二相性转移的外界条件、二相性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二相性与致病性之间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 白假丝酵母形态转换相关基因及其调控途径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俊明;朱道银

    白假丝酵母可在酵母相和菌丝相之间进行转换,这种形态转换对白假丝酵母的黏附、侵入和逃逸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克隆出了一系列与白假丝酵母形态转换相关的基因,并发现了两条调控其形态转换的信号传导途径.

  • BDSF抑制临床白假丝酵母菌丝生长的效果分析

    作者:徐振华;廖勇;李梦;廖万清;翁丽星;汪联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抗真菌药物广泛应用,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由酵母相转变为菌丝相是白念珠菌致病的一个必要过程,抑制菌丝形成可控制其感染。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BDSF (顺十二碳‐2‐烯酸)可抑制这一形态的转变,从而抑制白念珠菌的致病力。本研究检测BDSF对60株白念珠菌临床菌株的抑菌丝效果,同时测定这60株临床菌株对氟康唑的敏感度。结果显示,60株临床菌株中8株(13.3%)对氟康唑耐药,低抑菌浓度(MIC )≥64μg/ml ,而BDSF对耐与不耐氟康唑的临床菌株均能高效抑制菌丝生长。结果表明,BDSF可作为临床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新型候选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 BDSF对白假丝酵母体外作用的研究

    作者:周阿峰;汪联辉;翁丽星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是人体重要的条件致病真菌.在正常人体中,白假丝酵母是一种无害共生真菌;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白假丝酵母可引起假丝酵母病,轻者可导致黏膜感染,重者可发展为系统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白假丝酵母从酵母相至菌丝相的形态转变是极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BDSF是小分子短链脂肪酸,由Burkholderia cenocepacia分泌产生.对酵母相白假丝酵母,在BDSF≥30 μmol/L时因菌丝生长受强烈抑制,无法从酵母相向菌丝相转变.而对菌丝相白假丝酵母,当BDSF在30 μmol/L和60 μmol/L时,菌丝进一步生长并产生分支,但随菌丝分支生长,新生的分支菌丝不断转变为酵母相;当BDSF增加至120 μmol/L时,菌丝生长和分支状况几乎完全受抑制.由此可见,BDSF不仅强烈抑制菌丝生长,还可促使新生的菌丝相向酵母相转化.

  • 白假丝酵母与细菌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作者:孔雯娜;吴文娟

    人体内定植着数目庞大、结构复杂的细菌及真菌等微生物群,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既往研究主要集中于细菌或真菌的某个单一物种,但近研究表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更好地理解体内的微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是人备体中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通常被认为是人类正常菌群的一部分.白念珠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其协同和拮抗作用有助于维持不同物种间复杂的平衡关系.了解白念珠菌与细菌的相互作用,不仅可加深对微生物致病机制的理解,还可为预防和治疗白念珠菌或细菌感染及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提供新途径.本文就白念珠菌与细菌共存时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人类健康、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从而为控制念珠菌或细菌感染提供新的策略.

  • 白假丝酵母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凤;郭大文

    白假丝酵母(又称白念珠菌)感染位居真菌感染的首位,由于广谱抗生素和皮质激素广泛应用、创伤性器械检查使用增加、免疫力低下患者增多,其发病率日趋增加,且病死率高、预后差,因此早期准确筛查白念珠菌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至关重要。分子分型是分析机会性致病真菌种群结构和流行性的重要方法,能有效鉴定社区或医院内感染、追踪传染源、分析暴发流行、研究种群动力学、区分多重感染和评估微进化。本文主要针对两类白念珠菌基因分型方法(基于电泳技术的分型方法和基于测序技术的分型方法)进行综述,并着重阐述目前用于白念珠菌基因分型的佳方法———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的研究进展。

  • 白假丝酵母活性代谢物种类及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曹颖瑛;李燕;谭光国;朱臻宇

    白假丝酵母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研究其生物机制有重要意义.代谢物作为生物体基因表达的终产物,对其种类和含量的研究可作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目前研究中所发现的与白假丝酵母形态学和应激相关的代谢物种类和作用以及其分离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机制和耐药性提供参考.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白假丝酵母分离株基因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吴文娟;胡绿荫;孙志华;唐春峰;张军;倪语星

    目的 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白假丝酵母分离株的基因型及耐药性.方法 对分离自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AIDS住院患者的40株白假丝酵母,应用微卫星核心序列引物M13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指纹分型.用微量稀释法分析白假丝酵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PCR指纹分型将所有白假丝酵母分离株分为A、B、C、D 4种基因型,其中A型14株(35.0%),B型16株(40.0%),C型9株(22.5%),D型1株(2.5%).白假丝酵母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两性霉素B 2.5%,氟康唑22.5%,伊曲康唑15.0%,氟胞嘧啶20.0%,;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菌株间耐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海市AIDS住院患者分离的白假丝酵母主要由3种克隆组成,但无明显优势流行株.

  • 白假丝酵母临床分离株基因分型与药敏分析

    作者:彭奕冰;季育华;张玥;倪语星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白假丝酵母的基因分型情况以及不同基因型白假丝酵母的药敏结果.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白假丝酵母25S核糖体DNA基因的内含子区,可转座Ⅰ型内含子插入片段的数目及大小的不同使得扩增产物不同,根据产物片段大小和数目分型.采用微量稀释法分析白假丝酵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171株白假丝酵母分为3型:A型93株,B型47株,C型31株.B型、C型白假丝酵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型菌株,对氟胞嘧啶的耐药率低于A型菌株.结论白假丝酵母的PCR分型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不同型别的白假丝酵母耐药谱有差异,对治疗中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自动化DiversiLab System DNA指纹分型系统在白假丝酵母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刘锦燕;项明洁;倪培华;张华;陈华;倪语星

    目的:探讨自动化DiversiLab System DNA指纹分型系统(DiversiLab系统)在白假丝酵母同源性分析中的应用,并评价该系统的作用.方法:应用标准化试剂盒进行白假丝酵母的PCR扩增,在微流控芯片电泳和Agilent 2100生物分析仪上收集扩增产物,并用DiversiLab系统分析软件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35株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患者中分离的白假丝酵母分为7个型别,其中A型13株,B型8株,C型6株,D型3株,E型2株,F型2株,G型1株.2株氟康唑耐药菌株属于B型,4株氟康唑剂量依赖敏感菌株为C型.结论:自动化DiversiLab系统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和分辨率高的特点,且具建立数据库并行不同实验室间数据比对的优势,可作为临床同源性分析鉴定和分型的一线工具.

  • 白假丝酵母对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册;刘锦燕;魏冰;项明洁

    白假丝酵母通常不引起人体感染,但对于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其却可导致机会性感染,如咽喉部感染、阴道感染,甚至可发生危及生命的系统性真菌感染.临床治疗白假丝酵母感染的常用药物为氟康唑,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癌症患者接受放化疗及免疫抑制剂在器官移植患者中的应用,白假丝酵母的感染率显著升高,而氟康唑的反复应用则导致了耐氟康唑白假丝酵母菌株出现,这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为棘手.要解决白假丝酵母的耐药问题,必须先了解其耐药机制,故对其耐药机制的探讨成为了研究热点.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