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下腹横纹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分析

    作者:赵育军;赵继波;杨龙华;赵明;李雷;赵刚;杨体泉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0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31例,(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进修)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探讨两种术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午红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术式对小儿腹外疝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60例小儿腹外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腹腔镜小儿疝自体组织修补术.比对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单侧)、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均手术顺利,观察组单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稍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患儿,对照组复发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腹外疝,与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腹腔镜小儿疝自体组织修补术治疗效果更显著,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腹腔镜与传统方法治疗反复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的比较研究

    作者:徐保忠;金勤顺;刀顺福

    目的 与常规手术治疗比较,观察腹腔镜治疗反复嵌顿的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腹股沟疝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36):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n=36):采用常规的疝囊高位结扎方案治疗 观察指标为手术后的治愈率、复发率以及输精管损害、阴囊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愈34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5 56%;对照组试验组治愈30例,复发6例,复发率为1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仅有1例阴囊水肿,未出现切口感染、瘢痕疙瘩等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治愈率高于常规手术,复发率低于常规手术,还能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志勇;赵瑞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ASA I~I 级,随机分两组:I组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芬太尼2ug/kg,咪达唑仑0.05mg/kg,快速诱导,喉罩置入后麻醉机通气自主呼吸。麻醉维持期间间断静推氯胺酮0.5~1mg/kg,I 组实验组,七氟醚吸入诱导7~8%,瑞芬太尼1ug/kg,快速诱导喉罩置入,麻醉维持3%~5%七氟醚,瑞芬太尼0.075~0.15ug/kg.min。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后,HR,MAP,SPO2.,及术毕患者清醒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及诱导前,诱导后,术后HR,MAP,均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手术时间,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后SPO2均无统计学意义(>0.05),I 组麻醉时间明显少于I组(<0.05).I 组患儿MAP,HR均较I组平稳。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 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书静

    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自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34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合理的护理配合对于患儿恢复的重要性。结果34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且痊愈出院,无1例患儿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3.1±0.6)d。结论对患儿的手术前、后及术中实施全面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儿恢复的重要因素。

  • 腹横纹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227例报告

    作者:罗毅;李忠;周旭坤;李平;江涛;刘顺顺

    2001年11月~2005年2月,我院采用腹横纹微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骶管麻醉复合喉罩-七氟醚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亢忠杰

    观察骶管麻醉复合喉罩-七氟醚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应用效果.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成骶管麻醉复合喉罩-七氟醚组(实验组)和骶管麻醉复合氯胺酮组(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七氟醚吸入诱导置入喉罩,行骶管麻醉后持续吸入七氟醚维持.对照组肌注氯胺酮后行骶管麻醉,术中氯胺酮维持基础麻醉.

  • 腹腔镜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疗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郭宏;谢鑫;张峰林

    2008年以来,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例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治疗进行了对比,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共收治单纯性小儿腹股沟斜疝141例,其中行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者74例(A组),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者67例(B组).两组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 小儿改良式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附98例报告)

    作者:周新庆;沙特尔·库尔班;张玲;姚芳

    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154列,其中98例行改良式微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吴旭光

    目的:对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在腹腔镜下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16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均为我院2015年7月份到2017年7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82例,实施传统手术;实验组82例,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两组患儿的手术进展,予以分析、记录以及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数据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单侧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数据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数据差异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患儿的病情改善有积极意义,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 小儿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张正雄;刘晓辉;谢开斌;刘清明

    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多因腹膜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全[1],再加上小儿易哭闹,腹压增高而形成,腹股沟疝的患儿年龄1岁以上,自愈机会很少,患儿在哭闹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嵌顿,甚至绞窄,严重时可造成肠管坏死,甚至累及输精管睾丸等,影响成人后生育,应及早手术,一般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手术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不需做修补[2,3],因小儿腹股沟区并无肌肉薄弱因素或即使腹壁有薄弱处,以后也可以通过发育而得到加强,由于小儿解剖与成人有所不同,小儿组织及疝囊较薄,手术分离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血管、神经、输精管、膀胱等,疝囊易撕裂,导致结扎困难,术后可能发生阴囊水肿、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尤其开放性术后复发,局部粘连,再次手术分离过程更容易损伤到周围组织及器官.腹腔镜直视下疝环口清晰、直观,损伤几率低,故其优势明显,近年来,随着小儿腹腔镜技术的逐渐发展,由于微创技术能使创伤减至低,对生理干扰小,术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得到了众多患儿家属的认可,我科自2014年9月-2016年12月共开展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单孔法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罗文;王琴

    目的:分析观察单孔法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共收集80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传统组,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组,于单孔法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手术各指标均优于传统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传统组为17.5%,治疗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单孔法腹腔镜在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优势比较

    作者:黄三玲;蒋艳恒

    目的:对比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优势.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儿248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整理后将其中资料较为完整的200例腹股沟疝患儿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腹腔镜组和传统组,各100例,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传统组实施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半年、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时间均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也低于传统组的8.0%,(P<0.05);两组术后半年、1年的疾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均可有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且术后复发率均较低,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明显优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传统手术与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李国玉

    目的 分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入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常规组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不同时段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疝复发率.结果 相较于常规组,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不同时段疼痛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但两组术后随访两年疝复发率相当(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修补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刺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疝复发风险,是临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的技术手段.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手术的比较

    作者:尤恺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常规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腹股沟疝患儿80例,抽签分为观察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缩短切口长度,减轻疼痛,较少术中出血量,减少复发率.

  • 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体会

    作者:林玉翠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46例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期间开展的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按照正常手术步骤进行,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12mm,长22mm.手术过程并未出现任何不适现象,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零.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过程中给予密切的手术配合,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 经腹股沟与阴囊交界入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优势

    作者:王保存;马兰斌

    目的:介绍经腹股沟与阴囊交界入路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股沟与阴囊交界入路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7例患儿手术切口长度≤1.3cm,手术时间短(10±5)min,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痛苦小,瘢痕隐蔽.结论: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股沟与阴囊交界入路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痛苦小,瘢痕隐蔽,对小儿心里影响小.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作者:宋正亮;陈源源;岳书玉;方芳

    目的:本次主要对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喉罩通气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运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需采取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60例患儿纳为参研的对象,依照麻醉差异分为两组,即A组(30例)与B组(30例),行单纯喉罩麻醉方案者为A组,行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喉罩通气麻醉麻醉方案者为B组.麻醉后经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的优劣.结果:两组患儿麻醉效果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喉罩通气麻醉,可使患儿心率与血压处于平稳状态,对比单纯喉罩通气麻醉,不良反应少、苏醒时间短,瑞芬太尼用量小.

238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