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紧张型头痛的脑血流变化

    作者:周伟;李京

    紧张型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以往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效不肯定,有报道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效果较好,2002年12月~2004年5月,我科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技术对16例紧张型头痛病人治疗前后的脑血流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 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作者:缪项慧;金淑凡;吴艳琴;林函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对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突发性耳聋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组(n=25)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盲探组(n=25)采用传统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阻滞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超声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总有效率(92%)高于盲探组(84%);皮下血肿(4%),上肢麻木无力(8%),声音嘶哑(4%)等并发症发生率盲探组高于超声组(0%);超声组穿刺成功率(100%)明显高于盲探组(8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对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选用.

  •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微调治疗颈性眩晕

    作者:董志科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1].我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配合手法微调治疗该病,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保国

    目的:分析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1012年6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患者80例,患者入院时进行症状体征的问诊(包括:胸闷、心慌、胸痛、焦虑)和检查(包括:高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并设立为治疗前组,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1次/日,10天1疗程,2个疗程后,再对患者症状体征进行问诊和检查,并设立为治疗后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的变化,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星状神经节阻滞方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后,患者的症状均明显缓解,高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非特异性ST-T改变的患者例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针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压,减缓心率,改善心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确切.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结核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紫平;陈安基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结核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确诊且需住院治疗结核病患者自愿行SGB 30例为观察组,连续5d,选择同期住院结核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SGB前(T0)、首次SGB第10 d(T1)、首次SGB第20 d(T2)外周血CD4+T、CD8+T比率及CD4+/CD8+T比例. 结果 两组患者在T0、T1时刻,外周血CD4+T比率与CD4+/CD8+T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T比率在T0、T2时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刻,CD8+T比率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9,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T2时刻CD4+T比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P<0.01),CD4+/CD8+T比例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P<0.01). 结论 SGB能缓解结核病患者的免疫抑制.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32例

    作者:衡丽婷;郑丽军;韩梅;朱红霞;孟朋民;苏心镜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不定陈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根据自觉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自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自觉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水突穴体表电刺激治疗不定陈诉综合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自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单独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建勇;陈国威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3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2%,对照组为67.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颈椎仰卧拔伸手法可提高颈源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 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疗效观察

    作者:禹志军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病患者52例,行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36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治疗前、后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脊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 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气腹的干预作用

    作者:凌英姿;姜金玉;孔高茵

  • 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对循环的影响

    作者:万行荣

    目的 观察右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106例外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 (SGB) 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气管插管前后SBP、DBP、MBP、HR和RPP的变化.结果 SGB对气管插管循环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插管后SGB组1 min (T3) 、5 min (T4) 、10 min (T5) 时SBP、DBP、MBP、HR、RPP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右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明显抑制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循环反应.

  • 星状神经节阻滞预防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国福;张丽红;李妍;龙波

    目的观察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对气管内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Ⅰ组为空白对照组,Ⅱ组为R-SGB组.记录入室(t0)、SGB后(t1)、气管插管后1 min(t2)、3min(t3)、5min(t4)各时点的SBP、MAP、DBP、HR,并计算RPP.结果Ⅰ组SBP、HR、RPP、MAP于插管后1、3、5min均显著升高,与插管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Ⅱ组插管后各参数与插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管后1、3、5min各时点的参数变化明显低于Ⅰ组(P<0.01).结论 R-SGB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 凯时注射液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

    作者:周永田;孙利军;孙建梅;邹建芳;张梦萍;赵玉军;裴延庆

    目的观察凯时注射液加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常规药物难以控制的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qd.用1%利多卡因10mL经前入路行SGB,qd.每次阻滞1侧星状神经节,左右两侧交替注射,10次为1个疗程.全部病人均接受20~30次治疗.治疗期间停用抗偏头痛药物.随访期>6个月.结果共治疗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18%.平均发作频率由治疗前的2.42次/月下降为治疗后的0.71次/月.(P<0.01).平均发作持续时间由治疗前的6.85h下降为治疗后的2.82h(P<0.01).结论凯时注射液加SGB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 右美托咪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刘聚堂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与星状神经节阻滞在偏头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3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的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治疗方案,并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的偏头痛发作频率明显降低,偏头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VAS评分值明显降低,治疗次数明显减少,差别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痊愈的比率和总有效率为50.77%和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偏头痛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有降低,为33.85%,两组间比较差别不具有显著性(P>0.05).讨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于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改善和安全性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

    作者:梁纯波;蒋海涛;王坤;杨勇;郭曲练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6例亚急性期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A组,n =22)、普瑞巴林组(B组,n=22)和联合治疗组(C组,n =22),A组给予SGB治疗,每天1次;B组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C组每天行SGB一次,并口服普瑞巴林300 mg/d,3组均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疼痛强度(PI)变化,疼痛缓解度(PAR),镇痛有效率,不良反应及6个月内的预后转归.结果 3组治疗后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B、C两组的NRS评分均较A组低(P<0.05);在相同时间点,B、C组的镇痛显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3组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局部血肿和头晕、嗜睡、外周水肿,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B组长期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遗留率要明显高于A、C组(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供血不足性头晕的临床疗效

    作者:郑庆玲;王玉丰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供血不足性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收治的85例脑供血不足性头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43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1.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供血不足性头晕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关注.

  • SGB对全身麻醉下维、汉族老年高血压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POCD的影响

    作者:阮绪广;江伟航;黄铃燕;何颖宜;李婷

    目的 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全身麻醉下维、汉族老年高血压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汉族老年高血压胆囊切除术患者各30例,维、汉族患者均随机分为SGB组和非SGB组,术前1天及术后1、3和7 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SGB组麻醉前行右侧SGB后予以麻醉诱导.非SGB组除入、离手术室不行SGB外,余处理同SGB组.比较维、汉族SGB组和非SGB组POCD发生率,同时检测诱导前、手术开始1 h、术毕及术后24 h患者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 4组患者麻醉时间、吸入七氟醚、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组静脉麻醉药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族组较汉族组用量大;非SGB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与SG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SGB组较SGB组用量大.同一观察时间,非SGB组患者中维族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汉族患者,SGB组POCD发生率低于非SG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汉族间Cor、CRP和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B组Cor术中1 h、术毕、术后24 h低于非SGB组,SGB组CRP术中1 h、术毕低于非SG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D的发生率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且维族患者POCD发生率低于汉族患者,SGB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抑制患者应激反应,减少POCD的发生,是否与Cor、CRP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欧阳碧山;林明忠;周德华;姚立群;徐军美

    目的观察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16只,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采用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常规建立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阻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前,再灌注5、30min三个时间点,从冠状静脉窦口抽血测神经肽Y(NPY)和去甲肾上腺素(NE),并记录再灌注后1~5min时间段的心律变化.结果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5min、30min时间点,冠状静脉血血浆NPY和NE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在再灌注后1~5min时间段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10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少云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I组:用药为2% Lidocaine 4 ml+Dexamethasone 2 mg+Vitamin B12 0.5 mg+NS至8 ml;II组:用药2% Lidocaine 4 ml+Dexamethasone 2 mg+NS至8 ml.一般治疗隔日1次,3~5次为1疗程.结果 I组优32例(64%),良10例(20%),差8例(16%);II组优30例(60%),良11例(22%),差9例(18%).结论 SGB使头面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Dexamethasone具有抗炎作用,Vitamin B12有营养神经作用,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SGB治疗偏头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推拿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

    作者:顾陈长

    目的:探讨推拿和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在治疗颈性眩晕中所起的作用及机理.方法:选择经牵引针灸、推拿、电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准确定位后给予手法复位并辨证推拿、星状神经节阻滞后观察疗效并对其探讨.结果:经过本法治疗的患者,大部分获得满意的效果,深受患者欢迎.结论:采用推拿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性眩晕,优于一般传统的牵引、针灸、推拿、电疗、药物治疗,只要使用准确,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 手法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锥病102例

    作者:周玉彬;宋会欣;邓延华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其中大多数患者是由于椎管不稳所致,易为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1]本科通过手法推拿为主配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了治疗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693 条记录 27/35 页 « 12...24252627282930...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