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徐强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一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⑧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 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 中职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罗月英;王才康;闻明

    目的:了解中职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发展特点,探讨中职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中山市两所中职学校抽出高一、高二、高三的中职生共534名进行调查,对结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中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及MHT总分上显著高于男生(P均<0.05);②中职男生的希望感和路径思维显著高于女生(t=3.57,4.42;P均<0.05);高一、高三学生的希望感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F=3.51,P<0.05);高三学生的路径思维显著高于高一、高二学生(F=3.94,P<0.05);③希望感与MHT各分量表呈显著负相关(r=-0.11~-0.26,P<0.05);希望感与MHT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24(P<0.05).结论:中职男生比女生心理更健康、更具希望感;中职生希望感总体水平不高,性别、年级对希望感有显著影响;希望感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预测作用,全面提升中职生的希望感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娜;凌宇;陈乔丹;滕雄程

    目的:探讨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长处和困难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问卷与希望感量表对1238名11~17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547人,女生691人.结果:①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内化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t=2.682,3.228,-3.310;P<0.01);②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r=-0.202,P<0.01)和内化问题行为(r=0.125,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希望感(r=0.510,P<0.01)、亲社会行为(r=0.370,P<0.0l)呈显著正相关,希望感与外化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 =-0.138,P<0.01),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r=0.366,P<0.0l);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中介效应的检验表明,希望感在社会支持与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1%、32.3%.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问题行为、希望感三者关系密切,且希望感在社会支持和外化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 生活应激事件与希望感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

    作者:陆娟芝;凌宇;黄磊;赵娜

    目的:探讨生活应激事件与希望感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儿童希望感量表(CHS)对131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农村留守儿童在抑郁、希望感的动力因子、生活事件的受惩罚因子和其它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t=1.99,4.82,6.11;P<0.05);②生活应激事件、抑郁和希望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P<0.01);③希望感对抑郁水平的变化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97,P<0.01);生活应激事件中各因子对抑郁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5);生活应激事件中的学习压力因子与希望感的交互作用对抑郁水平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828,P<0.001).结论:希望感能够缓解学习压力给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带来的不良影响.

  • 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作者:刘湘玲

    目的:探讨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学习投入量表(UWES-S),对长沙某高职院校4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4.79±0.64);高职生的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4.23±0.95);高职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和学习投入呈正相关,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预测效应(30%).结论:高职生积极心理资本对学习投入有重要影响,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尤其是希望感和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 大学生希望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禹玉兰;罗军;李俊娇

    目的 研究大学生希望感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成人性情希望量表(ADHS)和自编的个人基本资料问卷对5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①大学生总体希望水平得分为(22.09±2.94);③学业成绩和获得奖励这2个因素影响大学生动力思维(F学业=6.20,P<0.001;F奖励=5.29,P<0.001)和希望感水平(F学业=2.66,P<0.05;F奖励=2.41,P<0.001),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学校层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对其动力思维和希望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大学生总体希望水平中等偏下;学业成绩和获得奖励等主观因素影响大学生动力思维和希望水平.

  • 留守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与贫困及希望感的关系

    作者:杨青松;石梦希;胡义秋;孙焕良

    目的:探讨留守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与贫困和希望感的关系.方法:在湖南、贵州和云南3个省份选取792名留守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将留守农民其分为非贫困组(n =359,个人年收入≥2300元)和贫困组(n=433,个人年收入<2300元),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成人特质希望量表(ADHS)测查留守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希望感.结果:非贫困留守农民SWLS、ADHS得分均高于贫困留守农民[(19.3±3.2) vs.(17.8±3.3), (22.2±2.9) vs.(21.0±3.8);均P<0.001].非贫困留守农民和贫困留守农民的SWLS得分与ADHS总分及动力思维、路径思维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r =0.24~0.48,均P<0.01).贫困状况通过希望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对生活满意度起负向作用.结论: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与贫困关系密切,希望感在贫困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 大学生希望感研究现状

    作者:薛绍鸥;辛小林;张雷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断乳"的关键期,由于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导致大学生心理不适、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频繁发生,甚至会演变成恶性事件,严重危及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希望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本,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独特作用[1].另外,通过对大学生灌输希望、培养他们的希望思维,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重大影响[2].为此,本文总结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希望感的相关报道,以期为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他们立志成才提供借鉴.

  • 本科实习护生希望感与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作者:薛绍鸥;辛小林;李亚敏;张雷

    [目的]分析本科实习护生希望感与专业承诺的现况及两者相关性,为稳固护理队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及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便利抽取的河北省某医学院186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希望感项目评分为2.65分±0.38分,专业承诺项目评分为2.45分±0.39分,二者呈正相关;性别、专业兴趣、是否曾想转专业等方面影响本科实习护生希望感与专业承诺水平.[结论]本科实习护生希望感与专业承诺水平有待提高;积极开发本科实习护生的希望感资源,有助于强化其专业承诺.

  • 广东省大学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

    作者:禹玉兰;谭健烽;李鹤展;万崇华

    目的:研究广东省大学生希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性情希望量表和牛津幸福量表修订版对505名广东省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总体希望和主观幸福感得分分别为(22.09±2.94)和(42.01±10.55)分,男生在路径思维方面的得分高于女生(t=2.270,P=0.024),城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农村学生(t=2.202,P=0.028);大学生总体希望感、路径思维和动力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均呈线性相关(r=0.503、0.391和0.445,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动力思维和路径思维联合起来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25.2%的变异量.结论:提高希望感水平有助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对希望的体验

    作者:刘树麟;胡雁;林岑;陆箴琦;黄嘉玲;柳光宇

    目的 探讨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在患病后对希望的体验,以深入了解年轻生存者对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及希望的影响.方法 采用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7例年轻乳腺癌术后生存者,并采用MAXQDA 1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分类、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对希望的体验涉及:对希望的理解、希望的来源、希望的力量及希望是带癌生存过程中动态变化、不断内化的概念4个主题.结论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对希望的体验具有特殊性,护理人员应敏锐洞察生存者的希望来源和目标,并提供全方位的照护,提高其生活质量.

  • 癌症患者希望感与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作者:孙启武;郭兰;张宁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的希望感水平和生活质量状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ADHS和QLQ-30测量90例癌症患者的希望感水平及其生活质量.结果:癌症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希望感水平处于中高等水平,癌症患者的希望感水平与总体生活质量和总体社会功能呈正相关关系,与症状水平无关.结论:①以QLQ-30测量的90例癌症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②癌症患者的总体希望感偏向于较积极的一段,他们仍然怀有希望感;③希望感水平越高的癌症患者,其总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越好;④希望感与症状水平的高低无关.

  • 离异家庭监护父母情绪智力与儿童情绪行为适应的关系:儿童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向碧华;曹健;尹霞云;刘俊升

    目的:考察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与儿童情绪行为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希望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情绪智力量表(EIS)、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和儿童希望感量表(CHs)对115名离异家庭儿童及其监护父母进行调查.结果:①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与儿童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儿童亲社会行为和希望感呈显著正相关.儿童希望感则与其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②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能负向预测儿童的困难总分,正向预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的希望感在上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15.70%和21.39%.结论:离异家庭监护父母的情绪智力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响儿童的希望感作用于其情绪行为适应.

  • 社会支持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希望感的中介作用

    作者:杨青松;石梦希;孙焕良;胡义秋;朱翠英

    目的:探讨留守农民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检验希望感是否能在留守农民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希望感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云南等多省留守农民123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农民的社会支持与希望感、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6、0.362;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希望感在留守农民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为0.161,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6.052%.结论:社会支持对留守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部分是通过希望感的中介作用实现.

  • 亲子沟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的影响:希望感的调节作用

    作者:杨青松;周玲;胡义秋;朱翠英;孙焕良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行为问题的关系,检验希望感是否能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希望感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湖南省多个贫困县5、8、11年级留守儿童186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留守儿童的亲子沟通与困难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与亲社会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②希望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行为问题(行为困难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希望感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沟通与行为问题的关系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 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特点及其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

    作者:杨新华;朱翠英;杨青松;黎志华;谢光荣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感特点及其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希望感问卷、长处与困难问卷对湖南省10个贫困县3、5、8、11年级留守儿童2110人和非留守儿童20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进一步分析发现母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希望感显著低于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困难总分显著高于父亲和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外出打工和双亲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对亲社会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困难总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希望是留守儿童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心理资源.

  • 高校护生希望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作者:薛绍鸥;辛小林;李亚敏;张雷

    目的 分析高校护生希望感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及差异,探讨希望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维护高校护生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人希望特质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北省某高校护理专业460名在校专科及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专科、本科护生在希望感及其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应对方式各维度得分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希望感与解决问题、求助呈显著正相关,与幻想、退避、自责、合理化呈显著负相关;希望感与应对方式中的部分因子间具有相互预测作用.结论 高校护生希望感整体水平不高,但本科护生希望感水平比专科护生高;专科、本科护生应对方式均较积极,且差异无显著性;希望感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其应对能力,而应对能力的提升也能促进护生希望感水平的提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