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过表达骨形成发生蛋白4降低人胶质母细胞瘤系U251的侵袭

    作者:王璨;喻军华

    目的 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U251)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转染过表达BMP4的质粒及敲低BMP4的siRNA,将U251细胞分为myc组、myc-BMP4组、siCtrl组、siBMP4组;用划痕实验、荧光定量PCR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高/低表达BMP4后,细胞侵袭E-cadherin及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过表达BMP4降低细胞侵袭(P<0.01),低表达BMP4增加细胞侵袭.过表达BMP4后,Snail1信号通路靶基因E-cad-herin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低表达BMP4后,E-cadherin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过表达BMP4时,Snail1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BMP4可以通过负性调节Snail1信号通路调节细胞侵袭.

    关键词: 侵袭 BMP4 Snail1
  • 转移相关基因3、锌指转录因子Snail1、E-钙黏素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作者:周辉;徐伟立;方燕彬;李索林;于增文;仲智勇;李英超;耿娜;马亚贞

    目的 探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患儿肝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3(MTA3)、锌指转录因子Snail1、E-钙黏素(E-cadherin)三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胆道闭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1例胆道闭锁、17例胆总管囊肿及10例肝破裂患儿的肝组织活检标本,相应分为胆道闭锁(BA)组、胆总管囊肿(CCC)组及正常肝(NL)组.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从蛋白和基因mRNA水平检测对比三组肝组织中MTA3、Snail1、E-cadherin表达情况.结果 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BA组肝组织中Snail1呈高表达,MTA3、E-cadherin均呈低表达,MTA3和Snail1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1,P<0.05;r=-0.862,P<0.05),Snail1和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571,P<0.05;r=-0.715,P<0.05),MTA3和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1,P<0.05;r=0.752,P <0.05).结论 肝组织中MTA3减少,可能会降低对Snail1的抑制,进一步抑制E-cadherin的表达,促使胆管上皮EMT发生,导致BA的发生与发展.

  • 雷公藤甲素干预足细胞 snail1、nephrin 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晓彤;崔国峰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刺激对小鼠足细胞 snail1、nephrin 表达的影响及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的干预作用,探讨 TP 保护足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永生化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组、TP 干预组,培养时间为48 h。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和 western blot 分别检测各组足细胞 snail1、nephrin mRNA 和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刺激可以上调足细胞 snail1表达、下调 nephrin 表达;与高糖组相比,TP 干预组 snail1表达减少,而 nephrin 表达增加。结论:TP 可以减轻高糖引起的 snail 表达上调和 nephrin 表达下调,这可能是雷公藤甲素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的重要分子机制。

  • 去甲斑蝥素对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以及转录因子Snail1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伏友;孙岩;孙林;凌光辉;李瑛;刘健;袁曙光;刘映红;张东山;夏运成

    目的:探讨去甲斑蝥素对体外人源性肾小管细胞株(HK-2)上皮间质转分化以及转录因子Smil1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HK-2细胞,分为对照组、TGF-β1组、去甲斑蝥素组(NCTD组).对照组为无血清DMEM培养,TGF-β1组为TGF-β1 5 ng/ml诱导,NCTD组为不同浓度NCTD(0.5、1.0、2.5 μg/ml)与TGF-β1(5 ng/ml)共同作用,各组作用时间48 h.采用RT-M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α-SMA、E-cadherin与SnailI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TGF-β1组相比,NCTD干预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而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TGF-β1组Snail1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TGF-β1组比较,NCTD干预组Snaill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去甲斑蝥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调转录因子Snaill的表达有关.

  • Snail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余红;万自芬;李丹;刘维佳;叶贤伟;张湘燕

    目的 探讨Snail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NSCLC组织和正常肺组织Snail1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Snail1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组织Snail1蛋白和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肺组织,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肺组织降低(P<0.05).Snail1蛋白表达的上调和E-cadherin蛋白的丢失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还与肿瘤的大小有关(P<0.05).但均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Snail1蛋白的过度表达和E-cadherin的表达下调相关.结论 Snail1基因的过度表达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判断预后的有用指标.

  • Snail1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在前列腺癌细胞EMT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孙辉;孙文静;杨正凯;杜彦丹;于晓光

    目的 探讨Snail1基因启动子区的组蛋白修饰与前列腺癌DU145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现象的关系.方法 RT-PCR、Western blot及IF法验证TGF-β1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EMT过程中相关标记物的变化;利用ChIP试验来筛查Snail1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及RNA聚合酶Ⅱ的富集区域.结果 诱导前列腺癌发生EMT过程中,仅有DU145细胞EMT相关标记物的变化明显(P<0.05);DU145细胞中Snail1经TGF-β1诱导后出现明显上调的现象;Snail1基因启动子区域的P4位点存在HβK4ME3及RNA聚合酶Ⅱ的富集.结论 TGF-β1通过促使Snail1基因启动子区P4位点的H3K4ME3富集导致Snail1表达上调,促进了前列腺癌DU145细胞EMT现象的发生.

  • 辛伐他汀联合干扰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作者:王超;黎婷;严斐;蔡文燕;蒋星宇;孙晋虎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联合干扰miR-21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SACC-LM)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ACC-LM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IC50辛伐他汀组(SIM)、miR-21抑制剂转染组(simiR-21)和联合处理组(simiR-21+SIM).利用qRT-PCR检测4组细胞中miR-21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辛伐他汀(0、10、20、30、40、50、60 μmol/L)作用48 h后的细胞活性,得出48 h的ICso;观察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变化.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不加基质胶)、侵袭能力(加入基质胶)的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EMT途径相关蛋白E-Cadherin、Snail1的表达.应用SPSS 22.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及联合作用组中miR-21表达显著下调(P<0.01),单独药物组中miR-2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使SACC-LM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干扰miR-21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显著降低(P<0.05).联合作用组中细胞的迁移、侵袭活性较其他处理组相比均受到显著抑制(P<0.01),Western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联合作用组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较其他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nail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1).结论:干扰miR-21能有效降低SACC-LM对辛伐他汀的耐药性,通过与辛伐他汀的联合作用,SACC-LM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受到明显抑制,其机制可能与Snail1表达下调、E-Cadherin表达上调有关.

  • TGF-β1、Smad3、Snail1和FoxM1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黄燕;李梅;胡新远;史文涛;肖寿华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Snail1和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蛋白在翼状胬肉与胬肉旁结膜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收集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30例)和正常结膜组织(5例)的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GF-β1、Smad3、Snail1和FoxM1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对表达阳性的细胞进行计数,比较两种组织中4种蛋白的阳性细胞率.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胬肉旁结膜的上皮层次为3~5层,细胞排列整齐,固有层含有少量血管;翼状胬肉表面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多,细胞排列紊乱,固有层内含有高密度分布的血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主要分布于翼状胬肉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间质细胞的胞质内,另外3种蛋白主要分布于翼状胬肉组织的上皮细胞和固有层间质细胞的胞核内;翼状胬肉组织内TGF-β1、Smad3、Snail1及FoxM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胬肉旁结膜组织(均P<0.01).结论:TGF-β1、Smad3、Snail1和FoxM1在翼状胬肉内高表达,病变的结膜细胞分泌的TGF-β1可激活TGF-β1-Smad3-Snail1-FoxM1通路,从而促进翼状胬肉的发生和发展.

  • 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作者:孙蔚楠;阎磊;邵凤民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5只、UUO组和UUO厄贝沙坦治疗组(厄贝沙坦组)各10只,UUO组和厄贝沙坦组建立UUO大鼠模型,术后厄贝沙坦组给予厄贝沙坦50 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UUO组大鼠以等量蒸馏水灌胃.术后第14天,取大鼠肾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肾间质纤维化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钙黏蛋白(E-cadherin)、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β-链蛋白(β-catenin)、Snail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大鼠肾组织形态结构基本正常;UUO组大鼠出现明显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细胞浸润,间质增宽及小管间质纤维化表现;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较UUO组明显减轻;UUO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评分(2.35±0.21)高于厄贝沙坦组(1.58±0.34)和假手术组(0.23±0.16)(P<0.05),厄贝沙坦组高于假手术组(P<0.05);术后第14天,UUO组大鼠肾组织E-cadherin表达水平(0.41±0.21)低于假手术组(1.31±0.13)和厄贝沙坦组(0.72±0.16),α-SMA、β-catenin和Snail1表达水平(1.50±0.23、1.47±0.14、1.25±0.06)高于假手术组(0.46±0.19、0.51±0.11、0.29±0.17)和厄贝沙坦组(0.86±0.26、0.77±0.21、0.68±0.24)(P<0.05);厄贝沙坦组大鼠肾组织E-cadherin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α-SMA、β-catenin和Snail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可部分抑制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β-catenin/Snail1通路有关.

  • 丹芪合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Snail1表达的影响

    作者:余红;石明隽;刘瑞霞;王园园;肖瑛;桂华珍;郭兵;张国忠

    目的 观察丹芪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nail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丹芪合剂组(C组)和依那普利组(D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生化方法检测尿蛋白、血糖和血肌酐.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Snail1、E-钙黏素(E-cadher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蛋白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Snail1mRNA水平.结果 12周后,药物处理的糖尿病大鼠肾组织Snail1、FN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低于未处理的糖尿病组;E-cadherin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高于糖尿病组.Snail1蛋白与E-cadherin蛋白呈显著负相关.Snail1mRNA与其蛋白表达一致.丹芪合剂组与依那普利组相比,Snail1蛋白和mRNA,以及E-cadherin、FN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药物组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低于糖尿病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丹芪合剂可能通过下调Snail1的表达,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分化(EMT),使FN的生成减少,从而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起保护作用.

  • 白细胞介素22抗体抑制Snail1高表达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作者:刘意;赵林双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2(IL-22)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NC)组、DN组、重组IL-22(rIL-22)干预组(DN+rIL-22组)和IL-22中和抗体(anti-IL-22)干预组(DN+anti-IL-22组).糖尿病造模成功8周后,DN+rIL-22组和DN+anti-IL-22组分别给予rIL-22(200 μg/kg)和anti-IL-22(200 μg/kg)腹腔注射,NC组和DN组分别给予等量的0.1%牛血清白蛋白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肾功能、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24 h尿肌酐(UCr)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的病理结构改变,qPCR法检测肾脏组织Snail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纤连蛋白(FN)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结束后,与NC组小鼠比较,各模型组24 h m-Alb/UCr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相较于DN组,DN+rIL-22组24 h m-Alb和24 h UCr均显著升高(P<0.05);而DN+anti-IL-22组24 h m-Alb、24 h UCr和24 h m-Alb/UCr比值较DN组和DN+rIL-22组均得到改善(P<0.05).光镜下可见糖尿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蛋白管型形成和肾小球系膜扩张,DN+rIL-22组上述病变更广泛,而DN+anti-IL-22组病变程度得以改善.qPCR发现糖尿病小鼠Snail1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anti-IL-22阻断4周后Snail1的mRNA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发现DN+rIL-22组细胞外基质蛋白FN较NC组和DN组显著升高(P<0.05),且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显著下降(P<0.05).结论:IL-22中和抗体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nail1信号分子高表达,减轻DN小鼠微量白蛋白尿,延缓DN进程.

  • Snail1基因沉默对喉鳞癌Hep-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双凤;沈阳;冯唐;刘肖珩

    本文为研究Snail1基因对喉鳞癌细胞株Hep-2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将含有Snail1基因的短发夹RNA (Sh-RNA)的质粒转染喉鳞癌细胞株Hep-2,培养出可稳定传代的Snail1基因沉默的细胞(命名为Sh-snail1细胞).课题组以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的表达是否发生变化.然后设计伤口愈合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再以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与细胞迁移能力密切相关的RhoGTP酶家族重要成员RhoA、Cdc4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Sh-snail1细胞紧密连接关键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表达明显上调,迁移能力明显减弱,且RhoA、Cdc42蛋白表达下调.该研究表明,喉鳞癌Hep-2细胞通过下调Snail1基因的表达使细胞间连接更加紧密,同时抑制Hep-2细胞的迁移能力,下调RhoA、Cdc42蛋白的表达.本文研究结果证实,Snail1基因与Hep-2细胞转移过程中的细胞间紧密连接打开以及细胞迁移能力增强密切相关,为靶向治疗喉鳞癌提供分子机制的研究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