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分析

    作者:赵晓彬;张海芳;董素婷

    目的 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大小及其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00例(200眼)术前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组:组1:≥50~59岁(34例);组2:≥60~69岁(58例);组3:≥70 ~79岁(66例);组4:≥80岁(42例) 采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测量角膜前表面6 mm直径内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球差,采用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200例(200眼)患者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球差值分别为0.268 ~0.897(0.534±0.122) μm、0.024~0.726(0.287±0.119) μm、0.019 ~0.681(0.276±0.121) μm和0.054~ 0.552(0.268±0.083)μm.4组患者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组患者角膜前表面球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97).4组患者的球镜值、角膜散光、角膜Q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前表面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274、0.203、0.188,均为p<0.001),但球差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r =0.034,P=0.715)结论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在不同个体间差异很大,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球差随年龄增长无明显变化

  • 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不同范围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

    作者:李晶;魏升升;万雅群;李勇;叶璐;李娟;刘建国

    目的 比较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直径范围角膜前、后表面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Pentac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对术前及术后3~6个月行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24例(48眼)进行检查测量,分别获得角膜中央直径为4 mm、6 mm范围角膜前表面、角膜后表面、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Z40和Z60)、彗差(Z3-、Z3+1、Z5+1和Z5-1)以及三叶草像差(Z3+3、Z3-3、Z5+3和Z5-2)的RMS值.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手术前随着测量范围的增大,除角膜前表面彗差外,角膜前、后表面其余各类像差分布均是增加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手术后角膜中央直径4 mm范围前表面彗差、三叶草增加相对明显,与术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为P<0.05);后表面各类像差改变均不明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全角膜各类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直径6 mm范围前表面球差、彗差、三叶草、总高阶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彗差增加量与其他类像差增加量相比相对较小;后表面与全角膜各类像差均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6 mm范围前后表面除慧差外,各类像差增加量均明显较4 mm范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角膜前表面各类像差变化量均较角膜后表面各类像差变化量大.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前后、不同直径范围均以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变化为主,角膜后表面变化较小.手术后不同直径范围角膜前后表面各类高阶像差变化特点也不同.

  • 青年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研究

    作者:杨璐;刘永琰;张莉花;周琼;邵毅;刘克政

    目的 研究青年人近视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前表面曲率及散光的相关性,探讨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127例(162眼)为研究对象,按角膜曲率>43 D或≤43 D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66例85眼,为高角膜曲率组;B组61例77眼,为低角膜曲率组.而按有无角膜散光又将入选患眼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67例94眼,为角膜散光组;Ⅱ组60例68眼,为无角膜散光组.再细分为4个亚组:AⅠ高角膜曲率散光组、AⅡ高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和B Ⅰ低角膜曲率散光组、BⅡ低角膜曲率无散光组.应用Allegro Oculyzer眼前节分析段系统检测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角膜前表面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垂直与水平彗差之和(Z3±1)及球差(Z40)的均方根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各高阶像差与角膜曲率和散光的相关关系.结果 A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4.53±0.95)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02±2.23)D;B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1.42±1.04)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0±2.26)D;Ⅰ组年龄(21±3)岁,角膜曲率(43.21±1.96)D,角膜散光绝对值(1.85±0.69)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5.16±2.28)D;Ⅱ组年龄(22±3)岁,角膜曲率(42.98±1.87)D,屈光度等效球镜度数为(4.93±2.20)D.经统计学处理,曲率相关分组中,A组与B组、AⅠ组与BⅠ组、AⅡ组与BⅡ组Z4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AⅡ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2、0.017).散光相关分组中,Ⅰ组与Ⅱ组、BⅠ组与BⅡ组的Z3-1及Z3±1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Z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曲率与Z40呈显著正相关(r =0.632,P=0.000),无论是在Ⅰ组还是在Ⅱ组中均呈现这样的显著相关性(分别为r=0.597、P=0.000;r=0.701、P=0.000).角膜散光与彗差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角膜前表面曲率与球差存在着明显正相关关系,散光对彗差也有一定影响.这提示我们在进行屈光性手术或治疗中,角膜曲率较大的患眼,因其球差相对较高,更适合非球面技术的运用.

  • 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术后高阶像差变化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季鹏;毕宏生;王兴荣;马晓华;范华;王静波

    目的 探讨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术后高阶像差变化与切削量、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采用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LASIK治疗的近视散光患者69例(138眼),采集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高阶像差值、角膜后表面前凸值,记录患者的治疗光区直径和切削量,采用多元逐级回归分析探讨手术切削量、治疗光区直径和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与术后高阶像差的相关性.结果 术中手术切削量为(96.26±25.14) μm,治疗光区直径为(6324.00±297.00) μm,术后6个月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47.62±15.00)μm;术后6个月瞳孔直径6 mm区的总体高阶像差和去球差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分别为(0.78±0.26)μm、(0.56±0.23) μm,术前为(0.49±0.21) μm、(0.45±0.22)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6个月瞳孔直径6 mm区的总体高阶像差和去球差高阶像差均方根值与手术切削量(r=0.62、0.46,均为P<0.01)、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r=0.49、0.45,均为P<0.01)均呈正线性相关,与治疗光区直径(r=-0.56、-0.47,均为P<0.01)均呈负线性相关.结论 LASIK治疗近视散光眼术后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大,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与手术切削量、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呈正线性相关,与治疗光区直径呈负线性相关.

  •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与正常眼高阶像差的内部相关性分析

    作者:唐建;龚力力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及正常对照眼各自的高阶像差内部相关性,探讨关键的分阶像差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Zywave波前像差仪,检测129例(129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组(试验组)与107例(107眼)正常对照组眼(对照组)的眼总高阶像差、球差(Z400)、彗差(Z310,Z311)等各分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对于组内总高阶像差与各分阶像差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结果 经偏相关分析控制高阶像差内部其他分阶像差的可能相互作用,在试验组中,Z310、Z441、Z421、Z400、Z420、Z440、Z530与总高阶像差具有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24、0.19、-0.33、0.32、0.20、-0.34;均为P<0.05);在对照组中,Z331、Z311、Z400、Z551与总高阶像差具有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21、-0.28、-0.42、-0.32;均为P<0.05).无论手术与否,只有球差(Z400)与总高阶像差始终保持了相关性且相关性较高(试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3和-0.42).结论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与正常对照眼中,在眼高阶像差的内部影响中,球差(Z400)与总高阶像差的关系为密切,是影响总高阶像差的主要的分阶像差.

  • 不同Zernike组分高阶像差对人眼视锐度的影响

    作者:万修华;李婧;熊瑛;王宁利;薛丽霞;戴云;姜文汉;张雨东

    目的 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探讨不同Zernike组分高阶像差对人眼视锐度的影响.方法 在暗室内,通过自行研制的自适应光学高阶像差验配与视觉分析系统进行高阶像差的矫正与叠加,6名(6眼)正常被试者散瞳后,在6 mm孔径下全矫像差,并在全矫的基础上叠加彗差、三叶草及球差,测量视锐度.结果 6名被试者矫正全眼像差后,残余像差均<0.05 μ m,视锐度平均提高了0.075 logMAR.叠加不同量(0.10 μm、0.30 μ m、0.50 μ m、-0.10 μm、-0.30 μ m、-0.50 μ m)三叶草、彗差及球差后,随着叠加量的增加,视锐度逐渐下降,其中球差对视锐度的影响为明显.除负向球差以外,均方根值为0.10μm的正向球差、彗差及三叶草叠加于人眼后,视锐度下降均<0.100 logMAR.结论 在主导高阶像差中,球差对人眼视锐度的影响明显,其次为彗差和三叶草.较小量的主导高阶像差对人眼视锐度影响小.

  • 不同制瓣方式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研究

    作者:刘苏冰;薛艳玲;聂晓丽;买志彬

    目的 对比分析微型角膜刀与飞秒激光辅助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接受SBK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根据制瓣方式分为One Use-Plus微型角膜刀组(OUP组)和FEMTO-LDV飞秒激光组(FEMTO-LDV组),每组各30例(60眼)患者.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r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高阶像差及对比敏感度等.结果 视力:两组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UCVA与术前BCVA差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像差: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两组的总高阶像差、垂直彗差、水平彗差、球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FEMTO-LDV组总高阶像差低于OUP组(P<0.05).对比敏感度:本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在明视有或者无眩光状态下,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视无眩光术后1个月时6.0c·d-1处及暗视有眩光术后3个月时18.0 c·d-1处,对比敏感度FEMTO-LDV组(分别为2.009±0.210和0.582±0.571)好于OUP组(分别为1.831±0.194和0.217±0.378)(均为P<0.05).结论 飞秒激光与微型角膜刀辅助SBK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视力恢复相同,前者的总高阶像差小,暗视状态下中、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好.

  • 不同类型近视眼高阶像差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璐;刘永琰;张莉花;周琼;邵毅;刘克政

    目的 针对不同类型近视眼高阶像差的分析,探讨曲率性近视眼与轴性近视眼在人眼高阶像差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单纯性近视眼患者77例116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曲率性近视眼组(24例37眼)和轴性近视眼组(53例79眼),组内再分为低度曲率性近视眼组(14例22眼)、中度曲率性近视眼组(10例15眼)以及低度轴性近视眼组(16例25眼)、中度轴性近视眼组(25例36眼)和高度轴性近视眼组(12例18眼).利用波前像差仪获取入选患眼瞳孔直径分别为4 mm、5 mm、6 mm时高阶像差值,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曲率性近视眼组不同瞳孔直径(4mm、5 mm、6 mm)下彗差(0.066±0.031、0.094±0.046和0.133±0.059)、球差(0.038±0.123、0.061±0.026和0.098±0.042)和总高阶像差(0.078±0.029、0.119±0.046和0.179±0.062)均高于轴性近视眼组不同瞳孔直径(4 mm、5 mm、6 mm)下彗差(0.053±0.018、0.073±0.026和0.097±0.042)、球差(0.029±0.110、0.041±0.016和0.063±0.025)和总高阶像差(0.062±0.018、0.090±0.023和0.131±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低度曲率性近视眼组与低度轴性近视眼组不同瞳孔直径下眼各高阶像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度曲率性近视眼组不同瞳孔直径下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以及6 mm瞳孔直径下的次级球差均高于中度轴性近视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中度近视时,在不同瞳孔直径下曲率性近视眼的彗差、球差及总高阶像差均较轴性近视眼大,而在低度近视眼中,二者各高阶像差则没有差异.

  • Kappa角调整近视性LASIK手术对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唐静;邓应平;王琳;邱乐梅;王芳;孙毅

    目的 探讨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否有利于减少术后高阶像差,提高视觉质量.方法 选取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0例80眼,设立Kappa角调整与传统LASIK治疗近视的自身对照,比较手术后球差和彗差的变化量.结果 测量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高阶像差,Kappa角调整组在术前和术后,球差变化量分别为(0.553±0.193)×10-3mm、(1.603±0.619)×10-3mm,彗差变化量分别为(0.428±0.278)×10-3mm、(0.521±0.766)×10-3mm;传统模式的LASIK组球差变化量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为(0.570±0.201)×10-3mm、(1.543±0.609)×10-3mm,彗差变化量术前、术后1个月分别为(0.711±1.412)×10-3mm、(0.334±1.495)×10-3mm;2组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术前、术后高阶像差变化量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目前采用的Kappa角调整的LASIK较传统LASIK没能有效减少高阶像差的形成,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性.

  •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术对不规则散光和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宋德禄;钟勇;施维;金玉梅

    目的 评价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topography guided customized ablation, TOGCA)手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效果,并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不规则状态及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收集53例(106眼)曾行TOGCA手术治疗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均行角膜地形图和波前像差图检查.并对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柱镜屈光度(cylinder,CYL)、角膜表面规则指数、角膜表面不对称指数、角膜陡峭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steep meridian,Ks)及角膜平坦轴屈光度(keratometer value of flat meridian,Kf)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UCVA由术前0.10±0.01变为术后6个月1.24±0.16.大多数患者能保持BCVA水平.角膜地形图分析Ks术前为(44.68±1.35)D(42.03~48.38 D),术后6个月降低至(37.67±1.89)D(33.94~40.53 D);Kf术前为(43.35±1.03)D(41.15~45.82 D),术后6个月降为(37.01±1.75)D(33.45~39.09 D);CYL 由术前(1.35±0.79)D(0.21~3.64 D),术后6个月降至(0.70±0.34)D(0.27~1.62 D);3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L在术后不同的随访时间点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术前为0.64l±0.089(0.480~0.800),术后6个月为0.384±0.160(0.15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GCA手术能显著提高UCVA,降低CYL,整体上改善角膜不规则状态,同时降低高阶像差.

  • 弱视眼高阶像差分析

    作者:赵鹏飞;周跃华;郑燕;艾立坤;孙阿莉;刘艳

    目的 研究弱视儿童眼高阶像差的特点,分析高阶像差在弱视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弱视治疗探寻新的依据.方法 利用客观像差仪对4组儿童眼的像差进行检测(分别为正视组25例,弱视治愈组63例,弱视组79例,难治性弱视组25例),并对弱视眼与正视眼的像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弱视组与正视组、弱视治愈组相比总高阶像差、各项像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难治性弱视组总高阶像差为(0.30±0.12)μm、第5阶像差为(0.11±0.07)μm明显高于正视组的总高阶像差(0.25±0.12)μm和第5阶像差(0.06±0.04)μm(P<0.05).而弱视治愈组的总高阶像差(0.27±0.14)μm 和第5阶像差(0.08±0.04)μm与正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难治性弱视的形成与高阶像差有一定关系.

  • 中低度近视眼高阶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相关性研究

    作者:程振英;褚仁远;周行涛

    目的 探讨中低度近视眼高阶像差与低对比度视力的关系.方法 对65例65眼中低度近视患者,用WASCA波前像差仪测眼高阶像差,对瞳孔直径6 mm时总高阶像差、各阶像差和各项Zernike函数(C6~C14)的均方根进行分析.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测量亮、暗环境中对比度为10%和5%的佳矫正视力.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眼高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眼总高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3、4阶像差中,第3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4阶像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6~C14项Zernike 函数中,水平慧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Zernike 函数(如球差、垂直慧差)与各低对比度视力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低度近视眼的水平慧差与低对比度佳矫正视力有关.

  • 近视眼波前像差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

    作者:鲁静;周跃华;郑燕

    目的 研究近视眼高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个体化屈光手术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暗环境下,应用Optec6500视功能测试仪和WaveScan波前像差仪,对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术前112例患者196眼行佳矫正视力下,空间频率分别为1.5 c·d-1、3 c·d-1、6 c·d-1、12 c·d-1、18 c·d-1的对比敏感度检查和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暗环境下,瞳孔直径为6 mm时3阶至6阶像差呈递减趋势,其中以3阶彗差、三叶草及4阶球差为主.低空间频率时,4阶像差与对比敏感度成负相关;在相应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随Z40、Z60增大而减小,随Z4-2、Z53增大而增大.结论 4阶像差是影响对比敏感度的主要因素;球差与对比敏感度呈负相关关系;总体像差不是决定对比敏感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并非所有高阶像差都会使对比敏感度降低,高阶像差各具体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 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方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冯子卿;王倩茹;李雪

    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的主流方法之一,但术后不可避免地会引入高阶像差,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对不同角膜屈光手术方式术后高阶像差变化的研究,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从而在临床中为手术医师对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轴性高度近视眼高阶像差与眼轴长度及屈光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席雷;鲍永珍

    目的 研究轴性高度近视眼4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眼球高阶像差的特点及其与眼轴长度和眼球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眼科轴性高度近视患者共30例(30眼),眼轴长度均≥26 mm,等效球镜度数≤-6.00 D.OPD-ScanⅢ光学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4 mm及6 mm瞳孔直径下患者角膜、眼内及全眼高阶像差,应用IOL-Master测量患者眼轴长度.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4 mm与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眼内及全眼高阶像差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用于分析4mm与6mm瞳孔直径下各高阶像差与眼轴长度及等效球镜度数的相关性.结果 4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眼内高阶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分别为(0.125±0.040)μm、(0.140±0.042)μm和(0.136±0.052)μm,均较6 mm瞳孔直径下的(0.422±0.110)μm、(0.348±0.101)μm、(0.341±0.109)μm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4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与全眼高阶像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6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比全眼高阶像差显著升高(P=0.002).4 mm瞳孔直径、6 mm瞳孔直径下各高阶像差与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轴性高度近视患者6 mm瞳孔直径比4 mm瞳孔直径下角膜高阶像差、眼内高阶像差及全眼高阶像差均显著增加.4 mm瞳孔直径及6 mm瞳孔直径下各高阶像差与等效球镜度数和眼轴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眼内高阶像差对角膜高阶像差可能有补偿作用,眼内球差在角膜高阶像差的补偿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Hwey-Lan Liou模型眼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偏心及旋转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作者:柴茜楠;张斌;耿玉欣;杜颖华;刘丹岩;马菲妍;魏玉华

    背景 研究证实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能够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但Tonc IOL植入后可能因偏心及旋转造成IOL的位移误差,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与球面IOL有何不同值得关注和研究. 目的 评价Toric IOL的旋转和偏心对成像质量和波前像差的影响.方法 将放在Hwey-Lan Liou模型眼中的SN60AT球面IOL和Toric IOL沿各自的子午线和不同轴位偏移,子午线间隔为5°,轴位偏离自中心沿0°~90°方向,偏心量分别是0.25、0.50和0.75 mm,Toric IOL在模型眼中模拟旋转5°和10°,评价和比较不同IOL偏心量和旋转度对成像质量及波前像差的影响. 结果 球面IOL与Toric IOL居中时各瞳孔直径下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在各空间频率时都非常接近4 mm瞳孔直径条件下,偏心0.25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81 087和0.411 960,T3 IOL分别为0.454 259和0.382 313,T4 IOL分别为0.426 020和0.360 490,T5 IOL分别为0.425 606和0.359 877.偏心0.50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73 073和0.412 787,T3 IOL分别为0.450 943和0.379 481,T4 IOL分别为0.423 153和0.356 664,T5 IOL分别为0.422 881和0.356 230.偏心0.75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60 038和0.413 624,T3 IOL分别为0.445 597和0.374 322,T4 IOL分别为0.418 522和0.350 087,T5 IOL分别为0.418 468和0.349 976.分别沿0°、5°、10°、90°子午线偏心时MTF值非常接近.球面IOL与Toric IOL的均方根值(RMS)随着偏心量的增加而递增,其中彗差的增加较为显著,T4 IOL偏心0.75 mm时慧差由居中时的0增加到C(3,-1)-0.049 79 μm、C(3,1)-0.037 59 μm;三叶草像差增加到C(3,3)0.005 72 μm、C(3,-3)0.004 64 μm,散光有少许增加.Toric IOL旋转角度由5°增大至10°时,高空间频率下的成像质量显著下降,Torie IOL旋转时的RMS的变化主要由散光引起,且高阶像差没有任何改变. 结论 Toric IOL对偏心的耐受性与球面IOL非常接近,Toric IOL偏心时的成像质量只受偏心量的影响.Toric IOL偏心主要带来彗差增加,而散光和三叶草像差增加较少;Toric IOL旋转主要引起散光增加,高阶像差并未发生改变.

  •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矫正白内障术前散光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作者:刘洋;赵少贞;杨瑞波;刘慧;赵金荣

    背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术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LRI)矫正白内障术前散光是有效的,但由于其改变了角膜形态,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观察LRI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及其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4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诊治的白内障患者35例35眼,患者术前散光均≥1.0D.术眼均行LRI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记录患眼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CVA)和BCVA,进行显然验光,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前表面3 mm范围内的大和小屈光度、散光度及角膜高阶像差.验光结果及角膜前表面散光变化均采用矢量分析法,比较患眼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UCVA、BCVA、角膜散光值和角膜高阶像差的变化. 结果 患眼术后1d、1周、1个月和3个月UCVA分别为0.34±0.22、0.38±0.25、0.43±0.27和0.42±0.28,均明显高于术前的0.08±0.09;术后各时间点的BCVA分别为0.54±0.27、0.64±0.29、0.67±0.29和0.71±0.32,较术前的0.22±0.51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457,P=0.000;F=62.653,P=0.000).患眼术后柱镜度数及角膜散光均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061,P=0.000;F=113.043,P=0.000).4 mm瞳孔直径下,术后各时间点角膜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RMS)较术前明显增加,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89,P=0.000);6 mm瞳孔直径下,患眼垂直彗差、次级彗差、三叶草像差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手术前后患眼水平彗差、初级球差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RI矫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是安全、有效和稳定的,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角膜高阶像差增加,但未对患者视力产生影响.

  • 低中度近视人群优势眼和高阶像差的关系

    作者:王琼;许琛琛;俞阿勇;王勤美

    目的 研究低中度近视人群优势眼和非优势眼的高阶像差,明确两者在视网膜上像质的差异.方法 对74例无斜视、弱视、手术外伤史等其他眼病,无全身疾病者,在医学验光基础上结合卡洞法判别优势眼,使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比较优势眼和非优势眼6 mm瞳孔直径全眼和角膜的高阶像差.结果 优势眼和非优势眼全眼RMSh(t=-5.029,P=0.000)、RMS3(t=-4.608,P=0.000)、球差(t=-2.372,P=0.020)和彗差(t=-5.387,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MS4(t=-1.891,P=0.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角膜RMSh(t=-2.206,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MS3(t=-1.400,P=0.166)、RMS4(t=-1.692,P=0.095)、球差(t=-1.267,P=0.209)和彗差(t=-1.112,P=0.2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低中度近视人群中,优势眼的高阶像差优于非优势眼,且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晶状体等眼内组织,导致优势眼的视网膜像质优于非优势眼,有利于优势眼别的选择和稳固.

  • 自适应光学矫正LASIK术后眼高阶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作者:李仕明;熊瑛;李婧;戴云;赵豪欣;张雨东;姜文汉;王宁利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医源性高阶像差对成像质量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适应光学系统,对LASIK术后有视觉症状的12例患者进行像差矫正.在暗室内,采用5 g/L新福林滴眼液右眼散瞳后,实施6 mm瞳孔下像差矫正,测定100%对比度视力,计算不同像差矫正策略下的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和点扩散函数.结果 与静态结果相比,受试者眼调制传递函数曲线和点扩散函数逐步提高,100%对比度视力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在矫正低阶像差的基础上,进一步矫正三阶像差使视力提高0.079 LogMAR单位(P=0.016).结论 矫正医源性高阶像差可获得大瞳孔或暗环境下光学质量和高对比度视力的逐步提高,三阶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较大.

  • WASCA像差分析仪与主觉验光测量散光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竺向佳;戴锦晖;褚仁远;贺极苍;卢奕;周行涛;汪琳

    目的 分析WASCA像差分析仪与主觉验光测量散光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分别用两种方法测量360例(组Ⅰ)近视散光患者,比较其散光度数和轴位的差异.从中选出46例(组Ⅱ),分析这些差异与第3~14项Zernike系数(C3~C14)的相关性.组Ⅰ、组Ⅱ各分2个亚组:负柱镜轴靠近90°和靠近180°组(分别称组Ⅰ 90 ,组Ⅰ180 和组Ⅱ 90 ,组Ⅱ 180). 结果 组Ⅰ:WASCA与主觉验光散光度数差值(C A-C S)平均为(0.06±0.30)D (P<0.01);轴位差值绝对值(︱A A-A S︱)平均为(7.4±9.7)°;散光度数低于-0.75 D组平均︱A A-A S︱更大(P<0.01).组Ⅱ:散光度数和轴位差异与C3~C14的回归方程:组Ⅱ 180:C A-C S =0.135+1.215×C13;组Ⅱ 90:C A-C S =0.153-0.681×C13-0.386×C7+0.790×C10,︱A A-A S︱=1.986+13.043×︱C8︱. 结论 WASCA像差分析仪与主觉验光测得散光度数接近,但测量低度散光轴位差异较大.次级散光C13对负柱镜轴靠近180°和90°组的度数差异影响相反,后者水平彗差越大,轴位差值越大.

168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