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分析

    作者:赵琪

    目的 研究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方法 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结果 2002-2006年杭州市下城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27.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34/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00%.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6位,在YPLL顺位中居第2位.结论 伤害已对杭州市下城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危害,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应制定不同的伤害预防措施.

  • 广西宾阳县2002年度交通事故伤害等情况综合分析

    作者:罗宗宾;李启新;罗燕;覃宁华

    交通事故伤害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有关资料分析,交通事故是中国意外伤害的第二位死因;在1999年,已成为中国男性伤害残疾的第一位死因,且平均每年还以10%的速度上升,其中上升幅度大的是15-34岁年龄组的男性.各类意外伤害所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交通事故伤害占首位.随着经济发展,机动车辆拥有量也急剧增加,加之驾驶员个性特征差异和不良驾驶行为,以及交通条件欠缺和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造成交通事故频繁,伤亡人数也越来越多.为了掌握宾阳县目前交通情况下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本文对广西宾阳县2002年交通事故伤害等各种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2003-2005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作者:莫根强;乔圆圆

    目的 探讨浙江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死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对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和死因分析.结果 2003-2005年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1.60/10万-70.45/10万.年平均死亡率为64.91/10万,占死亡总数8.74%,居所有疾病死因第4位;按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排位.伤害列居第2位,总PYLL为11010.5年,平均减寿数为18.29人年/人;伤害是1~44岁人群主要死亡原因,占死亡的47.60%(35.83%~95%之间).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溺、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占伤害死亡的86.05%.结论 伤害死亡是嘉兴市秀洲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 1995~2001年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分析

    作者:胡如英;俞敏;韩晓军;龚巍巍

    目的了解浙江省0~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浙江省疾病监测系统1995~2001年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9的E编码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1995~2001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30.30/10万,占儿童死亡的27.25%,为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伤害占婴儿的死亡的9.11%,为婴儿的第3位死因.农村儿童伤害死亡率(35.40/10万)高于城市(7.63/10万),男性儿童(36.01/10万)高于女性儿童(24.14/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x2=316.70,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第一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7.48%,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死因,占该年龄段儿童伤害死亡的59.61%.儿童伤害YPLL标化率为163.72%o.结论伤害已成为浙江省0~14岁儿童首位死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 2010-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因分析

    作者:谢建妙;郑剑勇;陈佩;郑建浜;吴文秀

    目的 了解温州市瓯海区居民损伤与中毒死亡水平及对居民健康危害程度,为制定损伤与中毒死亡的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2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分类ICD-10进行标准分类,使用Death Reg-2005软件生成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损伤与中毒平均死亡率为48.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81/10万.男性死亡率为56.79/10万,女性为39.44/10万,男性高于女性.非故意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溺水是瓯海区主要的4类损伤与中毒死因,累计构成比为83.62%.损伤与中毒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率为6.30‰.结论 损伤与中毒死亡已对瓯海区居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危害,应根据死亡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 北京市石景山区户籍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监测

    作者:汪云;吴继荣

    目的 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构成特点及减寿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石景山区2008~2010年间的死因登记资料及人口资料,运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恶性肿瘤平均死亡率为178.23/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10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食管癌、乳腺癌、白血病、脑瘤、淋巴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的79.45%.白血病、脑瘤、淋巴癌、肠癌、乳腺癌是导致石景山居民早死的恶性肿瘤.结论 恶性肿瘤是导致北京市石景山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 某石化公司1996~2006年职工死因及潜在减寿损失分析

    作者:马颖洁;孙晓芸;朱承勤;吴志宏

    目的 了解石化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及疾病的减寿危害,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减寿损失年率,对1996~2006年公司范围内职工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6~2006年公司职工标化死亡率为278.84/10万,男性299.48/10万,女性215.43/10万,死亡原因排列前5位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91.04%;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656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21.51‰,男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4905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26.57‰,女性潜在寿命损失年数为1660年,标化潜在寿命损失率为9.99‰,顺序依次为损伤与中毒,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结论 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是公司职工的主要死因,损伤与中毒是导致职工早死的主要原因.

  • 1994~2007年北京市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作者:袁鸣艳;赵海珊;侯超英

    目的 了解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原因和死亡率,为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为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4~2007年永定路派出所提供的永定路社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994~2007年永定路社区居民共死亡1295名,死亡率为251.40/10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的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男性死亡人群明显高于女性死亡,比率为1.38 ∶ 1.60岁以上死亡人数是死亡年龄组的主要构成.结论 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 慈溪市2008-2010年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作者:许坚

    目的:研究慈溪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及伤害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程度.方法:资料来源于居民病伤死亡报告系统,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通过统计学方法对2008-2010年慈溪市居民伤害死亡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结果:2008-2010年慈溪市居民伤害粗死亡率为48.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69/10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40%.伤害死亡在全死因中位居第4位,在PYLL顺位中居第2位.居民伤害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溺亡、意外跌落、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自杀,占伤害死亡的92.16%.结论:伤害死亡是慈溪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全面系统实施人群干预措施,预防控制伤害.

  • 北京市朝阳区居民2006年主要死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石鹏;孟海英;韩晓燕;王翔军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年朝阳区报告死亡总数为9744例,死亡率559.13/10万(标化死亡率436.37/10万),男性高于女性;期望寿命为77.84岁,前五位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损伤和中毒,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后期望寿命分别增高7.02岁和2.99岁;以YPLL率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 应采取有效措施,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并减少损伤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 宁波市江东区1991-2003年伤害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白廷军;王俊;徐丽娟

    目的 了解宁波市江东区伤害死亡状况,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江东区1991-2003年的死亡登记资料,采用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YPLL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3年江东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36.2/10万,居死因顺位第四位,但伤害YPLL率为9.49‰,居死因顺位第二位,占总死亡减寿率的18.7%.男性伤害死亡率和YPLL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伤害死亡率和减寿率前三位依次均为交通事故、跌落和自杀;女性伤害死亡率前三位依次为跌落、交通事故和自杀,减寿率前三位则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和跌落.不同年龄伤害死因不同.45岁以下居民伤害死亡率有降低趋势.结论 伤害尤其是交通事故对江东区居民的健康和生命有重大危害,亟需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以控制.

  • 2003-2007年温州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特征分析

    作者:邵永强

    目的 了解温州市0~14岁儿童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儿童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2003-2007年死亡监测数据,采用ICD-10进行伤害死因分类统计,计算伤害死亡率、死因构成、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结果 2003-2007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率为15.97/10万,占儿童死亡的33.97%,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其中伤害占婴儿的死亡的8.05%,为婴儿的第3位死因.男性儿童(19.32/10万)高于女性儿童(11.95/10万),儿童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下降趋势(χ2=95.44,P<0.05).意外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第一位死因,占婴儿伤害死亡的45.83%,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是1~14岁儿童的主要死亡死因,占该年龄段儿童伤害死亡的71.10%.0~14岁儿童伤害潜在寿命死亡率(YPLLR)为10.17‰.结论 伤害已成为温州市0~14岁儿童首位死因,尤其是淹溺、机动车交通事故对儿童生命健康危害更大,亟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 深圳市居民伤害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调查

    作者:张青献;张世英;梁红英;宁豪丁;朱浴晖;李学云;张雪

    目的了解城镇居民伤害的流行特征和疾病负担.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2000年深圳特区内外2个市区5个办事处的11 576名居民伤害发生情况.结果伤害标化发生率7.07%.居前3位的依次是:交通伤、跌倒伤、碰撞伤.暂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主要表现为交通伤、烧烫伤、坠落伤、自杀较高.伤害的标化死亡率为54.13/10万.造成的个人、家庭及社会负担主要有就诊或住院医疗费、家庭收入减少、社会保险费和休工或休学、失业等;心理负担以情绪低落为主,占31.62%.结论深圳居民伤害的发生率较高,其带来的负担较重,且暂住人口高于户籍人口,加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

  • 深圳市急诊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寇清;何卫平;杨径;郑晓英;孟新科;魏刚;吴华雄;万丽春;方锐;苏顺庭;陈伟峰

    目的了解深圳市急诊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抽样方法调查本市急救中心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急诊伤害就诊情况.结果伤害占急诊总量的31.92%,伤害病死率0.24%.伤害死亡占急诊总死亡构成的58.54%.意外伤害占首位,意外伤害的前三位为:机械伤、交通伤、跌倒伤(31.64%、23.48%、17.11%).结论深圳市急诊伤害构成比高,病死率高.加强伤害预防和建立完善的伤害监测系统非常重要.

  • 广州市越秀区1988至2007年居民恶性肿瘤减寿分析

    作者:曾玉梅;林爱华

    的综合防治.

  • 大同市城区疾病监测点1996~2000年居民早死原因分析

    作者:皇甫贵;白芳;李月娥;染秀萍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将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指标应用于死因分析,评估导致某人群“早死”(即可能的寿命损失年数)的各死因的相对重要性。为了解当前本地居民的死亡率水平和病伤死因模式,以便为有关部门制定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点和策……

  • 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特点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马桂芳;申振元;杨凤杰;陈益州;周刚;王春俭;底秀娟

    为了解近些年来河南省居民脑血管病的死亡特点和发展演变趋势,给有关部门制定今后脑血管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我们从1995年开始对河南省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盐亭地区1988~1997年中年人口死亡原因及寿命损失分析

    作者:杨庆珍;袁萍

    本文依据经济、文化较为接近的近10年来的居民全死因登记资料,对盐亭县中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应用标化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数(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WYPLL)等指标分析了中年人死亡对该县居民健康所造成的实质性损失。

  • 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伤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作者:李志义;张亚英;黄惠敏;黄沪涛;高树森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伤害发生的现状,评价其社会经济损失,为进一步开展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个街道48个居委的29 826名居民进行了伤害状况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伤害的发生率为10.53%,标化发生率为8.12%,女性高于男性,位居前5位的伤害依次是跌倒、割刺伤、交通伤、扭伤、碰撞挤压伤.0-14岁以跌倒、碰撞挤压伤为主;15~34岁以交通伤、扭伤为主,35~59岁以割刺伤、交通伤为主,≥60岁以跌倒、割刺伤为主.致残率0.83%,残疾率87.17/10万,致死率为0.13%,死亡率为13.41/10万,平均每例死亡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21年,潜在工作损失年为11年.每例直接经济损失2 802元,人均住院3.7 d,因伤休息26 d,需他人看护14d.结论 伤害在杨浦区居民中常见、多发,造成的后遗伤残、潜在寿命损失和经济损失均较大.

  • 2010-2014年西安市居民死亡趋势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作者:张晓宇;侯斌;赵国栋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西安市居民死因状况及变化趋势,为评价西安市居民死亡风险,采取合适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0-2014年西安市居民死因监测系统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使用Excel 2003和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亡构成比、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及减寿率等指标.结果 西安市居民2010-2014年粗死亡率为598.85/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1.52/10万;男性死亡率(6.77.85/10万)显著高于女性(515.82/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968.91,P<0.01).Ⅰ类疾病死亡率呈降低趋势(t=-5.59,P<0.05),Ⅱ类慢性病死亡率呈升高趋势(t=4.95,P<0.05),女性死亡率呈升高趋势(t=6.35,P<0.01).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和营养疾病.西安市居民1~69岁死亡者中,全部死因造成的PYLL为1 116 777.5人年,AYLL前5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传染和寄生虫病、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AYLL分别为21.04、15.37、14.93、10.90和8.34人年.结论 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损伤和中毒已成为危害西安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列为今后的防控重点.

82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