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刺治疗惊恐发作的临床观察

    作者:钱洁;罗刚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惊恐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符合诊断标准患者,用毫针法针刺人中、合谷、太冲穴,观察即时症状消失及缓解时间.结果 针刺可迅速缓解呼吸急促、堵闷感,其次为肢体颤抖发麻,对头晕症缓解稍慢.即时症状缓解的短时间为5 min.长为20 min.即时疗效痊愈8例(25%),显效10例(31.2%),有效12例(37.5%),无效2例(6.3%),总有效率93.7%.结论 针刺人中、合谷、太冲治疗惊恐发作缓解迅速,疗效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武连仲治疗癔症经验总结

    作者:李雅杰;高其芳

    武连仲教授认为癔症为情志所伤,其临床表现以抑郁、癫狂、反应迟钝、反应过敏、喜怒无常、哭笑不休等精神症状为重点;心主神明,故主要责之于心.病机以心窍被蒙、神机逆乱为本,局部经气阻滞为标;治疗原则以开窍醒神为主,通经导气为辅;治疗选穴以内关、人中为主穴,内关采用提插泻法,人中采用雀啄泻法,局部根据症状随证选穴.

  • 人中穴名探义

    作者:沈峰

    今以人中穴为例,从其形、义两个方面探讨人中穴的命名.进一步从人中穴所处的位置出发,结合天地、阴阳、五行、经络、官窍等中医基础理论,从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此穴名的涵义.古人在腧穴命名上的用意之深,当引起今人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 人中 水沟 穴名
  • “调神”之穴位探讨

    作者:郭海燕

    “调神”是针刺施治的基础和前提。《灵枢·本神》亦云:“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说明“神”的重要,证明了“调神”在针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临床上调神之法遍布,但是多归于调脑神和心神,取穴多从督脉、膀胱经、心经、心包经入手。本文对临床调神常用穴位做了归类总结。

  • 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腰腿痛用穴经验撷萃

    作者:赵志恒;刘保红;徐家淳;焦召华;李岩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强调"治腰先治肾",在此基础上,贺老亦善于单用人中、养老、环跳、伏兔等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等引起的腰腿痛.临证取穴异于常法,文章将从穴性原理、定位取穴及刺法、典型病例等方面介绍贺老治疗腰腿痛的经验用穴.

  • 针刺百会、人中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NF-κB/IκB-α的影响

    作者:黄伟;李佳;朱广为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细胞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3月龄SD雌性大鼠10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穴位组、非穴位组、模型组.实验结束后取脑组织,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放免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 β)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NF-κB、IκB-o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梗死范围明显,脑缺血组织中IL-6和IL-13显著升高,海马CA3区NF-κB蛋白表达增加,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穴位组大鼠梗死区域变小,脑缺血组织中IL-6和IL-1 β含量降低,海马CA3区NF-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增加(P< 0.05),但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可以显著增强NF-κB蛋白表达,抑制IκB-α的蛋白表达,从而减轻其诱导的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 国医大师石学敏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经验探析

    作者:王自兴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阵发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不断的充实发展,提出了调神导气止痛法,来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认为风邪是主要病因,经脉不通是主要病机.在治疗过程中重视“神”的理论内涵,强调以脑统神,以针调神,神气相随.重用人中、内关,配合局部交会穴和三孔L穴,能明显提高止痛效果.

  • 上唇人中右侧望诊区单发丘、疱疹的"治未病"临床意义初探

    作者:李建宇;唐毅;刘飞飞;史文丽;刘士敬

    临床68例有效病案证实,诊病时凡望诊发现上唇人中右侧出现单发丘、疱疹的女性患者予以泻右手厥阴内关穴,其相应病症均可得到明显缓解.究其原因,上唇人中右侧单发丘、疱疹是心火客邪留滞阳明经脉的外在表现.而阳明经脉邪气实,又可引起邪气在三阳经脉的传变,因此,根据其传变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就可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 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

    作者:欧阳泠星;潘朝霞;王剑峰;熊同学;汪胤;曾莹莹;向东枚;曾红梅;陈焕新;黄壑霏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TIA的疗效,以为临床提供一种较好的治疗TIA的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6例TIA病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TIA的症状控制情况,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经颅多普勒( TCD)超声测定脑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33例中显效25例,7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9%.对照组33例中显效2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5.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TIA疗效显著,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 上唇中部缺损的美学修复

    作者:赵德梅;王淑琴;燕辛;林樾;周宏礽;郑东风;吴杰;谭谦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修复上唇人中区及人中嵴外下方近唇峰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美学效果.方法 根据上唇缺损的部位和大小,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修复缺损的创面.人中区内缺损,采用缺损区上方约60°的改良菱形皮瓣覆盖创面;人中嵴外下方近唇峰处缺损,采用沿人中嵴和唇红缘的O-L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共修复上唇色素痣术后患者21例,其中人中区内缺损10例,人中嵴外下方近唇峰处缺损11例,创面直径小约0.5 cm,大约1.0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8个月,上唇外形及功能良好,修复效果满意.色素痣患者未见复发.结论 根据美学原则设计相应的局部皮瓣,修复上唇中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美学亚单位完整且瘢痕隐蔽,能够取得功能和美学的双重效果.

  • 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人中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作者:孙强;崔梦莹;周楷荐;孙旭;佟爽;郭澍

    目的 风筝皮下蒂皮瓣修复人中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对6例人中区色素痣及基底细胞癌术后缺损患者,采用风筝皮下蒂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随访7~20个月,病灶无复发,6例皮瓣均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形态良好,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风筝皮下蒂皮瓣是修复中、小面积的人中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为理想的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强哭强笑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元庆;张智龙;李思;薛莉;李洁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病理性哭笑(PLC),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智能状态(MMSE)、社会行为能力(BBS)、日常生活功能(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血清5-羟色胺(5-HT)浓度的变化,评价电针疗法治疗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电针疗法,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MMSE、BBS、ADL、HAMD、5-HT浓度进行测定,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BBS、ADL、HAMD、5-HT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电针疗法可明显改善卒中后病理性哭笑患者的MMSE、BBS、ADL、情志变化及5-HT浓度,其疗效优于西药治疗。

  • 快针人中、后溪穴配合走罐治疗急性腰扭伤46例

    作者:程宇;边丽娜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于男性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常由于搬重物不慎或活动姿势不良使脊柱活动超出正常的功能位置,而发生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的急性损伤,如果治疗不当,常会转为慢性腰痛,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2008-02-2010-01,我们采用快针人中、后溪穴为主配合局部走罐治疗急性腰扭伤46例,结果如下.

  • 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作者:励志英

    目的:观察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运动疗法对于急性期脑梗死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人中等穴位并配合主动,被动康复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常规取穴,28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大脑前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A-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增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脑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iVPCA)与健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cVMCA)的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中治疗组治疗后NIHSS量表评分,FMA评分,及ALD评分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针刺人中穴为主配合即刻的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有效率优于常规单纯取穴针刺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针灸人中、涌泉、百会、十宣急救要穴169例急诊临床观察

    作者:夏兴军

    [目的]观察针灸急救要穴在急诊抢救中疗效.[方法]对169例急救患者意识不清、气厥以及低血糖病人常取强刺人中、涌泉,浅刺百会,高热取十宣穴浅刺出血,高热配以曲池.均以针刺取泻法得气后不断行针,以刺激病人尽快苏醒.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针刺1次,约5~8min/次,意识恢复则止,判定疗效.[结果]治愈144例,显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22%.[结论]针灸急救要穴在急诊抢救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汉族青年人中形态的测量及其意义

    作者:孟庆兰

    目的对通过测量国人汉族青年人中形态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人中形态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19~21岁的200例汉族青年,观察其人中角形态,用游标卡尺测量人中嵴和人中凹的长度及人中凹的宽度、人中凹的深度.结果将汉族青年的人中角形态分为凹、平、突三种类型.测得人中的各值为,人中嵴长度:女性为(13.28±2.09)mm,男性为(13.80±2.12) mm;人中凹长度:女性为(14.89±2.31) mm,男性为(15.12±2.27) mm;人中凹上部宽度:女性为(5.28±1.02) mm,男性为(6.23±1.06) mm;人中凹中部宽度:女性为(6.86±1.20) mm,男性为(7.52±1.10) mm;人中凹下部宽度:女性为(11.24±1.55) mm,男性为(11.95±1.62) mm;人中凹深度:女性为(1.89±1.01) mm,男性为(2.12±1.03) mm.结论汉族青年的人中角以凹型占多数,平型次之,凸型少.人中嵴长度左右对称.男女之间人中形态有差异,男性人中凹宽度大于女性.

    关键词: 人中 观察 测量
  • 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临床研究

    作者:卢昌均;刘国成;黄永军;鹿俊磊;周哲屹;韦冰心

    目的:观察调神止痛针法治疗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丘脑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体针方法对照组20例,取穴:肩髎、肩髃、曲池、天井、外关、阳池、环跳、髀关、承扶、风市、犊鼻、鹤顶、丘墟、申脉;调神止痛针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取穴的基础上加人中、内关、涌泉、劳宫穴;持续治疗28 d,于治疗14 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麦吉尔疼痛问卷、经颅多普勒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随访3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止痛针法根据脑的生理特点,以调神止痛为立法原则,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崔培秀

    石学敏院士针对中风病"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的基本病机提出醒脑开窍针刺法,选穴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醒脑开窍针刺法可双向调节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脑血流状态,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脑组织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对自由基的产生可能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使脑组织和血清LPO减少,保护脑组织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适时地改善脑灌注,减轻脑组织损伤,升高PGI2/TXA2比值,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促进脑组织的康复.中风病患者无论出血性还是梗塞,尽早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稳定期及后遗症期患者接受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延长针刺时间,可减轻后遗症,提高远期成活率,降低死亡率.

  • 针灸治疗呃逆15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奎姝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例呃逆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穴取:人中、内关(双)、合谷(双)、足三里(双)、阳陵泉(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等.刺法:以人中穴为例,向鼻中隔下斜刺0.3~0.5寸,施雀啄手法,运针1~3 min,以眼球湿润或充满泪液为度,留针30min,每隔10 min运针1次.结果:痊愈14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93%.结论:针灸治疗呃逆疗效显著,操作简便.

  • 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俊杰;杨春双

    癔病,又称歇斯底里[1],其产生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其临床表现属中医"脏躁""郁证""奔豚气""梅核气""气厥""百合病""失音""暴聋"等范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突发性癔病8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83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