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和MRI诊断

    作者:霍丙胜;孙金锋;郎岩;师艳敏

    目的:总结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MRI影像特征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21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CT、MRI影像学资料,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囊实性团块瘤体位于胰头的有9例,见于体尾部的有7例,位于胰尾的有5例.C T扫描下观察到不均匀低密度病灶,M R I扫描T2W I上呈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 I序列上呈低信号,T2W I序列上呈高信号.瘤内实性结构在C T、M R I增强扫描下未发生早期明显强化,渐进性强化在后期发生,与正常胰腺组织比较,强化强度略低,囊性结构各期并未发生明显强化.结论:附有完整包膜,同时伴出血坏死、钙化等特征表现的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诊断联合行实验室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

    作者:王迪;宋福林;秦海明;崔彤

    目的 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34例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记录,分析患者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手术结果、术后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结果 34例患者中,22例主诉腹胀或腹痛,6例主诉巩膜、皮肤黄染,6例患者无临床表现,于常规体检时发现胰腺腺泡细胞癌. 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可见实性或囊实性低回声占位,且患者内部回声均不均匀. 34例患者中18例患者肿块位于胰体尾,12例患者肿块位于胰头,4例患者肿块位于胰颈,平均肿块直径为(3.5 ± 0.5)cm. 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α1抗胰糜蛋白酶α1-ACT与CAM 5.2均为阳性,20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患者术后平均生存期为(37.2 ± 4.3)个月.结论 胰腺腺泡细胞癌为胰腺肿瘤的一种,手术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的常用方式,对改善患者病情有一定帮助,但患者总体预后相对较差.

  • 胰腺腺泡细胞癌肝转移误诊为包虫病一例

    作者:丛振杰;林琳;肖大伟

    患者女,40岁,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无恶心、呕吐及腹泻、黑便,无胸闷、发热.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水肿、皮疹及蜘蛛痣等.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全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未及包块.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肝包虫皮试阴性.包虫酶标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CEA)700 ng /L(0~8 000 ng /L),CA19-9 600 U/L (100~37 000 U/L),CA125 11 130 U/L(100~35 000 U/L),肿瘤多肽抗原(TPA) 3 100 ng/L(0~1 000 ng/L),肿瘤生长因子(TSGF)47 500 U/L(0~64 000 U/L),红细胞沉降率(ESR)13 mm/1 h,血常规白细胞(WBC)5.44×10.9/L.

  • 多学科综合治疗胰腺腺泡细胞癌1例分析

    作者:金相任;王小倩;孙备;白雪巍

    病人女性,44岁。因“间歇性中下腹痛8 d”入院。查体:腹部柔软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CA19-98.09 kU/L,癌胚抗原(CEA)0.67μg/L,甲胎蛋白(AFP)600 U/L。彩色超声见胰体尾区一低回声团,大小约为102 mm×24 mm;磁共振(MRI)检查示胰体尾部后方肿瘤;胰腺三期增强CT示胰腺体尾部占位性病变(图1)。临床诊断:胰体尾部占位性病变(胰腺癌可能性大)。2012-12-10,病人在全麻下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病理学检查示胰腺腺泡细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s,ACCs),胰周淋巴结(0/4)未见癌转移(图2)。2013-03-01,入院行吉西他滨单药化疗,化疗方案:按标准计算用药量1200 mg,静脉滴注30 min,每周1次给药,连续7周,之后休息1周。然后方案改为每周1次给药,连续治疗3周,随后休息1周,持续5个月。病人可耐受化疗。术后随访27个月,情况良好。2015-03-06,复查肝脏三期增强CT,见肝左右交界区及肝右叶占位性病变(图3),考虑ACCs肝转移。复查CA19-9、CEA、AFP正常。入院拟行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前超声造影示肝右叶2枚病灶,倾向恶性(图4)。2015-03-16,在全身麻醉下行RFA,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复查超声造影示肝内2个病灶充分毁损。2015-08-19,复查增强CT未见原病灶局部复发(图5a)。2015-08-21,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联合CT检查(PET-CT)示局部未见复发;肝脏射频病灶未伴糖代谢增高;全身其他脏器未见转移(图5b)。随访34个月,病人正常生活、工作。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及MRI影像学分析

    作者:凌盈盈;杨丹;杜勇

    目的 分析胰腺腺泡细胞癌(ACC)的CT和MRI特征,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7例ACC患者的CT及MRI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51岁;7例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胰体尾部5例,胰头2例;大直径约2~ 13 cm,平均直径5.2 cm,边界较清楚;CT平扫为略低密度,病灶内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未见明显钙化.MRI扫描示病灶T1WI上为混杂稍低信号、T2WI上为混杂稍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见瘤内实性成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组织.7例中1例肝转移,1例侵犯临近脾脏,2例显示胰管侵犯并扩张,3例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 胰腺腺泡细胞癌CT影像学分析

    作者:王金花;刘立志;李立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特征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CT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头2例,体尾部3例,胰尾1例.主要影像学表现:①6例瘤体多为类圆形,边界多清楚,直径约4~16cm,平均直径7cm,②平扫多为囊实性肿块,直径较小(<5cm )者以实性结构为主,随直径增大,囊实性比例增大.③增强扫描瘤内实性结构早期轻度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或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结构各期均无强化.④瘤内钙化1例.⑤2例肝转移,1例显示胰胆管浸犯并扩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脾静脉内癌栓.[结论]胰腺腺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为类圆形、边界清、乏血供肿瘤,内部可见钙化,较大时易出现囊变,常见肝转移.

  • 1例14kg胰腺腺泡细胞癌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宗波;李静;李美丽

    胰腺腺泡细胞癌临床少见,仅占胰腺外分泌肿瘤的1%左右[1].笔者所在科于2007-01收治了1例巨大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顺利.

  • 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诊断

    作者:王金花;谭婉嫦;刘立志;李立;靳仓正

    目的 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与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头3例,体尾部3例,胰尾2例.瘤体多呈囊实性团块,大直径约4-16cm,平均直径7cm,中心均位于胰腺外,边界多清楚;较小(<5cm)者为实性结构为主,直径增大,囊实性比例增大.CT平扫为不均匀低密度,1例显示钙化.MRI上呈混杂信号,实性部分呈T1WI上稍低、T2WI上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T1WI上低、T2WI上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均见瘤内实性结构早期未见明显强化,后期呈渐进性强化,强化程度低或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结构各期均无强化.8例中3例肝转移,2例显示胰胆管侵犯并扩张,脾静脉内癌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各1例.结论 胰腺腺泡细胞癌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免疫组化有助于确诊.

  • 胰腺腺泡细胞癌的CT、MRI影像特征

    作者:许壮勇;曾向廷;林黛英;杜光舟

    目的:探讨胰腺腺泡细胞癌(PACC)的CT、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ACC的临床、CT、MRI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胰腺钩突部1例,胰颈部1例,胰体尾部1,胰尾部2例,边界清楚、有假包膜2例,有不全包膜1例,不清楚2例,增强呈乏血供表现,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肿瘤强化均低于周围胰腺,2例见坏死囊变,1例见囊变区出血,3例见周围组织侵犯,1例引起肝内外胆管扩张.结论:PACC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及MRI有助于PACC的诊断.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