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经》论"汗"

    作者:陈震霖;张景明

    <内经>论"汗"散见于诸篇,主要记载了汗出的生理、病理,以及如何判断病情轻重、预后顺逆;治疗疾病时,发汗可祛邪、散热、利水,以达到调节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

  • 汗的辨析

    作者:安伟伟;崔娜娟

    出汗是临床上一个重要症状,本文以《内经》原文对汗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汗出有3个要素,分别是充足的阴液,阳气的蒸腾,腠理的开放,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可影响人的机能,进而出现汗出异常,而阴阳气的协调,卫阳之气的固护在出汗这个过程里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异常出汗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 异常 汗出要素
  • 五脏六腑皆能令人汗而非独心也

    作者:戚虹百

    汗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常见的一种表现,汗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症状,文章论述了汗的生理及病理,认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汗而非独心也.

  • 浅析温病"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作者:刘洋;郑彩霞;师勇;汪严;周勇亮;李泽庚

    浅析温病治疗中"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的内涵.认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叶天士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温热与阴伤常互相影响,治疗时应以顾护津液为重,多汗者宜根据邪正消长以救阴,而救阴在于补益津液以化汗.

    关键词: 温病 救阴
  • 浅析《内经》从脏腑论汗

    作者:程绍民;喻松仁

    通过分析<内经>相关条文,认为<内经>对汗证与脏腑病位的关系认识较为全面,提示汗与心的关系为密切,亦与肺、脾胃、肝胆、肾等脏腑有关.这些论述对于指导后世医家临床辨证有重要意义,结合临床证候,提出相应治法与方药.

    关键词: 《内经》 脏腑
  • 表柔比星出现红色汗液1例

    作者:阮征;黄海龙;周谦君;杨明训

    表柔比星(epirubicin)为半合成的第2代蒽环类抗生素,为多柔比星(doxorubicin)的同分异构体,4-位置上的羟基由顺式变为逆式.这种立体结构上的细微变化提高了抗肿瘤的治疗指数,且降低骨髓和心脏的毒性.静脉推注表柔比星约53 min达平衡血药浓度,静脉滴注后12 min达血浆峰浓度,代谢呈二室开放性模型,分布T1/2 10 min,排除T1/2 30 h.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为4-O-B-D葡萄糖苷酸,胆汁排泄.4 d内胆道内排除40 %,48 h尿中排出10 %[1].在血浆和尿中可测出本品的主要代谢产物为表柔比星醇以及表柔比星醇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

    关键词: 表柔比星 肿瘤
  • 癌汗停汤治疗癌症疗效观察

    作者:方晓红;卢丽琴;钦志泉

    笔者用"癌汗停汤"治疗癌症盗汗病人40例,与玉屏风散治疗20例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癌汗停汤
  • "汗为心之液"辨识

    作者:吴华强

    汗液的生理、病理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调控系统作用的体现,与肺、心、脾脏之气和肺、心、肝、肾脏之阴密切相关."汗为心液"囿于五行学说.

    关键词: 藏象学说
  • 汗的14个症状单元

    作者:徐丽;田欣;师伟;王义国;张启明

    从历代医案数据库中提取汗的7 384条原文描述,分析认为汗的14个症状单元和3个限定因素的组合就能表达这些原文的描述.比较发现,有些内容是当今中、西医学权威著作没有重视的.

  • 中医之汗

    作者:张杰

    <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之阴谓之汗."汗为五液之一,是阳气蒸腾津液从腠理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汗出是机体功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如<灵枢决气篇>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兹就生理、病理之汗等浅谈如下.

  • 论治湿热之汗

    作者:秦建

    何谓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阴液所化生的一种液体,即"汗生于阴而出于阳".这是汗液产生的生理过程.就病理性出汗而言,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其中包括人体阳气的盛衰,阴液自身的过度蒸化.以及外感时邪、内伤杂病的影响等等.

    关键词: 湿热/中医病机
  • 湿热环境下高强度有氧训练诱发大量排汗对部分物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崔晓;宣敏;陈葵;唐建兵;程飚;刘坚

    目的 观察湿热环境下高强度有氧训练,引发大量排汗对人体部分物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抽取广州某部战士56名,在9月、10月训练期间收集运动前后血液、尿液及运动中汗液,检测样本中钾、钠、氯、钙、磷、尿素氮、肌酐、尿酸的浓度变化.结果 运动发汗后,血液中钾(由3.85到4.10 mmol/L)、钠(由142.96 mmol/L到143.82 mmol/L)、肌酐(由61.25 μmol/L到67.65 μmoVL)、尿酸(由358.61 μmol/L到399.63 μmol/L)浓度升高、氯(由100.24 mmol/L到99.31 mmol/L)浓度下降;尿液中尿素氮(由244.52 mmol/L到214.93 mmol/L)、钙(由3.99 mmol/L到2.71 mmol/L)、钠(由197.00 mmol/L到139.96 mmol/L)、氯(由207.35 mmol/L到138.75 mmol/L)、尿酸(由2 608.15 μmol/L到2072.05 μmol/L)浓度降低,钾(由38.82 mmol/L到55.66 mmol/L)、磷(由9.97 mmol/L到12.62 mmol/L)浓度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汗前后尿液中肌酐(P<0.01)、钙(P<0.05)浓度变化与汗液成分相关.结论 在湿热环境中,高强度有氧训练对循环系统中无机物和有机物成分的代谢产生影响,排汗可能在物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伤寒论>论汗琐谈

    作者:黄志杰;匡颖文

    <伤寒论>论述"汗"的条文有一百余处.笔者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分析了汗出的分类及机理,并指出从汗证可分析病机、辨别证候、指导治疗、判断预后.讨论了汗法的应用、汗出禁忌、误汗变证等问题.从而揭示了汗与人体阳气和阴液的关系.

  • 《伤寒论》自汗无汗病机浅析

    作者:许明辉;陶志虎

    东汉末年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被后世尊为"医圣"、"医方之祖".《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伤寒论》中与"汗"有关的条文有153条,论述"汗出"的条文有76条;仲景论汗有症状、病机、治法、预后等论述;因此,讨论《伤寒论》的"汗出"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为辨证之肯綮.本文就其中"汗出"的特点,从"自汗、无汗"的病机辨析如下.

    关键词: 伤寒论 病机
  • 从汗治痤

    作者:廖女蒙;华夏;刘洪钢;段渠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数,郁乃痤".汗不得畅,痤疮易生,由此提出"畅汗达邪"以"汗"治"痤",进而阐发"汗蒸"治疗痤疮机理为开玄府.

    关键词: 痤疮 开玄府 汗蒸
  • 浅谈湿温"三忌"

    作者:牟明鸥

    湿温是感受"湿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其临床特点是身热缠绵,胸痞身重,苔腻不渴,病程长.疾病后期易化热化燥,伤津耗液而致神昏诸症,病位主要在中焦(脾胃),治疗关键是分清湿和热,治则准确,以忌汗、下、润之过而罔效,延误病情.以下分别谈谈临床体会.

    关键词: 湿温
  • 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关系

    作者:刘国清;莫志贤;余林中;罗佳波

    目的:研究麻黄汤的发汗机制.方法:以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β1受体阻断药阿替洛尔为工具药,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麻黄汤给药后30min对小鼠腋窝部皮肤汗腺的发汗作用.结果:麻黄汤具有发汗作用.NA0.39mg/kg抑制发汗,1.56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AD0.1mg/kg抑制发汗,0.4mg/kg能完全阻断麻黄汤的发汗作用,虽然汗管明显扩张,但未见分泌现象.酚妥拉明对麻黄汤的发汗起促进作用,并且随着酚妥拉明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越来越显著.普萘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有抑制作用,随着普萘洛尔剂量的增加,发汗作用减弱.阿替洛尔对麻黄汤的发汗作用无影响.结论:麻黄汤的发汗作用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关.激动α受体,可以抑制发汗;拮抗α受体,可促进发汗.激动β受体,可导致汗腺导管的扩张;拮抗β受体,可抑制发汗,但不是通过激动β1受体实现的,可能是通过β受体的其他亚型来实现.

  • 浅谈妇科之"汗"

    作者:何凤玲

    祖国医学对于"汗"的生理病理及临床意义有着独特的认识.<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所谓"汗为心之液",是因为心为阳,主血,阳动则汗出.因此汗不能单纯视为外泄于体表的汗液.从广义讲汗属于津液,由气血所化生,排出体外为汗.

    关键词: 生理性 病理性 治法
  • 浅谈妇科之"汗"

    作者:何凤玲

    祖国医学对于"汗"的生理病理及临床意义有着独特的认识.<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五脏化液心为汗."所谓"汗为心之液",是因为心为阳,主血,阳动则汗出.因此汗不能单纯视为外泄于体表的汗液.从广义讲汗属于津液,由气血所化生,排出体外为汗.

    关键词: 生理性 病理性 治法
  • 《内经》对"汗"论述的探讨

    作者:唐前烨;徐成贺

    <内经>对汗出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为之汗.""汗"分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汗出过多是病,不汗出也是病.如对"灌汗"、"劳汗"、"肾汗"、"寝汗"、"魄汗"、"绝汗"、"漉汗"等病理之汗均有精辟见解,今就其有关论述探讨如下.

    关键词: 内经 病因病机 治疗
43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